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金庸寫了那麼多小說,像《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都不錯,為什麼好多人說《笑傲江湖》最好?

津津影視


《天龍八部》和《射鵰英雄傳》是金庸早期的成名作品。其中塑造了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特別是對肖峰和郭靖"俠之大者″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高尚品德,無不讓人稱頌。

《笑傲江湖》是金庸晚期作品。此時,他不論在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特別是在人性的把握上,更是遊仞有餘。其中對令狐沖、東方不敗及嶽不群的塑造,更是使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因此,稱其為金庸諸小說之最,是豪不誇張的公正說法。


四維求索


個人認為,僅從技術角度而言,《笑傲江湖》在金氏長篇(指金庸三聯版四冊及四冊以上篇幅的作品,具體包括《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鹿鼎記》、《笑傲江湖》、《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六部)中再無作品能出其右;“獨孤九劍”以無招勝有招,《笑傲江湖》卻法度嚴謹,招式精純,堪稱武俠小說的教科書。

《笑傲江湖》的開篇是小說中最經典的配角開篇法,由配角引出故事的背景、線索,借他人之口來敘說主角,先聲奪人,往往尚未登臺就贏得滿堂彩聲。《笑傲江湖》由林平之開場,一開始就引出在全書故事中佔有重要地位的“辟邪劍法”,之後引出五嶽劍派,再之後便以儀琳視角過渡到令狐沖,乾淨利落。相比之下,《倚天屠龍記》的開頭則顯得有些拖泥帶水,由郭襄到張君寶再到俞岱巖再到張翠山殷素素謝遜終於三四代人過去了一冊書快完了我們的主角張無忌才正式登場,這與其說是一部小說的開頭不如說是另一部小說的尾巴,作為系列來說也許無可厚非,但作為獨立的小說而言未免不夠乾脆。

而且,比起同樣是配角開局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鹿鼎記》不算在內,它算是有兩個開頭)來說,令狐沖的出場比起郭靖楊過可要精彩得多:我們在他登臺前就已經兩次聽別人(一次是勞德諾,一次是儀琳)敘說過他的光輝事蹟了。而這兩次敘說的故事,一次是找我們早就在林平之視角下看不慣的青城派的麻煩,一次則是鬥智鬥勇、俠義救人,而且也正是有了第一個故事的因,才會有第二個故事裡青城派欲殺令狐沖,導致他生死不明的果;又是有了第二個故事的因,才有曲洋救令狐沖,之後又託付他《笑傲江湖》曲譜的果,這樣,兩個”過去“的故事和小說的”現時"——也即劉正風金盆洗手——三者之間相互關聯,絲絲入扣,除了令狐沖,金氏小說中再無一人有如此“大動干戈”的出場了。





影迷小艾米


射鵰的主角最後沒有在華山論劍中天下無敵,是個遺憾,都在期待最後華山論劍的大決戰,結果郭靖淪為配角。天龍八部小說遠遠沒有TVB的電視劇精彩,喬峰沒那麼厲害(沒有奇遇,四十多歲的當打之年,那時還是降龍二十八掌,不算厲害,喬峰對敵主要靠龍爪手,已練到擒龍的境界)、虛竹很醜(滿臉橫肉,鼻孔朝天,夢姑也只是中人之姿,最大的貢獻是幫助把降龍二十八掌融合成降龍十八掌)、段譽是個脂粉氣很重的娘娘腔(一個大男人整天追著女人屁股後面喊姐姐,北冥神功只通了一個頭頂百會穴,亂吸內力差點跟令狐沖岳父一樣爆體,幸虧送去天龍寺治療,學了六脈神劍,可以駕馭異種真氣,但可惜最後也沒把六脈神劍融會貫通);鳩摩智也沒跟喬峰打過,如果打的話,兩人應該半斤八兩,一個練成擒龍、一個練成控鶴,擒龍控鶴是齊名的武學境界;慕容復也沒那麼弱,面對段延慶和丁春秋,一個殘廢、一個旁門左道,單打獨鬥也沒太大問題,配合一個內功還行但招式、經驗都白痴的遊坦之,就能穩穩幹掉喬峰,而且劍眉星目,陽剛又不失文雅,文武雙全又有錢,有貴族血統,而且有上進心、責任心,又努力,這樣的男人誰不喜歡,在他這個三十出頭的年紀,武功已經很不錯了,天山童姥都誇過他,說他的斗轉星移是一門極高深的四兩撥千斤的功夫,江湖上居然湧出這麼多厲害的少年英才(另一個少年英才是指段譽,用凌波微步化解了童姥和虛竹墜崖的衝擊);遊坦之撿到易筋經的時候以為大boss終於出來了,武功排行榜第一的六脈和第二的易筋經應該有一場對決(而且段譽吃了莽牯朱蛤,遊坦之被崑崙冰蠶咬了,兩個萬毒之王的代言人於情於理也應該打一架),結果遊坦之還是個打醬油的,易筋經只練了七個月,就送給鳩摩智了,不過就練了七個月易筋經就可以正面當肉盾硬剛喬峰了,也沒跟段譽打過;天下武功出少林,金庸武俠,少林寺歷來都是最厲害的,但天龍八部裡少林寺的僧人都很弱(掃地僧除外),原因在於易筋經丟了,失傳了。而笑傲江湖,電視劇不怎麼精彩,主要是小說中時間顛亂但有序的敘事手法和非常縝密的邏輯設定,以及結局的大反轉,只有看小說才能歎為觀止,電視劇拍不出這種感覺。


