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劉邦的部下很多都反叛?

流浪的歷史


劉邦從一個小小的亭長開始鬧革命,連他自己都沒料到最終竟能黃袍加身,當上了惟吾獨尊的皇上。

坐龍椅的感覺太好了,好得都有點不真實了。可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啊。劉邦對自己有幾斤幾兩還是很清楚的,他自己也說過“夫運籌幃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論才能,他手下的能人太多了,張良蕭何韓信先不去說他。就是英布彭越和陳稀這樣的人物,隨便拎一個出來,劉邦都得甘拜下風。在劉邦看來,這些人就像是懸在自己頭上的一把把利劍。他們多存在一天,自己的危險就多增加一分,如果一旦自己不在了,誰又能鎮得住這些虎狼之士呢,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怎麼能隨隨便便宜了他人。

對劉邦來說,除掉這些人才最保險。可張良從天下局勢大定後就一直閉門不出,成天求仙問道的,一介文人手中無兵,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且由他去。蕭何這老小子現在學壞了,竟然幹起欺男霸女,搶佔良田的勾當來了,看來這老傢伙也就這點出息,對江山社稷威脅不大,先放一邊看看再說。

可剩下的那些開國的王侯將相是真的讓劉邦頭疼。這些傢伙沒一個是省油的燈。

嗅到危險味道的燕王藏荼先反了。劉邦很快就平定了此次叛亂。劉邦也開始加快步伐,加緊清理自己眼中的那些危險分子。

賓客眾多的趙相 陳稀被劉邦盯上了,在劉邦的看來,這人真是太危險了。劉邦自己當初就是在曹參、灌嬰和周勃等狐朋狗友攛掇幫助下,才敢扯旗造反的。今天的陳稀與當初的自己太像了。所以劉邦必須得拿他開刀了。

沒有選擇的陳稀只能反了。

陳稀的反叛連累了韓信和彭越,在沒有任何真憑實據的情況下,彭越和韓信先後被殺。曾經叱吒風雲的韓信和彭越最終竟落得如此下場,這是他們自己做夢都料想不到的事。

韓信和彭越的被殺也直接逼反了英布,感覺危險就在眼前的英布索性放手一搏。但很快也失敗了,不久也被殺害。

漢初三大將韓信、英布、彭越竟無一善終,且都被誅滅三族,劉邦下手之狠,令人瞠目。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鬧劇在人類社會一直在不斷的重複上演。





大河橋下流


劉邦晚年,快死的時候,已經是疾病纏身了。

他的病嚴重倒什麼程度呢?

不願意見任何人,只要見人他就會莫名的煩躁。

為此他還特意下了一道詔書。

詔書的內容就是沒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能去見他,否則一律殺頭。

不見人的劉邦到底在幹什麼呢?

躺在床上和太監廝混。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英布反叛了。大臣不得不去見他。

這可是關乎到大漢江山安危的大事件,

像蕭何,曹參這種朝中重臣還是不敢擅自去找劉邦的,因為他們只有一個腦袋。

這時候樊噲跳了出來,他去找劉邦了,去他孃的,殺頭就殺他,總比躲起來當縮頭烏龜強。

還有一個樊噲敢找劉邦的原因,就是他們是親戚。

樊噲推開了劉邦的大門,後面蕭何,曹參也跟著進來了。

這時只見劉邦躺在太監身上,閉目養神呢。

樊噲大聲叫醒劉邦,說劉邦道,你看看你現在這個熊樣,整天和太監廝混在一起。

那裡還有當年我們一起起義時候的朝氣,過去的皇帝去哪裡了?

如今英布已經反叛了,你倒好不知道去平叛,一直在家裡誰也不見,你到底想幹什麼?

劉邦被樊噲這麼一說,他笑了。

是呀,這樣墮落下去也不是辦法,出了問題還是要解決的。

劉邦竟然帶病親征了,在平叛英布的時候,他重了箭,受了傷。

本來身體就不好的他,在加上箭傷,

可見,當時他的身體糟糕到什麼程度。

這只是他死亡的一個因素。

在一個就是關於廢立太子的事情,他想立劉如意為太子,可是大臣都反對。

太子他沒有換成,劉邦又窩了一肚子的火氣。

這就又導致另一個問題,

他知道自己馬上就快死了,死後劉如意怎麼辦?

