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劉備如果不征伐東吳,三國會有怎樣的走勢?

曉磊愛文史


結局大體一樣的。劉備本是借漢室之後的名義起家的,不伐東吳,國力稍一充足,將再次北伐。但從史書來看,諸葛亮多次北伐卻未能破魏扶漢。主要原因還是蜀國人口少,和曹魏對比差距太大,當時的北方人口和經濟還有國力是比南方強的。遲早都是被統一的命運。


我的nba


劉備不伐吳,三國還是三國,總體大勢不會變的。

劉備伐吳,慘敗與夷陵,徹底奠定三國形勢,這只是讓三國的趨勢明朗化,或者說讓三國分立的形勢提前到來了。

為何這麼說呢?除去伐吳,劉備集團在此之前的兩個行為其實已經埋下了三國分立的基礎。

一、關羽失荊州,劉備失去了最重要的基地

且不說荊州的戰略地位,劉備能夠奪取益州,也是以荊州為支撐的。

可以說荊州是劉備的大本營,丟了荊州,使得他麾下的很多人馬成為“遊子”,使得荊州系官員人心大動,劉備的統治基礎瀕臨坍塌。

所以劉備必須要奪回荊州,這也是絕大多數官員支持他伐吳的原因。

失去了荊州,劉備圖謀天下的大業基本落空,魏、吳堵在狹隘的四川盆地,割據有餘,爭天下不足。

二、稱帝過早,使得匡扶漢室成為虛偽口號

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期,是劉備集團最巔峰的時刻,也是劉備威望最空前的時刻。

這時候,那些心念漢室的人,真把劉備視為最後的希望。

但是劉備在曹丕稱帝不久,也就稱帝自立,操之過急。

劉備最佳的選擇是等待時機,利用漢中王的身份來招攬各方心念漢室的人士。

雖然他是以漢獻帝遭到殺害為藉口,稱帝,但是在北方知道內情的人看來,劉備暴露的他稱帝的醜陋一面,所謂的匡扶漢室只是他虛偽的口號。

古代十分講究譜系,劉備所謂的中山靖王后裔的身份,根本也不住人,北方的很多世族大家也都看不起這樣的身份。

別說他可能不是,就是也早家道中落,世族大家瞧不起十分正常。

而劉備稱帝,那些忠心漢室的人並不一定認同劉備的漢政權。

這一點孫權就靈活多了,先稱王,最後稱帝,期間因為劉備伐吳立刻向曹魏靠攏。

雖然劉備可能因為年紀大了,急著稱帝,但是他其實可以學習曹操的,讓兒子去這麼幹。

所以劉備不伐吳,也改變不了三國趨勢。

不過蜀漢集團內的人才可能不至於最差,畢竟夷陵之戰,劉備損失了大量種子人才。


微史春秋


也不會怎麼樣,結局是一樣的

蜀國國勢轉弱的地方,不在於劉備伐吳,而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這個環節

在冷兵器時代,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在於綜合國力,因為打仗是需要損耗糧食、兵器和人員傷亡。當時秦為何能統一,就是有著大片的土地,人口、糧食供應能力。當然,還有適合當時社會發展的制度。

在魏蜀吳三足鼎立時期,蜀一直處於最弱的一方。即使佔了荊州五郡時候。他的實力依然不是最強的,只因為關羽的戰鬥力被過於神話,看起來好像很牛逼哄哄。最後被呂蒙從打敗,雖然,有內部出了叛徒的原因,但多數時候還是關羽自己處理不當造成的。

01

當失去了荊州以後,我們看一下三國國力的排名。

最強大的是魏,其次是吳,最弱小的是蜀。如果拿領土來比較的話,

魏的領土包括幽州、冀州、青州、幷州、徐州、兗州、豫州、司州(洛陽一帶)、雍州(關中和隴右)、涼州以上十個州; 吳的領土包括揚州、荊州和交州這三個州(其中揚州和荊州與魏分割所有);