路人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天龍八部》是一部悲情小說,書中描述的每一個人都有悲慘的身世或故事,被譽為中國的“莎士比亞”。

《射鵰英雄傳》是一部英雄主義小說,是金庸先生較為早期的作品,講的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神鵰俠侶》是一部愛情小說,書中描述的每一個人物,不論正邪,甚至一對神鵰鳥,都再追逐著愛情,是金庸先生的“問天下,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笑傲江湖》是一部社會政治小說,說的是人心險惡,不擇手段的生存與掙扎。是金庸先生的後期作品。書中的各色人物基本在現在的社會中都能對上號。

現在社會充斥的各種玄幻 修真 等等小說,各類遊戲,已經很少有年輕人看金庸先生的著作了。喜歡《笑傲江湖》的人,應該是70,80後多吧,那個時代沒有現在的各類小說和遊戲,金庸著作是百看不厭的著作,而如今這些人也是社會是的主力了,他們會從社會中看到《笑傲江湖》,同樣也能從《笑傲江湖》中印證這個社會,我想這才是大部分人喜歡《笑傲江湖》的原因。



冬瓜娛樂vlog


人以為《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巔峰之作,此後江湖便已成絕響。(鹿鼎記嚴格意義上來說不像武俠小說,更多像歷史小說,這一點可是金先生自己在訪談中說的。)

這本書消遣讀是一回事,深讀就必須要了解寫這本書的時代背景。在此省略五千到一萬字,因為肯定通不過頭條的審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百度。《笑傲江湖》既是一本武俠小說,也是一部政治寓言。裡面的重要人物都可以在當時的時代背景裡找到參照物。《鹿鼎記》也是,兩部成書時間接近。

本書無論是從講故事的技術層面還是金先生自身的狀態都是“人劍合一”的巔峰時期(比如明報經營狀態很好,金先生不需要為報紙的銷量而匆忙趕稿小說,有了充分的時間和自由來寫這部書等等因素);從立意來說,他從家國情懷的大開大合到了對人性的深刻思考,此時的金先生手中不僅有筆,還有了手術刀。全書通篇都是“不男不女”、“閹割”等等冷酷尖刻的隱喻,字字誅心,讀起來令人手心冒汗。

權力是劑春藥,令人慾罷不能。任我行、東方不敗、左冷禪、嶽不群,無不例外,以為的雄偉其實都是雄痿。宋三小姐也說過一句關於權力很牛X的名言,套用於此,可以說是高度契合了高度這本小說的立意,不直接引用還是怕通不過審核,讀得懂的人自然會明白。(哎,不知道什麼時候,寫這麼個口水書評也變得像患了前列腺炎的中年人一樣滴滴答答,斷斷續續)

《笑傲江湖》之後,金先生恐怕也是感覺到了很難再超越自己,所以才開始萌生封筆的想法。不僅僅是因為獨孤求敗的寂寞,還有風清揚的意興闌珊。我個人覺得這兩人大概都有點金先生自己的影子。很多人在聊關於笑傲江湖為什麼沒有交代歷史背景,其實對於金庸迷來說這肯定是個很簡單的問題:明代早期。因為有日月神教的嘛。華山派也是個重要的考證依據,此書之後華山派應該淪為了三流門派陷入了漫長的衰退期,直到明朝末年穆人清時期,華山派達到金庸武俠世界裡的高光時刻。

