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滿族八大姓氏分別改成了什麼漢姓?

holland巧克力


滿清的八大姓,起源於滿清創始的主要部落以及影響力較大的貴族。姓氏大部分以部落名稱或者地名命名,其中,最為顯赫的姓氏,分別是佟佳氏,馬佳氏,瓜爾佳氏,齊佳氏,富察氏,那拉氏,扭軲臚氏,索綽羅氏。現在就分別簡單的介紹一下。

佟佳氏,滿漢兩道通吃的姓氏,也是清朝非常顯赫的姓氏之一,和滿清其他幾個姓氏相比,佟佳氏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這個姓氏的勢力,遍佈於滿族和漢族之間。也可以說,這個姓氏和漢族有著非常深的淵源。

這個姓氏,起源於遼東很大的家族,姓佟氏,這是漢姓,但清朝初年,遼東的確處於滿文化和漢文化的中間地帶,也是軍事分界區,作為遼東的大家庭,佟氏先輩,以商人起家,敏銳覺察到,在大爭之時的巨大商機,開始了自己的經營。

而這時候的滿清,實力非常弱小,加上和明朝決裂,導致國家無法通過貿易進行發展。而這時候,佟氏家族開始發揮大商賈的作用,通過邊境貿易,大量物資錢財輸送到滿洲境內。

這樣的功勞,堪比軍功,為了報答佟氏一族對於滿清的貢獻,滿清皇帝將佟氏一族,賜姓佟佳氏,以區別漢姓佟氏,歸到了正藍旗。而佟佳氏族中,漢族佔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後來的滿八旗,漢八旗,都有佟佳氏的身影,從而成為滿洲八大姓氏中,唯一一個滿漢通吃的大姓。

清朝滅亡後,大部分佟佳氏後裔,恢復和自己的漢姓,佟氏,還有少數人,以諧音改姓,如童氏。

富察氏,滿族大姓的巔峰。如果說佟佳氏的特點是滿漢通吃,富察氏的特點就是,滿洲大姓的老大級別。這個姓氏,要比滿洲的歷史還要悠久,從一開始努爾哈赤時代,就已經擔任後金軍隊的主力,可以說,這是一個通過赫赫戰功起家的貴族。

到了滿清入主中原的時候,富察氏已經達到了人丁興旺權傾朝野的局面,富察氏之中,無論是宮裡的嬪妃,還是宮外的大臣將軍,在清朝的高層,都佔有很大的比例。在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的福爾康,福爾泰,就是富察氏,拋開文學創作不說,在歷史上,大將軍福康安,也是富察氏的佼佼者。

清朝滅亡後,富察氏子孫更換為漢姓,改富察氏為富氏。從此富察氏就成了歷史的符號。

那拉氏,一個因女人而成名的姓氏。那拉氏作為滿清八大姓氏之一,其實也是一個名家輩出的大姓。但那拉氏又屬於一個廣義上的姓氏,我們後世熟知的清朝第一詞人,納蘭性德,實際上就是那拉氏的子孫,康熙時代權傾一時的納蘭明珠,也是那拉氏的後人。

而那拉氏,也有其他很多的分支,比如慈禧太后,她的姓氏是葉赫那拉,也屬於那拉氏的一個分支,而烏拉那拉,也是那拉氏的另一個分支。因為慈禧太后的名聲實在太大了,讓人們誤以為,葉赫那拉是滿清八大姓氏中的一個,事實上,那拉氏才是根正苗紅的滿清貴族姓氏。

清朝滅亡後,那拉氏敢為漢姓,姓那氏。據傳言,歌手那英就是那拉氏的後裔。

瓜爾佳氏,這是滿清八大氏裡面,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個姓氏,據考證,瓜爾佳氏的先祖,可以追溯到金朝初期,和其他姓氏一樣,也是通過部落演變而來,經過漫長的發展,才形成了瓜爾佳氏這樣一個名門大姓。直到滿清建立,瓜爾佳氏才一躍成為滿清最為著名的姓氏。

滿清滅亡後,瓜爾佳氏以第一個字為姓,取其諧音,改為漢姓為關氏。

其他四個姓氏,雖然也是滿清炙手可熱的大姓皇族,但從著名歷史人物數量和家族勢力來看,無法和前四個相比,當然,這些姓氏,依然有著足夠強大的背景,也出了許多名垂青史的著名人物。