蜀的領土只有益州這一個州。 拿人口來比較的話,蜀當時的人口有28萬戶、94萬人(《蜀書·後主傳》裴注引王隱《蜀記》);

吳當時的人口有52.3萬戶、230萬人(《吳書·三嗣主傳》裴注引《晉陽秋》); 與蜀吳相比,魏的人口有66萬戶、443萬人(此數字是從《後漢書·郡國志》注引《帝王世記》中記載的魏滅蜀時的總人口中減去前述蜀的人口得來的)。吳的人口是魏的一半,蜀更少,只有吳的一半。


02

劉備稱帝已經失去人心

劉備稱帝,內部很多人是反對的,有黃權等一些過去曾極力反對迎備入蜀的劉璋舊部,他們支持劉備即位並不是發自內心的。費詩更是公然表示反對,認為即位時期尚早。

雖說劉備是漢室後裔,但劉備的家系是在系譜上都找不到的旁系的旁系,劉備急於稱帝實際上暴露了他嘴上高喊要復興漢室,內心卻只想當皇帝的本來面目。劉備的即位使魏國那些對漢朝仍然追慕不忘的人也大失所望,劉備因此也失去了不少人心。

本來劉備靠著人心起家,現在失去人心後,本身的優勢頓時減掉一半。

03

劉備伐吳只是像窮人賭錢那樣,輸了最後的賭注

劉備為什麼一意孤行不顧周圍反對堅持要東征伐吳,一般人都認為是為了給二弟關羽報仇。而且在將要出征之前,三弟張飛又被暗殺,而且暗殺張飛的人,又投奔了孫權,這就更增加了劉備對孫權的仇恨。

不過很難想象,僅這兩條理由,就能讓劉備變得那麼固執,似乎不太符合邏輯。應該這麼理解,對於劉備而言,荊州可以說是他起這的地方,他的很多老部下也都是在荊州時就跟隨他的,所以劉備很有可能是陷入了一種強迫症之中,那就是無論如何要奪回荊州。

但是,劉備伐吳,被陸遜一把火燒了連營,兵力損失過關。

如同一個學習成績本來就差的同學,再把腦子摔外了,無論後期諸葛亮如何發展、保養,與其他兩國的差距是越來越大了。

所以,即使劉備如果不征伐東吳,也無法改變現狀,除非 是魏、吳兩國內部發生動亂,或出現昏君、庸君。最多是多撐幾年了不起了。


國內ERP專題


導語:

東漢末年,漢室昏庸,先有十常侍亂政,後有董卓弄權,天下有能之士紛紛揭竿自立,起先以冀州袁本初最為勢大,後曹操於官渡大敗袁紹,至此北方以曹操最強;孫氏家族雄踞江東,已歷三代;劉備先與孫權聯合於赤壁大敗曹操,後奪取益州千里。從此形成三國鼎足之勢。

而後,劉備自領兵於益州,派心腹大將關羽率精兵屯於荊州,結果呂蒙白衣渡江、夜襲荊州,致荊州喪失,關羽身首分離。於是劉備一怒之下率大軍討伐東吳,最後慘敗,在白帝城託孤孔明。

如果劉備不討伐東吳,那他也就不會大敗,不敗也就不會亡,三國能否會有新的形勢?

