02.25 《鼠疫》: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物狀態變化及所含人文精神

《鼠疫》是一本1947年出版的小說,出自阿爾貝·加繆。小說講述了阿爾及利亞一個平靜的濱海小城奧蘭突發鼠疫後,城市封閉,人們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心裡充滿恐懼、無助以及對生存的渴望,每個人的心理活動都被放大。在這個過程中,主人公里厄醫生和一群勇敢者一直與鼠疫奮力抗爭,最後戰勝了鼠疫。

初讀這本書時,我被小說的結構,尤其作者對人物內心的描寫所吸引。人們的狀態一點點地變化,吸引著我讀下去,似乎自己也處於相同的狀態之中,恐懼、驚慌、糾結,卻又樂觀、勇敢。在那些掙扎的情感當中,總會發現一些人性的光輝。

後來,我發現通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對小說中人們的情緒狀態加以分析,可以更清晰地捋順整本小說的發展條線。更重要的是,瞭解人們在疫情發展過程中的情緒狀態變化能使我更瞭解這座小城,明白加繆所要指出的“荒謬”,以及隱藏於這“荒謬”背後人們對生活樂觀積極的態度。正如小說開篇所言:

“要了解一座城市,簡便的辦法就是探索居民如何勞動、如何愛,以及如何死亡。”

下面我將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書中人物狀態變化,並就小說人物需求及狀態變化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與價值進行詳細闡述。

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及新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的,其基本內容是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鼠疫》: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物狀態變化及所含人文精神


馬斯洛在逝世前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Z理論》,在文中重新反省了他多年來發展出來的需求理論,並增加了第六個需求層次,進而歸納為三個次理論,即“X理論”“Y理論”及“Z理論”,X理論包含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Y理論包含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Z理論即自我超越的需求。該理論指出了人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一種需要佔主導地位,而其他需要處於從屬地位。

《鼠疫》: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物狀態變化及所含人文精神


二、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書中人物狀態的變化

小說概況及人們的需求變化:

奧蘭雖是一個普通的城市,“這座城市鑲嵌在無與倫比的美景中,坐落在一塊光禿禿的高地中央,而高地則環繞著陽光燦爛的山巒,整個對著風景如畫的海灣。”城裡的人們生活得漫不經心,每日按照自己的想法過著,他們對經商尤其感興趣,也喜歡看電影、泡海水浴,定時去咖啡館聚會,在林蔭大道散步,參加球類活動。在這座城裡,沒有出現過混亂,人們直率、友善、活躍。

如果疫情沒有到來,人們該過著怎樣的生活,還過著怎樣的生活,大多數人都有著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前四種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部分人有著自我實現的需求。但是疫情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態。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各種需求,都是當一個人滿足較低需求後,才可能出現較高級需求。而《鼠疫》這本書開篇描述了不同人的生活狀態,其內心的需求各不相同,從作者的描述可知,大多數人都已滿足基本的生理、安全需求及較高的社交、尊重等需求,但當疫情爆發,尤其是從公佈封城開始,人們的需求便都從較高的需求變為強烈的對生存環境方面的安全需求、與親友相聚的社會需求等。原本可以快速滿足的需求,在鼠疫之下都變成了一種難以滿足的奢望,人們的狀態也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由於疫情是一種特殊的事件,所以小說中人們的狀態變化不完全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由低到高而變化。小說中,由疫情突然爆發而使得人們從較高層次需求轉變為基本的安全需求;隨著疫情的持續發展,長期居家躲避鼠疫的人需求轉變為社交需求;在疫情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有一部分人站了出來,他們的需求轉變為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的需求。

