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唐中后期为何不实行府兵制去打击节度使?

叫大圣粑粑


府兵制源起于北魏时期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赋役,当兵成为鲜卑人的专利,汉族从周至两汉三国传统的上马为兵,下马为农的耕战三军制度变为纯耕种的农民,

简单点说,就是把农民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的农民,负责种田纳粮,不负责打仗。而一种就是军籍农民,平时跟普通农民一样,战时就是士兵。

这里军籍农民,打仗时是需要自己提供粮食、兵器、盔甲、战马的,但是他们不用纳粮,自己种田的粮食都是自己的,这点学习过《花木兰》的都懂。

这里军籍农民归折冲府管辖,到了战争时,兵部派将军下来,折冲府提供士兵,将军就把府兵带上前线。

这里有个优点,就是折冲府的兵是折冲府管辖,而不是将军,将军只有带兵打仗的权力,而没有士兵的拥有权,打完仗,兵符上交兵部,府兵归折冲府,这样避免将军造反。

而府兵制的基础就是土地私有制,只有土地平均分给农民,农民才能提供士兵,而一旦土地被兼并,军籍农民家没有土地了,自然也不可能当府兵了。

另外一点,就是唐朝从立国到灭亡,几乎年年征战,这样府兵大量被消耗,又没有新的补充,折冲府也交不出府兵了,

所以,府兵制被破坏,很大原因在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了,导致府兵当了逃兵,且年年征战,府兵制得不到补充,

而后,为了增加兵源,开始了募兵制,募兵制有个特点,就是谁给你饭吃,就为谁卖命,这就导致了武将军阀化。

到了后期,在想实行府兵制,已经不可能了,均田制被破坏,农民没有土地,都在地主豪强手里,你是要士兵还是要粮食?而且,唐朝能直接管理的地盘并不大,大部分都在节度使手里,这些地盘皇帝的影响力很小,节度使不可能提供士兵给皇帝吧?


南朝居士


此时的唐王朝,已经没有条件再实行府兵制了。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中,错过了最后一次机会。后来即使想要重新实行府兵制,也是有心无力了。

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相辅相成

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开始实行均田制。西魏权臣宇文泰,开始创建府兵制。当这两种制度结合起来的时候,便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隋朝、唐朝前期,正是继承了这两项制度,奠定了它们强盛的基础。

唐朝前期,朝廷配给农民土地,年老仍交还朝廷。在接受授田的同时,农民要承受一定的租额,这就是均田制。而府兵制,其实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农民闲时种田,并在农闲时节接受军事训练。而在战时,从这些农民中选择精装者参军,免除他原本该承担的赋役。

因为府兵者的租庸调全免,故农民乐于参军。且在唐初的时候,府兵位置较高,使得参军之人有荣誉感。但若想实行府兵制,则需要在均田制的基础上,还要有非常精确的”账籍制度“,这样田地的分配、府兵的征发才有依据。

唐朝的户口册称为”籍“,共造三份,一份存本县,一份送州,一份送户部。政府的租、调,都是以户籍为基础。唐朝壮丁的册子称为”账“,朝廷每年预定明年课役的数目,根据”账“来征发劳力,这是”庸“的根据。

按照唐朝的制度,每年要造账一次,每三年要造籍一次,以保证户口、壮丁数目的精确性,征发起来才能有依据而不昏乱。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庞大的,每年婴儿的出生、老人的死去以及人口迁入迁出,时间一长,统计的工作便容易懈怠。

到了唐高宗晚年,账籍已经失实,农民的负担不均,课役繁重,许多农民开始丢弃土地逃亡。而且,此时的土地兼并已经很严重,贵族、官僚、地主等阶级,大量兼并原先分给农民的田地。而随着太平日久,府兵的地位也开始下降,许多府兵被当作奴隶使唤,有的农民甚至自残身体以躲避府兵征召。

这种情况,在安史之乱前已经开始酝酿,安史之乱后,情形更是严重。唐代宗时期,曾尝试”量产定赋“、”以亩定税“,但仍旧不能把紊乱的赋税纳入正轨。后续皇帝无法,只能改弦更张,均田制被废弃,府兵自然也就失去了依托。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中的失策

唐玄宗晚期,随着均田制的逐渐崩溃,府兵制已经开始失去依托,已到了名存实亡的境地。为了保卫京师和边疆,朝廷不得已开始招募士兵,

征募丁壮,长充边兵。

而这些被招募的边兵,后来又逐渐沦为藩镇的”牙兵“,不受朝廷的管辖。本来,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还有机会修正这一错误。当时的名臣李泌,就曾给唐肃宗提出了正确的建议。

使(郭)子仪毋取华,令贼得通关中……徐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李)光弼相犄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

