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理解“中医参与率”这个统计学新名词?

虫不知我心


相对于现代医学对某些病疾的束手无策,我们发现某些中医药能在过往实际运用中确有效果,这就给现代医学带来了解决方案的灵感,我们可以经过循证医学的验证和改造,在彻底摒弃阴阳五行理论这些糟粕后,使之成为现代医学的补充。比如屠呦呦运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她和她的团队以现代科学方式提纯青蒿素并经过现代药物上市流程将之运用到实践中,造福了亿万人类。这是我们祖先两千多年在医药领域的试错经验对现代医学的贡献,也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出路。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病毒造成的新疾病,在现代医学暂时没有特效药物和治疗方式时,我们也同样欢迎一些过往对相关疾病确有疗效的传统药物参与验证和辅助治疗,可谓博采众长,多管齐下,必要时也实施边应用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策略,这就有了我们传统中医药的参与。至于这个比率之说,笔者并非造词之人,不能妄加定义,只能姑且认为是所有确诊病例在诊治过程中,有中药或者中医疗法参与其中的比例。

不过,我们在肯定传统中医药参与本次新冠肺炎治疗的同时,还必须谨防宣传失当,定下不负责任的结论,为糟粕歌功颂德。中医理论中那套阴阳五行学说所奉行的思维方式,它的方法论不仅不是科学,而且是反科学的。

的确,人类解释不了的现象有很多,我们既不能因为已有知识的无能为力而对其嗤之以鼻,但也决不能用抽象化的人为自洽来敷衍了事!所以,便有了科学。

科学本身就是质疑已知,探索未知。在本次抗病防疫的战斗中,引入中医药适度参与也是科学精神的体现。科学不是判断事物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但科学精神一定是方法论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世界上可以有无法解释的现象,但不能存在无法解释的理论,即便有那样的理论,也是歪理谬论,因为理论本就是用来解释现象的,如果理论本身都无法被解释,充满“神秘感”,又如何用它来解释现象呢?

相反,巫术、玄道、神学,当然也包括阴阳五行理论等都是对未知强知,而非质疑已知,更不是探索未知,那是一种无能为力后的屈服,是一种人为自洽,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套封闭且虚妄的架构,所以它们都是反科学的。

古斯塔夫·勒庞说:“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不断改造和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华夏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永远在后辈身上,而绝不是在对祖辈先贤无尽的迷思之中。


虫不知我心


中医参与率这个术语,是一个能充分说明中医药投机取巧的最好证明。

新冠病毒引起的大规模疫情,起初根本没有中医啥事儿。

从病因病由,到罪魁祸首,再到病毒特征,传播方式,如何作用于人体,中医一概不知。

迅速传播的疫情,使得现有医疗系统应接不暇,近乎崩溃。病患及家属焦虑不安,求助无门,加剧了社会公众情绪不稳。

这时候,可有可无的中医药才开始派上用场。有医总比没有医要好吧。治不了病,但起码可以安心,可以安抚躁动不安的社会情绪。中医药终于可以派上用场啦!于是中医开始出场。

久旱逢甘霖。被冷落已久的中医药终于可以堂而皇之的参与大疫治疗啦!

于是,压抑在心里的各种冤屈喷薄而出。一时之间,霸屏的超高有效率满世界横飞。中医药从长久的坐冷板凳,一下子成为光环璀璨的舞台主角。中医及粉喜极而泣,各种预防的治疗的方子如雨后春笋一般,一涌而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好像中医药的春天一下子到来了。

然而,狂欢热闹的背后,是中医药乏力的残酷现实。在真刀真枪治病救人面前,在真正治疗重症病人面前,中医药始终不敢面对现实。

截止今天(2.26日),世卫组织和中国卫健委、钟南山等多家权威机构和人员仍然认为,没有特效药物。

在卫健委最新的官宣中,竟然出现三个有效药物:中医药、磷酸氯喹、康复者血浆字样。请问,中医药是什么药?

连以前传的沸沸扬扬的肺炎一号也不提了。

中医药在轻症方面如何如何,广场舞太极拳八段锦如何如何,中西医结合如何如何,仅仅是自说自话而已。

中医药参与率,是个很神奇的名词。关键是如何参与,用什么参与,是中医药为主,辅以西医,还是西医为主,辅以中医药。这个永远会是个谜。

中医护士递水帮着患者把西药送服进去,算不算参与?

