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都是一品高官,到底谁的权力最大?

繁华万里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记载:“侍卫处设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内大臣,从一品,各六人。”这里就明确了领侍卫内大臣的品级和定员。侍卫处是由八旗中的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子弟组成,负责保卫皇宫、皇室成员安全、守卫宫门、引导官员觐见、保卫皇帝出巡等。

九门提督是中国清朝时期的驻京武官,正式官衔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品秩为“从一品”。

从这上面可以看到,虽然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都是一品高官,但是领侍卫内大臣为正一品,而九门提督为从一片,这就相当现在副总理为副国级与北京市的市长为省部级的差别,差距上就有半级的差别。而且作为京城卫戍区司令的九门提督,其实刚开始也只是正二品设置,只是后来考虑到地位重要,提升了半格,也就是从一品。

虽然从管理面积来说,九门提督的实权更大。但由于领侍卫大臣的地位比较高,九门提督见到领侍卫内大臣以后,应该首先请安行礼。领侍卫内大臣并不只担任这一个岗位。在很多时候,领侍卫内大臣都是由亲王或者军机大臣兼任。

领侍卫大臣是管理皇宫安全,属于皇帝的近臣,有更多的机会接近皇帝,所以更受青睐。


帝国烽火




首先,我们看一下清朝京城的防卫工作。在清朝京城,总计有三层防御。其中,第一层是郊区的丰台大营。丰台大营驻扎了3万多野战部队,这支部队属于清朝的精锐力量。按照朝廷的规定,丰台大营由丰台提督管理,而丰台提督直接隶属于皇帝。没有皇帝的命令,即使是军机大臣也无法调动丰台的驻军。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由于老十三胤祥控制了丰台大营,从而保证了雍正皇帝的顺利登基。



除了郊区的丰台大营,还有就是京城内的部队。按照清朝的规定,京城内的防务由九门提督负责,九门提督属于从一品的高官,负责管理八旗步军营和巡捕五营,总计3万余军队。 虽然军队的战斗力不如丰台大营,但由于直接控制京城的防务,九门提督属于名副其实的实权人物。在清朝历史上,历任九门提督都是皇帝的心腹,因为这个岗位太重要。在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胤禛拉拢了九门提督隆科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直接保证了京城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皇宫侍卫部队,总计只有1000多人。



但是由于直接保卫皇帝的安全,侍卫部队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作用。按照朝廷的规定,侍卫部队由领侍卫内大臣管理。领侍卫内大臣属于正一品高官,在清朝官场上,正一品官员的数量并不多。虽然领侍卫大臣仅仅管理侍卫部队,但由于负责皇帝的安全,因此深受皇帝的器重。 如果是九门提督属于皇帝的亲信,那么,领侍卫大臣就是皇帝的绝对亲信。在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老四胤禛兼任领侍卫内大臣。



换句话说,老四胤禛直接控制了皇宫,再加上胤祥、隆科多等人,京城内外的三层防御都在胤禛的控制之下。由于领侍卫内大臣的岗位至关重要,一般都是皇帝的铁杆亲信担任,或者直接就是皇帝的亲戚。在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大将福康安曾经担任领侍卫内大臣。在名义上,福康安是乾隆皇帝的侄子,但从各方面推测,福康安很有可能是乾隆皇帝的私生子。从品级上来说,领侍卫大臣属于正一品,而九门提督属于从一品高官,领侍卫大臣的地位略高。但从实际权力来说,不如九门提督。



从权力来说,九门提督的实权更大。但由于领侍卫大臣的地位比较高,九门提督见到领侍卫内大臣以后,应该首先请安行礼。请注意,领侍卫内大臣并不只担任这一个岗位。在很多时候,领侍卫内大臣都是由亲王或者军机大臣兼任。例如乾隆朝的宠臣和珅,曾经长期兼任领侍卫内大臣。其他官员都会尊敬领侍卫内大臣,并不是尊敬这是一个官职,而是这个官职身后的其他官职。当然,领侍卫内大臣的责任也非常大。在嘉庆皇帝在位时期,曾经遇到了一次刺杀。当时,大内侍卫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在刺杀事件被解决以后,嘉庆皇帝非常生气,将领侍卫内大臣撤职问罪。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


