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乾隆大办千叟宴,老寿星们为何纷纷丧命?

千叟宴,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搞过2次,其他大清皇帝都没搞过,这个也很好理解,毕竟也就这两位皇帝的资历和年龄能让他们搞这种汇聚天下古稀老人的盛会。

康熙52年,皇帝恰逢60大寿,康熙在诏书中说道:自秦汉以来,一共有193个皇帝(他认为正统的),朕是寿命最长、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古往今来之罕有啊,面对自己打下的一片大好河山和文治武功,康熙心满意足,决定借60大寿的契机,举办一次千叟宴。活动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初春的北京城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而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经过遴选之后,总共有1800多人参加。

乾隆大办千叟宴,老寿星们为何纷纷丧命?


千叟宴的现场非常热闹,皇帝带着大家举杯同庆这大清盛世,然后,皇帝还让自己的皇子皇孙们出来给这些老者敬酒。

康熙举办第二次千叟宴的时候,已经距离去世不远了,他那心爱的小孙子—乾隆皇帝也全程目睹了宴会的盛况。

雍正皇帝干了十几年之后驾鹤西去,20多岁、意气风发的乾隆皇帝开启了63年的执政生涯。

要说这最命好的皇帝,差不多也就属乾隆了,2000多年里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寿命最长的皇帝,而且借着爷爷和父亲打下的基业,60多年间顺风顺水、国泰民安,达到了康乾盛世的顶峰,自己也经常下江南玩乐,还因为几次战争的胜利,自封为“十全老人”。

乾隆对康熙爷爷可谓十分敬仰,登基的时间,绝对不能超过康熙,所以,这举办千叟宴的次数,也不能超过康熙。

乾隆大办千叟宴,老寿星们为何纷纷丧命?


1796年的正月初四,天气非常寒冷,而已经86岁高龄的乾隆,在这一天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千叟宴,所有参加的老人都在70岁以上,有3056人参加,可谓盛况空前。

这一天,也是他退位后的第四天,正月初一,他把皇位让给了嘉庆皇帝。

当然,实权还在乾隆手里。

我们来看看千叟宴的安排。

乾隆举办千叟宴的地点在宁寿宫皇极殿,这个殿内,毕竟就那么点大的空间,只能允许太上皇本人和皇室宗亲、2品以上官员进入,而再往外,官员们和老人们只能论资排辈地不断往外排。

乾隆大办千叟宴,老寿星们为何纷纷丧命?


三四品官员和一些“高级退休老官员”可以坐在大殿的边角和殿前的路上,安南、暹罗等藩属国的使臣可以坐在殿廊里,还有一些地位较高的老人也坐在殿前的角落里,还算好,可怜的是绝大多数老人,只能呆在宁寿门外的露天广场上。

这老北京的正月里,寒风刮得紧哪。

宴席正式开始,宫女太监们忙前忙后,乾隆的皇子皇孙们给王公大臣、古稀老人们敬酒,嘉庆皇帝带着几千名官员和老人向太上皇磕头致敬、山呼万岁,现场礼乐齐鸣,一派祥和。

乾隆大办千叟宴,老寿星们为何纷纷丧命?


乾隆非常高兴,他召见那些一品大员和80岁以上的老人,亲自赐给他们御酒,此外,乾隆还下令赐给百岁老人六品顶戴,90岁老人七品顶戴,以显示老皇帝养老敬老之意。

宴席上,很多老人就已经吃不消了。

在古代条件下,能活到七八十的真是奇迹了,他们显然也是吃不消这么冷的天气的。

宴席的流程极其繁琐陇长,乾隆每每致辞、敬酒、赐食之后,都要各种下跪磕头、山呼万岁、感恩致敬……这可把老人们给折腾坏了。

而宴席上,虽然都是上好的满汉全席,但是在严寒的户外,老人们吃的简直是冰疙瘩,这对他们的老胃简直是折磨。

乾隆大办千叟宴,老寿星们为何纷纷丧命?


而大多数老人都来自大江南北,这一路来回,舟车劳顿、千里迢迢,这毕竟不是坐高铁,动辄一两个月的颠簸路程,足以把很多老人折腾死,

其实,现场很多老人都倒下了,但是官员们欺骗老皇帝说这些老人看见皇帝太激动了。

随后,乾隆又以太上皇的身份掌控了3年朝政,而这次千叟宴,也成了最后的绝唱,也代表了乾隆时代的终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