閱讀金先生的小說最大的一個樂趣就是考據,因為他是用寫野史的方法寫武俠小說,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你信則一切皆有可能。我當時最喜歡乾的一件事情就是抱著一本綠皮辭海去查金庸小說裡的很多人物,還有就是特別喜歡讀小說裡的註解。這種印證的過程既是一次學習,也是類似探秘的遊戲,很有意思。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摧。王圖霸業笑談中,不勝人生一場醉。這話,是徐老怪說的。

我以為他是所有拍金庸武俠小說的導演裡真正讀懂了《笑傲江湖》的,所以才成就了兩部經典電影,另一部是《東方不敗》。儘管它的皮相已經不是金庸作品,但內核一脈相承,無論精神還是感官上的刺激將你帶入的仍是金先生營造的武俠世界。可惜,改變太大得罪了金先生, 所以沒有了徐老怪版本的《神鵰俠侶》。

總結一下:對於喜歡閱讀的人來說《笑傲江湖》可以反覆讀,尤其是當你讀了《資治通鑑》以後再來重讀,更有意思。因為有此書,金先生足以在文學殿堂被尊稱一聲大師。個人喜好,不喜歡迎吐槽。


中年漿糊


從文學角度來說,確實笑傲江湖成就最高。後期作品,無論從架構,情節,文筆都是巔峰。

文學性這東西,我說不出來,但是你書看得多,總能分辨出好壞,文學素養自然就高了,你再去品讀文字的時候,會有種妙不可言的感覺。

很多人說天龍八部,題主也說到這部作品。這個怎麼形容呢,故事情節豐富,人物多樣,再加上武俠小說,而這部又幾乎是公認金書武學之最,確實容易一葉障目,被武俠兩個字帶偏,然而即使是武俠小說,也不是說哪本書武功高就是最好,說到底還是個文學素養的問題。當然,讓我自己來比,我也覺得天龍八部好讀,因為爽……笑傲江湖太陰鶩,讀起來渾身不自在。

如果還有人硬槓,我就說一點吧,笑傲江湖一書,在結構鋪牌上近乎完美,故事邏輯也很合理,而天龍八部,喬峰出場的時候調查玄悲(貌似是這個人)馬大元之死時,側面寫出喬峰的心思縝密,冷靜果敢,然而到了自己身世問題上,居然能相信段正淳是帶頭大哥的鬼話,無論如何,這一段都算敗筆,只是在故事結構中起到至關重要一環而被忽略了。


張亞雄


這個說法完全是胡扯。

一般來說,大家都認為金庸小說是長篇優於中短篇。金庸所有武俠小說,公認是6部長篇小說最佳,分別是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以及《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記》。

但是這6部長篇小說裡面,到底哪一個最好,從來沒有一個統一意見。

所以題主說很多人認為《笑傲江湖》最好,我倒要問問,這個說法是從哪裡來的?

如果非要說這6部小說哪個更好,咱們簡單分析一下。

目前學界公認,金庸小說是漸入佳境,越到後面,金庸的小說技法越是爐火純青,思想上的深度也是越來越高。

咱們看金庸小說的創作時間(長篇小說標黑處理)

1,1955 年,《書劍恩仇錄》

2,1956年,《碧血劍》

3,1957年至1959年,《射鵰英雄傳》

4,1959年,《雪山飛狐》

5,1959年到1961年,《神鵰俠侶》

6,1960年,《飛狐外傳》

7,1961年,《白馬嘯西風》

8,1961年,《鴛鴦刀》

9,1961-1963年,《倚天屠龍記》

10,1963年,《連城訣》

11,1963年至1966年,《天龍八部》

12,1965年,《俠客行》

13,1967年,《笑傲江湖》

14,1970年《越女劍》

15,1969年到1972年,《鹿鼎記》

這15部小說,咱們重點說6部長篇。

首先《射鵰英雄傳》這部小說創作時間最早,算是早期比較正統的武俠小說,主角郭靖就是那種非常傳統的武俠小說主角形象,堂堂正正,正大光明那種。

但是很多人說《射鵰》太落俗套,所以不太好。

緊接著的《神鵰俠侶》也差不多,雖然主角楊過和郭靖性格完全不一樣,但是套路還是相似的。

射鵰三部曲的《倚天屠龍記》也還是如此。

所以大家公認金庸的後3部長篇小說好於前3部長篇。

但是《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記》到底哪一個更好,沒有公論。

有的人認為是《天龍八部》最好,因為這部小說寫出了佛家眾生皆苦的現實世界;有的人認為是《笑傲江湖》,因為這部小說寫出了現實政治鬥爭最真實的一面;有的人認為是《鹿鼎記》,因為這部反武俠小說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思想深度也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在所有的意見裡面,應該說覺得《鹿鼎記》最好的說法最多。

