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驰援日记|病区里所有“小事”都要当做“大事”

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艳 通讯员 简文杨 李饶尧)中山六院心内科护长黄晓静此次驰援武汉承担的工作室院感护士,“牢牢盯着”队员按流程穿防护服就是院感护士的责任,力求做到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们避免感染。如何让护目镜不起雾,从而保障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后更好的工作?黄晓静发现了一个“诀窍”,在进入隔离病房钱,用洗洁精擦拭护目镜可以解决起雾的问题。她说,病区里,所有“小事”,都要当做“大事”认真对待。只有严谨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让这场“漫长的马拉松”快一点到达胜利的终点。

黄晓静日记:

“我的‘使命’,就是为你们筑好‘铠甲’”

这几天,武汉温度在20°左右,病区内没有通风系统,都是以开窗通风为主,走廊里比室外温度还要高上几度,队友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用品在走廊内穿梭,病房里忙碌,热气通过密闭的眼罩蒸发,护目镜里面一道道水珠顺着镜片流下来,严重影响护理操作。每个班都有队友跑到缓冲区,让我给她们更换处理过的护目镜。

在病区工作,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护目镜起雾。但我们发现一个好方法:洗洁精可以改善这个问题。趁着队友穿衣服的间隙,我赶紧将洗洁精倒在纸巾上,给大家的护目镜内面反复擦拭,再对着吹风机吹干,举起目镜对着灯管反复查看清晰度。不行就再擦!再吹!直到目镜彻底清晰才交给队友使用。待她们穿好后再仔细检查,确定没有暴露的地方,护目镜不起雾才进入病区。

由于在疫区工作时间长了,大家对日复一日的穿脱防护服流程太熟练,反而容易有所松懈。“牢牢盯着”队员按流程穿防护服就是院感护士的责任。“护长,我这里会不会露?”、“老师,帮我把后面的带子系一下”、“姐姐,帮我拉一下衣服”、“帮我把这里黏一下”……队友们的呼唤又在耳边响起,我协助她们一一解决。每一个求助的声音代表着一个潜在的问题,都不能错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这个关头更是如此。

除了一定把好队员的穿脱护具“关卡”,院感还是队友在病区内的“物资保障员”。有次,一名队友从病区内急急跑到缓冲间,一只手捂着腰部,拍着玻璃窗示意他的防护服被划破了。我急忙指引他按流程脱掉防护服出来,重新再到清洁区穿好返回病区。因为一旦任何防护用具在病区内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容易感染病毒,决不能让危险因素“乘虚而入”。

病区里,所有“小事”,都要当做“大事”认真对待。为了保障一线人员能正常工作,院感护士默默地做着后方保障工作。我们严谨做好每一次补给,只为让这场“漫长的马拉松”快一点到达胜利的终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