在滿清滅亡後,馬佳氏,改漢姓為馬氏,齊佳氏,改漢姓為齊氏,鈕祜祿氏,改漢姓為郎氏,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姓氏,因為在滿語裡,鈕祜祿譯為狼,在遊牧民族眼中,狼不是兇殘的象徵,而是勇猛智慧的象徵。很多少數民族,都很尊重狼。而到了滿清滅亡之後,鈕祜祿極為尷尬的發現,自己姓氏的三個字,都沒法在百家姓中找到,因此,取了諧音,以郎作為自己的漢姓。

最後一個貴族姓氏,是索綽羅氏,這個姓氏,在滿清滅亡後,改漢姓為索氏,於是,滿清八大姓氏,完成了漢化,這些拗口的姓氏,正式進入歷史博物館裡,以至於,大部分滿清的後裔,可能會在身份證上看到滿族的字樣,但已經不知道自己的先祖到底姓什麼,只知道,自己的漢姓,而滿文化也徹底被漢文化所同化,融為一體。


小小嬴政


滿清八大姓氏分別是: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鈕祜祿氏。一個姓氏代表一個家族,這八大家族,地位崇高,每朝每代前朝後宮都有這些家族站在權利之巔爭鬥的身影。近現代很多你不知道的名人都隸屬於這些大家族。



歷史名人盤點

今年清宮劇的大量播出,有很多熟悉的角色都隸屬於八大姓氏家族。例如,《甄嬛傳》中鈕祜祿甄嬛、皇后烏拉那拉宜修、祺貴人瓜爾佳文鴛,《如懿傳》中烏拉那拉如懿、皇后富察琅嬅,另外還有大才子納蘭容若、慈溪太后均出自葉赫那拉,和珅屬於鈕祜祿家族,康熙時大臣索額圖屬於赫舍里氏家族等等。



為什麼要改姓

剛開始滿清入關後,學習漢族文化,受漢族影響,紛紛從漢姓,後來在滿清覆滅後,很多滿清貴族為了活命自保,只能將姓氏漢化,隱藏在漢人群體中苟活。一般會取姓氏的第一個字作為漢姓。



改成了什麼

佟佳氏,一部分佟佳氏屬於漢人,原本姓佟,因為滿人入關後這個姓氏被納入到漢八旗中,所以佟就被改為了佟佳氏,後來清朝覆滅後,佟佳氏就又變回了原來的佟字。佟大為是這個家族的。滿族的佟佳氏漢化後改成了 "童、董"等姓氏。



瓜爾佳氏,這個家族人口蠻多,改的姓氏也偏多,諸如關、石、葉等。關曉彤、關之琳屬於這個家族的後代。



馬佳氏,馬佳氏在政治方面的涉足不深,家族中的成員大部分都是在做生意,後來因為清朝滅亡,所以馬佳氏就將姓氏改為了"馬、麻"等。



索綽羅氏,在康熙時,曾賜姓石,後有一部分人改姓索。



赫舍里氏,赫舍里氏是滿清貴族中根基較為深厚的一個姓氏,也是在愛新覺羅姓氏外第二個強大的家族,屬於滿清正黃旗鑲黃旗,後來赫舍里氏漢化的姓氏有"何、赫、張、高"等。



富察氏,也是權勢頗大的家族。清王朝被滅後,富察氏按照漢字讀音改姓,分別是富、付、傅。



那拉氏,那拉氏共有葉赫那拉、哈達那拉、烏拉那拉、輝發那拉四大支系,後來那拉氏被漢化為"那、南"。我們熟悉的名人那英來自葉赫那拉家族。吳京是屬於正白旗烏拉那拉家族的後代。



鈕祜祿氏,最後改姓郎,鈕承澤、郎朗、郎平都是這個家族的後代喲!