很多人說《鹿鼎記》一出,基本上標誌著武俠小說就寫到頭了。

大家細品這句話。

因為《鹿鼎記》完全是反武俠小說,推翻了以前所有武俠小說的套路,韋小寶這種小混混,在任何武俠小說裡面都不可能是主角,但金庸寫出來,大家覺得都非常合理。

而且看完《鹿鼎記》,你會覺得以前看的武俠小說全都變成了幻滅。

什麼大俠?都是假的,中國古代歷史上混得最好的人,就是韋小寶這樣的小混混,從來不可能是郭靖這樣的大俠。

中國歷史上最接近郭靖形象的人物是岳飛。但是嶽武穆下場多麼悲慘?

真正的大俠在真實的歷史上不可能存活。這就是現實。

所以《鹿鼎記》是真正的好小說,超越了所有武俠小說的小說。寫出了真實歷史和真實人生那種感覺。

你能想到這是一部本來是拿來消遣時間的武俠小說能做到的?

所以必須是《鹿鼎記》最好。


梁鵬飛


1. 笑傲江湖是金庸1967年寫的一部武俠小說。《笑傲江湖》屬於金庸的後期作品,其敘事狀物,已到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2.所涉及的場景、人物以及各類武林人物交手搏鬥的場面不可勝數,但歷歷寫來,景隨情轉,變化無窮而皆能貼合生活。

3.《笑傲江湖》系海外新派武俠小說代表作之一,其不僅靠跌宕起伏、波譎雲詭的情節引人入勝,更能於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性格,塑造出數十個個性鮮明、生動可感的文學形象。若豁達不羈、捨生取義的令狐沖;嬌美慧頡、摯情任性的任盈盈;陰鷙狡詐,表裡不一的嶽不群;桀驁不馴、老謀深算的任我行;冰清玉潔、相思痴戀的儀琳;虛懷若谷,蕭條離寄的沖虛以及逃避紛爭寄情於各自喜好的“江南四友”,打諢插科的“桃谷六仙”,皆可為武俠小說的人物畫廊增添異彩。作品所高揚俠義、仁愛、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精神對今人仍有強烈的感召力。


陳倉紀事


作為一部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繼承了金庸一貫的風格:男俠英俊瀟灑、女俠美麗溫柔,有高超的武功、有蓋世的英雄、有江湖的道義、有浪漫的愛情,結構宏大完美、交錯妙不可言。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部作品中,隨處可見到中國文化的蹤影。一是中國傳統文學、藝術(如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和傳統生活方式(如茶酒飲食)在小說中大量出現,二是小說中的許多人物都體現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我以令狐沖為例說說。


一、率情任性。

令狐沖“於世俗的禮法教條,從來不瞧在眼裡”,“率情任性,不善律己”。在第十章中,他在向華山派前輩風清揚學劍時,風清揚聲言:“大丈夫行事,愛怎樣便怎樣,行雲流水,任意所至,甚麼武林規矩,門派教條,全都是放他媽的狗臭屁!”時,令狐沖“覺得風清揚這幾句話當真說到了他心坎中去, 聽來說不出的痛快”。

令狐沖為了救小尼姑儀琳,信口雌黃大罵天下尼姑,說什麼 “天下三毒,尼姑為首”。他為激儀琳跑開,出口大罵她的師父:“定閒這老糊塗,教出你這個小糊塗出來,”又說他“一見尼姑,逢賭必輸”,惹得江湖中人一片譁然,更是把恆山派的定閒師太惹得火冒三丈。後來他甚至為了避難在衡山群玉院和兩個女子同宿一床。而經過與田伯光的數次交手,他覺得田伯光並非十惡不赦之徒,至少還有重承諾的優點,於是和他結為好友,後成生死之交。

他不僅蔑視禮法,而且拒絕權勢,追求自由,只求活得自在,不願為權勢所累。《笑傲江湖》中幾乎人人都在爭權奪勢,希望“千秋萬載一統江湖”,如正派的左冷禪、嶽不群,邪教的東方不敗、 任我行。而令狐沖卻在很多次能得到權勢的時候將其拱手送出。恆山派掌門定閒師太被嶽不群在少林寺暗算,彌留之際,將掌門之職託 付給他,他遵守承諾,幫恆山派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但之後他就毅然地將“權力”卸下交給了別人。另一次是面對可能失去任盈盈的愛情和得到令多少人朝思暮想的日月神教的未來教主之位,他卻拒絕了任我行。他拒絕了“權力”,為的就是追求自由。最終他與任盈盈退出江湖,共譜一首“笑傲江湖”之曲。