會不會遭到屠殺,這件事他也要做安排呀。

可是,偏偏這時候又傳來了,他的好基友盧綰反叛的消息。

這是劉邦難以承受的,從小玩到大的好哥們,可以說劉邦對盧綰不薄,當初他頂住所有的壓力來封盧綰為王,他致死都不相信盧綰會反,可惜事實證明盧綰確實是反了。

以盧綰當年的軍功,怎能比曹參,周勃,灌嬰,樊噲等人,劉邦對他就是偏袒,可是,他最終還是反了。

於是,劉邦派了樊噲去平叛。

樊噲還沒回來,劉邦就聽說等他死後,樊噲要聯合呂后殺了他的愛子劉如意。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估計劉邦聽到這句話後,要吐一口老血的。

沒辦法他又派周勃,陳平去殺樊噲。

就是這麼多事趕在了一起,劉邦徹底垮掉了,他也沒見到樊噲被殺,盧綰被平就死去了。

劉邦定國是一把好事,治理家事,真的是一團糟。





胡說八道陳老師


劉邦晚年,快死的時候,已經是疾病纏身了。

他的病嚴重倒什麼程度呢?

不願意見任何人,只要見人他就會莫名的煩躁。

為此他還特意下了一道詔書。

詔書的內容就是沒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能去見他,否則一律殺頭。

不見人的劉邦到底在幹什麼呢?

躺在床上和太監廝混。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英布反叛了。大臣不得不去見他。

這可是關乎到大漢江山安危的大事件,

像蕭何,曹參這種朝中重臣還是不敢擅自去找劉邦的,因為他們只有一個腦袋。

這時候樊噲跳了出來,他去找劉邦了,去他孃的,殺頭就殺他,總比躲起來當縮頭烏龜強。

還有一個樊噲敢找劉邦的原因,就是他們是親戚。

樊噲推開了劉邦的大門,後面蕭何,曹參也跟著進來了。

這時只見劉邦躺在太監身上,閉目養神呢。

樊噲大聲叫醒劉邦,說劉邦道,你看看你現在這個熊樣,整天和太監廝混在一起。

那裡還有當年我們一起起義時候的朝氣,過去的皇帝去哪裡了?

如今英布已經反叛了,你倒好不知道去平叛,一直在家裡誰也不見,你到底想幹什麼?

劉邦被樊噲這麼一說,他笑了。

是呀,這樣墮落下去也不是辦法,出了問題還是要解決的。

劉邦竟然帶病親征了,在平叛英布的時候,他重了箭,受了傷。

本來身體就不好的他,在加上箭傷,

可見,當時他的身體糟糕到什麼程度。

這只是他死亡的一個因素。

在一個就是關於廢立太子的事情,他想立劉如意為太子,可是大臣都反對。

太子他沒有換成,劉邦又窩了一肚子的火氣。

這就又導致另一個問題,

他知道自己馬上就快死了,死後劉如意怎麼辦?

會不會遭到屠殺,這件事他也要做安排呀。

可是,偏偏這時候又傳來了,他的好基友盧綰反叛的消息。

這是劉邦難以承受的,從小玩到大的好哥們,可以說劉邦對盧綰不薄,當初他頂住所有的壓力來封盧綰為王,他致死都不相信盧綰會反,可惜事實證明盧綰確實是反了。

以盧綰當年的軍功,怎能比曹參,周勃,灌嬰,樊噲等人,劉邦對他就是偏袒,可是,他最終還是反了。

於是,劉邦派了樊噲去平叛。

樊噲還沒回來,劉邦就聽說等他死後,樊噲要聯合呂后殺了他的愛子劉如意。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估計劉邦聽到這句話後,要吐一口老血的。

沒辦法他又派周勃,陳平去殺樊噲。

就是這麼多事趕在了一起,劉邦徹底垮掉了,他也沒見到樊噲被殺,盧綰被平就死去了。

劉邦定國是一把好事,治理家事,真的是一團糟。


多爾袞愛新覺羅


劉邦起於草莽,作為一名基層的亭長,管理一條街道,總共十來裡。平時能收點賦稅,維持點地方治安,要文沒文采,要武也沒力氣,好像除了跟狐朋狗友喝酒吃肉,吹牛皮,遛狗鬥雞以外,表面上還真不好找不到什麼長處。

