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管理類聯考」20年國家線預測:170分

1、國家線什麼時候公佈?

考研國家線是教育部依據碩士生培養目標,結合年度招生計劃、生源情況及總體初試成績情況,

確定考生進入複試的基本要求標準,其中包括應試科目總分要求和單科分數要求。

對於通過提前面試的同學,過國家線就能直接錄取。未通過或未參加提前面試的同學,過國家線就能進入複試。

若報考34所的同學,即便一志願分數沒達到,過國家線,就有調劑的機會。

目前MBA/MPA/MEM有3所院校已發佈調劑意向,若一志願希望不大,但大概率能上國家線,可以先登記調劑。


「管理類聯考」20年國家線預測:170分

至於國家線什麼時候公佈?

根據往年的公佈時間,國家線一般會在3月中上旬公佈。

但受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國家線的公佈時間大概率會延遲到3月中下旬。

像今年的初試成績查詢時間,大部分省市比2019年推遲5天左右。

「管理類聯考」20年國家線預測:170分


2、歷年國家線

「管理類聯考」20年國家線預測:170分


「管理類聯考」20年國家線預測:170分

根據上圖我們可以看出,近5年的國家線都在[160,170]之間波動,且相近年份的國家線,要麼+5分,要麼-5分。

所以今年國家線的範圍在[165,175],我認為170分概率最大、165分次之,175分概率最小。

另外,由於34所是自主劃線,那34所的分數線又會怎麼變動呢?

從歷年的情況來看,複試線同比有上升、也有下降,並且趨勢和國家線的步調基本一致。

同時絕大多數院校的分數線在國家線附近,基本高於國家線。

另外,34所自劃線公佈時間和國家線公佈時間的先後順序是:34所自劃線先公佈,國家線再公佈。

所以在34所公佈複試線後,國家線是不變還是升或降,也能從34所分數線的變化中看出一二。

「管理類聯考」20年國家線預測:170分

補充①34所院校名單: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廈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重慶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蘭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補充②A線與B線的地區:

一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陝西等21省(市)。報考院校所屬地區為一區的考生,參考國家A線。

二區: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區)。報考院校所屬地區為二區的考生,參考國家B線。


3、我能進複試嗎?

判斷自己能否進複試主要由三個指標決定:

計劃招收多少人?複試比是多少?自己排多少名?

其中計劃招收人數能在當年的招生簡章裡查到,複試比也能從往年的複試名單中推算出來,主要是不知道自己的分數處於什麼位置。

通常情況下,複試比=進入複試的人數:計劃招收的人數

部分院校是1.2:1或者1.5:1或者2:1甚至更高,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專業招收50人,按照1.5:1的比例,那麼就會有75名考生進入複試,如果自己的排名在75名之前就基本能進複試。

一、公佈排名:

有些院校在公佈初試成績的時候,會在備註欄直接公佈你的分數排名。比如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同濟大學等等。這個主要看院校是否會公佈,和省份的關係不大。如下圖,是老呂弟子班學員也是目前已知的狀元,考了270分,排名第3,妥妥的進複試了。

「管理類聯考」20年國家線預測:170分


二、排位百分比:

有些院校是會公佈排位百分比的,比如你的排位百分比是95%,那說明你的分數比95%的人都高。這樣也能判斷自己大概處於什麼位置。

三、歷史數據:

那既沒公佈排名也沒公佈排位百分比,該怎麼判斷呢?

就看該院校的歷史分數線:2017-2019年MBA/MPA/MEM分數線彙總

除了絕對的高分或絕對的低分,大多數人都感覺自己在線上,不確定。比如某院校去年分數線為215分,那考了205-225的同學大都不確定,這時就比誰準備複試了,並且準備的好了。

那是不是所有院校都會漲分呢?

你去朋友圈看,微博看,會感覺全是高分,250+的一堆,以為今年大家都考的太好了,分數線肯定暴漲。

這就是倖存者偏差,要知道考得好的才會曬分!

另外,根據弟子班的調查結果:80%都比自己的估分高,因為老呂寫作押中題,寫作特訓營上反覆講,所以大部分同學主觀題得分偏高。

但其他機構的考生呢?

真正把危機意識講的非常清楚、非常透徹的,反覆講的只有老呂。

而且今年數學普遍考得不好,坑太多了,絕大多數同學跳了2-3個坑,240+多是因為作文拉高了總分。


老呂寫在最後:

昨天有同學給我留言:

19年第一次考研啥都不知道,辭職考研孤軍奮戰,也沒有研友,

學了三個月,從一個題也看不懂到後來的成績出了,分也不高,也沒準備,

就以為複試會給通知啥的,資訊都不知道從哪裡找,一年後才發現原來去年就可以進複試,同分的竟然也有錄取!

我還是那句話,我們寧可準備複試了沒進,也不要進了複試沒準備。

咱都準備那麼久初試了,複試也奮力一搏,別留有遺憾。

預祝各位複試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