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练了两个月的书法,喜欢王羲之的兰亭序和赵孟府的前赤壁赋。先练哪个好尼?

七仙女22534790


看了题主的字,应该是学习行书时间不长,有一定楷书基础,我的建议是先练赵孟頫的《赤壁赋》,日后等行书技法相对娴熟一点后再临《兰亭序》。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用笔变化多端,气韵超逸,王羲之曾经说:“这是笔有神助,非我所写。”《兰亭序》是在王羲之微醉的情况下,心态、情绪各方面都是最佳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就像我们踢足球,你说我的目标就是成为“梅西”这样的人物,那么你一开始就学习梅西的各种盘带、射门技术,能学会吗?很难。就像我们中国最好的球员武磊,去到西甲踢球,也是先从一个小俱乐部踢起,一开始踢替补,慢慢的踢上主力。

所以从初级到高级,这中间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基本的训练。一开始如果没有一定的基本功,上手就去学《兰亭序》,很难学到精华。

自《兰亭序》诞生到今天,历代众多书家都在学《兰亭》,可以说没有一个学的一模一样的。就连王羲之自己,第二天清醒后,一看有这么多涂改的地方,想再重新抄写一遍,结果都达不到第一遍的境界。

很多传统书法佳作里面,有些成为经典,是因为里面有一些是书家个人性情的东西,很难复制。所以我们要正视自己的能力,不要好高骛远。

《兰亭序》的一大特点就是用笔变化多端,点画间的牵丝萦带,顾盼呼应非常巧妙,有很多非常细致的地方。这是《兰亭序》作为一件非凡作品的优点,对于初学者来说,这反而成了缺点。因为初学者很容易陷入这种细枝末节之中,而忽略了用笔的真意。

赵孟頫的《赤壁赋》可以说是他的巅峰之作之一,赵孟頫一生都以王羲之为学习目标,其用笔深得晋人笔意,用笔流丽挺健,线条温润凝练,外秀内刚。这本《赤壁赋》布局疏朗从容、笔画圆润遒劲、婉转流美、风骨内含、神采飘逸,深得王右军之风流遗韵。

赵孟頫可以说是书史上学王羲之学的最好的之一,因此通过学习赵孟頫的书法,而为未来学《兰亭序》打一个基础,是个不错的途径。


翰墨今香


1.大家好,我是兰亭书法日讲。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2.兰亭序作为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被后世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和赵孟頫的前赤壁赋历来是爱好者学习行书必临的法帖。但是对于初学行书的朋友而言,二者应该先学习哪一本字帖呢?


3.根据我自己学习书法的经验来讲,我认为应该先学习赵孟頫的前赤壁赋。

首先,对于初学行书的朋友而言,兰亭序虽然很好,但是兰亭序的用笔很灵活,凌空取势,笔画之间的游丝引带很多,初学者如果搞不清楚笔画的正确笔顺是很难写好的。

其次,赵孟頫的前赤壁赋和兰亭序相比较,点画之间的粘连减少了,笔画更加清晰,用笔方笔较多,对于从楷书直接过度到行书的朋友,刚开始学习比较容易上手。



4.兰亭序虽然很好,但是不适合初学行书的朋友。所以我建议初学行书的话,还是先学习赵孟頫的前赤壁赋吧。


5.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感觉有用的朋友麻烦点赞转发,如有异议,欢迎下方留言指正!


清涵书法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先临写王羲之的《兰亭序》,把赵孟頫的《赤壁赋》先搁一边。



学习书法,我一贯主张取法乎上。当然,这并不是说赵孟頫的字不能学,我只是说先不要学。

客观公正地说,赵孟頫的《赤壁赋》书写水平,比王羲之《兰亭序》还相差甚远呢!

为什么王羲之《兰亭序》一直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崇,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道内人都懂的!

当然,如果题主喜欢学习赵孟頫的《赤壁赋》,就直接临写就是了,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人的一生,最快乐的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记着启功老先生九十岁时,也在临赵孟頫的《赤壁赋》。有一天,当他正在聚精会神临写赵孟頫的《赤壁赋》时,有三个人同道的不速之客慕名造访,看墨迹未干临帖作品后,不约而同地伸出了大拇指,赞其已得赵孟頫《赤壁赋》的八分神韵。既然启功先生都学赵孟頫的《赤壁赋》,我们为什么不能学?

心动不如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既然想学,就行动起来吧!学书法,不能思前想后,也不要畏首畏尾,动手写才是硬道理!