史海撲通


所謂滿清八大姓氏,主要指:那拉氏、瓜爾佳氏、富察氏、索綽羅氏、鈕鈷祿氏、赫舍里氏、馬佳氏、佟佳氏。

後來滿清八大姓氏分別改為漢字姓,依次為那、關、富、索、郎、赫、馬、佟。

下面金兔來聊聊其中幾個姓氏。


1.那拉氏(那)

那拉氏,也稱納喇氏或者納蘭氏。

那拉氏有四大支系,其中比較有名的是葉赫那拉氏,此外還有哈達那拉、烏拉那拉以及輝發那拉三大支系。

那拉氏的名人有很多,比如納蘭明珠、納蘭性德、慈禧太后等,他們都屬於葉赫那拉氏,再比如現在的那英,她是葉赫那拉氏的後人,也算是貴族後裔。而那拉氏的後人,除了姓那以外,也有姓南的。


2.瓜爾佳氏(關)

瓜爾佳氏是女真最古老的氏族,有關瓜爾佳的含義,滿族也不甚瞭然,可能和搗亂、懦弱有關,也可以翻譯為圍繞菜園的水溝,還可以理解為是地名。

而瓜爾佳氏所冠漢字姓以關姓為主,此外還有姓石、鮑、李、高、白、胡、果等。

比如關之琳就屬於瓜爾佳氏。

3.富察氏(富)

富察氏,也叫傅察、福爾察。富察氏所冠漢字姓除了富,還有傅、沙、付、寧等。

4.索綽羅氏(索)

除了索,還有曹、石。

5.鈕鈷祿氏(郎)

鈕鈷祿原是滿語裡的地名,氏族居住在長白山和英額等地方。所冠漢字姓除了郎,還有就是紐。鈕鈷祿氏中比較有名的就是和珅,還有乾隆皇帝的生母熹貴妃,而熹貴妃其實就是影視作品上的甄嬛。

6.赫舍里氏(赫)

7.馬佳氏(馬)

8.佟佳氏(佟)


最後再來說說愛新覺羅氏,愛新覺羅氏不是滿清八大姓,實際上只是一個小姓,因為清朝的皇帝都姓愛新覺羅,所以這一姓氏就變得尊貴無比,同時也為後人所知曉。

愛新在滿語中有“黃金”的意思,覺羅是姓。而按照溥儀退位時《清室優待條款》的規定,愛新覺羅下嫡系後裔主要採用金姓,其他的就選擇艾、羅、肇、趙等姓氏。


金兔歷史


滿族八大姓指的是清朝時滿族的八個顯赫的姓氏。清朝中期後陸續有滿族人士將自己的姓氏改為漢字姓,或者根據自己原來的姓氏改為冠用漢字姓。


滿族八大姓所改的漢姓流傳至今一般認為是以下八位

佟佳氏——佟、童、仝

瓜爾佳氏——關

馬佳氏——馬

索綽羅氏——索

赫舍里氏——赫、何

富察氏——富、付

那拉氏——那

鈕祜祿氏——郎、鈕

事實上滿族八大姓的名單並不是官方宣佈的,而是民間流傳形成的。因此對於滿族八大姓的版本在民間有很多種,不同的地區也會有不同的版本。

各版本對於滿族八大姓氏名單有區別可以理解。但可以確定的是,滿族八大姓氏大多都是地位顯赫的名門望族。

拿康熙皇帝的后妃來說,皇后有四位分別是赫舍里氏、鈕祜祿氏、佟佳氏、烏雅氏,皇貴妃有佟佳氏,鈕祜祿氏和章佳氏,還有馬佳氏、通嬪納喇氏等等。

可以看出,康熙皇帝的這些地位較高,比較受寵愛的妃子的姓氏大多都屬於滿族八大姓。實際上清朝雖然滅亡,但現在依舊有許多滿族的貴族後裔,其中不乏當今知名人士。



關曉彤、關之琳——瓜爾佳氏(關):“國民閨女”關曉彤其實就是瓜爾佳氏的後裔,曾經也有不少人戲稱她是“京圈格格”。

瓜爾佳氏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也是族內的名門世家。除了關曉彤,著名影星關之琳也是瓜爾佳氏後人,她曾是多少人的夢中情人啊。佟大為——佟佳氏(佟):佟佳氏也是當之無愧的望族,後來改為佟、童等漢姓。

