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荐读:风雨狼牙山|张仁义

以下文章来源于河南思客 ,作者河南思客

  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境内的太行山巍巍群峰之中,有一座历史名山,因其峥嵘险峻,奇峰林立,状若狼牙,直刺青天,故名“狼牙山”。“狼山竞秀”为古易州十景和古城保定八景之一,是国家森林公园、河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相信多数人和我一样,最初知道狼牙山,是源自上学时学过的那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这座山上曾发生过气壮山河的“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从那时起,潜意识里我便对这座英雄的山充满了崇敬和向往。

荐读:风雨狼牙山|张仁义

  1996年冬天,我参军到了河北,部队就在狼牙山脚下。狼牙山主峰莲花峰海拔1105米,上面建有“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爬山既能锻炼战士们体能、意志,又能借机开展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所以部队常把狼牙山作为拉练目的地。其间,我曾登临过狼牙山,留下了深刻印象。

  时隔20多年后,我趁国庆假期带着全家再次登上了狼牙山。之所以选择在这个节点故地重游,一是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再登狼牙山和重走长征路一样,很有意义,是感怀和铭记,更是追寻和传承。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想让正上中小学的儿女跳出书本,到实地接受一下红色传统教育。

荐读:风雨狼牙山|张仁义

作者全家在狼牙山五勇士雕塑前合影

  古城保定10月3日还是大晴天,第二天一早却下起了蒙蒙细雨,伴着瑟瑟秋风,不禁让人寒意顿生。和我是一批兵的军平,晚我一年入伍的德众,还有卫生员小陈,他们都相继转业到了保定。退伍后我们之间虽然少有联系,但一个战壕爬出来的,战友情是永恒的。正犹豫间,他们的车子已准时开到了我住的酒店,“军中无戏言”,那就一起风雨狼牙山吧。

  保定到狼牙山早已修通了高速。一个小时左右,我们从狼牙山站下高速沿山路继续前行。这个时节已无法领略到狼牙山闻名遐迩的山花烂漫,但道路两旁成林成海的柿树上,一个个红灯笼一样盈满枝头的“磨盘柿”早已醉了人心。我们索性停下来,图个事事如意。老乡的柿子摊儿一个挨一个,若有兴致还可以进园采摘。新村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秀水景观,如诗如画。一排溜儿农家乐前,停满了悬挂各地牌照的轿车。

荐读:风雨狼牙山|张仁义

作者(左)和战友军平、小陈在“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处合影

  我对孩子们说,这里是革命老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所属狼牙山根据地的一部分,60多年前这里的乡亲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过巨大牺牲。见我感慨,军平补充介绍说,这里就是狼牙山所在地有名的石家统村,国富不忘老区,如今在党的政策支持下,老区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孩子们若有所悟。

  车过石家统村后,坡路越来越陡。抬眼望,狼牙山群峰笼罩在一片山岚雾霭中,时隐时现,恍若仙境。不一会儿,就到了狼牙山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幅党旗雕塑,雨后愈显红艳。党旗前矗立着伟岸的“狼牙山五勇士”雕像,四周摆满了黄、白色的菊花,尽显庄重与圣洁。游人纷纷以党旗及五勇士雕像为背景拍照留念。党旗下方竖立着一个印有“入党誓词”的牌子,每天都有单位组织党员在此进行入党宣誓或重温誓词,传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再出发。

  党旗右侧是高大雄伟的“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馆名由原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杨成武老将军题写,字体苍劲有力。馆内设有历史资料、图片、抗战文物、战斗场景等4个展厅,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控制手段,生动再现了我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那段历史,深刻揭露了日寇在我根据地犯下的滔天罪行。

荐读:风雨狼牙山|张仁义

  从陈列馆出来,绵绵细雨仍下个不停,大家对上山隐约有了退意。这时9岁的儿子不干了。

  “不是说要带我们上山,看五勇士当年是从哪里跳崖的吗?咋不上了?”“这不还下着雨吗!”我说道。“讲解员说五勇士连死都不怕,这点雨我们怕了?”这话说得没毛病,我等唯有风雨前行了!

  下来索道站,便上了木质栈道,再爬半小时左右才能到达山顶。儿子和女儿各吃了一桶泡面,有劲后穿着雨衣只管前头跑,大家只好打起精神后面追。栈道每隔五米左右便是一个木桩,上面各绑一面国旗,红旗猎猎,连到山顶,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也营造出了浓厚的国庆氛围。

荐读:风雨狼牙山|张仁义

  步行约20分钟,我们便来到了“棋盘坨”,这里是狼牙山的一座主峰,也就是五勇士跳崖处。

  “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站在“五勇士跳崖处”,课文上描述的情节便在眼前铺展开来,我仿佛看到了发生在1941年9月25日棋盘坨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当日在与日寇的激战中,为掩护当地干部群众及主力部队转移,五位八路军战士在班长马宝玉带领下,与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子弹打完,就用石头当武器砸向敌人。最后毅然将敌人引至三面悬崖峭壁的棋盘坨上。

  面对步步逼近、成群结队的敌军,他们宁死不屈,义无反顾地从狼牙山巅纵身跳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在坠落过程中,因被岩石中长出的树木挂住,虽身负重伤但幸免于难。他们掩护大部队实现了安全转移,胜利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这之后,滔滔易水河传颂着战士的英名,巍巍狼牙山铭刻着英雄的壮举,受到人们无限崇敬和怀念。

荐读:风雨狼牙山|张仁义

  今天的狼牙山最高峰,一柱擎天,直插云霄的纪念塔,是遭日寇炮轰毁损后1959年由易县人民委员会再建的。2015年,易县县委对纪念塔进行了整体修复与亮化。整修后的纪念塔底座3.06米,塔身五层,呈正五边形。塔身呈乳白色,高21.5米;塔身上部镶嵌着聂荣臻元帅题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九个金色大字;塔身下部呈军旗形,镶嵌着汉白玉的五勇士半身浮雕像。浮雕下镌刻有碑文,全文如下:

  1941年9月25日,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七连六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五人奉命掩护主力部队和地方干部群众突围,与日伪军2500之众激战五小时击退四次冲锋,弹尽路绝,宁死不屈,英勇跳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  五勇士不朽丰碑永存!   中共易县县委2015年9月3日志

  碑文向东有一碑亭,亭内有一个六棱大理石碑,碑上刻有彭真、聂荣臻、杨成武、刘澜涛、陈正湘、史进前等领导的题词。

  聂荣臻元帅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狼牙山已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更是一座精神丰碑,时刻唤醒和激发着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不信你看,在201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天安门阅兵仪式上,紧随三军仪仗队后,首个接受党和人民检阅的便是“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

荐读:风雨狼牙山|张仁义

  狼牙山之行,让孩子们感慨万千。女儿说:“我们坐索道上来,还爬得这么辛苦,当年连台阶都没有,如此陡峭的山路,五勇士是怎么爬上来的?更何况还要和敌人战斗、周旋!舍身跳崖,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儿子看了看双眼红红的姐姐,说:“咱爸也当过解放军,解放军可真勇敢!”在老部队的操场跑道上,儿子一上来先跑了两圈,说:“我要把身体锻炼好,长大了也当解放军呢!”

  狼牙山归来已有多日,这座山上曾经发生的那段历史风云仍时常浮现在脑海,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对英雄敬仰缅怀的同时,更感受到了和平弥足珍贵,也更加明晰了我作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

  风雨狼牙山!不虚此行!

(本文配图1、4、6来自网络,其余均为本文作者提供)

本篇审稿 李丹 组版 王睿鹏

张仁义,河南鲁山人,文学爱好者。《河南思客》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