 

但是劉邦能成事,表象下的優點遠勝常人。比如關鍵時刻,總能做對選擇題。沛縣起兵,蕭何、曹參的職位都比他高,不敢出頭,他敢。楚漢之爭時,韓信趁火打劫,要挾他封“假齊王”,劉邦答應了。劉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彭城大敗時,50萬的漢軍被項羽的3萬騎兵攆的猶如喪家犬,甚至他把老爸和老婆都弄丟了,但還是堅持了下來。

 

創業初期,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名臣宿將”願意跟著他呢,歸根結底是他有帶頭大哥的氣質,做人好爽,不吝惜官職錢財,有妞給妞,有錢給錢。

 

為什麼後來又有人反他呢,一是出於維護權力,二是稱王以後有了私心,猜忌心在做崇。說到部下反叛的原因,其實劉邦和項羽面臨的處境是一樣的,天下初定,誰都覺得自己功勞大,憑啥當年睡一個炕頭的兄弟,他能當皇帝,我不能呢。西楚霸王項羽有人發,劉邦同樣有人反,都想皇帝位你家做做,我家也做做。這其中在西漢初期造反的人裡面,有的是自己作死,有的是被逼無奈,平心而論,劉邦其實比朱元璋仁慈多了。

 

劉邦被殺的部下中,有三個最出名,對劉邦的直接威脅也最大。韓信善用兵,但情商差,喜歡哪壺不開提哪壺,加上早年創業時,沒少坑過劉邦,屬於自己作死。英布這個驪山囚徒,天生匪氣,循規蹈矩的正經人壓不出他,造反是遲早的事。彭越反,是因為劉邦遇到陳豨叛亂,叫彭越幫忙討伐,結果彭越不鳥他。這還得了,劉邦是皇帝,彭越是下臣,天子都主動發話了,你卻當做耳旁風,不拿你開刀都對不起那一群圍觀看熱鬧的朝臣,滅彭越就是保住自己的皇位,典型的政治因素。

 

還有一個造成部下反叛的主因是猜疑,劉邦創業成功做了皇帝,與從前的兄弟有了隔閡,兄弟們有點怨言在所難免,天下初定,禮儀本尊還沒有確立,雖然劉邦是皇帝,但其它人一時還轉不過彎,需要時間適應。加上劉邦也是人,怕別人聯合起來反他,稱帝后,就連很早跟隨他的蕭何,以及對他有救命之恩的樊噲他都有懷疑,甚至起了殺心。可能這就是老糊塗了吧。還是張良看得明白,即使自己功勞大,早早的就外放遊山玩水,躲禍“追仙修道”去了。

 

劉邦雖然動手殺了幾個功高震主的武將,但也放過了不少人,這一點上比那個薄情寡恩的明太祖要強,他只對有直接威脅的人下手,彭越、英布、韓信、陳豨被殺,是出於維護自己的權力,而平安度過了風險期的陳平、周勃等人,後來幫了劉家大忙,替劉邦搶回了被呂氏拿走的漢家天下。





米缸摟著麥芽糖


平心而論,劉邦晚年的部下反叛在歷史上講並不算多。基本上就是英布和陳豨的作亂。英布是被漢高祖逼反,陳豨是因為受到懷疑而造反。

因為漢朝初期實行的是典型的強人政治,無論是劉邦還是呂后,他們依靠的既不是強大的軍事實力也不是成熟的官僚隊伍。他們憑藉的是個人的威望和影響力,劉邦憑藉功最高、德最厚被諸侯擁戴為天子,他也憑藉這一點威懾眾臣。呂后憑藉著高祖髮妻的身份和太后的威嚴,有效地壓服了各地的劉姓諸侯。就好像燕王盧綰聽說有人向天子造謠說自己謀反,惶恐之中就投奔了匈奴。幾年後回心轉意,回朝贖罪聽說高祖殯天,呂后當政,就又回到了匈奴。這就是典型的被威勢所攝,自亂陣腳。而這樣的強人政治也有其弱點,就是其身故前後往往會有人反叛。劉邦生病,陳豨反叛,呂后驟亡,陳、周起兵。這就是強人政治之後的繼任者無法延續其威勢導致的。