《鼠疫》: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物狀態變化及所含人文精神


1、生理與安全需求:普通需求變為重要需求後所引發的人們狀態變化

從整部小說的走向來看,人們在安全需求方面,最開始只是感受到威脅,有了焦慮,再後來是深度的恐慌、驚慌失措、驚恐萬狀,直至疫情結束,這種需求才變成普通的基本需求。

初期:人們並不太在意

城裡陸續出現死鼠,後來,死鼠越來越多,它們成批出動,死在外面,無論是大廳、學校操場、咖啡館露天底座,還是人行道,到處都有死去的老鼠。當數據由小變成一個巨大的數字時,人們便開始了恐慌,他們發現這種現象隱含著威脅性。後來,死去的老鼠更多,人們心中的焦慮便到達了頂點。隨後,城裡出現了高燒症死亡病人,死亡人數急劇增多,不得不封城時,鼠疫成為了大家的事。

在疫情爆發前後,人們心中的關注點時不時的會放在這件事上,曾經井然有序的城市卻讓人們心裡有了對安全的需求。所有的食品商店賣空了貨,在人們看來,吃得不夠了就去買來,因食品產生的最低級需求始終沒有引起人們太大的注意。

中後期:人們內心的狀態起伏

人們每日都如往那般生活著,後來才意識到這座城市面臨的困境,內心也就產生了一種深度的恐懼,大家都希望逃離這種驚慌失措的氛圍。時間一天天過去,季節變化了,但鼠疫還未散去,人們那顆心已變得驚恐萬狀,看什麼事都極其嚴重了。

鼠疫持續一年後,似乎快要退去,人們卻矛盾起來,在興奮和沮喪兩端跳來跳去。最後疫情結束,整座城市接觸封禁,這些基本需求就都逐漸淡化,人們心中也就更注重更高級的需求了。

《鼠疫》: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物狀態變化及所含人文精神


2、社會需求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看,人們對友誼、愛情以及歸屬感有著更大需求,即社交需求(或社會需求)。從小說脈絡來看,人們心中的社會需求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分量,渴望團聚,渴望社交。疫情初期,這種需求幾乎成為了人們最大的需求,而後隨著疫情的持續,人們將這種需求適當收斂、消化,待疫情持續一年之後,人們心中未被滿足的社會需求就使人們變得萎靡不振了。

初期:人們被心中無法滿足的愛所折磨

“然而,門戶一旦關閉,大家才發覺所有人,包括敘述者在內,都落入同樣境地,必須同舟共濟。正是這樣,譬如說,跟心愛的人離別這樣一種個人的情感,從頭幾星期起,就突然變成了全體民眾的情感,並同恐懼的心理一起,變成了這種長期流亡生活的主要痛苦。”

在一個並不太為安全著想的城市,人們在疫情爆發之下最大的需求是對親友、愛人團聚的渴望,由於大家同時閒了下來,也就有更多時間去回憶、胡思亂想,從而與親人、愛人的分離也就使得他們內心產生了痛苦,這種痛苦源於情感未被滿足的突出需求,這種需求有時甚至超過人們對安全的需求。

中後期:當愛變得無望,人們心中的激情也就消失了

鼠疫進行到一定階段後,人們對情感的需求隨著長時間的自我流放而逐漸消失,最後變成了一種單調的感受,人們已安於絕望,無論在什麼地方,他們都變得心不在焉。

對於那些將溫暖、愛與關懷放於心中重要位置的人而言,鼠疫使他們長期感受不到親人的關懷,也漸漸剝奪了他們對未來的希冀。人們在未被滿足的社會需求中,逐漸失去了生活的價值。疫情最嚴重階段,人們很少上街,夜晚的街道也冷冷清清。