红缨来答。

九门提督要是听到自己成了正一品,估计做梦都会笑醒啦。开个玩笑,其实九门提督这个职位的巅峰时期在嘉庆朝之后了,是嘉庆年,将九门提督升级为从一品,在这之前都是正二品的官员。


首先回答,我觉得应该是九门提督的权力更大一些。为什么呢,我的分析如下:

九门提督的权利范围

职能:

九门提督其实是简称,它的全称叫: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听名字是不是比较大腕,没错,从官职的名称中我们就能了解个大概,九门提督还有一个别的简称叫步军统领。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驻京的武官。顾名思义,九门,就是京城内的九个城门(正阳、崇文、宣武、安定、德胜、东直、西直、朝阳、阜成),九门提督就是负责守卫这九门内外的安定平和,有军队,也有巡捕等,负责治安的。

这么说可能不太直接,其实换做现在的官职大概就是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就是集治安和守卫于一身。

人数:

九门提督手下划分职能不同,全加起来,大概得有3万人左右吧,并且这3万人都是精兵强将,毕竟守卫都城的队伍,肯定不能老弱病残啊。

结构:

  1. 自己的办公室:叫步军统领衙门,这个词应该不陌生,电视剧里经常听到,这就是九门提督的办公室。

  2. 巡捕五营:主要是管着城外以及郊区部分的守卫和治安

  3. 八旗步军营:主要负责城内的守卫和治安

  4. 白塔山信炮管理部门:听名字就知道,是个放哨的,类似于狼烟台,有啥紧急情况,就把意大利炮掏出来了,然后告诉大家各就各位,打团了。

领侍卫内大臣的权利范围

职能:

这个官就是皇帝身边的贴身警卫员了,换句话说就是守卫皇宫内部治安的人,这个确实是正一品,比较有腕儿的几个名人,比如说:雍正皇帝的弟弟——十三爷胤祥、和珅也干过这个活,还有福康安。基本都是皇帝比较信得过的人,要不然皇上睡不踏实啊。

人数:

大概有个1000-2000人左右,但是这些侍卫们,都是从八旗中挑选出来的练家子,个顶个的厉害。

结构:

清入关之后,都把自己的嫡系军队,也就是八旗军分成两拨人,一波驻守在全国各地,一波驻守在京城。

驻守在全国的叫做:驻防八旗兵

驻守在京城的叫做:禁旅八旗兵

那么领侍卫内大臣手下的这波人,就是禁旅八旗兵里面的郎卫,郎卫就是皇帝贴身侍卫了,一般这些人是从上八旗中挑选出来的精壮小伙儿们。


对比一下

官职对比: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在官职上比较的话,领侍卫内大臣相对高一些。

兵力对比:但是从兵力对比上,则九门提督就比领侍卫内大臣手下的武装力量要多不少,管辖的范围也要大一些。

职位重要性对比:九门提督是管着京城的安危,虽然京城郊区还有丰台大营,人数和九门提督的人差不多,但是如果真的要打起仗来,敌人到了京城门口, 九门提督其实算是最后一道防线了,如果这3万人牺牲了,靠着这领侍卫内大臣这一到两千个人,根本顶不住多久。

职能对比:九门提督管辖的范畴要比领侍卫内大臣要大许多,不仅要保护京城不收外敌入侵,还要维护治安等等。而领侍卫内大臣,只负责好宫内的安静和谐即可。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希望大家在评论区讨论留言。


红缨先生


九门提督,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官阶从一品(初为正二品,嘉庆四年升为从一品)。《清史稿·职官志》载:“统领掌九门管钥,统帅八旗步军五营将弁,以周卫徼循,肃靖京邑”。清代,九门提督执掌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的守卫和门禁,同时还负有在内外城进行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职责。



领侍卫内大臣,全称“侍卫处领侍卫内大臣”,官阶正一品。《清史稿·职官志》载:“掌董帅侍卫亲军,偕内大臣、散秩大臣翊卫扈从”。清代,领侍卫内大臣负责宫城八门的守卫和门禁,及外朝的安全,同时负有挑选侍卫、亲军,训练弓马骑射等技艺,侍卫的考核升降,日常的宿卫值班,朝会、御门听焉得地列侍,皇帝出巡时随扈守卫等职责。

