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孩子在学校文具被抢,该不该在班级群里说?

用户71324861668


我觉得不该在群里说。小孩之间的问题最好让他们自己解决,让他们自己锻炼一下处理事情的能力,家长呢,要给孩子指引正确的处理事情的方向。如果孩子太小了,实在处理不好,可以跟老师说一下,这些是我个人的建议。





Z英姐


上次给我弟弟买了篮球(四年级),他不敢带去学校,因为每次他把球拿出来,就会有其他小孩子抢。

这种情况很常见,毕竟有些小孩还没有学会对有吸引力的东西进行自控,在班群里讲,大家都把班级群当发泄了,容易激化矛盾。

你可以从班级群找到对方小孩家长的微信,私下商量,和平解决。


骑兔子的羊


孩子文具被抢,怎么处理,十分考验家长。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如果在班级群里一本正经地提出来,一方面涉事家长会觉得,孩子们之间的小事,你在家长群里讲,让他们下不来台;另一方面,其它家长也会觉得是不是小题大做,没有必要。

但是,如果听之任之甚至转而责怪自己的孩子,也可能会让孩子无端遭受委屈,甚至影响孩子的读书热情。

告诉班主任,也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处理方式,这样可能进一步激化孩子之间的矛盾,导致校园霸凌的出现。

建议分步骤的来处理,第一步,和自己家的孩子好好交流一下,那个孩子是把文具拿走了不给了,还是暂时用一下,如果暂时用,那就告诉他,今天我需要用这个文具,你要还给我;如果对方不给,那么好,不给的话,你就要拿你的文具和我交换。如果不想换的话,就还给我。就是要让对方也付出代价,改变自己喜欢的就要拿去的思维习惯。

第二步,如果对方孩子强行要占有自己的文具,那么好,就让孩子自己去找老师裁决,告诉老师,这是我的东西,他已经借走了一天了,现在我要用,他不给,要和他换,他也不同意。老师一般会主持正义。

第三步,如果说老师多次调解不行,仍然私底下找孩子抢文具,那就私底下找对方家长,告诉他,孩子之间因为文具频繁起争执,希望对方关注。

总之,既要解决问题,又要留足面子,对方家长如果不是胡搅蛮缠,应该听得进去。


助考官


您好!非常开兴能够帮助到您!

作为一个成人,我们在处理孩子问题时首先要做的是回归到孩子的心态去看待问题!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必须让自己变成孩子,才可以更好的去做孩子的先生!您说到的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可能完全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严重!就像两个小孩生气了,打了一架!但是没多长时间两人就又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如果再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介入了,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不建议您在班级群里去说!

针对孩子的情况给您一些我认为积极的建议:

第一:平息自己的情绪

有科学验证,人在情绪中的智商基本为零!所做的选择会回到原始动物状态!想到的都是报复,这时候不适合处理问题!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所以先把自己从情绪中解放出来,再客观的去看待问题!可能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了!

第二:了解事情的真相!

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强,表达能力很弱!有时候并不能够把完整的事情经过讲述出来!所以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最好的方法是从爱的角度出发去选择一个最适合解决问题的情况!比如:孩子的朋友可能只是想看看孩子的文具,但是他没有跟孩子讲清楚!孩子把文具借给朋友看,但是忘记及时要回来了!在这里我们的假设有可能并非是事情真相,但是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去解决问题!

第三:给予孩子合适的建议

比如:孩子如果觉得自己可以处理这件事情那就给予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机会!这样正好给孩子一个很好的锻炼人际交往的机会!

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不能够独立的处理,我们在征求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孩子去沟通了解事情的经过更好的去处理问题!

当然如果确实是学校欺凌事件我们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跟老师,家长沟通!确保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健康成长!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更多的家庭教育观念,您可以关注我!每天带您进步一点点!


家庭教育泰瑞老师


孩子在学校文具被抢,不应该在班级群里说。首先,班级群更多的是老师和家长分享学生学习,日常管理等信息交流的群;其次,家长在群里说孩子文具被抢,会让老师很难堪,显得老师班级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此类事件的发生,再者也会对其他学生和家长造成不良影响,抢东西的家长肯定不舒服,在加上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很快,其它家长可能无意间说同学A抢了B的东西,小朋友们就可能潜意识的觉得B同学不友好,而对B同学的在校生活造成影响。所以,发生问题中的现象时家长不应该在班级群里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1和自己孩子交流沟通,并搞清楚事情的真实性与来龙去脉; 2.和班主任老师沟通,了解老师是否知道此事以及知道后是否采用妥当的方式处理;3:若老师知道并处理无效后,A家长可以私下联系B家长进行沟通,让B家长教育自己孩子,并告诉孩子抢东西的严重性,从孩子成长发展的角度进行教育引导孩子。我相信所有的事情,只要家校联手采用合理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这类事件的发生概率就会降低。


郭晶


班级群是家长和老师的共享资源,孩子文具被抢可以在班级群里说,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孩子班里几十个同学,老师为了联系家长方便建立了班级群,做家长的也不可能有所有孩子家长的电话或微信。孩子文具被抢是什么情况你可以在群里单独@一下某某家长,询问一下家长怎么回事,不要因为孩子文具被抢,就觉得孩子受了天大委屈,非要跟对方家长挣个脸红脖子粗。小孩的事一个巴掌拍不响,放平心态拿出自己的素质,你在群里说了这个事,就会引起对方家长重视,谁不要面子?谁是谁非其他家长心里都有一杆秤,多说无益!如果你在群里说话过激,制造矛盾会让老师难堪,也会给自己的孩子树敌,孩子之间的事挣不出所以然,也许明天俩孩子就手拉手玩呢!


