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Hi,bro~作为一个从小就爱看《动物世界》,梦想有生之年能去非洲大草原看一次动物大迁徙(手动艾特旦总)的有志青年,铁皮人是野生动物保护的坚定支持者。


就在昨天,一则最新法规开始实施,令铁皮人振奋不已:“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铁皮人觉得,因为新冠肺炎而及时强力出台的这项法规,可以说是善莫大焉了。虽然新冠病毒的动物源头还存在着争议,不管是蝙蝠、穿山甲、果子狸,但说到底,罪魁祸首,都是滥食野生动物的我们自己!


还记得矮大紧老师在一期节目中提道,地球上的人类,总计有3亿吨重,而人类为了吃肉而饲养的家禽家畜,达到了7亿吨,剩下的动物总质量则只有1亿吨!


虽然这个数据并不科学(1亿吨可能仅特指陆地上的野生哺乳动物),但铁皮人觉得,人类早就度过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对于现代人来说,饲养的家禽家畜已经足够满足我们的日常所需了,为什么就非要嘴欠,将罪恶之口张向野生动物呢?


铁皮人虽然不是专业的生物学者,但也想为大家盘点一下,除了大家熟知的穿山甲、渡渡鸟之外,还有哪些美丽的野生动物,短短几百年间被我们生生吃绝了!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斯特拉大海牛

“吃”绝所用时间:27年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在所有被人类吃绝的动物中,斯特拉大海牛是最令铁皮人感到扼腕叹息的,不仅仅因为它的温良,更因为它的故事像极了《农夫与蛇》的讽刺寓言:大海牛拯救了人类,而人类反手就将它们赶尽杀绝。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话说1741年11月(中国清代乾隆年间),一支受彼得大帝指派的探险队,在穿越白令海峡的途中遇到了海难,困在了一座无人小岛上。因为接近北极圈,又时值严冬,气候极其恶劣,探险队只能在岛上停靠休整,寻求食物。


一天,船上的生物学家兼医生斯特拉在沿着海边拾柴火时,注意到一团巨大的黑色阴影正在浅滩上移动。根据特征,斯特拉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种体型巨大的海牛。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些大海牛虽然体型巨大,但性格温顺,就算人类接近,它们也依然无动于衷。正因这些特点,大海牛仿佛是一块漂浮在海里的肥肉,任人宰割。


成年大海牛的重量达到了10吨,猎杀一头大海牛,就已经可以让所有船员吃上一个多月了。据说大海牛的肉非常美味,斯特拉赞不绝口,夸它胜似牛肉,油脂美味更是可以媲美广受好评的荷兰奶油。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于是,斯特拉带领探险队,仿照格陵兰人捕鲸的方式抓捕大海牛。他们将鱼叉绑在长绳,长绳的末端由岸边的几十个人抓紧,再派六人乘船悄悄接近大海牛,把鱼叉往大海牛身上猛插。而大海牛一被命中钩紧,岸边的人就会协力将大海牛往岸上拖。与此同时,小船上的六人也会用武器不断攻击大海牛,使其不断失血、逐渐虚脱。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根据斯特拉的描述,大海牛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并严格遵循着一夫一妻制。当一只大海牛被钢叉击中时,其他大海牛就会聚集成群,试图救助被人类攻击的同伴。它们会试图把小船弄翻、或压着绳子想把鱼叉拔出,就是不肯离开。


斯特拉还观察到,一头公大海牛连续两天到岸上,凝望着已经死去的母大海牛。而人类则正好利用这种习性,对大海牛们进行一锅端式的大屠杀。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就这样,靠着大量囤积的大海牛,探险队挨过了寒冬,顺利返回,可以说大海牛救了他们的命。然而,探险队在白令岛上的传奇故事,也迅速流传开。无数贪婪的猎人涌入这片海域捕杀大海牛。短短27年后,最后一头大海牛于1768年在猎人的钢叉下死去。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白令鸬鹚

“吃”绝所用时间:110年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上文中提到的这支探险队,在发现大海牛的同时,还在岛上发现了一种体型较大、不会飞的黑色海鸟。斯特拉把这种鸟命名为白令鸬鹚。


和大海牛一样,白令鸬也不惧怕人类,束手就擒,船员直呼它是“ stupid bird”。而这种鸟的体型像大鹅一样,足够三个人果腹,且肉嫩多汁,探险队员们发明了一种类似“叫花鸡”的烹饪方法,将这种鸟不拔毛直接用粘土包裹起来用火炕烘烤。


探险队的离开并没有结束白令鸬鹚的噩运,随后爱斯基摩人闯进了这片岛屿,对白令鸬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捕杀。在被人类发现的110年后,最后一只白令鸬鹚,于1851年被猎人捕杀并吃掉了。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北极大海雀

“吃”绝所用时间:300余年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也许很多老铁们小时候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北极没有企鹅呢?


