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畫漫畫和寫小說哪一個表現力更強,更容易被人接受?

吾名巴西豆包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今天要回答的問題就是小說還有漫畫,這兩種藝術形式進行比較的話哪一個表現力更強,更容易讓人接受。以前我也曾經在學校提出這個問題,假如把魯迅的《孔乙己》用漫畫表現出來,那麼效果會如何?

後來我認識到,這兩個是不同的載體,我們有時候可以感受到一部作品它內在的張力,比如說,看到好的小說,心想要是能改編成電視劇或者漫畫該多好,一部好的小說是不是一定能夠改變成很好的漫畫呢?一部很好的漫畫是不是能夠改變成很好的小說呢?其實這個也是不一定的。很多時候我們要看到一部小說被創造出來了,很多時候都是由於作者對於文字以及對於這種情節的把握到了一定的程度,到了非常非常爐火純青得心應手的程度,這樣才能夠把內心裡面最最精華的那部分用他的文字來表現出來,而最精華的東西往往都很難再用其他的形式再進行展現,比如《射鵰英雄傳》讓金庸先生做編劇,好壞效果就會好很多,但金庸先生對於每個角色還都是有很多不滿意的,別說金庸先生本人了,稍微認真一點的金庸迷都很挑出許多的毛病,這其實從一個角度說明了,文學藝術它的形式確實可以多樣,但是,深度卻不敢保證。

我記得我們看看完一個小時再看根據這個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都會覺得有遺憾。比如說亮劍,還有比如說血色浪漫,其實很多時候都是覺得小說比電視劇要好得多,同樣的道理,如果說一個漫畫是有一個漫畫大師表現出來的,他對於整個畫面的把握,整個情節的把握也是來自於他對漫畫這個手法,多少年來的潛心積累才能夠達得到的。這個時候如果再想用小說來表現出來的話,那估計也很難有這樣的一種深度,所以說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夠說哪個表現力更強,只在於你在這個領域到底存進去了多久,到底投入了多少時間精力,到底是不是能夠把這樣一門藝術當做自己的生命一樣來進行呵護,然後能夠表達出內心裡面最最精華的東西,這才是最主要的。比如宮崎駿的漫畫,在這個領域,恐怕就已經不是誰能用小說這些形式表現的問題了,所以關鍵看水平。

一般來說人的認識都是由表面到深層次的,有感性到理性的,相對來說人在很小的時候往往對於比較直觀的東西會更容易比較敏感,一些直觀的東西更容易讓他們能夠獲得直接的認知,比如說畫面,比如說聲音歌曲,而對文字這些東西則需要一個有想象力的過程,但是很多東西的話都是直觀的東西所不好表現的,用文字的東西則可以表達深層次的東西,就好像用音樂可以表達很多東西,讓人感覺到讓人能夠有一種回憶一樣,這就是因為它脫離了某一種限制,正是因為它是一種想象,所以說表面上的這種限制相對來說要少一點,但是也就更難以把握一些。啊現實生活中,學會寫字學會表達,這個時間往往會早於學會畫畫的時間,所以說很多真正掌握文字表達這個工具的人相對來說要更多一點,所以說很多思想性的比較深刻的東西往往都是經過了文字的進行表達才得以展現出來,而用繪畫進行表達,往往通過一個表面的東西表達深層次的東西,這個對於很多人來說都需要有一個技巧的把握,往往沒有文字那樣直接。對於表達想象力來說的話,年輕人往往更容易接受這種圖像所帶來的直觀的這種感受,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表面上的東西往往都無法觸及到內心,這就是為什麼到了後來動漫這些東西不會被一些年紀大的人接受是一樣的道理,這就是原因所在。

不能說哪一個表達能力更強一點,關鍵在於你是否對這個工具有了足夠的把握,有了足夠的掌控力度,能夠隨心所欲的表達出你內心的東西,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開始你就會寫小說,你有可能就用小時候用文字來表達你的東西,而且別人也非常能夠樂於接受,如果你一開始就學會畫漫畫,你得心應手的用圖畫的形式表達出你內心的東西,那麼別人從這個角度也能夠知道你的內心。

所以這不是一個可以進行比較的問題。不像兩個武林高手之間對決,有一個高下之分。他們分屬於不同的領域,各自有各自不同的職能,很多時候他們會有交集。也會有比如說一部小說本身非常的完美而有的大師級的人物把它改變成漫畫也成為比較完美的這樣一種。作品也不排除這種情況,但是相對來說比較少一點。有的人喜歡看小說,有的人喜歡看漫畫,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所以沒有不好進行比較。


屁哥學日語


相對來說,小說的表現力要好一些,內容注重於情感的話,文筆好的話可以將讀者帶入那種情感中,而漫畫基本只能寫寫人物對話,心理活動也只能寫一兩句話,不可能在漫畫中出現一大段描寫性的內容;內容如果是熱血武打類,小說可以把人物描述的很強大,還能自創出一套武功,但漫畫的表達還是有限的,畢竟人物動不起來,武打場面是靜止的,哪怕畫的再好總是缺了點感覺,不過兩者差的也不會太大,畢竟這類內容挺追求畫面感的,當然,如果是動漫的話,效果自然是比小說、漫畫都要更好。