河南农民送白菜,山东农民送馒头,算不算参与?我在家里做隔离,算不算参与?

强调中医参与率,就是一个笑话。这个名词跟其他几个“全程发挥作用”“介入”名词一样,应该是中医的耻辱!

中医药如果真的有效,就靠真正的“双盲对照试验”结果说话吧。整这“参与率”之类的投机取巧,只能糊弄一时,终究靠不住的。


三月森林


前几天也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后来有人告诉我,参与率就是给每个病人都喝了中医汤挤。或者使用了中医的办法。至于效果因为根本无法检验证明,然后很多人就堂而皇之的说,中医力挽狂澜。起了重大作用。正在迷糊之时,有人连预防香囊都用上了。还有什么预防汤药。用这些东西对抗病毒。呵呵,从出了预防香囊和预防汤挤后突然明白了。这些东西和双黄连如初一折。不过是个笑话而已。个人看法。不喜欢勿喷。呵呵


散木z


病人输着液,输着血,吃着抗生素,插着管,吸着氧。然后来个老中医,送来两片双黄连,让病人吃了,然后病人痊愈出院了,然后就说这个病人让中医治好了,谦虚点的话,说是中西医结合治好了这个病人。感觉中医不参与的话这个病人是不会治愈的,参与率这么来的


義230312051


全国中医机构就诊人次占比约10%出头,2017年中成药销售额5400多亿,占整个医药市场的27%,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看中医的人均中成药花费是看西医吃医药的2倍??中成药的研发费用是医药的零头,是不是说明净利润中成药高于大部分西药??还有中药饮片,中药保健品(光阿胶就有400多亿的市场)也是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概念,背后有着巨大的利益群体,也就不难理解舆论疯狂炒作中医药疗效了


可乐1103835


拿参与率当有效率的人不是蠢就是坏。告诉你吧,马桶的参与率100%。


王志刚7559


中医要是没有效,我们早死绝种了。西医要是万能西方文明早就没有疾病了。其实只是各有优劣而已。

中医式微其实发端于清末,而清末之国势衰微究其根本原因是未能积极吸取其它文明的先进成果。百年屈辱已经将我们的文化自信几乎损失殆尽,如果工业革命优先发生在中国,中医势必已经普及全球。

优势文明会对劣势文明产生碾压效果,就比如我们现在看非洲的巫医,他们对疾病的定义和我们都不一样,他们认为“一切不好的命运皆是疾病”。 因为疾病实际上是人类的共同敌人。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文明处于优势或者处于劣势,而否定自己文明或者其它文明的医学研究成果。

每一个文明,或者种族皆有其对应的医学。对待医学问题,我们既需要积极吸取其它文明的医学,也需要积极发展自己的传统医学,不仅仅是中医,而且包括藏医,苗药,等其它需要发掘,好好利用的医学成果。

有鉴于认知的局限,我们对人体和疾病的研究都是不完美的,不是究竟的,确定的。仍然是在探索的路上。

面对疾病,各种医学都应该积极参与,因为医学的发展实际上是由疾病推动的。


思慕青山


一百个确诊病例,其中92人喝了一包中药汤,然后继续用医院的制氧机呼吸机,集中各种优势资源,中医参与率92%!如果最后治愈了97人,中医治愈率就是100%


姜昊良一直在


我与科比合砍82分,但是我不告诉科比得了多少分,也不让你查,你只要知道我俩得了82分就行



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


但是我个人觉得就抗病毒这一块来说不是中医的强项,中医强在一些慢性病的调理和恢复。当年西医之所以能击败中医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青霉素攻克了肺结核。

我觉得聪明的人应该以己之长克人之短,西医在攻克病毒的时候,中医可以发挥一些作用,比如说调理这些。但是主力应该还是西医。毕竟这是西医的长处。一些中医人数就坐不住了,用了一个参与率的新概念,参与率不在乎就是中医在治疗案例中参与的比率。本来也无可厚非的。但是一些人就把参与率当做治愈率。认为这就是中医的治愈率。甚至大言不惭的说这次主要功劳在中医。这不是搞笑吗?按照中文的描述如果是中医为主的治疗就不应该叫参与而应该叫主治,参与的意思本就有属于从属地位的意思。再说难听一点,毛干饭也参与了,论参与率估计还在中医之上。

其实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要承认传统医学自身的缺陷,不断的完善自己才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