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文安:文明实践“总动员”打好全民“主动仗”

在各村街、社区24小时值守,筑起疫情防控“钢铁长城”;宣传先进典型,凝心聚气,营造积极奉献良好氛围;主动对接企业,为复工复产创造条件……在疫情防控中,文安县以文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充分发挥文明实践县、乡、村三级阵地、六大平台、2200余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25000多名志愿者作用,发起文明实践“总动员”,打好精神文明教育“主动仗”,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贡献力量。

1月25日,文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针对镇村、社区、企业等不同领域的疫情防控特点,有针对性派出符合专业技能的志愿服务队开展巡逻防控、病毒消杀、应急救援、后勤保障、心理援助、文明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并按照确诊病例点、疑似病例点、一般防控点等不同区域划分不同安全等级,采取不同防控措施。同时,成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应急响应中心,协调联系各职能部门及时处理志愿服务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全县13个乡镇和383个行政村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成立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24小时驻守乡村防控一线;全县86个无物业小区由76个县直部门的3300多名党员组成志愿服务先锋队,分包结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文安的疫情防控宣传做到了全覆盖,让我们全方面了解了疫情防控知识,也了解了那些为保障全县人民生命安全而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者’们的先进事迹。众志成城,我们必胜!”2月15日,文安县居民李云鹏对全县疫情防控宣传竖起了大拇指。

目前,文安县已累计推出先进典型21个,包括牺牲在抗疫一线的“最美政法干警”王大伟、主动请战奔赴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医护“四勇士”、带领村民一线抗“疫”的硬核村干部万岩青等;带动草根公益协会、暖春志愿者、华夏幸福、五棵松木业等企业、组织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累计捐款232.78万元;在县域主流媒体以及户外大屏,以新闻专访、公益广告、科普小视频、彩铃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科普知识,实现了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城乡群众全面覆盖,真正达到了强信心、稳民心、除疑心、暖人心的宣传效果;组织全县文艺志愿者以疫情防控中的楷模、感人事迹为原型,创作充满正能量、富有感染力的歌曲、微电影、诗歌散文、字画等各类文艺作品144个,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注入了强大的战“疫”信心和决心。

文安县充分发挥文化科技与普法服务、健康体育服务等六大平台作用,组织开展“三大文明行动”,树起文安“讲科学、讲卫生、讲文明、讲奉献”的精神新风貌风向标。由城管、环保、住建、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牵头组织志愿者,在全县开展以“共建卫生家园、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同时,开展以“共建文明家园、共建文明乡风”为主题的移风易俗行动,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规范约束作用,严格执行婚事缓办、丧事简办。行动开展以来,全县206起丧事全部按照一天丧期、不设席、不收礼等要求办理,各类喜事全部延办,减少了人群聚集,倡导了文明新风。

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文安全县三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按要求分类奔赴各自服务战线。按照“本地化、社区化、组织化、安全化”的基本原则,在县直机关、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中组建508支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和21支“青年突击队”,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参与到本单位及居住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查社区住户22114户、70864人,农村人口48万人次,为小区和村街居民筑起安全“屏障”。

为了让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和党员干部暖心安心,文安县组织文明单位和13家社会服务团队开展了“你守护一线,我们守护你”志愿服务活动,与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家庭建立“一对一”帮扶对子,为他们采购配送米面粮油菜等生活用品。为解决夫妻双双踏上战疫前线家庭留守儿童无人教育的实际难题,文安青少年教育志愿者服务队组织23名中小学教师,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微信视频或网络学习辅导。文安灵栖心理咨询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开展了疫情防控网络心理健康专项志愿服务,公布24小时网络心理援助热线,为50名群众进行了心理疏导。同时,通过广泛宣传“哭泣的女医护人员”“独自焦灼的青少年”“抗疫期愤怒的母亲”等心理援助故事,有效缓解了民众的恐慌情绪。

县发改局、环保局、应急保障局及相关乡镇组建保障复工企业生产志愿服务队,对已经或即将复工复产的40家企业,特别是为疫区生产医疗物资的企业,提供人员信息排查、生产材料调配、物资运输保障等相关服务。在志愿服务队的帮助下,河北一木集成房屋科技有限公司提前完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1000套箱式集成房屋的生产任务,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