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防控第一线,平凡坚守显担当红兴隆院检察干警、九三院工作人员参与基层社区防疫管控工作

疫情防控第一线,平凡坚守显担当红兴隆院检察干警、九三院工作人员参与基层社区防疫管控工作

2月19日,接到农垦红兴隆管理局防控疫情指挥部卡口24小时值勤命令后,红兴隆人民检察院干警纷纷响应号召、踊跃报名,经院党组研究决定,由15名男干警参加这项任务,这支代表“红检精神”的值勤队整装待发、精神抖擞!这支队伍包括有5名院领导、10名普通干警,他们平均年龄35岁,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防控一线。

这是一群坚守在康定小区北口(医院)卡点的检察干警,眼望万家灯火,他们脸上写满坚定;午夜寒风凛冽,他们依然平凡坚守!疫情防控是一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院党组成员始终坚守一线带班,并督导检查、慰问关怀一线值勤干警。
轻轻地离家,孩子刚刚熟睡;轻轻地回家,孩子刚刚睡醒。检察干警只能抽出时间去照顾家庭,因为使命在肩,群众说:“社区门口,有你在,我们安心。”这句话是对党员干部的期待和激励!有一种信念叫执着,有一种信心叫必胜!检察干警们无论是在业务工作还是在防控疫情一线都从未退缩,奋勇向前。“孩子刚出生两个多月,也没能照顾好妻子,感觉很亏欠她,但为了防控疫情无怨无悔!”干警吴海东如是说。话语间满含愧疚与歉意,疫情之下,干警们舍小家为大家,为百姓的岁月静好,在平凡中负重前行。


做好防护,戴上袖标,冲上疫情防控最前沿。他们不忘初心与使命,书写了红检人的责任与担当!疫情当前,守土担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红兴隆院干警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团结起来用百倍信心去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疫情之下,边陲小镇九三豆都,众志成城,不畏险!全力以赴,无名英雄主动请缨,默默奉献,不怕难!有身先士卒的党员干部、有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有积极踊跃的普通群众……他们都行动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这群人中,有这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党员,接到志愿者招募通知,主动报名,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这位可敬的前辈名叫王洪光,是九三人民检察院的一名聘用制人员,主要负责院里的安保工作。

他是一名退伍老兵,时隔多年,一丝不苟的军队作风在他的身上依旧呈现着,平日里,因为他与干警们的上班时间刚好相反,所以干警们与他的交集并不多,很多干警都只知道他叫“王师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值夜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毫不懈怠的巡查,换来几千个夜晚的平安。也正是这份执着与坚守,使得他在做出选择时,是那样的义无反顾。


“今天阳光好,天气暖和,大家晒晒太阳可以,但是可不要聚集哦……”
“出门上班、买菜的,要带好口罩,口罩不用了不准乱丢哈,全部丢到指定的垃圾桶内……”
“没有特别急的事儿,大家就尽量不要出小区啦……”
作为一名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这些天他一直重复着这些亲切的话语,由于他在小区内德高望重,所以他的劝导大家都主动遵守,也很支持,劝导效果很好。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和年轻志愿者一样,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对外来车辆和人员进行劝阻,对本小区车辆和居民全部进行测温、询问、登记,无异常后方可进出,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架起了第一道防线。
院里有的干警问王师傅,“您为什么参加志愿者?”“因为我是一名老党员,国家有难,出点力是应该的。”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份平凡,他胸前的党徽和臂膀上鲜红的袖章在太阳的映照下,却显得格外耀眼。同时,他摆摆手说:“我做的事情不值得一提的……”
当说起王师傅年纪大,应该多保重身体,不应该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时,王师傅着急地说:“我是一名军人,当年在老山前线枪林弹雨都不怕,还怕这病毒不成?现在习主席亲自指挥,说一定要把百姓安危放在首位,我是一名党员,做这点事情又算得了什么!”这位65岁的志愿者,不顾家人的劝阻,在社区疫情联防联控岗位上坚守着。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危难时刻显本色,大事难事勇当先。王师傅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九三院的全体干警也在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平凡中方显九三检察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