PS:

  1. 清代,北京城分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宫城就是“紫禁城”,置八门,南为天安门、端门、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神武门。皇城,在宫城之外,置六门,东为东安门,南为大清门,北为北安门,西为西安门。内城,在皇城之外,并将宫城、皇城包围在内,置九门,南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东南为朝阳门,北为东直门,西南为阜成门,北为西直门,北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外城,在内城南面,置七门,南为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东为广渠门、东便门,西为广安门、西便门。
  2. 清代,领侍卫内大臣只负责宫城八门的守卫和门禁,及外朝的安全,而内廷的防务却不由领侍卫内大臣负责,而是由御前大臣负责。同时,外朝的防务由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蓝翎侍卫负责,而内廷的防务则就由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负责。
  3. 清代紫禁城的外朝、内廷以“乾清门”为分界线,乾清门后为内廷,前为外朝。同时,外朝主要由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三大殿组成,内廷主要由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和西六宫等三宫六院组成。
  4. 清时,宫城是皇帝、太后、妃子等皇帝妃嫔的居住地;皇城是亲王、郡王、贝勒、公主等皇族的居住地;内城是八旗旗人的居住地,同时少许汉族官员也会被特许居住在此;外城是汉族臣民的居住地。


由上可知,在清代,九门提督、领侍卫内大臣都是北京城中最重要的安保力量的最高军事长官,九门提督所率部队是保护皇帝的第二道安保力量(第一道是位于北京城外西南部的丰台大营,由丰台提督统率),而领侍卫内大臣所率部队则是保护皇帝的第三道安保力量(第四道是位于内廷的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由御前大臣统率),可以说,只要这两支部队能绝对的忠心于皇帝,皇帝在北京城的安全就可确保万无一失。

因此,正是因为九门提督、领侍卫内大臣的重要性,在清代,非皇帝亲信大臣,是绝对不能,也不会坐到这两个高位上。

当然,领侍卫内大臣与九门提督虽是一样的重要,地位也相差无几,但若是论起权力,个人觉得九门提督手握的权力远比领侍卫内大臣要来得大。



首先,我们要知道九门提督就只有一人,而领侍卫内大臣却有六人,即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各二人。想想看,一个蛋糕,是一人得到的多,还是六人得到的多呢?

其次,九门提督手握的可是三万多人的大军,而领侍卫内大臣却仅有数千人。再者,九门提督除了执掌内外十六门的守卫和门禁,还有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职责,大家可别小看这些权力,在当时凭借着这些权力,只要是在京城内外城发生的事情,九门提督都有权过问,也就是说若是领侍卫内大臣在内外城违法乱纪的话,只要九门提督够强硬,他随时可以将他捉拿,并问罪,乾隆十二年定:“五城及提督衙门审理案件,除笞杖等轻罪,仍照例自行完结”。



而反观领侍卫内大臣,说白了,如果仅仅只是凭借着这个官职,他所能拥有权力就仅仅只是保卫皇帝,负责保护皇帝的侍卫的挑选、训练与升迁,也就是说离开了宫城,他没有任何的权力,他管不到任何事情。

如此,综上所述,九门提督的权力显然是要大于领侍卫内大臣的。当然,权力大,并不意味着身份、地位高,若以身份、地位来说,显然领侍卫内大臣要比九门提督高的太多了。首先,要想当领侍卫内大臣,你就必须是满洲亲贵,而九门提督却不需要,单凭这个,领侍卫内大臣的身份、地位就必然要高于九门提督。


再者,清代的侍卫只从上三旗、宗室、武进士中选拔,也就是能入宫城做侍卫,那绝对是非富即贵的,而且清时,多数满族高官都有做过侍卫的背景,因此想想看,就单凭这个关系,做过这些侍卫的头头的领侍卫内大臣,他的地位岂能是九门提督能比的呢?