後期:能夠進行社交,人們就又陽光了起來

但當病患減少,即鼠疫快結束時,人們又開始出門看劇、喝咖啡、散步。他們的生活又陽光了起來。

個例:大眾群體之外孤獨人群的生活態度在疫期的變化

小說有一條暗線,關於一個特別的小老頭,他的興趣獨特,但從他的那些興趣來看,他其實是孤獨的。他在貓咪身上找到了在人群中不曾有的幸福感。

喜歡做記錄的塔魯一直對這個小老頭感興趣。小老頭經常打扮整潔,一身軍裝式的打扮,神態嚴肅地站在樓上陽臺溫柔地呼喚貓咪,朝它們丟碎紙以喚起睡意朦朧的貓,貓一去抓那些碎紙,他隨後就朝貓吐痰,如若擊中了貓,他就很開心。後來死鼠變多,貓不見了,他變得不知所措,也不注重梳妝,神采也不如之前了。“他還是吐了一口痰,吐向虛空”。貓對他的回應是他整個世界的精神支柱。鼠疫快結束時,塔魯在相同的地方卻再沒見那老頭推開窗戶,或許,他是賭氣,也或許早已不在人間。他的生活,簡單純粹,寄希望於一物,因一物而歡喜。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這個小老頭心中未被滿足的或被滿足的都是相同的需求,關於互動,關於存在,關於幸福的感受。

“這世上如果還有一樣東西,人總是渴望,有時也能獲得的話,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這句話道出了社會需求在小城中人們心中的重要性。

《鼠疫》: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物狀態變化及所含人文精神


3、尊重需求

疫情初期,人們仍像以往那樣走近咖啡廳、影院、散步,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在他們看來,這都是暫時的,在外也就始終保持著自我的體面。

在疫情並不嚴重時,人們仍然去影院、咖啡館,即使食品商店都已無貨,他們仍將個人情感放於首位,閒下來的人們都湧上街道,喝更多的酒,參加更多的活動。

正是由於人們心中有被尊重的需求,他們不顧鼠疫,也要參加社交活動,享受各種由於外出而帶給自己的滿足感,這讓他們活得自信而熱情。

《鼠疫》: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物狀態變化及所含人文精神

4、自我實現的需求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關於自我實現的需求即追求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而獲得的需求,如自我實現,發揮潛能等。小說中,主要以主人公里厄醫生為代表,他身上的善良、無私和堅持為小說定下了基調。

裡厄醫生從一開始就發現了潛在的問題,他始終在探索病情,奮鬥在自己的崗位上,無論是怎樣的病人,他都一視同仁。善良、真誠的他,不忍看到人們被疾病折磨,心中充滿憐憫之情。但過勞的裡厄醫生後來發現,人們都擁上街頭,他心裡也就不再抵禦憐憫之心了。

“當憐憫成為無用之物時,大家就都鄙棄了。大夫在這些疲憊不堪的日子,在這顆慢慢封閉的心靈的感受中,找到了唯一的安慰。”

“我不知道等著我的是什麼,也不知道這一切結束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就目前而言,有病人,必須治療這些病人。”

“我不知道誠摯通常指什麼,但是就我的情況而言,我知道誠摯就是做好本職工作。”

裡厄醫生與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治病救人的醫生一樣,沒日沒夜的治療病人,他做這些是出於內心的道德觀和善良,無論事情發展到哪種程度,他都堅守著心中的善,用冷靜理智處理著心中的糾結、疲憊、難受,即使極度壓縮自己的休息時間,也要治病救人。

《鼠疫》: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物狀態變化及所含人文精神


5、自我超越的需求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關於自我超越需求,主要是一種超個人的價值體現。

在小說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他與別人不太一樣——讓·塔魯,他的父親是一位天性善良的檢察長,但有次因為隨父親審案內心被出動,心中父親的形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他同情起那些罪犯,最後離家出走。他到達奧蘭第一天就開始記筆記,筆下記錄著人們的談話、對建築細節的描寫,後來人們陷於疫情爆發前的惶恐中,他卻竭力以史學家的筆法記錄那些平凡普通的事,他被這座城市吸引,沉迷於這座城中的商業所帶來的市容、忙碌、娛樂,在他看來,這就是一座獨特的城。

“‘我唯一感興趣的事情,’我對他說道,‘就是找到內心的安寧。’”

“問題:要不浪費時間,怎麼辦?答案:到漫長的時間裡去體驗。方法:在牙醫生的候診室裡,坐在不舒服的椅子上,過上幾整天;在自己家的陽臺上度過星期日的下午;去聽別人用聽不懂的語言做報告;在選定一條路程最遠又最不方便的鐵路線上去旅行,當然還得站著;去劇院售票處前排隊而沒買到票等等。”