中州耕牛堂主


很多老师是不建议直接写兰亭序的,我教学生也很少让他们直接写兰亭序。

一个原因是王羲之当时写《兰亭序》的时候,用的是鼠须笔和蚕茧纸,他的工具很特殊,形成了很多的细小的牵丝,这些牵丝对于初学者有很大的影响,一不小心容易形成习气,走火入魔很难改掉。

另一个原因也很重要,就是《兰亭序》实在太难了,初学者很难理解,更别说写好了,历史上的这些书法家很少有《兰亭序》风格的,就是因为兰亭序难,然后工具还有特殊性。

所以说兰亭序并不适合初学,初学者可以先练习一下赵孟頫,比如他的《前赤壁赋》或者手札,都可以,赵孟頫的行书比较好入门,而且大部分都是真迹,也比较好理解,很适合初学行书的朋友入门学习。

等基本掌握了一些行书的笔法,则可以再学习王羲之《圣教序》,通过圣教序了解王羲之的字形,接着学习王羲之的手札,了解王羲之书法的笔法,最后可以学习王羲之的《兰亭序》,领略天下第一行书的风采,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还是比较好的。

当然,如果你非常的有才华,身边又有一位比较好的老师,先学王羲之《兰亭序》也是可以的。



但是从作者现在的字来看,兰亭序写的更好一点,不过用不上还不对,看来身边没有老师,建议作者买一本行书的入门教材,从头学起,从笔画开始练起,定能取得进步。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不二斋


王羲之的《兰亭序》和赵孟頫的《前赤壁赋》,这两幅作品基本都是代表两人的最高水平。对于先临哪篇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弄清这两幅作品的产生背景。

《兰亭序》的产生大家都不会陌生。在东晋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上巳节这天,也就是公元352年。王羲之与朋友谢安、孙绰等41人,聚会在兰亭(今绍兴境内),行修禊之礼(古代在水边祈福的仪式,后逐渐演变成诗人们在水边的饮酒作赋的雅趣)。大家都很尽兴,饮酒赋诗,自然都喝了不少酒。最后大家把游戏中所作的诗文编辑成册,推举王羲之来为这本文集写一篇序。传说当时王羲之是乘着酒兴,文如泉涌,一气呵成,就是流传千古的《兰亭序》。据说王羲之第二天酒醒后,发现序中有几处涂抹,觉得不雅观,于是重写,然而,重写多次皆不满意,干脆就用这篇有涂抹的原篇吧!

《前赤壁赋》这篇文章是宋朝的苏轼所作,赵孟頫应朋友之请,抄写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赵孟頫在抄写这篇文章时,一定是气若神闲,带着对苏轼的敬仰去书写,每一个字都写得认真,一丝不苟,一笔一划都透着功力,虽然通篇也一气哈成,但毕竟是有准备的创作,所以行笔略带拘谨,规范多于随性。

有人说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行书的最高境界,学起来难度较大,应先学赵孟頫的,尤其是初学者。因王羲之在写这篇文章时,是一边思考一边疾书,放浪形骸,轻重缓急,变化大,对初学者来说不好把握。我不这样认为,那赵孟頫是先学谁的?奠定了他被大家公认的是继承王羲之行书最接近的人。

其实东晋之后,历朝历代,对王羲之的书法的崇拜已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不仅仅是从唐朝开始。据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基本都是唐朝的冯承素的摹本,所以东晋之后的书法家没有一个不是从临摹王羲之书法开始的,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唐代的颜柳欧旭怀等大书法家,才造就了宋代苏黄米蔡的高度,才有了赵孟頫的后不见来者的成就。

说到这里,我认为先临哪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原文的理解和把握,对书法的敬重!只要你有一颗对书法的敬重之心,以古人为榜样,规矩临摹,不以功利之心而为之,得其要领是迟早的事!

那你是以什么心态去临摹呢?





五峰道人796


《兰亭序》不适合初学者,临习它需要有较高的文化基础、相当的书法技法和综合的审美水准。

至于赵孟頫,他是史上最接近王羲之的书法家,是二王书风的杰出代表。

他简化了王羲之的笔法,继承了王羲之不激不厉的平和书风,笔法精熟而蕴藉沉稳,笔致流畅活泼,结体平稳秀丽,章法均衡整齐,气息古雅,比较适合初学者。

当然,我一直认为《圣教序》最适合行书初学者。它是怀仁费时24年,从一千多件王羲之作品中拼凑而成,每个字都是王字精华。

《圣教序》实在是学习行书单字的经典。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从你的两张习作来看,你对赤壁赋的感觉要比兰亭序强。我觉得你还是选学赤壁赋,等赤壁赋练到真有感悟以后,再去练习兰亭序。不要贪多求快两种一起练。会嚼不烂的。

