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资产证券化:金融战疫中的另类逆行者

央妈亲自上阵,金融战疫加码。2月17日下调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10个基点,20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1年期LPR降至4.05%,5年期以上LPR降至4.75%。

为市场提供充裕的流动性支持,央行的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进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需要更多的市场化机构参与。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的过程中,资产证券化发挥着积极作用。有研究机构指出,挂钩LPR浮动利率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实现资产端和证券端均挂钩LPR的定价机制,有效规避利率错配风险。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发挥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底层贷款“价值发现”的功能,反向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的市场传导机制。

资产证券化融资应对疫情冲击

ABS(资产支持证券)和ABN(资产支持票据)作为资产证券化的代表性产品,着眼于项目质量和现金流情况,是疫情中遭遇暂时性困难,但长期经营稳健的企业,实现快速融资的途径。

不同于传统银行信贷看重企业信用评级,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更看重具体项目的评级。如ABS将银行贷款、企业应收账款等有可预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打包成资产池,然后向投资者发行债券。ABN本质跟ABS一样,但是发行方式为定向募集,期限相对较短。

由于疫情影响,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冲击,但大部分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段时间内的经营压力,而银行贷款对质押物的要求,导致企业即使拥有前景良好的项目,可能也因为缺钱而难以展开,此时,聚焦项目本身赚钱能力的资产证券化融资就可以体现出独特优势。

截至2月16日,本月以来共有74个企业ABS项目备案,备案数量较多,涉及城市供热收费、供应链金融、房地产应收账款、绿色金融等项目。

平安信托作为发行载体管理机构的“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绿色定向资产支持票据信托”成功发行,规模10亿元,这是国内首单民营企业疫情防控ABN,优先级发行利率3.1%起,创民营企业ABN发行利率历史新低。

绿色资产支持证券放量

绿色金融近年来逐步成为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发力点。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第七条提出,“推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总结前期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规范绿色信贷基础资产遴选,探索高效、低成本抵质押权变更登记方式,提升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流动性,加强相关信息披露管理等举措,推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常态化发展。

根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绿色项目共包含 6 大类节能、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清洁交通、清洁能源以及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

2019年1-10月,我国共有97家发行人发行绿色债券(不含资产支持证券)127期,发行规模达2046.77亿元,发行家数、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同比均明显增加;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共发行21单,发行规模为319.50亿元,发行单数和发行规模同比均有所增加。

本文源自平安信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