劉邦在統御天下的過程中實際上摻雜了過多的個人情感。比如分封自己毫無治國能力的哥哥為代王,還將曾經屬於韓信,能征善戰的陳豨派為相國,自然就會招致動盪。在漢高祖懷疑到陳豨和英布時,出於對高祖威懾的恐懼發兵也屬情理之中。所以,才會在漢高祖生病時舉兵造反。


經典守望者


劉邦奪取漢朝江山的人員班底裡,後來背叛他的主要就是代王陳豨、燕王盧綰、九江王英布,也可以算上懷揣反意但沒來得及實施的淮陰侯韓信和梁王彭越。這些人裡面既有像英布、韓信、彭越這樣從秦末各地起義軍中而來投奔劉邦的入夥者,也有盧綰這樣自小與劉邦交好的發小。當然,從叛將人數比例上,後來投奔他入夥的佔絕大多數。

梁王:彭越


淮陰侯:韓信


所以,可以看出,許多人之所以後來反叛劉邦,其中一個主要因素就是他們起初都是可以自立一方的諸侯或者其它諸侯手下的重要將領,他們投靠劉邦只是屬於一種見風使舵的投機主義。這些為了利益的人忠誠度是非常低的,一旦後來獲得的利益沒有達到自己當初的期望就會心生反意、鋌而走險。就像九江王英布,起初本來是項羽陣營的悍將,先是背叛項羽,後來又背叛劉邦。這樣的人是完全沒有忠誠和信義可言的。而一開始就隨劉邦起兵反秦的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周勃等人基本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

但盧綰這樣與劉邦自幼熟識且關係不錯的人又怎麼會背叛他呢?這就要從當時人的意識以及政治形態進行分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舊六國貴族勢力就從來沒有甘心被統一到一箇中央政府裡來,一直蠢蠢欲動。秦始皇死後,這些舊六國貴族引領的起義軍就如同熊熊烈火遍佈全國各地。像項梁、項羽這些人都是楚國貴族後代,連劉邦陣營的張良也是韓國貴族後代。他們這些人日思慕想的就是要恢復其祖先割據一方的諸侯國度。而項羽滅秦以後,並沒有繼續遵循秦朝大一統的政治制度,繼續分封諸侯恢復古制。這就使得後來追隨劉邦的各地方實力派也認為劉邦取得天下以後也會大封諸侯,自己及自己的兒孫也可以世襲罔替的成為一方地盤的王。但熟知西漢王朝繼承的卻是秦王朝天下一統郡縣制的衣缽,他們只是暫時成為了被弱化了的諸侯王而且隨時都有被中央政府削滅的危險。為了能夠長久維護甚至擴充自己想要獲得的利益,以盧綰為代表的一些諸侯王也就動了造反了心思。就像劉邦親征九江王英布時英布在陣前說的那樣:你漢王可以反叛項王,我英布又為什麼不能反叛你漢王呢?

燕王:盧綰


九江王:英布


子夜羌笛


統一天下,那時候急需解決的,是敵我矛盾,要做的,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將對手項羽儘快剪除,所以無論是江湖草寇,還是敵人項羽的部下,只要為己所用,一律來者不拒,而且給予高官厚祿。

