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大考之中,迸发“广州力量”

二月二,龙抬头。

早上8时许,久违的车流驶进广州街头,“蛰伏”的白领陆续赶到珠江新城。人们会心一笑:那个熟悉的广州又慢慢回来了。

来之不易的一幕幕城市场景苏醒背后,是一座超大城市艰巨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线作战,凝聚着千万广州人的千钧之力。

30多天前,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疫情之下的广州,春运踩下“急刹车”,城市按下“暂停键”。年味十足的百年花市叫停,熙攘往来的闹春盛况不再,万家灯火的团聚脚步滞缓。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危机、面对大考,这座经历过“非典”严峻考验的英雄城市,激活每一个抗“疫”细胞,迅速凝聚起众志成城、守护家园的全民力量。广州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面打响。

广州之战:全城抗病魔

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新冠肺炎疫情,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个最”。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人口流动大城,广州战疫面临的挑战巨大。

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广州全城同舟共济。

广州,以最快的速度、最有力有效的措施,用最科学严谨的工作,迅速启动一系列疫情防控硬措施,在快速攻防中夺取了战“疫”先机。

1月18日,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逆流而上,从广州赶往武汉。时隔两日,他便发出“病毒人传人”的警示。

广州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在机场、火车站等重点场所全面启动体温监测,落实各项源头防控措施。

1月21日,广州首次出现确诊病例,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迅速成立。当天,广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22日,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便召开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

行动快速响应。市内,全城医护人员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市外,多批支援力量辞别家人,驰援湖北。

前线出击迎敌,后方排兵布阵。广州在最短时间出台阻击疫情决策,跨行业多部门攥紧“拳头”。地铁、公交、机场、车站、码头,重点场所体温检测全覆盖;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人员密集公共服务场所全部暂停对外开放;花市、超市、商场,全市商贸业及口岸人员上岗必须佩戴口罩……

全市上下众志成城,科学防控紧张有序。“集中病例、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措施,组建最强防治专业队伍和力量;指定“两类四线”共13家医院超过7400张床位;规范会诊、建立“三线”值班制度,确保“召即来,来能战,战必胜”。在“封城”传言四起时,广州明确表态:不存在“封城”一说。

全市一盘棋、全民一条心。战疫攻守之间,彰显出广州战疫的担当和精神,映照出广州治理的效率与底气。

广州之治:全民总动员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

地处“两个前沿”,担当“两个窗口”,广州是人口净流入重镇。如何加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在全市11个区、170个街镇、2740个社区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考验的是广州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风险,一个由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社工、社区民警组成的“三人组”迅速成行。

打通最后一公里,广州举全市之力筑牢疫情联防联控坚固防线,入网入格入家庭,开展“地毯式”“洗楼式”“围院式”摸排,以最严措施、最大力度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落实到位,自上而下、城乡遍地全覆盖筑起疫情防控墙。

向下一层、走深一步。“穗康”小程序应时而生,成为全国首个上线口罩预约系统的一线城市。从1月31日起,越来越多广州市民每晚打开微信,在“穗康”微信小程序上预约口罩购买,主动申报14天内离、返穗情况及健康状况。

从线上到线下,防疫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织密“三张网络”,健全“三个小组”,建好“三本台账”,对重点人员采取居家隔离、集中隔离、集中医学观察“三种方式”处置,广州在战疫中切实提高疫情防控和治理现代化水平。

党群合成一股绳,拧紧防控“安全阀”。26万在职党员迅速下沉一线,协助、指导、帮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党旗在基层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病毒隔离,但不隔离爱。疫情突如其来,流落在外的湖北人、武汉人遭遇了归乡难、安置难。开放包容的广州人自发用最大的善意对待湖北人。这就是温暖的广州底气。

广州之春:全力保“两全”

2019年,广州经济增速为6.8%,名列四大一线城市第一。

在挑战巨大的鼠年,广州成功“战疫”并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和结构调整责任重大。

“疫”考之下,综合交通枢纽等优势转变成了广州防疫首当其冲的挑战。大量人口净流入,疫情输入性风险依然很大。防疫不到位,就没有复产的安全环境;没有有序的复工,战“疫”也会受影响。

疫情防控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广州对“双线作战”提出了更严要求:两手抓、两不误,既要防止疫情反弹,又要推动复工复产,切实做到两个担子一起挑、两个责任一起扛、两场战斗一起赢。

广州市、区联动迅速出台“暖企15条”及系列政策;进一步在医疗、复工复产、企业扶持等方面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安排和拨付疫情防控经费。

打响歼灭战,“广式”科技是所向披靡的利刃:普理司AI操控的口罩机日产超15万片;极飞科技“空陆”无人驾驶装置协同消毒……从荆楚大地到如画江南,从祁连山脚到云贵高原,均有来自广州的“硬核”抗疫产品。

国家新进批准的两个抗体试剂盒,其中之一就是广州企业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面对大考,拥有强大产业链根基,广州才能祭出“快准狠”的硬招、实招,才能呈现危情之下的从容。

现在,工厂机器轰鸣如春雷响动,广厦万间也不再“鸦雀无声”。十余天内,从世界500强的工厂到亿元楼宇,广州掀起一阵复工潮,21家市属国企复产率超90%。

“力争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把落下的产值追回来,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是这个春天迸发出的广州强音。

2月24日,又是一个艳阳天。一级响应整整一个月后,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战疫尚未全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两难”到“两全”,大考仍在继续。

窗外的广州,已是春暖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