01孫劉聯盟之間的諸多矛盾

孫劉聯盟即孫權與劉備的聯盟,主要目的是為了抵抗實力最強大的曹操,而孫劉聯盟與曹操交手的最經典戰役就是“赤壁之戰”了。

在赤壁之後,劉備佔據荊襄五郡,後又以龐統之計攻取了益州,從劉備攻取益州起,孫劉聯盟之間的矛盾便逐漸浮出水面,直到徹底分裂。

1、矛盾之一:勝利成果分配不均

赤壁之戰最大的勝利成果便是荊州的分配。

赤壁之戰中,在兵力上:劉備勢力出兵約兩萬人,而孫權勢力出兵三萬人;在勢力上:孫氏家族三代盤踞江東,深得人心,而劉備沒有根基,如浮萍般四處飄零。

由此可見,在赤壁一戰中,孫權一方出的力比劉備是要大的。

但是在赤壁之戰後,劉備佔據了荊州南方長沙、零陵、武陵、桂陽四郡,外加江夏一部分;而曹操仍佔據了北方的南陽、襄陽、南鄉,再加江夏一部分;出力最多的孫權只佔據南郡和江夏一小部分。(東漢時荊州本只有七郡,在三國時期劃為了九郡,多出襄陽、南鄉、武陵三郡)

後來劉備向東吳方面借取南郡之地,這就是劉備借荊州的由來。此後劉備佔據五郡和江夏的一部分,而出力最多的東吳只佔據江夏一部分,由此生起矛盾。

2、矛盾之二:劉備方面攻取了益州

在赤壁之戰後,劉備攻取了益州千里,對於此事,東吳方面是有很大不滿的。

在210年(建安二十一年),周瑜就有意攻取益州,只是因周瑜突然病卒,此事才暫時未提。

《三國志·周瑜傳》:(周瑜)瑜乃詣京見權日:“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戚操,北方可圖也。”權許之。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

周瑜認為曹操雖敗,但實力仍舊是三者中最強的,所以他們要趁曹操剛剛敗退,攜大勝之勢攻佔益州,然後吞併張魯,如此就有進軍中原的機會。

不過周郎的計劃沒有實現就病卒了,而之後劉備卻奪取了益州,且這件事情是不通過孫劉聯軍的,而後東吳方面屢次向劉備討還荊州卻不得,因此懷恨在心。

但這只是矛盾所在,不至於使兩方放棄合作,後面發生的一些事情才是導致聯盟分裂的主要原因。

02從一方壓力變成來自於兩方的壓力,孫權的自救之路

三國中,蜀國實力最強盛的一段時期就是佔據荊州和益州的一段時期。

當時劉備手下有“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主要軍師,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主要將領,又打敗曹操佔據漢中,風頭一時無二。

而孫權在合肥一戰中被曹軍打敗,差點連自己姓名也交代在了那裡,張遼也於此戰威震逍遙津。所以東吳勢力看著劉備勢力越來越強的情況下,自方卻屢次戰敗,孫權的心中對劉備開始恐懼。

於是在公元215年,東吳趁關羽攻取襄樊之際,派呂蒙暗襲荊州,殺害關羽。

先遣蒙在前。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

在此之前,孫權曾意圖與關羽聯姻以維護聯盟穩固,而關羽卻以“虎女焉得嫁犬子”之由將東吳使臣轟了出去,因此孫權更是懷恨在心。

03劉備討伐東吳的幾點原因

劉備伐吳絕非僅僅因為關羽戰死的原因:

  1. 荊州之失:如果荊州還在,劉備可以益州為大後方,以漢中、荊州為前線,進可攻取魏吳、退可固守西川,所以荊州一失,益州方面積攢下的優勢就蕩然無存,因此劉備決心伐吳。
  2. 攻取東吳,與曹魏形成南北對歭的局面:荊州之失讓一直順風順水的劉備感到危機,孫權在一旁如如鯁在喉,所以劉備決心一舉攻取江東,然後與曹操形成南北對歭局面,以此決定天下歸屬。
  3. 孫權成為吳王,從大義方面,劉備需要討伐他:劉備一直號召的就是“漢賊不兩立”,但是一直以來的盟友卻成為了吳王,這是劉備所不能忍的,所以他有必要討伐孫權。

但劉備最後失敗了,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守將陸遜大敗,從此蜀漢勢力出現轉折點,由盛轉衰。

(陸遜)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備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

結語:劉備若是不攻吳,局勢走向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當是時,曹操佔據北方,兵多將廣,又實行屯田,所以府庫充盈;孫權佔據東吳,已歷三代,得江東百姓擁護;而劉備佔據荊益,在軍事上常常主動出擊,多次大敗曹軍。

然而在荊州被奪以後,一切都變了,劉備伐吳失敗,蜀漢勢力開始由盛轉衰。

如果劉備不伐吳,是否能改變走勢?

