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甲午海战:看看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差距,才知道为何赢不了

1894年9月17日,在我国黄海大东沟海域上,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进行了著名的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舰队遭遇后,双方开始了猛烈的炮火攻击,北洋水师中的定远舰首先发射炮弹,其他舰队在指挥下齐齐连发,一时间海上炮声连连,硝烟弥漫,海水激荡翻腾。经过激烈的战争之后,清政府的北洋水师被日军击溃,北洋水师是洋务运动的产物,泱泱大国所组建的北洋水师,为何会被一个弹丸之地的舰队打败?

甲午海战:看看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差距,才知道为何赢不了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之后,日本政府为了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实施自己的殖民扩张计划,紧密策划了甲午海战。甲午海战的落败,使得本就摇摇欲坠的清政府受到了致命一击,大清朝失去了之前几千年积累的名望,彻底被世界列强判定为弱者。甲午海战的胜利,不仅使得日本将自己的名声宣扬至全世界,还使得各国加快了瓜分清政府的步伐。

甲午海战:看看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差距,才知道为何赢不了

洋务运动自1861年开始,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洋务运动开展之后几年内,中国一改颓然不振的形象,积极致力于工业制造。先后具备了铸铁炼钢、机器生产各种军工用品等的能力。由于大炮、鱼雷、弹药等武器的问世,洋务派建立了各种军事学校,而北洋水师的舰员都是当时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的学生。舰队一经组建,鉴于其规模和杀伤力,在世界海军占据了一席之地。

甲午海战:看看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差距,才知道为何赢不了

北洋舰队为何惨败,除去清政府的腐败,各种因素也不容小觑。

甲午海战的意义,对于两个国家的意义是不同的,对于日本,此次海战最重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打败大清国海军,为自己宣扬名声。日本海军参战的都是精锐部队,就连船舰都是精心挑选的。当时日本舰队中有一艘船原本是英国造船厂为北洋水师建造,但是原本用来支付制造费用的钱被挪用至慈禧太后的生辰宴会,而日本听闻之后,当机立断就将这艘船买了下来。当时日本为了增强国家的综合力量,无论男女老少都节食,每天只吃一顿饭,将省下的钱用来购买军工用品。反观清政府,当时南洋水师就在甲午海战附近,可是眼看战争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后,依旧无动于衷。

甲午海战:看看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差距,才知道为何赢不了

随着当时工业的发展,原本木质的战舰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铁甲舰船。由于之前并没有可以借鉴的铁甲舰设计,所以各国都是靠自己的摸索进行设计,直至甲午战争之后,才形成完整的体系。当时北海舰队所搭载的武器都是大口径老式后膛重炮,可以用大口径的火力摧毁目标,所以当时日军还是比较忌惮定远与镇远舰。由于日军舰队组建较晚,所以船舰的硬性装备和操作无疑比北洋水军更优秀,日军舰队搭载的是助推复进机,火力的投射量呈现压倒性优势。

甲午海战:看看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差距,才知道为何赢不了

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还以少挡多,尽管历史记载是12对12,但实际战争中北洋水师一直是以少打多。交战之初,北洋舰队拥有船舰10只,两只派来支援的超勇扬威船舰在刚出港不久就遭受到了集火攻击,被击沉于港口附近。之后经远舰与致远舰在海战中撞船沉没,济远舰架船远逃。面对精锐的联合舰队,只有火力不足的几艘船舰拼死抵抗,最终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甲午海战:看看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差距,才知道为何赢不了

对于这场海战,清政府毫无准备,直到日本舰队逼近,李鸿章才派北洋水师匆忙迎战。无论是战场上的指挥还是战前的协调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船舰上的管理机制混乱,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本是淮军出生,对于海军战略也是一知半解,一开始丁汝昌就身负重伤,无人指挥,北洋舰队毁灭之后,丁汝昌自杀殉职。据历史记载,9月12日,“致远”、“靖远”、“来远”来到大沽,原计划由三艘船舰装运一批弹药军火,但是5点钟时三艘舰船已经开航,弹药就暂留大沽。这批弹药并没有记载被运送至威海,显然是没有赶上甲海战争,所以当时北洋水师只有5倍开花弹3个,2.8倍开花弹69个,除去发射的实心弹可以得出 ,150发中有45发开花弹是不合格的。尽管舰船杀伤力大,但是弹药不足,面对日本海军密集的火力压制,北洋水师毫无胜算可言。看着来势汹汹的日本联合舰队,没有经历过实战的北洋水军,军心涣散,导致本来较高的命中率急速下降,白白浪费本就不充裕的炮弹。

甲午海战:看看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差距,才知道为何赢不了

甲午海战的溃败,将洋务派的心血消耗殆尽,而李鸿章的“避战保船”观念使得舰队无心奋战,只为保存船舰,所有的因素使得最后名声荡荡的北洋水师落得一个永沉黄海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