当然,无论怎么说,对于皇帝而言,领侍卫内大臣与九门提督是一样重要的,都需要特别信任的臣子才能担任,才放心让他担任。对于清代任何一个新君来说,他们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领侍卫内大臣、九门提督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这样,他的安全才能万无一失。


澳古说历史


(隆科多担任过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武职从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则是武职,正一品。

从品级上我相信大家也看得出,当然是“领侍卫内大臣”更尊贵。

要说管人多,那肯定是九门提督管的人多,因为九门提督主要管理步军巡捕五营三万余人。

但是要说亲贵,则肯定是领侍卫内大臣亲贵,因为领侍卫内大臣直接负责管理紫禁城内800—1200大内侍卫。

正因为距离皇帝太近,所以清廷制度,一共有六位“领侍卫内大臣”轮值,一天24小时,皇帝身边都有至少两名“领侍卫内大臣”存在。

虽然九门提督管的人多,但是九门提督所管理的巡捕营士兵战斗力是京城军队系统里最差的,可以说战斗力无限接近于保安;事实上每次清朝皇帝出行,九门提督所统领的巡捕营只负责清道和驱赶闲杂人等。

当然,九门提督所辖巡捕营本来也不算到清朝皇帝禁军系统里。

清朝皇帝禁军最里层就是领侍卫内大臣统带的侍卫,第二层则是护军营、前锋营,其中护军营定额一万人,随皇帝移动,简单说皇帝在哪,护军营就在哪儿;前锋营定额一千七百余人,全是精锐骑兵。


(怡亲王则担任过领侍卫内大臣)

回到正题: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谁的权力大。

这么说吧,九门提督管着京城治安,不是皇帝亲信是当不了这个职务的。


但是,皇帝亲信也是分层的,担任九门提督只代表是皇帝亲信,而担任领侍卫内大臣则代表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这里我举一个例子:乾隆三十四年,福隆安担任九门提督,但是同时,他的弟弟福康安则担任领侍卫内大臣。


显然,福康安比福隆安更得乾隆帝的信任。

不过最厉害的还是同时担任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在清朝历史上似乎只有和珅同时担任过这两项职务。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领侍卫内大臣的权力要比九门提督大,因为封建王朝时期,最重要的是皇帝的宠信。


兰台


一、级别

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

九门提督,之前正二品,之后从一品。

二、职权

领侍卫内大臣6人,上三旗各2。负责管理皇帝及皇宫侍卫处的大约2000侍卫,及蒙汉上三旗的侍卫亲军1400。平均下来,领侍卫内大臣管不到600。

九门提督,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乾隆之前为三营),管辖总兵力近3万。负责内城守卫,巡逻、断案及防火捕盗。

三、今天职务

领侍卫内大臣今天没有相似等级,职权相当于中央警卫师主管。

九门提督,相当于今天首都城防司令,首都警察厅长、武装部长、巡警刑警总队长,轻罪审判法庭庭长。

🍎领侍卫内大臣显然高于九门提督,政治军事地位有所差异。


四川達州


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都是一品,但九门提督是从一品(开始正二品,嘉庆朝升从一品),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从官阶到与皇帝亲近程度而言,无疑权力是领侍卫内大臣>九门提督。但两者在清代京城防务系统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八旗军队分为驻防八旗和禁旅八旗。八旗军队初期战斗力极强,待遇较之绿营兵高不少,人数也有限。驻防八旗,除了应对地方军事威胁以外,还起着监视绿营兵的作用。这么说吧,如果从京城攻入皇宫,要闯过三关。

第一关

京营八旗驻防于京城外围的交通要道。如《雍正王朝》里面提及的丰台大营,便是驻防京城,最重要的一支部队,驻防在京城西南部,最高长官为提督。此为第一关。

第二关

九门提督,嘉庆时升为从一品。负责京城内防务,稽查、治安,相当于京城防务指挥官加公安局长。下设左、右翼总兵各一人,正二品,所辖部队包括步军营(满、蒙、汉八旗兵)、巡捕营(驻防京城绿营兵)等,人数在3万左右。代表人物是隆科多。



第三关

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代表人物还有鳌拜、明珠。相当于紫禁城内,负责皇帝安全的侍卫头子,负责统一指挥调度皇宫侍卫。一般由上三旗贵族担任,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各两人。侍卫主要从上三旗的子弟中挑选,亦有从武进士中提拔的制度。如傅恒、福康安父子都曾在宫中做过侍卫,之后出任领侍卫内大臣,人数在1400左右。