在我看來並不能,因為在當時曹操的實力仍然是最強大的,但憑孫劉一方力量是決計勝不過曹操的。

而東吳奪取荊州已成定局,劉備自然與江東貌合神離,聯盟也名存實亡。只待蜀國的老臣逝亡之後,就再也無人能抵抗來自魏國的打擊。


無古無今


劉備是否征伐東吳,其實這對於當時的三國大勢來說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只不過是起到了一點加速的作用罷了。

因為在此之前的幾件事情其實就已經奠定了三國的大勢走向。

1、關羽大意失荊州

其實在魏、蜀、吳三方當中,蜀漢一直是處於弱勢的一方。赤壁之戰後,劉備佔據了荊州五郡,實力可謂大增,但就算如此他的實力依然不是最強的。

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致使蜀漢失去了最重要的地盤。而劉備之所以能夠奪取益州,就是以荊州為支撐地的。

可以說荊州已經成為了劉備的大本營,這大本營都丟了,下面的人肯定會心慌。

再者,當時的荊州不僅僅是諸葛亮所說的聯吳抗曹的重要地理依據,更是逐漸成為了三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匯聚點。

如此一說,更顯荊州之重要。所以,當劉備提出要奪回荊州時,手底下的大多數官員都是支持他的。

2、過早稱帝

今天來看,劉備稱帝這一點是他所做最不明智的決定。

雖說劉備是漢室後裔,但其家一系實在是與正統皇室相隔太遠了,早已不知是多少個旁支的旁支了。

雖說劉備稱帝是在漢獻帝被殺之後,但也暴露了他想稱帝的本來面目,而嘴上高喊的復興漢室只不過是口號罷了。

劉備稱帝時有許多人反對,認為時機尚早。但劉備沒有聽勸,依然堅決稱帝,使許多人心寒,特別是那些以他為復興漢室之希望的人,因此失去了不少人心。

曹操是最精明的一個人,擁有著帝王的地位和權利但就是堅決不稱帝,而是安排好一切,讓其兒子稱帝。劉備完全可以學他,但是他卻沒有這樣去做。

一場賭注,加速了三國局勢的發展

人們一直覺得劉備攻打東吳理由有三:一、關羽的死,東吳是主兇;二、張飛的死,主兇投奔東吳;三、奪回荊州,這是他的大本營。

正是這些,讓劉備不顧一切的攻打東吳。誰知,東吳早已做好了一切準備,就等著劉備去呢。

最後,被陸遜一把火燒的幾近全軍覆沒,蜀漢失去了大量的人才。從此,蜀漢成為三方中最弱的勢力,後期無論諸葛亮怎麼發展也無法提高其實力。


樾檬侃歷史


如果劉備不征伐東吳,他還有兩種選擇,靜觀其變和北伐曹魏,不過這兩種選擇都更加不符合他的利益。我仔細考慮後,覺得劉備不可能不征伐東吳。

一、靜觀其變

也就是說劉備在孫權殺死關羽,搶去了荊州之後,裝沒事人,裝鴕鳥。這個是不可能的。

荊州是劉備的戰略根據地,是重要的糧倉、兵源來源地和北伐的兩大支撐點之一。荊州到了孫權手裡,孫權力量一下子壯大了好多,劉備的力量一下子削弱了很多,此消彼長,劉備不可能坐視不管。



二、北伐曹丕

孫權奪取荊州,殺死關羽,孫劉聯盟已經破裂,就算劉備裝大度,說沒事,咱還是大舅哥和妹夫的關係,還是好朋友,那麼孫權會這樣想嗎?