佟佳最早是地名,在當今的遼寧省境內。內地演員佟大為就是佟佳氏的後人,而他的妻子關悅是瓜爾佳氏後裔,這下牛了,夫妻倆人都是貴族後裔。

那英——那拉氏(那):那拉氏的後人中著名的有歌星那英,那英出生於東北的遼寧,滿族人士。憑藉一首《山不轉水轉》走紅,她的知名歌曲有《征服》《春暖花開》等等。

後來那英曾多次亮相《中國好聲音》的舞臺擔任導師,她選中的學員也都非常有天賦和才華,培養了許多優秀歌手。

郎朗——鈕祜祿氏(郎):同樣出生於遼寧而且是滿族後裔的,還有著名的鋼琴家郎朗,他是鈕祜祿氏後代。

近期郎朗藉著大婚又紅了一把,還娶了一個惹人羨慕的妻子。他的妻子吉娜是韓德混血,不僅擁有超高顏值火爆身材,還和郎朗一樣是一個充滿才華的鋼琴家。郎才女貌,羨煞旁人。

鈕祜祿氏的起源據說是來自女真族對狼的崇拜。作為滿族大姓,鈕祜祿氏出的名人也不少。除了清朝的一些后妃,還有許多朝廷官員,比如著名的貪官和珅,他也是鈕祜祿氏。

英達——赫舍里氏:赫舍里氏的當今代表人物有著名演員、導演英達,宋丹丹演的那部《我愛我家》就是他執導的。吳京——烏拉那拉氏(吳):著名演員吳京是烏拉那拉氏後人,吳京曾坦言自己祖上是武術世家。

他被稱為“56億票房功夫巨星”,憑藉自導自演的電影《戰狼1、2》打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記錄,因此問鼎各大獎項。

2019年,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吳京是這部電影的出品人, 除此以外還在其中擔演了“劉培強”一角色。

有人評價這部電影是中國史詩級科幻電影,不知道大家看過後有什麼評價,是否真的非常棒呢?不管怎樣,該電影也收穫了眾多好評,我們也期待中國電影全方面的進步。齊秦,齊豫——齊佳氏:著名歌手齊秦、齊豫姐弟倆雖然都是臺灣人,但他們祖籍為黑龍江省,祖輩上是滿清貴族齊佳氏。

想當初齊秦和女神王祖賢因戲生情,齊秦後來還專門為她寫了一首歌,叫做《大約在雨季》。情意綿綿,婉轉動聽,榮獲華語金曲獎。

瞭解了這麼多滿族貴族後裔,可能會不禁想問問他們改姓的原因。其實除了清朝中期民族相互交流帶來的影響以外,還有一個原因。

清朝末期,昔日滿清貴族輝煌地位不在,腐敗的統治使清朝政權岌岌可危。由於滿族姓氏的特殊,使得他們在人群中非常醒目。

滿清貴族的身份不會帶來好處,反而可能容易招來禍端。為了在亂世中安穩度日,不少滿清貴族選擇放棄自己原本的姓氏,改為漢姓。

從上面改的姓氏也能看出來,基本上都是取滿族姓氏的第1個字,或者是第1個字的諧音。


史之策


滿族八大姓指的是滿族統治期間最有名望的八個家族的姓氏。他們流傳至今在歷史中就有許多人逐漸改姓了漢姓。八大姓改換而成的漢姓,一般認為是以下幾種。

佟佳氏——佟、童、仝

瓜爾佳氏——關

馬佳氏——馬

索綽羅氏——索

赫舍里氏——赫、何

富察氏——富、付

那拉氏——那

鈕祜祿氏——郎、鈕

事實上滿族8大姓的名單並不是官方宣佈的,而是在民間流傳逐漸形成的,所以關於滿族8大姓的標準在不同的地區和民俗中也會有不同的版本。

但是無論版本如何改變,或者說意見如何不統一,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滿族8大姓所代表的姓氏一定是得到了當時天下或者說民間的認可才被確定為滿族八大姓,所以他們都是當時地位顯赫的名門望族。

而一個名門望族想要徹底消逝往往不是那麼容易的,要經歷一段很長的時間,所以即使在清朝滅亡如此之久的當代,滿族八大姓中依然有著許多出名的人是活躍在社會當中。這裡就舉幾個比較出名的例子來說。

佟佳氏——佟、仝、同、童、董


佟佳氏是清初一個非常煊赫的家族,出過非常多的重臣,如佟養真、佟養正、佟養性、佟國綱、隆科多等等。

可以說是頂起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一直到康熙朝的時候還出過一位重臣,名叫佟國維,在當時被稱為佟半朝。由此我們也能看出這個姓氏在清朝的影響力之大。