小說有一個很好的優勢就是給了讀者充分的想象空間,所謂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漫畫將讀者的想象具體化了,如果畫風不好,很容易讓讀者失望。

但如果說哪個更容易被接受,應該是漫畫吧,小說看起來比較累,比較慢,漫畫看起來比較輕鬆,比較快,要表達的都在圖上,不太需要思考,更娛樂性一些。



娜說流年


我的觀點是漫畫


理由是以下幾點:

表現力:動漫=電影>漫畫>小說

漫畫有的小說沒有,小說有的漫畫都有

  1. 漫畫裡面有文字,小說裡面也有
  2. 漫畫有顏色和圖像,小說裡面卻沒有
  3. 圖像可以很好的呈現出人物的動作、外貌、形態還有人物所處的環境,幾乎不需要讀者進行想象,降低了閱讀者的精力消耗也便於閱讀者對劇情的理解和分析

舉個例子:《三體》是中國著名的科幻題材類小說,很多人都看過,但是都不過癮,所以中國想拍成電影呀,可是卻因為難度過大以失敗告終。通過這個科幻小說的火熱程度和粉絲對電影渴望就知道了,畫面比文字更吸引人。

動漫則是動起來的漫畫和有聲音的文字

動漫的火熱程度,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動漫擁有很多優勢

  1. 比起漫畫靜止的畫面失去了生機相比,動起來的人物更有表現力,能向觀眾表達更多的信息,也節省了翻閱這個動作。
  2. 聲音能讓人感受到人物具體的情感高低,帶來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更有代入感,讓讀者更能融入場景。

其實說白了動漫是很“省力”,讓讀者有更多心思去用來思考分析劇情。


飛虹


這要看你的題材了。

我建議你,如果是動作上的表現力強,就選擇畫漫畫;如果是情感上的表現力強,就選擇小說。

而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小說。怎麼說呢~我來給你舉個例子吧。一個直男是更容易接受一本談戀愛的耽美小說還是更容易接受一本談戀愛的耽美漫畫呢?


逢逢


漫畫的表現力更強.,更容易準確的傳遞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而文字描述更能發揮想象空間…每個人接收到的文字信息會在自己的大腦裡形成獨一無二的自己喜好的畫面.所以更容易被人接受…以前很多雜誌和小說喜歡在關鍵部分配圖,既保留了文字的想象空間又能精確的描繪出重點畫面…


霸總孫悟空


我也想過這個問題,其實就表現力來說,分兩種一個是作者擅長寫還是畫,另一個是讀者更習慣喜歡哪種方式,比如我身邊就有好多人看到文字多就犯困,喜歡圖畫電影,還有人就喜歡看小說都痴迷了。喜歡看漫畫和喜歡看小說的人群各佔一半,也不是絕對,所以作者不能根據受眾人群去選擇創作方式。如果想表現力好,還是做自己最擅長的。

還有漫畫和小說也不衝突,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兩個都做,看看效果再決定用哪個。


西元SUN


這麼講,你讀小說的時候關於裡面的人物,世界觀,和作者對某些事物的描述都你想像的,肯定會有和作者的描述的畫面不同,但是你會有更強的代入感,漫畫呢,這個就因人而異了,有的人看畫不看字幕也能聯想劇情,有的人先看字幕在看漫畫跟著作者的劇情走,可有的人就比較牛逼了,只看字幕就當小說看,

所以說寫的小說讓人容易代入很有感覺,畫的漫畫就因人而異了。



多餘的魚頭


畫漫畫和寫小說這兩個都是廣為大眾所接受的創作方式,也都有其優點與缺點。

  • 畫漫畫

漫畫這種形式旨在用圖片的形式來向受眾表達故事的內容。雖然可以把具體的形象用圖片的方式傳達給受眾,但是人們在從圖片獲取信息的過程中極易忽略那些細小但重要的信息。

  • 寫小說

小說的形式是文字。一部小說的作者通過對故事情節的描寫來向讀者展示信息。介於作者的個人文學素養和寫作經驗不同,其同一主題的小說的內容也不相同,讀者的接受程度也不相同。

因此,這個問題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針對作品的內容、受眾等進行分析。

舉例:一個懸疑的探案故事就適宜用小說的形式展現。小說較漫畫比可以更好的營造緊張的氛圍,讓讀者關注每一個細節。


乖乖和巧巧


其實兩者可以一起的,畫漫畫需要故事,你可以先寫小說,然後把小說畫成漫畫,愛看小說的人去看了小說,愛看漫畫的人去看了漫畫,兩者都好,我是小說畫漫畫都看的,只要你內容好,吸引人,別人就不會棄坑


就像個外人


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太喜歡看太多的文字。反而比較喜歡看漫畫,畢竟人類是視覺動物。上大學的時候,老師給我們一再強調做PPT的時候能用圖片就不要用文字,能用視頻就不要用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