其实,早在短短的500多年之前,北极还生存者着一种和企鹅长得几乎一样的鸟类——大海雀,甚至最早的英文penguin,指的就是北极大海雀。它们和企鹅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因为相似生存环境和捕食方式而进行了趋同进化。


然而,早先被发现并命名的它们,却不像后被发现的企鹅那么幸运,而是走上了和白令鸬鹚相似的灭亡之路。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16世纪,法国探险家雅克·卡蒂埃带领船队跨越大西洋,沿着北美洲东北海岸航行时,发现了一座平坦的岛屿,上面到处都是不会飞的笨拙肥鸟。对于平时只有腌肉可吃,饥肠辘辘的船员来说,这犹如是上天的恩赐。


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其他北上的欧洲水手也开始把这座岛当做了免费的饭店。在吃干抹净之后,贪婪的人类还看上了大海雀的羽毛,将一只只的大海雀直接扔进大铁锅里煮后拔毛后,将羽毛带回欧洲,用来做床垫和时髦帽子的羽毛,余下的肥厚脂肪,被直接当油料扔进锅下燃烧的火中。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1830年,海底火山爆发,吞没了这座大海雀栖息的岛屿,只有大约40对大海雀逃过劫难,栖息到了另一座小岛上,但不久,它们又被热衷于做动物标本的科学家盯上了。在科学家们的重赏之下,大海雀价格急剧攀升,一只大海雀甚至可以换几套房子,那些水手们自然拼命地寻找最后的大海雀。稀少的大海雀成了人们努力搜寻的目标。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1844年7月3日,大海雀迎来了灭亡的终章:三个冰岛渔夫远远看见了一对不会飞的鸟,并追了上去。其中两个人捉住并掐死了这两只鸟,还有一个人的靴子则将它们正在孵化的蛋,踩得粉碎。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北美旅鸽

“吃”绝所用时间:不到100年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旅鸽是一种曾经广泛分布于北美大陆的候鸟。作为一种社会性鸟类,它们成群结队栖息在森林中,迁徙的时候遮天蔽日。欧洲人来到北美大陆之前,北美有多达50亿只旅鸽。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17世纪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后,旅鸽因为肉味鲜美而成为开拓者的食物。随着旅鸽的肉被大众广泛接受,大规模的商业捕杀开始,旅鸽成为穷人们的廉价蛋白质。1805年的纽约,一对旅鸽卖两美分。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人们为了捕杀旅鸽用尽了千方百计:焚烧草地和硫磺,让飞过上空的鸽子窒息而死、枪击、炮轰、放毒、网捕、火药炸……


鸟类画家奥杜邦描写了这些惨剧:“大猎杀之后,这里已经看不到什么活的旅鸽了。很多人骑着马,赶着大车,带着枪支弹药,在周围安营扎寨。两个从罗斯威尔走了几百英里赶来的农夫,驱赶他们的几百头猪来吃这些被猎杀的旅鸽。四处都是给死旅鸽拔毛的人,拔完毛就把旅鸽肉用盐腌起来。”捕杀鸽子还成为了绅士之间的比赛项目,一个俱乐部一周就杀了5万只旅鸽,有人一天便杀了500只。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1850年之后,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旅鸽的数量在减少,但是美国内战之后铁路和电报的发展让劳动人口大量增加,更推动了旅鸽的需求。再加上森林被加速砍伐,这种鸟类的噩运就像翻滚过山车一样越走越快,无法阻止了。


1914年9月1日下午,最后一只人工饲养的叫“玛莎”的雌性旅鸽在美国中部的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动物园中死掉,代表着旅鸽从此在地球上销声匿迹。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禾花雀(黄胸鹀)

“吃”绝所用时间:13年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via:birdnet.cn)


北美旅鸽的悲鸣还萦绕在人类历史的耻辱薄上,令我们惋惜不已,而另一种鸟类的相似悲剧,却正在我们身边上演着——这就是学名黄胸鹀(wú)的禾花雀。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黄胸鹀早在1990年代,还是一种在包括我国在内的欧亚大陆上,漫山遍野随处可见的寻常鸟类。200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还将它定为“无危”,但到了2017年,黄胸鹀直接连跳四级,列入“极危”物种,距野外灭绝只有一步之遥:2012到2015年间,俄罗斯贝加尔观察站一共标记到了9只。芬兰已经有10年没有黄胸鹀现身,日本也已连续几年只能找到几对。近年来,在我国能观察到这种小鸟都可以登上当地报纸了。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短短10余年,一种鸟就即将走向灭绝,其原因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大量捕食。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1997年香港街头贩卖禾花雀)


中医认为,禾花雀有滋补强壮的功效,而广东人则将其视为“天上人参”,认为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尽管从清代开始,广东的文献中就有将禾花雀作为食物的记录,但以前人们捕食的数量不大,直到上世纪90年代,食用禾花雀一度成风。1992年起,每年的“三水禾花雀美食节”就捕杀数千只,1997年这个节日被禁,但是禾花雀黑市依然存在,佛山一个黑市一天之内就卖出了约1万只。东莞曾骄傲地把“三禾宴”(禾虫、禾花鲤、禾花雀)称为本地头号美食。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随着种群的崩溃,当年论串卖的鸟肉,如今每只的价格动辄上百元,这更助长了非法捕猎之风,猎人们甚至向北转移,在迁徙的半路上截杀。2008年浙江省拦截了一批正向南方转移的禾花雀,仅这一次就是4300只!


那些被人类吃绝种的野生动物:“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如果不重拳出击,打击非法捕鸟行为,用不了多久,禾花雀就会步北美旅鸽的后尘,成为近百年来,又一个被人类吃绝种的鸟类!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势在必行。相信随着我们的文明意识的提升,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加强与完善,以及各国警方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力度的提升,今后惨死在我们口中的野生动物会越来越少。


最后,铁皮人还想说一句,最新出台的这部法规仅仅规范的是陆生的野生动物,因为渔业的特殊性和国际间通识,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还不在禁食范围之列。但我国海域里,不论是几十年间就被过度捕捞到几乎绝迹的野生大黄鱼、小黄鱼,还是天价拍卖长江鲥鱼的新闻,都不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放眼全球,蓝鳍金枪鱼已经在过度捕捞中濒临灭绝、前几年,野生鳗鱼也登上了濒危物种,越来越多的鱼类,正在我们习以为常的餐饮消费中越来越少,走向灭绝,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需要一个国家,更需要我们人类共同的智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