在當代比較著名的人士就是佟大為了。


瓜爾佳氏——關、石、鮑、周、榮等。


瓜爾佳氏同樣也是清初的一個特別有影響力的家庭,在當時瓜爾佳氏不僅人口眾多。圍觀的比重也非常之高,在當時有關滿朝的說法。

清朝當時的幾個重臣,如鰲拜,文祥、榮祿等等都是出自瓜爾佳氏。

在當代比較著名的就是關曉彤、關之琳了,都是被圈內戲稱為格格的存在。

鈕祜祿氏,最後改姓郎,鈕承澤、郎朗、郎平都是這個家族的後代。


他們兩個一個是國家女排隊的教練,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受到大家的喜愛;令一個則是國際古典鋼琴大師,代表著世界級的鋼琴水平,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可以說都是國寶級人物,是我們中華的驕傲。


沉醉古詩文


滿族八大姓氏的先人就是最早進入遼東地區的一批人,後來都成為了清朝顯赫一時的權貴家族,並左右了清朝長達百年的政局。



這八大姓氏分別是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鈕祜祿氏等八姓。

佟佳氏

佟佳氏,本姓佟,其先祖佟養真,原為歸順明朝的女真人,後金攻佔遼東時,投降於滿人,隸屬於漢軍,後歸屬為正藍旗漢軍。



佟家氏發跡於康熙年間,因佟國賴之女孝康章皇后是康熙的生母,於是這個時候佟氏家族被抬旗入鑲黃旗滿洲,並改姓為“佟佳氏”,自此成為佟家氏成為上三旗的滿族貴族。



後佟佳氏相繼出現顯赫一時的重臣,如康熙年間一等公佟國維、雍正年間太保隆科多等。清亡後,佟佳氏以同音字的方式改姓為佟、仝和童等三姓。

瓜爾佳氏

瓜爾佳氏,清朝最為興望的滿族家族之一,被譽為“滿州第一氏族”,被排在清朝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首位。



瓜爾佳氏的先祖是女真始族瓜爾佳·松阿力之子瓜爾佳·噶哈,他是努爾哈赤得以建立後金的最大功臣之一,曾協助努爾哈赤取得了決定性戰役“薩爾滸之戰”的勝利。

瓜爾佳氏的後裔非常昌盛,擁有蘇完瓜爾佳氏、安圖瓜爾佳氏、葉赫瓜爾佳氏、烏喇瓜爾佳氏、鳳城瓜爾佳氏、金州瓜爾佳氏等分支。



清時康熙時期一等功鰲拜、光緒年間文華殿大學士榮祿、道光年間軍機大臣文祥、咸豐年間文華殿大學士桂良等都是瓜爾佳氏的後裔。

清亡後,絕大部分瓜爾佳氏族人改姓為關,而之所以會改姓關,據說是因為瓜爾佳氏族人都崇拜關羽。



不過還有一部分瓜爾佳氏族人改了石、鮑、汪、李、高、顧、白、胡、郭、果、蘇、葉、常、喜、侯等姓,如世代居住在蘇完的瓜爾佳氏族人多取蘇姓、世居葉赫的瓜爾佳氏族人多取葉姓、川陝總督瓜爾佳·音泰的後裔多取石姓。

馬佳氏

馬佳氏,其名來源於氏族起源地“嘉裡庫馬佳”,《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七》載:“馬佳,本系地名,因以為氏。”。



清時康熙年間中和殿大學士圖海、康熙時期榮妃馬佳氏、道光時期禮部尚書升寅、光緒時期駐藏大臣紹諴等都是馬佳氏後裔。

清滅亡後,馬佳氏大多以同音字的方式改姓為為馬、麻等姓。

索綽羅氏

索綽羅氏是愛新覺羅的同宗,乃是“覺羅”一脈,也就是紅帶子。他們的始祖就是皇太極追尊的興祖直皇帝福滿的第三子索長阿。



清時道光時期兵部尚書麟奎,大學士英和、咸豐時期禮部尚書奎照、光緒時期禁菸大臣景星等都是索綽羅氏後裔。

清亡後,索綽羅氏大多族人都改為石姓。而之所以會改為石姓,是因為當年康熙時期的大臣都圖,因管理國庫有功,曾被康熙賜名為石,於是在改姓的時候索綽羅氏人多改為石姓。當然還有一部分索綽羅氏改姓為索、曹等姓。