所以,就算劉備自己去北伐,孫權絕對不會同時攻打曹魏,他最大的可能性是坐山觀虎鬥,看著劉備和曹丕拼命,誰快輸了,孫權就會趁虛而入,去攻打快輸的一方,去奪地盤;或者聯合快輸的一方,重新形成三國鼎立的模式。不管怎麼樣,在劉備北伐中原的初期,孫權絕對不會支持劉備的。他會開心的跳起來。

劉備在孫權剛剛殺死關羽、奪取荊州的時候,就放下孫權不打,去打曹丕,兩面作戰,那簡直是瘋了,傻了。

所以,劉備不會放著孫權不打,去單獨攻打曹魏。

三、攻打東吳是劉備最好的選擇,雖然打輸了,但是如果打贏了呢?

劉備攻打東吳,道義上為了義氣,利益上是搶回荊州,甚至吞併東吳。

因為劉備輸了,所以千百年來,大家都說劉備不應該打東吳,但是如果劉備重新奪回了荊州呢?如果劉備滅了東吳呢?大家還會說劉備錯了嗎?

再說,孫劉聯盟破裂在先,孫權殺關羽奪荊州在先,讓劉備當鴕鳥,那麼劉備和五虎將都一天天的在衰老,如果全都死了,蜀國的滅亡是必然的。

劉備肯定是思前想後,考慮再三,只有打東吳最符合他的利益。

三國裡面,最不能等的就是蜀國,曹魏和孫吳都可以據險而守,都可以靜觀其變,只有西蜀等不起。劉備活著的時候,一定要去爭奪天下,諸葛亮活著,一定要去北伐,這是西蜀的宿命。


陳健4396


關羽被殺之後,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東征,想要奪回荊州,最終卻失敗了,間接的搭上了自己和張飛的性命。如果劉備沒有討伐孫權,結局會是如何呢?

首先劉備打孫權並不一定是因為關羽被殺,畢竟劉備東征距離關羽被殺已經快兩年了,而諸葛亮阻止劉備東征也很可能是演義中杜撰的。

當時蜀漢的情況是這樣的,經過數年的經營,劉備認為自己可以有和孫權一戰的實力了,打算奪回荊州,因此才出兵東征。畢竟在軍閥混戰的時候,弱肉強食,有實力了就要去攻打別人,才能奪取更多的資源。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回到題目中的假設,如果劉備沒有討伐東吳,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劉備和張飛不用死這麼早,劉備在西蜀積攢的部隊也不會什麼有損失。

那麼劉備就只剩下北伐或者繼續臥薪嚐膽這兩條路了。這裡有個很關鍵的地方,就是如果劉備不討伐東吳,孫權會不會歸還荊州?荊州對劉備的重要性是很大的,有了荊州,劉備就可以兩路大軍北伐。

當時曹操已經死了,如果孫劉兩家可以像之前一樣共同討伐曹丕,完全有可能贏得最終的勝利,再趕上司馬懿被曹魏的內部打壓,曹丕手下拿不出什麼領兵的將軍,而劉備這邊還有張飛、黃忠、趙雲,再加上諸葛亮,基本上還是劉備巔峰時期的陣容。

再看孫權。當時孫權手下和曹丕一樣,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大將,黃蓋、程普、甘寧、淩統都先後病死。打下荊州的呂蒙也英年早逝,周瑜,魯肅等人也不在了,唯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陸遜還是孫權和呂蒙在打荊州之前發掘出來的。

所以說,當時的劉備看見這種局面有點膨脹也是正常的。不過當時的吳蜀聯盟已經破裂,不可能再次合作。事實上當時的劉備似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不打等過兩年趙雲、黃忠老了,蜀漢的戰鬥力就會直線下降。所以如果不打孫權,那麼一定會打曹丕,而且還是劉備獨自對抗曹丕。

