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有哪些写进作文百用不腻的句子?


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出自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原意是说,演奏上千首乐曲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上千把宝剑才能知道如何识别剑器,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使用范例: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人生的所知所感,无不来自书籍。“有字之书”以书籍记载经验,“无字之书”以阅历总览世界,“心灵之书”则以感悟铭刻人生。此三子者,并无先后之分,我们切不可取其一而不顾其它。唯有融合为一,时时兼顾,方能于无声处听惊雷。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使用范例:

一个人,要有最朴素的追求,和最遥远的梦想。我仰慕那些以梦为马的诗人们,“梦”是他们脚下颠倒辗转的车轮,行驶在连接诗与远方的荆草之路上。也许世上本没有车,直至路的形成;也许世上本没有路,而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使用范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人生的精彩之处便在无穷无尽的差异里。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路便在我们脚下、在我们心中缓缓展开。这些路或平凡,或不凡,或平淡,或激荡,但都独一无二。
有些人痴心于一次次超越,在失败者的枯骨旁踏上巅峰,可也许,高处不胜寒,在最初的自豪与骄傲过后便有如刺骨冷风的孤寂袭来,痛入骨髓;有些人流连于油盐酱醋茶的幸福,人生对他们来说便如一次读书的过程,从白纸黑字中咀嚼,感悟平淡如水的美好。

4.人生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荷尔德林

使用范例:

生活如酒,过于浓烈则辣喉,过于浅淡则无味,只有平衡的味道才显醇厚;生活如歌,过于高昂则刺耳,过于低沉则抑郁,唯有平衡的曲调才显悦耳;生活如画,过于繁杂则缭乱,过于简朴则无韵,唯有平衡的笔触才显美丽。


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生漫漫旅途中,让我们在奋斗的征程里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让我们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5.成功的花儿,人们只艳羡它现时的明丽,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汗水。——冰心

使用范例:

冰心奶奶曾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艳羡它现时的明丽,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汗水。”正是因为花儿在黑暗中的努力萌发,才迎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正是因为花蕾的坚持绽放,才触摸了人们赞许的目光

6.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

使用范例:

李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我们都只是这个广袤的星室中转瞬即逝的一一闪。从人类开始有自我意识起,我们就在不停地对未来的生活进行预测。《荷马史诗》中的命运女神,《圣经》中的先知约翰,都象征着自古以来人类对“预知命运”所怀揣的憧憬:从早期的略显愚昧的占卜,到现今由大量数据支撑的天气预报等等……

7.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

宁可鸣叫着死去,不沉默着活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就是绝不会苟延残喘的意思。

使用示例:

陈词滥调的重复不过是拾人牙慧,歌功颂德的标榜更是千篇一律,“万马齐喑究可哀”则是时代最深恸的悲剧,我信奉范仲淹之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于无声处说惊雷。敢于发声,发旁人不敢言之声;勇于直言,言不落俗套、真心诚意之言:当为我辈之一人生信条。

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

非常适合探讨坚硬与柔软的话题,比如2015年的上海卷。

使用范例: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意思是说水刚柔并济,既有柔软的一面,也有坚硬的一面。
无独有偶,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正是这两者组成了人这个充满智慧的生物,使人类文明薪火相传。

9.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大意为,为社会构建精神价值观,赋予民众生命的意义,继承发扬先贤即将消失的学问,为万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

使用范例:

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禅宗里有立在菩提树下之说,孔夫子让三千弟子立身修德,苏武的旄节立在北海之上。我总是在想,人处在这个世上,当以何种姿态面对这个世界。叩经问史,朝山谒水,回答的声音说,世界属于站着的人,世界为立心者鼓掌。

10.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木心《从前慢》

使用范例:

梭罗在《瓦尔登湖》记录人生,写下的都是劈柴、烧火这样的琐事,虽平凡却不平淡;木心在《从前慢》中回忆过往,“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即使最质朴的生活也能使人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我想恰是因为他们都经历了世俗世界波澜起伏的人生,在潮起潜伏中体会到了人生苦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