此外还设有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由御前大臣管辖,而御前大臣一般由军机大臣兼任。

后记:

九门提督负责京城防务与治安,身系皇城安危。而领侍卫内大臣是皇帝的近臣,常伴左右,关系密切。两者相较之下,无论品级还是与皇帝关系,九门提督都稍逊一筹。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公子霜尘


先纠正一下,九门提督最初不是一品高官,而是正二品,后来才升为从一品。但无论是二品还是从一品,九门提督的权力都很大。



九门提督,又称步军统领,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主要负责京师的卫戍、警备和治安,统领满、蒙、汉军八旗步兵及绿营兵马,于康熙十三年始设,品级为正二品,嘉庆年间提升为从一品。可以说,整个清朝皇室和北京城的安全,全系于九门提督之手。



而领侍卫内大臣比九门提督从品级上还要高一点,是正一品,同样是负责皇室的安全,但与九门提督所负责的区域又有所不同。清朝在内廷设侍卫处,掌管御前侍卫亲军,主要负责皇帝本人的安全,堪称皇帝的贴身警卫。侍卫处的最高领导人就是领侍卫内大臣。



由于事涉皇帝本人的安全,所以领侍卫内大臣一职须由上三旗的旗人担任。每旗出两人,共六人,而且基本都是皇帝的亲信,甚至由皇子兼任。清朝历史上凡担任过领侍卫内大臣的官员,皆是满洲亲贵,而且均为皇帝极其信任的人,如遏必隆、鳌拜、明珠、胤祥、傅恒、和珅、福康安等。

所以,领侍卫内大臣无论是从官阶上看,还是从实际权力上看,抑或是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受皇帝的重视程度看,都要大于九门提督。


达摩说


在清朝历史上,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都是负责京城防务的高官,但他们的具体分工是有所区别的。


顾名思义,领侍卫内大臣是负责皇帝贴身警卫的官员,而九门提督则是负责北京内城九大城门内外防务的官员,属于皇帝的外围警卫。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都统率着京城的禁卫军,那么这二者之间,谁的权力更大呢?

九门提督的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也称为步军统领。在顺治元年时,便已设立步军统领衙门,后来经过变迁,至康熙十三年,步军统领衙门由原来只统辖步兵营发展到提督京城九门事务。至嘉庆四年,九门提督的品秩从正二品升格为从一品。

清朝时,京城内城的九座城门分别是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西直门和阜成门。这九座城门“九门走九车”,各有用途。步军统领衙门不仅负责这九座城门内外的卫戍,还要承担巡夜、救火、巡捕、断狱等治安工作。所以说步军统领衙门虽然隶属于兵部,又兼具警察职能。



步军统领衙门所率兵勇达3万人之多,而且装备非常精良,人员强干。作为步军统领衙门长官的九门提督位高权重,一直由皇帝信任的心腹出任。我们熟知的福隆安、和珅、隆科多、耆英、荣禄等都出任过此职。

我们再来看一下领侍卫内大臣一职。

清朝的八旗兵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驻防八旗是指镇守地方的八旗兵,而禁旅八旗则是指守卫京城的八旗禁卫军,又称京旗。这支京城禁卫军又可分为郎卫和兵卫。

兵卫是指骁骑营、步军营、健锐营、神机营等,由八旗都统衙门主管,负责皇宫周围的警卫。而郎卫则是皇帝的贴身侍卫,包括侍卫处和亲军营。

郎卫的兵员来自满蒙八旗,而郎卫中的御前侍卫均来自于镶黄、正黄和正白等三上旗。郎卫一般由侍卫千余人、亲军千余人,共计近三千人组成。

郎卫由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执掌统率。领侍卫内大臣属正一品官职,定员六人,上三旗各二人。领侍卫内大臣作为皇帝贴身警卫的主官,一般都由皇帝最为宠信的满亲贵族充任。胤祥、傅恒、兆惠、和珅、福康安都曾出任此职。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都是事关乎京城及皇帝安危的要职。从品阶等级看,领侍卫内大臣的官阶高于九门提督,领侍卫内大臣的身份也更加尊贵。但从权责方面分析,九门提督的实际权力比领侍卫内大臣要大得多。