結果顯而易見,就算前期有優勢,北方兵多地廣,完全能耗死劉備,劉備也沒有那麼大的胃口(當時最好的選擇就是持重兵一口吞下荊州)。而且就算之前打下來的地盤,劉備也守不住,最後只能退回漢中。





安優


劉備伐吳是重大戰略失誤,關羽失荊州,蜀國對東吳地理優勢不復存在,奪回荊州,吳國已先佔地利優勢。劉備一意孤行,盡起蜀國精銳長途征伐,結果兵敗,損失慘重。劉備思想受到重大打擊,羞愧難當,無顏見成都父老,得抑鬱病,死在白帝城。蜀軍敗亡,原氣大傷,劉備死的早,劉禪沒有很好的培養和煅練,諸葛亮大權獨攬,殺李嚴,無人制約,窮兵黷武,不斷征戰,耗盡資源,加速蜀國的滅亡。劉備如果不伐吳,雖然丟荊州,失關羽,超然待東吳,畢竟劉備還是孫權的妹夫。本來荊州是東吳之地,借劉備暫棲身用,即已得四川,劉備理當歸還荊州,賴而不還,導致關羽兵敗被殺。是劉備違約在先,東吳發兵在後,關羽汙辱孫權,兵敗被殺是咎由自取,劉備伐吳並不站在道義的的高點上,不興兵反到使劉備更為主動,吳蜀聯盟很可能恢復。因此劉備不伐東吳,蜀國依然是兵強馬壯,實力雄厚。養精蓄銳,擇機北伐,約孫權夾擊北魏,孫權豈能不應?蜀軍攻佔西安,東吳攻佔樊城,擊敗曹操是完全有可能的,三國曆史將重新改寫。

劉備伐吳替關羽報仇,目標是奪回荊州,但是劉備已經錯過征伐東吳和攻擊北魏的大好時機。當初劉備已取漢中,聲勢浩大,應乘勝攻擊北魏,取西安。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李嚴都健在。即使不攻擊北魏,也應該即派張飛,趙雲回援孤軍奮戰的關羽。本來張飛,趙雲就是荊州守將,是龐統死在落風波後,諸葛亮率張飛,趙雲馳援劉備。劉備即已取成都,又得漢中,要麼還荊州於東吳,尊守諾言。要麼派張飛,趙雲,立刻馳援荊州關羽。如果張飛,趙雲兩支兵馬馳援荊州,孫權,呂蒙豈敢偷襲荊州?關羽又怎麼會兵敗被殺?由關張趙固守荊州,向北伐曹,向東擊吳,主動權掌握在劉備手裡。劉備奪取漢中留魏延守衛,班師回成都,大搞登基稱帝,慶功大封文臣武將,諸葛亮當丞相更是飄飄然起來。一年多的時間內不派一兵一卒增援關羽,坐視關羽兵敗到被殺害。關羽敗報傳到成二個多月,劉備和諸葛亮卻不派兵救援關羽,《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都沒有表述。羅貫中老先生的《三國演義》也迴避這個問題,因為他無法為劉備,諸葛亮的行為辯解。如果因為路途遙遠,援兵到半路,關羽已被殺,說明劉備,諸葛亮已經採取援救行動。事實是根本沒有派兵援救,關羽一直向西敗退,被俘之地,離上庸不遠,如果劉備派劉封,孟達接應,即可解救關羽父子於危難之中。劉封挾嫌可以拒絕廖化求援救關羽,豈敢不執行劉備的聖旨?!這是劉備,諸葛亮最大敗筆,無論是什麼原因,先不馳援,後不援救,都是劉備和諸葛亮犯下無法原諒的錯誤,荊州丟失的責任不只是關羽要負責,劉備,諸葛亮的責任更大。劉備,諸葛亮對關羽之死負有直接責任,因為關羽可以不死。《三國志》是史書,《三國演義》不能粉飾劉備,諸葛亮痛失先機,導致關羽兵敗身亡,荊州丟失,使“隆中對”毀於一旦,是羅貫中老先生尊重歷史事實。