王羲之与赵孟頫的书法,一个是随意而为,不事雕琢,自然天成。属于真正的高颜值,无须通过装扮来美颜。

赵孟頫书出于王羲之,每个点画细致精微,妍丽秀美。就好比一个艳妆美人。颜值虽然也很高,但要依靠化妆来装点。不是化妆不好,化妆得宜,能大大的提高颜值。学习的时候,就要把握好妆扮的度。度把握不好,一过便成俗书。

在弄清楚天然美和修饰美的关系,对于学习书法来说是很重要。天然美需要本质上的与生俱来。靠妆扮也无法达到。自然需要极高的基础,才能达到挥运自如。我们就把赵孟頫的赤壁赋作为练习的基础。待手中的笔能达其心意以后,再来临习兰亭序,会有深层次的理解而不是外形的描摹。










子衿书法


当然是临赵孟頫赤壁赋,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兰亭序,不适合初学,兰亭序的精髓并不在其形态,而是在运笔变化。

初学者功力不够,看不到变化,临的时候就注定了大餐吃不着,只能喝汤。

而且,兰亭用笔变化,是贯穿行笔的线条质感和结构的,如果没有功夫,兰亭是临不像的。当然不排除有些人专门临兰亭,能临二三年,我非常佩服其毅力。

但是有什么用呢?

学兰亭二三年,能把握到结字的规律吗?能把握到行笔的节奏吗?

这一定要想清楚。

兰亭写的时候并不慢,其用笔变化如龙都是在不经意间完成。即时王羲之本人也临重写数次不行。

如果说一本字帖的精华,连书圣都难以把握,那这本字帖适合初学吗?


非到一定段位的人,是看不到其中变化的。

如果入手就是兰亭,无疑是南辕北辙。

所以,入手可从圣教序,圣教关乎字形笔法,比较适合初学。

学赵孟頫也可以,因为赵孟頫字也出自二王,也是以圣教序为根基的。

简单来说吧,看历史上的名家,有哪一家是有兰亭序的明显色彩?

没几个吧!

但是兰亭序的临本,却是非常多了,这说明什么?

就基础字形来说,大多数人还是学圣教,不会学兰亭。


但是水平到达一定境界,追求用笔变化,神态韵质,就需要学兰亭了。

说初学兰亭的人,不能说不懂书法,起码赢定写不好行书。

初学兰亭,适合有老师引导的人学习,这样能抓重点,不走弯路。

如是自学,肯定直接模仿用笔结构,学的越多,写的越死,切莫入手。


投降的土拨鼠


个人是先临“兰亭集序”后,再临写“赤壁赋”的,之后有一段时间便是俩贴交替临写。


其实临帖主要还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及喜好来选择,要看自己想从这两贴中体会到些什么!

临“兰亭序”,想从中练习既率意又精微的笔法;

临“赤壁赋”,是想练习其飘逸又沉稳的用笔;

对于临帖,我很理解赵孟頫临“兰亭”时为什么相对平正。
有时如你沉浸于这两帖的体会中时,会想把“兰亭”中看似神采飘逸的用笔及章法来以稳健沉雄的笔意来表达;而看似圆润丰腴的“赤壁赋”,又想用方折跳动的魏晋笔法来表现。

这就是它们相通的地方,而这种感觉也许就是“悟”吧!

机械地求形似,会临得很累!当掌握用笔方法及贯力后,临帖就需跟随自己的感觉及审美兴致走了。临帖也变成了享受的过程!

临帖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兴趣及欣赏点,这是别人无法告知你的。

“兰亭”,要欣赏它承接使转的精微、骨力洞达,而不要求它的神采飘逸;

“赤壁赋”,要练其用笔的率真,章法的平正;而不要学其丰腴流美。

临帖有时需反其道行之,透过现象看根源。这样,也许才能流于俗弊,另僻机抒……!




临池管窥


如果是初学行书,这两个帖都不适合入门,可以作为后续训练考虑。它们不是一个路数,创作的意境不同,笔性差异很大,没有一定的技法基本功,学它们有很大难度。

想学王義之的行书,那就从《圣教序》入手比较适合。


想学赵孟頫的行书,应该选《崇福寺》、《长春道院》等,这类相对工整隽秀的字体作为入门范本。


练这些帖,没有副作用和后遗症,不会误入歧途。

一点建议供参考。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相关信息,会有预想不到的惊喜。谢谢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