不过,从出任过这两个官职的人员方面分析,虽然九门提督也是皇帝的心腹,但不可否认的是,事关皇帝的人身安危,作为负责皇帝贴身警卫的领侍卫内大臣更得皇帝宠信,发展的空间自然也更大。


岁月是一条河流


大家好,我是品读历史者,我来回答。

要想对比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大臣谁的权利大,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这两个官职。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简称九门提督或者步军统领,是清朝的驻京武官,设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品秩初为正二品,后于嘉庆年间升为从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是清朝的官名。清代制度设"侍卫处",领侍卫内大臣是皇帝贴身警卫的指挥、调度人,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 ,建威将军、领侍卫内大臣、掌卫事大臣、八旗都统、各省驻防将军、提督"等均穿戴一品麒麟补服。

在清朝历史中,担任过领侍卫内大臣职务的重要人物有很多: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鳌拜、和珅、明珠、傅恒、福康安以及清朝的历代亲王们。

担任过九门提督职务的重要人物也有很多: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舒赫德、阿里衮、隆科多、福隆安、和珅等重要人物以及清朝的历代亲王、宗室大臣们。

由此不难看出这是两个分量最重的官职,因为都是保护皇上的,一个是进近身保护,一个是外围保护。

如果是拿分别由亲王担任的领侍卫内大臣和九门提督相比的话,那他们互相之间是没有地位高低之分的。

毕竟他们本身的品级都是王、都是地位达到了顶尖的人物,地位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差别。

单纯人员编制上来说,领侍卫内大臣是比不过九门提督的。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记载:“侍卫处设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内大臣,从一品,各六人。”这里就明确了领侍卫内大臣的品级和定员。侍卫处是由八旗中的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子弟组成,负责保卫皇宫、皇室成员安全、守卫宫门、引导官员觐见、保卫皇帝出巡等。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都是侍卫处长官,上三旗各二人,另有从二品散秩大臣若干辅助处理各类事务,也都由上三旗选拔。下属正三品一等侍卫60人(上三旗各20人);正四品二等侍卫150人(上三旗各50人);正五品三等侍卫270人(上三旗各90人),蓝翎侍卫90人(上三旗各30人);以及四等侍卫、汉侍卫、亲军校等。营兵亦自三旗中挑选,

因为他们的权力范围仅局限于保护皇宫,一个职位的权力还由六个人分割掌管,领侍卫内大臣手下有六百名左右精挑细选的御前侍卫,再加上侍卫亲军一千多人,共计两千人左右。

九门提督负责京师的警卫、治安,其统率的部队长期保持在3万人左右,且人员精干,装备精良。九门提督下设机构也很庞大,

步军统领衙门除衙门本部外,还下设八旗步军营、巡捕五营、内外城十六门管理机构和白塔山信炮管理部门。
步军统领之下,设有左、右翼总兵各一人与步军统领同堂办公;八旗步兵营则设有左、右翼尉各一人(秩正三品)。八旗步兵营主要驻守内城。
巡捕五营分布于外城和四郊,中营驻扎于圆明园一带,由副将(从二品,隶属于总兵)一员带领,下分五汛(每汛有官兵370人至580人不等);南营分防外城及南郊,下辖六汛;北营分防北郊,左营分防东郊,右营分防西郊,以上三营均各辖四汛。巡捕五营总计二十三汛。南、北、左、右四营设参将一人,游击一人。

所以说兵力根本比不过掌管了整个皇城的九门提督。

但从权力大小来说,领侍卫大臣的权利要大于九门提督

"侍卫处",其实不要小看它,因为这个职位是标准的正一品。而反观作为京城卫戍区司令的九门提督,其实刚开始也只是正二品设置,只是后来考虑到地位重要,提升了半格,也就是从一品,而这和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显然没法比。

领侍卫内大臣虽然人数不及九门提督的多,但是地位更高,毕竟离皇帝更近。

并且九门提督几乎很少由皇室宗亲担任,因为掌控的兵力太多容易造反,而领侍卫内大臣都是皇室宗亲,孰轻孰重一看便知。

最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领侍卫内大臣全面碾压九门提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