塔魯一直生活於一種矛盾的自我當中,他心中的悲憫似乎毫無意義,他去各個地方,始終走在一條尋找意義和內心平衡的路上。最後,他在裡厄醫生的影響下,組建了衛生防疫隊,逐漸加入這個隊伍的還有普通政府職員格朗、滯留記著朗貝爾等人,他們最初都是一些普通人,或逃避生活,或在平庸中享受生活,但最後都被觸動,心中有了一種堅決與疫情抗爭的信念,他們超越自我,英勇無畏,甚至甘願奉獻自己。

《鼠疫》: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物狀態變化及所含人文精神


三、小說人物需求及狀態變化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與意義

1、荒謬之下普通人的樂觀生活態度

整部小說中,人們的狀態隨著疫情的爆發和持續而變化,這其中涉及的需求及其引發的情緒狀態很多。他們喜歡一些普通的事情,即使鼠疫到來,他們依然喜歡做那些事情。初讀這本書時,我很不明白為何疫情到來了,他們還一點不引起重視,甚至每日沉浸於各種活動、聚會當中,但許多時候,他們似乎活得毫無意義,但若細想,他們的生活又充滿了意義。他們享受生活,享受愛,生活即便一塌糊塗,他們依然樂觀積極,充滿希望。

對於那個行為有些奇怪的小老頭,他對生活有儀式感,但卻愛與貓互動、對貓吐痰,這其中也有著一種荒誕不經,但這就是他的生活,能讓他開心活下去的精神支撐。

通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進行深層次剖析,我才發現小說所要表達的關於普通人樂觀的生活態度。

小說次要人物塔魯,他生性高潔,卻悲憫罪犯,他反抗著心中所不喜愛的行為,離家出走,其一生帶有一種荒謬的批判性,或者說,他終其一生都在與荒謬抗爭。他不受外界影響,也始終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當鼠疫到來時,他積極投入疫戰,對人關懷備至,勇於承擔責任,但鼠疫快結束時,他卻不幸染上鼠疫而離世,他的死是悲壯的。

小說中僅出現過幾次的患哮喘病的老人,在結尾時說:“說到底,鼠疫究竟是什麼呢?鼠疫就是生活,不過如此。”我最初讀到這句時不甚明白,後來仔細思索,才懂了這句話的含義。鼠疫代表了突如其來的恐懼,它讓人們在思想邊緣徘徊,最後又返回生活及自我本身。這就像生活帶給我們的一樣。

《鼠疫》: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物狀態變化及所含人文精神


2、偉大的自由人道主義精神

而對於小說主人公里厄醫生,他一直以一種理性的形象存在,但他又很難對受疾病折磨的人視而不見。他預見到鼠疫的到來而勇於直言,無論在怎樣的環境下都保持著內心的正直和真誠。他不信天命,終其一生都在進行反抗,與疾病抗爭。

在全城陷於疫情之中時,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價值觀、道德觀和人生觀,堅決與鼠疫抗爭,有一種自由人道主義精神。即使失敗一次,他仍鼓起勇氣堅持,失敗後又再堅持。在鼠疫流行的一年時間內,裡厄醫生周圍的很多人都做出了其他選擇,但他始終不受外界影響,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著自己該做的事,即使自己縮短睡眠時間,也要去救死扶傷。

他的忘我精神,感動了身邊的人,他們紛紛加入與鼠疫抗爭的隊伍。這樣的人身上帶著一種光芒,可以照亮別人,也能引領別人,將他們帶向自我的更高追求。

《鼠疫》: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物狀態變化及所含人文精神


加繆曾說:

“我們的目標在於恢復人的價值,而不是提出新的思考。”

總要有人站出來,提醒災難,提醒幸福,他們用最樸素的語言告訴我們人生的真理,去尋找活著的意義。


本篇文章選擇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加以分析,也就選擇了小說中某些人物來進行分析,願能帶給大家閱讀這本書的一個新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