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清時權力最大的滿族家族之一。該姓氏源於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紇石列和金舊部“紇石烈”,以部為姓。



清時順治年間一等公爵索尼,康熙年間保和殿大學士索額圖,康熙的第一任皇后孝誠仁皇后,同治的敬懿皇貴妃,康熙年間兩江總督常鼐,道光年間體仁閣大學士英桂等都是赫舍里氏後裔。



清亡後,赫舍里氏大多數或直接簡化為赫姓,或用音譯字何姓。當然一部分還取高、康、赫、張、蘆、賀、索、英、郝、黑、佟、普、滿、李等姓,如希福巴什克的後裔改姓康,一等公索尼後裔部分改姓李等。

富察氏

富察氏,源於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蒲察氏。富察氏先祖“納蘇莫爾根”、“檀都”,原屬明建州右衛,後檀都後裔中的大宗莽色都朱乎一脈因反叛大明被誅殺殆盡,唯小宗旺吉努一脈辛存,並在投靠後金後發揚光大,更是在乾隆之時成為清朝權貴家族。



清時乾隆原配孝賢純皇后、保和殿大學士傅恆、武英殿大學士福康安、滿洲副都統福長安、同治年間顧命大臣景壽等都是富察氏後裔。

清亡後,富察氏大多或簡化姓為富,或用同音字傅、付等姓。

那拉氏

那拉氏,原是海西女真四部的王族,後海西女真被努爾哈赤所滅後,就歸順了後金。並衍生為葉赫那拉、哈達那拉、烏拉那拉、輝發那拉四大支系。



清時努爾哈赤孝慈高皇后、孝烈武皇后,康熙年間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詞作家納蘭性德,雍正孝敬憲皇后,乾隆皇后烏喇納喇氏,清末慈禧太后等都是那拉氏後裔。

清亡後,那拉氏大多或簡化姓為那,或用同音字南。當然那拉氏也有一部分改為惠、張、葉、李、吳等姓。

鈕祜祿氏

鈕祜祿氏,該姓氏源於地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五》載:“鈕祜祿,原系地名,因以為姓。”。



鈕祜祿氏是清朝最著名的“皇后家族”,它出過六位皇后,分別是康熙孝昭仁皇后、雍正孝聖憲皇后、嘉慶孝和睿皇后、道光孝穆成皇后和孝全成皇后、咸豐孝貞顯皇后。

清亡後,鈕祜祿氏大多數或簡化為鈕姓,或改為郎姓。而之所以鈕鈷祿氏會用郎姓,是因為鈕鈷祿氏在滿族的詞源中與狼有關,所以取音譯郎。



以上就是滿族八大姓氏改的部分漢姓,當然並不詳細,肯定會有遺漏之處,這裡所列舉的只是大部分八大姓的族人所普通採用的漢姓。


澳古說歷史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滿族八大姓,在不同的記載中,是有一些區別的。

在《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記載了滿族的八大姓氏,分別是:

1、瓜爾佳氏

2、鈕祜祿氏

3、舒穆祿氏

4、赫舍里氏

5、他他拉氏

6、覺羅氏

7、佟佳氏

8、那拉氏

大當然了,就像中國的百家姓排名一樣,官方有官方的說法,民間有民間的說法,大清二三百年,更是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情況,家族盛衰更是家常便飯,如紅樓夢一般魔幻。所以八大姓氏有不同的版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版本二:一、鈕祜祿氏;那拉氏;瓜爾佳氏 ;富察氏;舒穆祿氏;費莫氏;完顏氏;章佳氏。

版本三:佟佳氏;馬佳氏;瓜爾佳氏; 索綽羅氏(或赫舍里氏);富察氏 ;齊佳氏(或喜塔臘氏); 鈕祜祿氏;那木都魯氏(或那拉氏) 。

版本四: 董鄂氏 ;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舒穆祿氏;馬佳氏;伊爾根覺羅氏;索綽羅氏;納喇氏 。

上述這些,都是清朝滿族大姓,但是在清朝滅亡之後,面對革命的浪潮,這些大姓之後代,為了生存,不得不改姓生活。

綜合以上各姓氏,現將改名後的姓氏羅列如下:

愛新覺羅 改名為 金

瓜爾佳氏 改名為 關

鈕祜祿氏 改名為 郎

舒穆祿氏 改名為 舒

赫舍里氏 改名為 赫

他他拉氏 改名為 唐

佟佳氏 改名為 佟

那拉氏 改名為 那

富察氏 改名為 富

費莫氏 改名為 費

完顏氏 改名為 完

章佳氏 改名為 章

馬佳氏 改名為 馬

齊佳氏 改名為 齊

董鄂氏 改名為 董

伊爾根覺羅氏 改名為 趙

索綽羅氏 改名為 索

以上是滿族大姓的改名情況,但是也不是絕對的,比如他他拉氏, 除了上述改名為唐的,還有改名為譚的。其實不少都是根據諧音而改的。


更多歷史文化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滿族稱姓氏為“哈拉”,據《清朝通志·氏族略》統計,滿族共有670多個姓。其中有八個姓人口最多,地位也最高,分別是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絡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鈕祜祿氏。

滿族的姓氏基本上都是來自圖騰崇拜。鈕祜祿,滿語本義為狼,以狼為圖騰的部落多取此姓;薩克達,本義為野豬,以野豬為圖騰的部落多取此姓。尼瑪哈,本義為魚;烏雅氏,本義為豬,基本都是這個路子。



辛亥革命後,大清亡了,以前尊貴的滿族姓氏也不值錢了,很多滿人都改成漢字的單姓。

改姓有一定的規律。常見的是用原姓的第一字,或者與第一字讀音相近的漢字。如索綽絡氏改姓“索”,舒穆祿氏改姓“舒”,那拉氏改姓“那”。瓜爾佳氏也許覺得姓“瓜”不太好聽,便改成讀音相近的“關”。



還有一種改法,將原來姓的意思譯漢字,如巴顏氏,巴顏在滿語是富的意思,所以這一支就改姓“富”,皇上家的愛新覺羅姓是最尊貴的,加上“愛新”在滿語中有黃金的意思,所以改姓最尊貴的“金”。

八大姓改漢姓後,現在是姓什麼呢?

佟佳改姓佟,馬佳改姓馬,瓜爾佳改姓關,索綽絡改為索或者相近的曹,赫舍里氏改為康、赫、張,富察改為富、傅,那拉氏改為那,鈕祜祿改姓紐和郎。



大清國姓“愛新覺羅”,在清末紛紛改為“金、肇、羅、德、洪、依、海,文、滿、華、隆、景、章、和”等姓。北京的愛新覺羅氏大多把姓氏改為金,是因為“愛新”的滿語義為“金子”;瀋陽的大多改為肇,是為紀念肇祖原皇帝孟哥帖木爾;改為羅的,是取“愛新覺羅”中的一個羅字;改成海的是愛新覺羅·海臣的子孫;改為景的,是為紀念景祖翼皇帝覺倉安;改為章的是為紀念世祖章皇帝。



鈕祜祿是滿族八大姓之一,歷史上出了許多著名人物。和紳就是姓鈕祜祿,清末改姓時,鈕祜祿氏把其本義“狼”改為“郎”字,畢竟姓 “狼”有傷大雅。

按我國法律規定,公民有姓氏自由。改姓是允許的。雖然很多滿族人改了漢姓,但他們大多都能記得原來的姓。也有至今還在使用滿姓的。溥儀特赦令和選民證上的名字都是“愛新覺羅·溥儀”,並沒有強迫他改成“金溥儀”。


歷史漫談君


滿族的八大姓氏通常指的是滿清貴族的八個姓氏。也是常說的八旗子弟的姓氏。

這八大姓氏屬民間流傳,並沒有官方的史料記載。

一般流傳最廣,最受認可的是這個版本:

愛新覺羅氏(皇族)改姓了金、趙。這兩個姓也算是大姓,具體那些是出自滿清愛新覺羅氏,也無從考證了。

佟佳氏(正藍旗)改姓了佟。其實他們本來就是姓佟,後來改成了佟佳氏。滿清覆滅之後又改了回來,也有人改成了童、董。代表人物有佟大為。這個姓確實不多見。

富察氏(鑲黃旗)改姓了富、付、傅。比如演員富大龍。

瓜爾佳氏(滿洲人最為古老的姓氏,也是滿洲最大的姓氏之一,幾乎各旗都有)改姓成了關。典型人物比如關曉彤、關雎爾。

馬佳氏(起源於嘉裡庫馬佳,以地名為姓。是滿族的大姓,每個旗都有)他們就比較懶,直接改姓了馬。也有極少部分改成姓麻的。不過這個確實不太好聽。

索綽羅氏(鑲紅旗)改姓索,石。也有少部分改成曹姓的。

赫舍里氏(該姓源於一條大河的名字-赫舍裡河,在現在的黑龍江遼河至牡丹江一帶。也是滿族早期女真族傳下來的姓氏。)一般改成了赫、何。姓赫的比較少見,但是姓何的就比較多了。比如何炅。