二、恪守道德

在整個《笑傲江湖》一書中,令狐沖幾乎都是以一個浪子的形象出現,他第一次在書中的出場就是在衡陽的妓院裡,惹來江湖人士一片非議。他的身上有著不少的毛病,比如貪杯、油嘴滑舌、沒正經等等。就連最疼他的師孃甯中則也這樣說:“我真盼衝兒能改邪歸正,重入本門,但他胡鬧任性,輕浮好酒,珊兒倘若嫁了他,勢必給他誤了終身。”而偽君子嶽不群更是認為這個大弟子“從小便十分狡猾”、“秉性頑劣,屢犯門規,近來更結交妖孽,與匪人為伍”。

令狐沖自己也曾“反思”過:“令狐沖啊令狐沖,你喝酒胡鬧,不守門規, 跟採花大盜田伯光結交,在衡陽妓院中睡覺,委實不可救藥。”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在世人眼中素行不端的浪子,他的品行操守卻讓人讚歎。

在第八章《面壁》中,令狐沖由於之前在衡陽的一番胡鬧而被師父嶽不群罰在華山思過崖上面壁思過一年,小師妹嶽靈珊當時對他還情意頗深,每日上崖來給他送飯。兩人從小在華山一起長大, 可謂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在令狐沖的內心深處,嶽靈珊是他的最 愛。即使後來嶽靈珊移情別戀,而令狐沖也遇到了比嶽靈珊更美麗對他更情深意重的任盈盈,他的這種心思也從未改變過。然而令狐沖和嶽靈珊獨處崖上時,卻始終對嶽靈珊以禮相待,書中有這樣一 段話:“令狐沖心口一熱,只想張臂將她摟在懷裡,但隨即想:‘她這樣待我,我當敬重她,豈可褻瀆了她?”這樣一個性格隨便,放蕩不羈的人卻是十分的有原則。

在第二十五章《聞訊》中,令狐沖與恆山派眾多女弟子同船數 晚,當時江湖上“人言紛紛眾口鑠金…‘都羨慕他豔福齊天”。衡山掌門莫大先生在這幾天晚上,都曾到船上窺探:“我見你每晚總是在後艄和衣而臥,別說對恆山眾弟子並無分毫無禮的行為,連閒話也不說一句。令狐世兄,你不但不是無行浪子,實是一位守禮君子。 對著滿船妙齡尼姑,如花少女,你竟絕不動心,不僅是一晚不動心, 而且是數十晚始終如一。似你這般男子漢、大丈夫,當真是古今罕有。”言談之中對他佩服之極。

並謂“我莫大如年輕二十歲,教我晚晚陪著這許多姑娘,要像你這般守身如玉,那就辦不到。”莫大先生倒也實在,有勇氣說出這番話來。而令狐沖的這種襟懷也著實 “古今罕有”。

我想,這種行為就是“真道德”吧。“道德的精神在於誠,在於真性情,真血性,所謂赤子之心。一切的禮法,只是它寄託的外表。捨本執末,喪失了道德和禮法的真精神真意義,甚至於假借名義以便 其私,那就是‘鄉原’。”因此我們可以說禮法的真正踐行者是令狐沖之輩,而譭棄禮法者則是整天把禮法掛在嘴邊的偽君子嶽不群之流。


令狐沖與金庸其他小說中的 眾多人物形象,如信奉“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儒俠郭靖,機智聰敏、我行我素的道俠楊過,無慾無求一片赤子之心的的佛俠石破天等,一起構成了一個燦爛多姿、全方位體現傳統文化精神的人物群體。

也許“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可作為笑談,但人高貴的道德和性情,卻永不會失去意義。“修身”遠比社會意義有更大的重要性。 所以說,金庸的作品《笑傲江湖》最好。


牛克思


《笑傲江湖》無論是故事還是文學性都是金庸小說最好的。其他金庸小說都有拖拖拉拉,打鬥動作描寫又臭又長的毛病,像《天龍八部》裡,前面段譽在無量山的劇情就寫得篇幅過長,反正我是沒耐心看下去。又像《神鵰俠侶》,就是個言情小說。《雪山飛狐》篇幅太短,故事不完整,基本都是回憶。《鹿鼎記》完全沒法看,皮孩子一個,恨不得打死的那種,說文學都是侮辱了文學這個詞,跟現在的網絡小說似的,《連城訣》還可以,但文采差了點。其他沒看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