普罗旺斯超姐


作为一位一线教师,还有家长的身份来说,家长真的不要在群里反映孩子的情况。

孩子在学校难免会遇到各种事情,当孩子回家给父母说起来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重视,但是一定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家长可以私下和老师沟通,告诉老师事情的原委,让老师来处理,但是实在不行,可以在微信群里加那个孩子家长的微信,来沟通。

再者也是更重要的,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保护好自己和自己的东西。

再啰嗦一下,就是有事情真的不要在群里反映,让老师感觉有种挑事的感觉。老师会感觉有些为难。



张老师的英语


可以说阿,首先要温柔地询问他、关心他,让他倾诉出自己的委屈。很多问题孩子第一次遇到,根本不知道怎样解决,这就需要家长多留意,多帮孩子开导。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先处理情绪,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自己的孩子,那么长此以往,孩子遇到事情更不愿意跟你倾诉,不良情绪闷在自己肚子里得不到发泄时,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障碍。

据孩子经历的事情本身进行分析,不要先入为主地下结论,认为是自己的孩子招惹了别的孩子,才受到的欺负。盲目判断是非,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可能拉远亲子之间的关系。

从孩子描述的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孩子之间真正矛盾所在。

然后在安静的班级群说萱萱的文具借给某位同学用了明天记得带过来上学这样委婉的语气。


酷奇影视


最好私下和班主任说,在班级群说一下全班家长和同学都知道你孩子的东西被抢,毕竟只有一小部分同学知道,如果你在班级群里公布,有几点不妥的地方:

1、遇到此类问题应该第一时间和老师沟通,看看老师怎么说,如果老师很负责说我第二天问问情况,批评教育了那个孩子,那么问题就小范围的解决了。

2、老师面子会挂不住,你的孩子遇到问题你没有第一时间和老师沟通,却是在群里公布,这有责备老师管理失职的意思,老师心里会不舒服。

3、如果在群里说,如果那边家长脾气暴躁,打了他们家小孩,那么他们家小孩就会怀恨在心,后面可能会持续针对你的小孩。

4、你在家长群里说的话,等于告诉全班同学和家长你的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那么有些调皮的小家伙甚至会来嘲笑你的孩子,给你的孩子徒增烦恼。

5、如果第二天老师解决的也不好,那你可以单独私聊一下那个同学的家长(最好是爸爸),语言委婉一点的让他对他孩子的行为约束一下。

最后总结一下:小孩子之间大闹文具被抢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冷静下来针对性的教育一下就好了。


天獁艾超


不要在班级群里说,对孩子对老师都不好,而且班级群基本上就是通知群,不是用来讨论这些事情的地方,有问题先要去找老师,老师比较反感班级群里讨论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出现文具被抢,确实让人生气,家长首先要同孩子问清楚,为什么被抢,抢了什么,被抢次数等,分析好问题是否出现在自己孩子身上,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确实是无辜被抢,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1. 私下与班主任老师沟通 有问题找老师,大家都知道,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家长应该先私下联系老师沟通一下,阐述一下问题,看看老师能否帮助解决,让老师帮助调开座位或者制止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2. 私下与对方孩子家长联系沟通 说真的,你要是一块橡皮或者铅笔被抢,找了对方家长,人家也是认为你事儿多,也有可能各种不配合,或者哼哼哈哈答应。当然大部分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孩子品德道德上的教育,会适当教育自己孩子改正。所以可以和对方家长沟通,态度不要过于强硬,孩子出现问题,家长不要因此打架。
  3. 让孩子自己去沟通 有的孩子比较老实,被欺负也是闷不吭声,有的回家都不敢和家长说,遇到这种问题,家长还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该反抗还是要反抗的,被抢可以去抢回来,可以去找老师,以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同学,不学会保护自己,怎么去成长?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孩子需要在磨练中成长。
  4. 直接找对方孩子解决 作为大人,直接找孩子解决有点以大欺小,但如果自己孩子总是被欺负被抢,那就必须要见面解决。最好是让孩子的奶奶辈去,因为我周围这种霸气的奶奶辈真的很厉害,而且确实有效果,因为孩子、家长和老师都惹不起。

总之,遇到类似问题还是应该先问清楚事情原因,然后再去找老师去解决。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问题总会解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