但統一天下、當上九五至尊的皇帝后,這時候急需解決的,是內部矛盾,要做的,就是消除隱患,穩定天下,確保這個江山在劉氏子孫中代代相傳。所以,哪些人對皇權有威脅,即便是很小的威脅,也以最大的力量去對付,無論是明火執仗,還是陰謀陷害,所有手段一齊上,將那些潛在的威脅消除在萌芽狀態,於是便有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那些被消滅的異姓王,看看他們的罪過是不是需要用如此卑劣的手段。第一個是楚王韓信。韓信以“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的表現,為漢朝打下了幾乎一半的江山,為劉邦稱帝立下了汗馬功勞。韓信自投靠劉邦以來,始終以最大的熱情、智慧和勇敢,為劉邦南征北戰,浴血沙場,可以說是提著腦袋為劉邦盡忠。韓信雖然喜歡爵祿,甚至有些沉不住氣,但他對劉邦的忠心卻是始終如一,有幾次完全可以與劉邦分庭抗禮,但韓信沒有反。然而,劉邦僅僅因為韓信有反的可能,就先以陰謀詭計將他抓捕,降為淮陰侯,最後默許呂后將韓信誘捕,殺害於長樂宮鍾室。韓信有過,但過不至死,這就是兔死狗烹。

再說彭越。作為漢初三大名將之一,梁王彭越至少為劉邦立下過四大功勞:一是劉邦彭城大敗後,無法對抗項羽,是彭越在梁地一次次搶佔項羽的地盤,破壞項羽的糧道,讓劉邦得以恢復元氣。二是對峙鴻溝期間,劉邦項羽僵持不下,是彭越攻下睢陽、外黃,牽制了項羽。三是彭越曾經繳獲糧食十多萬斛,給劉邦軍隊以源源不斷的接濟。四是全力參與垓下大戰,幫助劉邦最終消滅了項羽。彭越這四大功勞,少一樣,可以說劉邦就失一成勝算。

然而,當陳豨反叛的時候,劉邦僅僅因為徵發彭越的軍隊,彭越沒有親自來領軍,認為不忠不敬,就將他梟首滅族,還將他的屍體剁成肉醬,遍賜諸侯,手段何其毒辣,下場何其悲慘!

對韓信、彭越這種算是很忠誠的將領都如此毒辣的手段收拾,其他異姓王的下場可想而知。所以,面對這樣的皇帝,有幾個功臣名將不膽戰心驚,特別是那些異姓王,看到韓信、彭越都被殺了,便人人自危,紛紛反叛了。


朝暮影音


韓信在臨死前有一句很著名的話,絞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韓信的這句話道出了多少的心酸,也揭示了當時劉邦取得天下之後,對待功臣們的殺害。這其中劉邦他也有自己的需要,去殺戮這麼多的有功之臣,以下我就來分析一下。

第一個原因,劉邦的嫉妒心強

劉邦出身於草莽,他的起點很低,本身並沒有太多的才能。他能取得天下,以靠著謀士志士。他也曾說過,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向千里之外運籌糧草,我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劉邦能取得天下,它是依靠這些能人,但是他心中也會多少有嫉妒。



比如說,一天,劉邦和眾將士們一起談論用兵之事,劉邦就問韓信,如果我來帶兵打仗,我最多能統帥多少人?韓信就耿直的說,大王最多能統帥十萬人,劉邦轉過來又問韓信,如果讓你來帶兵打仗,那你能統帥多少人?韓信就感覺的說,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這句話讓劉邦在眾將士面前下不來面子,也是劉邦嫉妒心加強。



第二個原因,將帥們的功高震主

如果提到劉邦剛開始建立大漢王朝,他就殺了那麼多的功臣,其實這些也跟功臣的做法有關。歷史上每一次剛剛建立王朝都會出現很多的驕兵悍將。



那大漢王朝也是如此。其中給劉邦造成最大危害的就是韓信,為大漢王朝的建立韓信,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在楚漢戰爭的過程中,韓信選擇了劉邦,最後劉邦才得以取勝,韓信在各諸侯面前的威望也是很高的,劉邦就分給了他齊國分地,韓信可能會認為他的功勞不僅僅如此,不能讓一塊小小的其力就能打發了他,並且韓信他的軍隊可都是精銳,都是歷經過大小爭戰,再加上韓信他高超的指揮作戰能力,他認為他是可以來脅迫劉邦,但是最後他卻被呂后給弄死了,其實劉邦是很害怕的,害怕這些人握著兵權來威脅他。



