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觉得在管理上应如何体现天之道的思想?

策划家嵩岳


我的一篇文章说明了这个问题,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我,题目是《管理者如何才能理顺团队内部的人与事?天道思路让你恍然大悟》。

这里摘录部分内容,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解释一下天之道,所谓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其含义是指世间万物都有自然规律的制约,正如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低处的水位也因此而变高,浓的气味会扩散到淡的地方,于是淡的地方的气味就变浓,太高的山就会倒塌,太深的谷会被填平。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平衡。这就是天之道的精髓。

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用人和做事。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无法和一个团队的力量抗衡,没有那一个个体可以独立完成所有的事情,没有那个企业的人才能力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一件事情的轻重缓急是相同的。只要有人就有竞争,让竞争成为促进团队成长的加速剂,才是上上之策。

这其中最需要的就是平衡的力量,所谓平衡就是松弛有度,让太忙的人适度休息,让想提升的人有更多锻炼的机会,让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心。具体而言我觉得有三个方面,一是做好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二是做好人与事之间的平衡,三是做好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的平衡。

具体如何做,细节可以到文章中仔细阅读。

总而言之,对于管理者而言,通过天之道,可以让管理者摆脱四处救火的乱象,让员工得到充分成长,让组织得到持续完善,让业务目标得到最大实现,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我们必须掌握平衡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整个团队的作用


我的文章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797336897162052109/


众生品阅


一,什么叫天道?企业的天是谁?

《道德经》有一段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的就是天之道的能量平衡,道是自然的,和谐的,统一的,共生的。

企业的天是谁?企业的道是谁?是顾客!天之道就是你经营服务对待顾客的学问之道。

二,如何运用天之道的思想经营企业?

1,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的生存根本就是不断挖掘客户需求、满足顾客的需求,解决社会问题,实现企业稳定增长。凡事和企业客户相关的都当作天大的事去抓,把顾客时时放在最重要核心的位置,把“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作为企业的宗旨。

2,对内经营好员工,不断成就员工,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做一个受员工尊敬的企业;对外用产品和服务造福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3,在为企业做顶层设计时,一定要关注生态、责任和公益,把企业未来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和当下对社会的生态、公益和责任关联起来,做一个有担当有使命的公司。

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属于公司的商业模式、分配模式、管理模式、运营模式以及人才培养和各种机制建设,与当下社会、自然、生态和谐共生。

三,如何运用天之道的思想经营员工?

1,打造阳光、开放、公平、高效运营管理系统,把成就员工,让员工变得伟大和幸福作为管理的理念和目标。

2,现在是一个高效合作的时代,也是人类意识觉醒的时代,企业要想基业长青,就必须解决好分配问题。从古到今概莫如此,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就是解决了分配问题,那就是“给谁干?干完怎么分?”,农村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问题,城市允许个体工商户的发展解决了城市动力和活力的问题。

所以,分钱分名分未来是当下企业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薪酬机制解决分配的问题,与基层结为利益共同体;通过晋升机制解决员工分名的问题,和中层结为荣誉共同体;通过股权分配模式解决分未来的问题,一起为了共同的使命愿景往前走,和高层结为精神共同体。

3,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要有使命,要有魂,对内经营员工,唤醒员工的慧命,通过努力去创造财富,成就梦想,实现个人价值,提升人生的维度;对外服务客户,解决社会问题,让这个世界因我们而变得更加美好!


博诺思李俊乐


我认为老子的《道德经》里讲的天之道和天下之道影响之下产生的圣人之道,还是有一些不同的,管理学的时候,直接讲天之道就太大了。管理学应该是体会圣人之道。如果刚刚接触圣人之道,其实不好掌握,建议你可以看看稻盛和夫的一些东西,做为一些参考再去看道德经里的东西,会有点启发的作用。有的时候,学一个道理,要有一些参考的故事来做例子会更容易接受。如果直接从字面上翻译那几千个字,其实学不到精髓。


微工匠2019


一个人干不过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干不过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干不过一个趋势。而趋势就是天道。天下大事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不管是尊王攘夷,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周公吐脯,天下归心。领导者本身要有一定的哲学思维,看透趋势。一个优秀的团队去打造一个系统去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必须的招纳天下英才,而大势所趋,才是招纳他们的根本条件和因素。以天下大势提出自己的宏伟蓝图,才可以上下同欲者胜。所谓的天道在管理中的应用,一个是你的目标是否无限接近未来的社会趋势,所谓准。一个是你的目标是否是所有方案中最宏大的,所谓高。一个是你的目标是否更具操作性,灵活性,所谓实。用最优秀的人才组建一个优秀的团队,打造一个有远见的符合社会趋势的系统,立不败之地,谁予争锋!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水泥森林樵夫


不敢说懂管理,说几点自己的心得。

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十个指头弹琴,方是华美乐章。一个好的管理者,就是要去补位,不让差得太差,以致没救。不让好的没有方向,要做更有力的指导,帮他继续前进,为企业创造收益。

2、天之道,有因必有果。什么意思?做企业做管理,都知道领导是要结果的,但是更应该注重导致结果的原因。很多人任务安排下去就不管了,只看结果,美其名曰结果导向,其实过程中需要辅导,督促,不要等到结果已经不可逆了,再问责甩锅,更好。

暂时想到这两点。希望能帮到你。


副业导师阿宽


素书中的管理思想,分别对应企业领导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了解下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零悠然自得


天之道的意思大致是凡事要有预先作好计划安排,行动才不困难。上下级要相互信任,诚信沟通。做事不光是去做,要做出好结果,干出绩效来。工作中乐于学习,肯于钻研,精益求精。这些思想用在管理中,就是工作有计划,上下要沟通,业务要进步,交往要诚信,办事要结果,头脑要清醒,一切有条不紊,顺理成章。


gxx781222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任何事物要求长远的发展都需要平恒,所以天道的行为准则就是制约万物之间的平恒,使万物保持恒定的发展状态,这才是长远之道,没有情理可言。

而管理也一样,需要去维持团体的平恒,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平恒,自己与对手之间的平恒(可以保持一种积极发展的竞争状态),自己与员工之间的平恒,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平恒等等,只要运用好这些平恒的道理就会向着更加长远的方向发展了。


修行之道


自上而下,各守乃业,视出力多寡得报酬,至于谁鉴定这个多寡吗,俺不懂,凭良心?


武宫再现


高层行道家,中层行儒家,基层行法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