那拉氏(也叫納蘭。我們熟知的納蘭明珠和納蘭性德,也是屬於那拉氏。這個姓氏是一個雜姓,有四個分支。清末的慈禧就是葉赫那拉氏。)滿清滅亡以後,那拉氏受驚屈辱和苦痛,紛紛改姓。大部分改成了那姓,也有一些姓:葉、白、姚等。這個典型人物大家都知道,也只知道一個人。就是那英。

鈕祜祿氏(正紅旗)這個姓翻譯的意思就是狼。狼是女真人的圖騰,敬拜的偶像。所以這個姓也很高貴。和珅就是這個姓氏,包括甄嬛、雍正的皇后等。後來就改成了郎姓。現今代表人物就是郎朗。也少部分人改成姓“鈕”。


100W自媒體


小雪歷史微鑑:滿清八大姓氏最後都根據諧音,改成了和自己滿足名字相近的姓氏,最後融合了漢族文化理念,成為了和合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清朝皇族以愛新覺羅為姓,領銜滿足八大姓氏,成為滿族文化姓氏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史料記載,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最早來自於後金王朝,是滿族王廷中的皇族才能用的姓氏,“愛新”指的是金,寓意的是財富,而“覺羅”是他們部族的稱呼,合起來就是象徵黃金一般的部族,這個姓氏是王族姓氏,一般人沒有權力使用。

而滿族的八大姓氏分別是: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以及鈕祜祿氏。

這八個姓氏的人也基本上是滿族王廷中的貴族,我們耳熟能詳的,比如慈禧太后的葉赫那拉氏等等,相比來說,如果對於滿清有比較大的貢獻,一般會賜姓,這是一種非常大的榮譽和獎勵。

但是,解放以後,隨著滿漢文化的融合,這些姓氏都會隨著歷史的塵土被永久封印,以金、董、高等姓氏代替。

滿族八大姓氏,隨著解放以後,都各自改了姓換了名字

第一個來說佟佳氏,從姓氏來看,這個姓氏一猜就是漢族人改的,在滿清入關以後,文化統治就成為了必須首先要做的,男性留辮子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在解放以後,這個姓氏的人也摒棄了這個姓,改回原來的佟、董、高等大姓。

第二個,則是瓜爾佳氏,這個姓氏比較罕見。以我們漢族人來看,確實少有,但是這個姓氏確實正兒八經的滿族人才有的姓氏,後來,演變成了關、石、鮑、汪、李、高、顧、白、胡、郭、果、蘇、葉、常、喜、侯等姓氏,但是都保留著滿族人特有的風俗習慣。

第三個馬佳氏也是滿清貴族人才有的姓氏,他們多不做官,只是經商,後來改了姓,以馬為主。

第四個索綽羅氏,聽這個名字就比較繁瑣,其實索綽羅是一個地名,康熙皇帝還曾經賞賜過這個姓氏的人,後來,他們改成石姓、曹姓等。

赫舍里氏是滿清部族除了愛新覺羅之外的貴族姓氏,他們雖然後來沒有上位,但是依舊是王孫貴胄,不過解放以後改的姓就比較多了,以赫姓、何姓為主。

富察氏,這個姓氏多見清代後宮姓氏,她們之中很多都成為了皇帝的後宮佳麗,後來改成了富、付、傅等姓氏。

那拉氏就比較多見了,其姓氏共有葉赫那拉、哈達那拉、烏拉那拉、輝發那拉四大支系,最著名的,當然就是慈禧太后了,後來這個姓氏的後人以諧音改成了那、南等姓氏。

最後一個就是鈕祜祿氏,在清朝滅亡後,一部分人取第一個字做姓,另一部分人則按姓氏含義取姓,其姓氏因與“狼”有關,所以就改成了郎姓。

文/小雪歷史微鑑,古事新說,快意江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