總結

劉邦剛剛建立大漢王朝就要屠殺那麼多的功臣,其實他是為了他自己的需要,他自己心裡面的嫉妒心,也很害怕這些工程們的功高震主。


經濟戰略


劉邦的創業團隊,本質是股份制的合夥人團隊,從最早擁立他為沛公的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等人,均是沛縣老鄉,後來征戰天下,擊敗項羽的戰爭中,得到了梁王彭越、齊王韓信、九江王英布等異性王的援助,從而一統天下。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劉邦稱帝時已經56歲,五十而知天命,而這些軍隊將領、異性王都是擁兵自重、戰爭死人堆裡出來的猛人,一天不除掉這些人,大漢的江山將不得穩固,劉邦的兒子們,普遍年幼,劉邦擔心百年之後,自己的兒子無力招架,只得自己親力親為替他們掃除後患。

有人會提出疑問,為什麼唐太宗李世民的部將不反叛,因為李世民在創業之初,他老爹已經是唐國公,說白了,這些將領都是來幫他家打工的,而不是合夥開公司的,威望可以鎮住他們!這跟劉邦的情況很不同!

劉邦曾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弦外之音就是他綜合能力最強,所以能得天下。所以在漢朝建立之後,每次征討異性王,他都是御駕親征,通過戰爭可以進一步掌握軍隊,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歷史進程來看,分封諸王本來就是歷史的倒退,秦漢都是以郡縣制治天下,不斷加強中央集權,所以劉邦部下的反叛,既有劉邦自身的原因,也有異性王自保起兵叛亂,更是歷史大勢所趨!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夜闌風未靜


劉邦打天下之前,目標是消滅勁敵,統一天下,那時候急需解決的,是敵我矛盾,要做的,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將對手項羽儘快剪除,所以無論是江湖草寇,還是敵人項羽的部下,只要為己所用,一律來者不拒,而且給予高官厚祿。

但統一天下、當上九五至尊的皇帝后,這時候急需解決的,是內部矛盾,要做的,就是消除隱患,穩定天下,確保這個江山在劉氏子孫中代代相傳。所以,哪些人對皇權有威脅,即便是很小的威脅,也以最大的力量去對付,無論是明火執仗,還是陰謀陷害,所有手段一齊上,將那些潛在的威脅消除在萌芽狀態,於是便有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那些被消滅的異姓王,看看他們的罪過是不是需要用如此卑劣的手段。第一個是楚王韓信。韓信以“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的表現,為漢朝打下了幾乎一半的江山,為劉邦稱帝立下了汗馬功勞。韓信自投靠劉邦以來,始終以最大的熱情、智慧和勇敢,為劉邦南征北戰,浴血沙場,可以說是提著腦袋為劉邦盡忠。韓信雖然喜歡爵祿,甚至有些沉不住氣,但他對劉邦的忠心卻是始終如一,有幾次完全可以與劉邦分庭抗禮,但韓信沒有反。然而,劉邦僅僅因為韓信有反的可能,就先以陰謀詭計將他抓捕,降為淮陰侯,最後默許呂后將韓信誘捕,殺害於長樂宮鍾室。韓信有過,但過不至死,這就是兔死狗烹。

再說彭越。作為漢初三大名將之一,梁王彭越至少為劉邦立下過四大功勞:一是劉邦彭城大敗後,無法對抗項羽,是彭越在梁地一次次搶佔項羽的地盤,破壞項羽的糧道,讓劉邦得以恢復元氣。二是對峙鴻溝期間,劉邦項羽僵持不下,是彭越攻下睢陽、外黃,牽制了項羽。三是彭越曾經繳獲糧食十多萬斛,給劉邦軍隊以源源不斷的接濟。四是全力參與垓下大戰,幫助劉邦最終消滅了項羽。彭越這四大功勞,少一樣,可以說劉邦就失一成勝算。

然而,當陳豨反叛的時候,劉邦僅僅因為徵發彭越的軍隊,彭越沒有親自來領軍,認為不忠不敬,就將他梟首滅族,還將他的屍體剁成肉醬,遍賜諸侯,手段何其毒辣,下場何其悲慘!

對韓信、彭越這種算是很忠誠的將領都如此毒辣的手段收拾,其他異姓王的下場可想而知。所以,面對這樣的皇帝,有幾個功臣名將不膽戰心驚,特別是那些異姓王,看到韓信、彭越都被殺了,便人人自危,紛紛反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