李泌建议唐肃宗不要忙着收复长安、洛阳,而是消耗敌人,以逸待劳,最终犁庭扫穴,一举铲除河北割据势力。但唐肃宗急于收复两京(长安、洛阳),没有听从李泌的建议。最后,唐肃宗还和安史集团的残余势力达成妥协,仍命令他们镇守原来的区域。

安史之霸业虽俱失败,而其部将及所统之民众依旧保持其势力,与中央政府相抗衡,以迄于唐室之灭亡。

藩镇范围逐渐扩大,遍及全国各地,甚至长安附近都有。这些藩镇,初始的时候,还向朝廷上交所收税赋的三分之一,到了后来,直接全部截留。因此,中央朝廷府库耗竭,藩镇反而趁机做大。

假如当初唐肃宗能听取李泌建议,直接扫平安禄山、史思明的巢穴,把其地直接纳入朝廷管理,结果可能大大不同。

战乱之后,人口大量死亡或迁徙,朝廷正好趁机实行均田制,进而恢复原来的府兵制,但短视的唐肃宗直接丢掉了最后一次机会,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安史之乱后,除了均田制、府兵制的崩溃,其他各项制度也形成连锁反应,直接颠覆了唐王朝强盛的基石。

各种制度崩溃形成连锁反应

唐肃宗取得皇位的过程中,宦官李辅国出了大力气,因此得被授予高官。自此,宦官逐渐掌握了唐王朝的权力中枢。等到唐德宗时期,禁卫军被宦官掌握之后,皇帝的生死更是掌握在这些人手中。

命都被别人捏在手里,哪还有心思去改革其他弊端?这些宦官,假借禁军之权,作威作福。许多原本归顺朝廷的藩镇,只因为没有依附宦官,便受到宦官集团的迫害。这些藩镇或为了自保,或表面顺从,慢慢地发展为独立状态。朝廷连土地都控制不住,自然也就无法实行均田制、府兵制。

原先科举制度,自唐玄宗晚期,已经逐渐退化到靠诗赋来博取功名。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一旦为官,则往往风流自赏而不屑于政务。到了后期,更是形成朋党。两派互相攻伐、排除异己,更进一步加剧了朝政的败坏。朝臣无力,自然也无心谋划恢复原来的均田制、府兵制。

如此一来,盛唐立国的支柱已经开始腐蚀变质,均田制、府兵制、科举制都已严重走形甚至崩溃,各种制度崩溃形成连锁反应。再加上宦官、藩镇、朋党的无情摧残,唐王朝已无力维持自己的统治,哪里还有能力去恢复府兵制呢!

摇摇欲坠的唐王朝,皇帝的命都捏在别人手中。当再遇到农民起义的风暴,便只能迎接倾覆的命运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唐肃宗,没有抓住机遇。后世的唐朝皇帝,再想恢复的时候,老天却再也不给他们机会了。


历史钩沉


唐中后期府兵制因均田制瓦解而被历史潮流取代,唐玄宗用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因而用所谓的府兵制去攻打节度使显然是不可能的

唐朝承隋制,隋承北周制,北周实行府兵制。而府兵制下的唐朝军队皆有府兵和兵募两部分组成。具体来说,在全国设立军府,也就是折冲府,军府内的成年男子平时农耕,在一定的时间里前往宿卫京师,战时出征,战罢而散。

据《新唐书·百官志》:"每防人五百人为上镇,三百人为中镇,不及者为下镇;五十人为上戍,三十人为中戍,不及者为下戍。" 总的来说,府兵以宿卫京师为主,外出征战、镇戍为辅。

唐玄宗后期,府兵制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首先,均田制难以维系,贵族、地主、豪强之间的土地兼并问题日趋严重,量折冲府兵员严重不足;其次,专门的禁卫军的地位逐渐壮大,替代府兵承担宿卫京师的职责,府兵逐渐沦为权贵的仆役,往日的荣耀逐渐丧失;再次,边境形势日益恶化,外出征战越来越频繁,加上镇戍时间越来越长,边将腐败日益严重,侵吞士兵财物乃至于逼迫士兵为自己服苦役 因为府兵、兵募大量逃亡,社会上流民激增,所以,开元二十五年,经过一系列的实际尝试,玄宗正式下诏废府兵制,而实行募兵制兵制最大的弊端就是使得节度使权力坐大,就是军队慢慢脱离中央政府的控制,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埋下了火药桶;而府兵制的最大利益所在,就是中央政府能够牢牢地把握军队

总之唐玄宗后期实行的是募兵制,而后的安史之乱彻底摧毁了唐朝建制





景粼玖序


很高兴回答,唐朝中后期不是不实行府兵制去打击节度使,而是自唐玄宗时期,府兵制体系和生存土壤就已经土崩瓦解,并被唐玄宗下令废除府兵制,取而代之的就是募兵制和节度使制。所以唐中后期根本无法实行府兵制去打击节度使。具体分析如下:

1、府兵制消亡 募兵制崛起

唐朝建立之后,沿用了之前的府兵制度。府兵们有自己的耕地,不需要向朝廷缴纳赋税。战争爆发以后,府兵们集结出征。在战争结束以后,还能得到朝廷的赏赐。因此,府兵的生活普遍高于普通农民。唐朝初期的战争,距离都比较近,而是时间短、规模小,府兵们的耕地还能继续耕种,而是一年有一半的时间能够和家人团聚。但是随着唐朝疆域的扩大,开始面对吐蕃、突厥、契丹等一系列强悍的对手。战争的时间延长,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动辄就是10万人以上的大战。由于对手很强,唐朝需要在边境上驻扎大量的军队。久而久之,府兵制度撑不住了。由于长期驻扎边境,府兵们的耕地荒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很少。随着府兵的大量伤亡,府兵的人数越来越少。

在武则天时期,府兵制度已经出现了崩溃的迹象,因此,朝廷同时出了好几种兵役制度。到了唐玄宗时期,府兵制已经基本上名存实亡。当时,北方的回纥、西边的吐蕃,都会唐朝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战役的规模非常大。依靠一支军队,根本就无力迎战,朝廷派往边境的将领可能并不了解实际情况。因此,在唐玄宗统治的后期,先后册封了10位节度使,被称为天宝十节度。与此同时,唐玄宗无奈的废除了府兵制,募兵制正式取代了府兵制。这些节度使就像10位战区司令,在自己的管辖区内招募官兵,所以说,官兵们对节度使的认同感更强。节度使制度建立之后,确实帮助唐朝中央解决了很多烦恼。唐朝的军队逐步形成了边塞系和中央系,唐朝中央控制的军队,战斗力逐步堕落。

2、节度使逐步尾大不掉,唐朝中央无可奈何

起初,节度使只有军事指挥权。但募兵制出现以后,为了方便节度使,朝廷逐步下放了财政使用权、人事任免权和赋税征收权。在节度使的管辖区,逐步形成了半割据的王国。由于各种权力都在节度使的手里,朝廷根本就没机会插手,这就形成了藩镇。由于周边的政权也很强悍,出现了一个大将兼任好几个战区节度使的情况,例如安禄山,兼任三镇节度使,能够指挥20多万军队。唐朝的边塞军总计只有40多万,安禄山自己就占了一半以上,这是他发动叛乱的最大资本。在8世纪中期,安禄山发动了叛乱。由于中央军团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唐朝依靠其他节度使的力量,用了8年时间才平定了叛乱。

虽然安史之乱被最终平定,但并不彻底,而是形成了一个良性肿瘤。安禄山是北方地区的节度使,唐朝依靠西部地区的节度使平定了叛乱。虽然其他的节度使没有叛乱,但如果朝廷想动撤销节度使的心思,那藩镇肯定不答应。因此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皇帝们一直采用安抚的态度,削弱一两个节度使。如果有节度使发生叛乱,其他的节度使还会出兵镇压。面对藩镇势力尾大不掉的局面,唐朝皇帝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其实唐朝后期的皇帝中,并不缺乏英明的君主,例如唐宪宗,李商隐称赞说“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但是即便是英明圣武的唐宪宗,也没有能解决藩镇问题。

总结,唐朝中后期的统治者必然知道府兵制的优势及战斗力。然而唐中后期,均田制难以维系,户口大量流失,府兵兵员严重不足;其次,专门的禁卫军逐渐壮大,替代府兵承担宿卫京师的职责,府兵逐渐沦为权贵的仆役,往日的荣耀逐渐丧失;再次,边境形势日益恶化,外出征战越来越频繁,镇戍时间越来越长,府兵怨声载道。至此府兵制赖以生存的土壤以消失殆尽。所以从军事和经济两方面来看根本无法重新实行府兵制去打击各藩镇节度使。

以上是@公子灵均个人观点,希望大家喜欢,欢迎下方留言共同探讨,更期待你的关注、点赞,谢谢!


公子灵均


府兵制的特点是并农合一,平时种地,战时打仗,自备武器、军马。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创建,至唐太宗时达到鼎盛,玄宗时废除。唐代除府兵外,还有南、北衙禁军,负责守卫宫廷,出征时还有临时征兵,各州还有防卫地方的团结兵、市镇兵。木兰从军讲的就是府兵制下的故事。

高宗之后,社会土地兼并严重,府兵制的基础被动摇,兵额不足。开元二十五年,玄宗下诏诸镇节度使按照防务需要制定定额,在诸色征行人和客户中召募自愿长住镇戍的健儿。所以府兵制在唐朝中后期已经失去存在的基础,而节度使往往是地方经济、军事、政治一把抓,足以养兵自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