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生鲜成刚需,社区团购火力重开!济南"团长":销售额翻了一倍多

经济导报记者 戴岳

“我们小区人口比较少,以前一期团购销售额在5000元左右,那时候我经常跟别的团长交流怎么增加销售额,现在一期的销售额在1.2万元左右,忙得不可开交。”25日,十荟团济南重汽小区的团长张婉边发货边跟经济导报记者讲述现在社区团购发生的变化。

从中午11点接到货,张婉一家三口就要开始按照取货码分装好,再十个号一组叫邻居们来取货,以避免人群聚集。这一忙活,就要到下午5点才能结束。

事实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买菜难成为了不少家庭最为头疼的问题,社区团购成了不少市民甚至消费类企业“不约而同”选择的渠道。

社区团购“重燃”活力

2019年年末时,有小熊乐团购的团长跟经济导报记者坦言:“社区团购越来越不好干了,一个小区里有3-5个不同品牌的团购群很常见,团长拿到手的钱变少了。”

确实如此,2019年内成千上万个团购平台纷纷成立,过于饱和的竞争不仅让行业陷入烧钱的价格战,团长们不挣钱的感受也十分强烈。疫情之下,生鲜成为刚需,如何为居民保障生活物资供应,传统商超、电商平台、新零售、社区团购各显其能。在这其中,社区团购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保民生、保供应、平物价,让社区团购行业“重燃”活力。

不仅如此,不少消费类企业也加入到社区团购中来。

“我们现在99%的销售渠道在社区团购这一块,每天大概销售5000-6000斤左右的豆制品。”山东火龙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广俊对经济导报记者说,除了和部分社区团购企业合作,火龙商贸还自己组织人员联系社区团购群的团长,给团长们送货上门。

之前,火龙商贸只走加盟商渠道,经历此次社区团购的利好后,田广俊决定单独成立一个部门做社区团购。“我们正月十八正式复工复产了,毕竟还有房租、员工人员开支需要去承担。虽然现在的销售额跟此前不能相比,但也算是找到了一条还不错的出路。”

就鲁邦奥林逸城一个小区来说,火龙商贸的豆制品每周能开2次团左右,每次大约能销售出40件左右的豆制品。“豆腐的品质还是不错的,还有臭豆腐,大家可以自己在家动手做小吃。”鲁邦奥林逸城团长张新苓告诉经济导报记者,除了豆制品,还有不少草莓、鸡蛋、肉类、啤酒等农户和企业找到她,想要通过社区团购群的方式销售产品,“价格低、质量好,还送到家门口避免接触,邻居们都催着我开团。”

“小区还有一个妈妈群,曾经创下过一次团购近1000斤章丘助农地瓜的记录;助农的菏泽西红柿16元5斤,一次能团80多单。”张新苓说。

风口已到

张新苓说的社区助农行动,不仅发生在小区团购群,社区团购企业也纷纷开展类似活动。

在2月21日山东省商务厅召开的全省生鲜农产品产销对接暨平台上线发布视频会议上,不少社区团购电商也参加了会议。此次,山东省商务厅组织开发“山东生鲜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目的就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通过网上实现农产品种植基地、合作社、供应商与商超、电商平台、批发市场以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各类渠道的对接,打造生鲜农产品线上数字供应链。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武汉、烟台等多个城市已将社区团购企业十荟团列为民生保障企业,保障民生供应,保证老百姓吃上新鲜、安全、平价的生鲜食材。

不少社区团购企业在保障民生的同时,在保障消费者的安全上也花了心思。每天对仓库进行消毒,所有员工均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同时对商品实施“无接触配送”等。

张新苓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作为团长,她也担心人员聚集会造成风险,她一般会在卸货后,将产品消毒,然后逐个通知社区内用户进行提货或者直接送货上门。这种以社区为单位的“无接触配送”方式,可以极大的保障消费者安全,降低疫情传播几率。

与此同时,社区团购也成为新零售中获得资本青睐的产业。

就在今年1月份,十荟团对外宣布,其新一轮融资已经顺利完成交割,融资额8830万美元,除了阿里及启明创投之外,投资方还包括愉悦资本、渶策资本、真格基金及华创资本。

“社区团购的出现是可以缓解线下门店焦虑的,它代表未来新零售的一个模型,将推动新零售2.0时代的到来,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达5000亿元。”十荟团创始人及联席CEO陈郢曾表示,“未来社区团购将有2-3家企业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方向,并不会出现一家独占市场的情况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