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回望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由苏舟执导,李东学、于越、李若宁、薛皓文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奋进的旋律》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为轴心,中国潮流能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成就,以及后工业时代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全面揭示了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拥有“海洋情怀”的导演苏舟,立足当下中国发展的主旋律,用写实的艺术、精准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这个鲜活的大时代。

传承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奋进的旋律》将镜头对准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展现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通过人物故事和制造细节,鲜活地再现了中国潮流能等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导演苏舟表示:“本剧表现的是‘产业革命’,要把这样的题材拍得好看,让观众接受,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苏舟极力避免这部剧变成披着产业革命外衣,表现情感和家庭关系的剧作,他想要直面反映鲜活的时代。为此,他与主创团队一同走访了潮流能发电项目的总工程师林东。“他告诉我,人做什么事情能让世界刮目相看?他发现潮流能发电是鲜有人做过的事,便选择在该领域寻求突破。”

奋斗成就伟业,梦想凝聚力量。在苏舟看来,奋进是一种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非凡历程中,是奋斗者用智慧和汗水顽强拼搏,才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苏舟认为以艺术的方式,宣传“最美奋斗者”的先进事迹,传承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奏响新时代奋斗交响曲,高唱新时代奋斗者之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是影视工作者应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奋进的旋律》回望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彰显奋斗的价值,以“奋进”这一时代主题词,激励奔跑在追梦路上的亿万中国人民。

戏骨级演员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

《奋进的旋律》双线并进,聚焦两代人奋斗史,不仅展现了林杰、孙云茹、李滨、叶豆豆等新一代中国青年的抉择与突破,也讲述了以林桥栋、孙茂盛为主的民营企业家和以李建国为代表的国企领导的改革发展。男主人公林杰为了探索新型能源技术,举世界之先实现潮流能发电,不仅改了专业,放弃即将到手的学位,更拒绝了国外丰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发展,争取创造中国自主可控的原研技术。

在人物的性格塑造方面,苏舟谈到自己喜欢戏曲的生旦净末丑,这能准确地勾勒出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他认为林桥栋性格上有些许固执,而孙茂盛则是一个开明理性的人物形象,在相处过程中,两人就会产生必不可少的戏剧冲突,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不会让观众感觉突兀。

而对于选角,苏舟表示:“选择张丰毅、杨立新等这些戏骨级别的演员,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强烈的代入感,他们能让观众对故事信服。同时,他们的经验,也能更好地带动年轻演员。我们选择年轻演员时,有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标准,就是戏好,要有一定的表演经验和实力,并且符合人物性格。比如李东学、于越、薛皓文,都是有相当表演经验的,而且已经在表演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成就。”

平台与风暴的戏留下深刻印象

谈到最难拍摄的片段,苏舟称:“最难拍的莫过于平台下水和模块下水。潮流能平台已经建立在那儿了,是现成的,我们要拍摄它下水的过程,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这段戏,我们查找了一些当时的纪录片。严格说来,我当时是‘无实物导演’。演员面对天空做表情、手势,他们问天空中是什么,我说那是吊车,吊车吊着模块;有人看着地,问地上是什么,我说那是模块的插口。这些东西其实现场都没有,就是天空和一块蓝布。”

平台与风暴的戏,给苏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平台坐落在海上,消防车、威亚、鼓风机等大型设备都上不去,我们只能依靠人力来完成这场戏。用人力去拉麻绳,用麻绳替代威亚,用电扇替代鼓风机,用两杆洗车的水枪,来制造‘暴风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