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年輕人交亮眼“答卷”南京近20萬志願者堅守“疫”線

年輕人交亮眼“答卷”南京近20萬志願者堅守“疫”線

在南京南站,青年志願者正堅守防疫一線。王茸 攝


女大學生從早8點到晚8點,在人流密集的高鐵車站,檢測每一名旅客的體溫;95後“奶爸”放下剛出生的孩子,與同事們堅守防疫工作的基層防線;眾多年輕人紛紛站出來,協助社區摸底排查,給不便出門的鄰居送菜送藥……

他們用汗水保衛著這座城市,用愛心守護著市民的健康,他們的名字叫做志願者。

記者從市文明辦瞭解到,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至今,南京已有近20萬名疫情防控志願者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提供志願服務80餘萬人次。

青年志願者:每天都有“愛的感悟”

這個春節假期,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大三學生趙馳在老家鹽城只待了兩天。正月初二,已回到鹽城的趙馳得知團市委在招募防疫志願者,便第一時間報了名,收拾行囊返回南京。

1月28日,正月初四,趙馳在南京南站“愛心小屋”正式上崗了,她和志願者同伴們一起引導乘客測溫、回答乘客疑問……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30分,幾乎都停不下來,但在她的日記裡,沒有提過一句勞累和辛苦,滿滿的都是“有愛”的感悟。

記者從團市委社會聯絡部瞭解到,1月26日晚,團市委向廣大青年發佈了南京站、南京南站和社區網格等防疫重點區域志願者招募公告,12小時後,第一批青年志願者隊伍即組建完畢,趕赴鐵路南京南站。48小時內,全市報名者達450人,平均年齡不到28歲,最小的才18歲,其中七成是90後和00後。

截至2月21日12時,參與南京南站、南京站防疫工作的青年志願者已達1159人次,協助排查來寧旅客超過13萬人次,持續奮戰25天,累計工作時長46672小時。

基層志願者:年輕黨員衝在最前線

在這場抗疫的全民戰爭中,黨員一直髮揮著先鋒帶頭作用,黨員志願者更是衝在最前線。

1月31日,市文明辦、市志願服務聯合會共同發出倡議:全市志願者們行動起來,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就在這一天,江北新區大廠街道太子山社區收到居民喻多領的“請戰書”:“我是一個共產黨員,有責任參與到這一場與新冠肺炎的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去。我知道與病毒戰鬥有風險,但,我已做好了準備。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誓請戰,請組織派我任務,我必竭力完成。”

倡議發出僅一週,13萬名志願者積極響應,站在了防控宣傳、心理疏導、網絡化疫情排查、交通服務等志願服務崗位上,其中,年輕黨員佔據相當大比例。

1995年出生的新生社區志願者項權剛當上爸爸,除夕以來,他一直和同事並肩奮戰,有時到凌晨一兩點才往30公里外的家中趕。“我年輕,我是黨員,更應該堅守到最後!”他對其他志願者說。

26歲的預備黨員張舒白天忙碌在防疫工作第一線,晚上還要為一線服務人員提供物資保障。張舒說:“以前總有人說90後不靠譜,我就是要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90後在關鍵時候擔得起重任!”

社區志願者:越來越多年輕人站了出來

這幾天,雨花臺區雨花街道翠竹園社區書記趙慧斌深有感觸:危急時刻,年輕人勇挑大樑。

翠竹園社區是一個有著8000多名居民的大型小區,而社區一共只有8名工作人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社區接到任務——兩天內製作出入證。“製作每一張出入證都需要我們上門摸底登記和調查,一戶至少需要20分鐘時間,我們哪怕不睡覺也來不及。”趙慧斌道。

當晚,他們以社區名義發出了志願者招募令,希望有人能協助社區調查製作出入證。

第二天上班時,趙慧斌發現群裡多了100多人,滿屏留言都是“我願意,請給我分派任務”。更令她沒想到的是,以前積極參與社區服務的都是一些老年人,而這次報名的大多是新面孔,以年輕人為主。

短短一天多時間,出入證的調查摸底和派發工作全部完成,但這個志願者群並未解散。小區裡有90多戶居家隔離不能外出,買菜、買藥、扔垃圾、取快遞等都是難題,不知誰倡議了一句,此後,每天群裡都是“接龍”信息,認領各種採購和跑腿任務。

像翠竹園社區這樣年輕人挑大樑的情況並非個例,在不少社區,年輕人都在積極幫助社區或一些需要幫助的部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因所在的外貿物流公司還未復工,陶石磊這幾天閒了下來,他加入了秦淮區消殺志願者隊伍,每天揹著消毒水給一些衛生死角進行消毒。和他一起進行志願服務的張藝馨是外地人,“我覺得年輕人就應如此,遇到困難要勇敢站出來,為南京城多做點事。”張藝馨說。(王茸 盛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