東方鉞


三國時期,演繹了一出又一出英雄的故事,其中劉備的故事是及其勵志的,本是城頭織草鞋的無名小輩,卻抓住了亂世的機遇,起兵一路拼搏,屢敗屢戰,最終身邊集結了一批能人猛士,傾力輔佐,最終能夠三分天下有其一。

然而關羽敗走麥城,劉備起兵東吳,為關羽報仇,卻在夷陵之戰大敗,蜀漢也就此由盛轉衰,這不得不說是劉備人生的一大敗筆。

在出徵東吳前夕,蜀漢有一員猛將,因醉酒痛打兵士,被手下人報復,割去頭顱,投奔了東吳,這位被殺的猛將就是張飛。

試想張飛若不死,劉備征討東吳的過程是否會順利一些呢?張飛若真能不死,劉備征討東吳有以下三種可能:

東吳被擊敗,劉備成功復仇

這是一種最小的可能性,但不是沒有,因為蜀漢無論在那個時期,都位於三國中力量最弱的一環,征討東吳有無張飛參加都不是決定性因素,但是不能否認張飛在戰場上,算是不確定的“X”因素,之前數次施以巧計破地方大將,說明張飛還是有些智謀的。

蜀漢依舊慘敗,劉備復仇失敗

這種可能性是最大的,蜀漢在此之前,長期霸佔著荊州不歸還東吳,東吳能夠忍耐蜀漢這麼久,算是仁至義盡了,偷襲荊州得手後,殺了關羽,算是一種表態,蜀漢的綜合實力本就不敵東吳,加上一個張飛,戰局不會有太大變化,最多是劉備敗的體面一點。





趣味新歷史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知道,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另外兩個是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也是蜀漢由盛轉衰的重要轉折點(此前分別是關羽死,荊州丟,上庸三郡亡),直接影響了諸葛亮的北伐。

伐吳之前,諸葛亮的哥哥,吳國南郡太守諸葛瑾曾經給劉備來信: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熟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可是劉備深恨東吳殺關羽,奪荊州,憤而不許,一意伐吳。

這場戰爭給蜀漢造成了近乎致命的打擊,僅僅表面上的損失有:數萬百戰精銳(有說五萬,有說八萬);包括張飛,黃忠,吳班,馮習,黃權,傅彤在內的多名高級將領的損失;馬良戰死,本來這該是諸葛亮最好的接班人的!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深層次的影響,則表現在諸葛亮執掌大權後,要花費五年的時間去平定叛亂,訓練士卒,而且還面臨著北伐缺兵少將的不利局面,此後蜀漢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對外戰爭能佔據主動,真是多虧了葛公千年一遇的大才!


知道了劉備伐吳的不利影響,那我們就可以反推一下,假如劉備不伐吳的話,三國的走勢會怎樣。

孟達,叛蜀歸魏,後又叛魏歸蜀

既然不打,必須要和吳國交好,啞巴虧只能先認了。而且先前孫權向劉備求和,可以趁此向吳國要求一些利益。

給孟達修書一封,勸降三郡。讓同為東州人,和孟達關係親密的李嚴共同守三郡,費禕出使吳國,約定共同取襄陽,牽制宛城魏軍。東吳為主,李嚴孟達為輔。

此時曹魏持節都督關中的是夏侯惇之子,著名的“主婿”夏侯楙,“楙性無武略,怯而無謀,而好治生”,對蜀漢來說,這是一個最理想的對手。

夏侯楙,酒囊飯袋

劉備以馬良為軍師,帶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等大將出秦川北伐,魏延帶一支精銳走子午谷。

狠狠地打一仗吧,打贏了關中,雍涼,戰馬,騎兵都有。就能穩下來不急不躁的和魏國打持久戰了。打輸了退回漢中,休養生息。重回諸葛亮的北伐老路,不過有劉備在,大概率不會有馬謖的失街亭了,街亭不失的話,一伐還是大有可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