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散文」 弘扬“正能量”


「散文」 弘扬“正能量”


[散文] 弘扬“正能量”

继“给力”后,从“HOLD住”一路走来,当下又出现了一个耳熟能详的热词——正能量。

“正能量”已经成为了时下国人使用频率极高的新词语,使用者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不少人说起“正能量”一词来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正能量”本是个物理学名词,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正能量”一词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它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正能量”这三个字,而是赋予了其深厚的精神和情感内涵,意指为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出内心最大的潜能,表现出一个全新的自我,更加充满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引申为一切使人健康向上、不断追求希望、让生活变得美满幸福的动力和情感。

“正能量”,既是一种内心涌出的能量,也是一种可传递的能量。所有积极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能量,都可称为“正能量”。“正能量”成了一种充满奋进意义的时代符号,表达着人们内心渴望与期待的一种精神力量。

「散文」 弘扬“正能量”


“正能量”给人以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断地追求幸福快乐生活,传递的是一份积极的阳光的心态。“正能量”一词,与此相对的是“负能量”,它带给人消极低沉的情绪,对人的职场、对人的生活、对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

“正能量”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直接释放施于人,这种“正能量”给人以关爱,及时伸出援手,助人于困顿之时,救人于危难之时;二是间接释放引导人,这种“正能量”,会随着英雄模范事迹的广泛传播而弘扬广大,并最终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能量,体现了社会的共同价值观。我们需要这样的“正能量”,需要将这种“正能量”的无限放大。

著名诗人艾青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人是银河星云中的一粒微尘,每一粒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片光明。”诚如所言,我们每一个渺小的人都是宇宙中的微尘,但我们这每一粒微尘与生俱来都有着自身的能量场,只不过强弱不同而已。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自己能量所在的过程,而成功就是充分挖掘自身能量的结果。诚如《正能量》书中所述:“生命中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非不能也,乃不为也。成功的定义,不仅仅是财富的多少、名声的大小,还在于心灵的愉悦程度。做自己喜欢或自己擅长的事情时,心灵会非常平和舒畅,因为那是心灵之所系、能量之所在。”

坚持正向能量,人生无所畏惧,它助推你不断地走向成功之路!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说:“你能经历的最大冒险,就是过你梦想的生活。只有奋斗,你的人生才会充满正向的能量。能量有正和负,应用需要勇气和智慧。如果你有自尊或自信,它会在无意之中释放出正能量,助推你走向成功;如果你自卑或恐惧,它也会在无形中释放出负能量,导致你走向失败。成功的人总会因为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更加自信,失败的人也总会因为体验到失败的痛苦而更加自卑。”这段话精辟至极,富有辩证的思想,是对正能量、负能量的深刻诠释,让人回味,令人思考。

「散文」 弘扬“正能量”


“正能量”在生活中传递着,在职场中传递着,在社会中传递着,在人间传递着,它关系着你我他!

生活中需要“正能量”。生活不会总是那么尽人意,无论经历怎样的困难,身处怎样坎坷的处境,我们都始终要用一颗阳光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积极、乐观、豁达、从容的心态,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当你调整心态用昂扬积极的姿态去迎接每天初升的太阳,你就是“正能量”的,你就是阳光自信的,你就是让人愿意亲近的人。你用自己发自内心的真诚热情去和邻居们打交道,这就是“正能量”的传递。

职场中需要“正能量”。为了生活,我们大部分人都要进入各种不同的职场去工作,如果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自觉转化到职场中去,它就变成了敬业、忠诚、尽责、进取、创新、高效、执行等职业品质,就会在无形中成为一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源动力;如果你把工作的压力和挫折转变成了“负能量”,经常抱怨发牢骚,越说心情就会越差,负面的情绪便会在心里逐渐堆积起来,积累到一定程度最终会爆发出来,低沉消极的“负能量”便会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言行表现出来、蔓延开来,如同病毒传播一样快捷,消极不满情绪会引起同事们的反感,就会有意疏远你、漠视你,你在同事中就处于非常尴尬被动的局面,还会面临着被老板炒鱿鱼的危险。

「散文」 弘扬“正能量”


我们的社会需要“正能量”。和谐社会离不开“正能量”,“正能量”越多,社会就越和谐、越文明,越温馨,人们的安全感、幸福感系数就越高。赞美先进,学习模范,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旋律。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的“最美”两字,更是形成了一股感动中国的强大力量。从“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到“最美战士”高铁成、“最美女法官”后莉,还有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的2019年20名“最美支边人物”先进事迹,层出不穷的“最美”背后,涌动的是国人对正能行为和品质的由衷赞美。去年国庆节前夕,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42名时代楷模,更是点燃了国人对时代先进人物的无比崇敬之情!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深刻铭记。生活中总会有很多突发事件发生,乘客突然晕倒抽搐,孕妇公交车临产,儿童不慎突然落入水中,众人纷纷伸出援手,上演了一场场爱心接力活动。它体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体现了亲如兄弟姐妹般的关爱之情。正因为是爱心的传递,所以才会在新闻媒体网络上迅速传播发酵,无时无刻不牵引着善良人的心,不分昼夜全程关注着。它让我们感动落泪,它让我们温暖如春,因为它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是一种聚合众心的“正能量”。

爱心,被看作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最高尚的情操,是人类良知的生动展示,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善心和爱心,只是在等待一个被触发的机会。当一个人被感动之时,也就是其爱心和善心被触发之时,内心柔软与善意的“正能量”就会不由自主地激发出来、表现出来。

「散文」 弘扬“正能量”


社会需要爱,时代呼唤爱。传递爱心,就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爱心无价,不分大小。爱心是春风,可以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爱心是火炬,可以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爱心照亮别人,同时也温暖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华自己、幸福自己。

无论是英雄挺身而出的义举,还是民众爱心涌动的场景,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相信,只要社会中的“正能量”充足,就定会形成一种互助与互爱的强大气场!

在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正能量爆棚,温暖不断地传递着。微博、微信在一次次鼓励安慰话语的转发中,散发着一缕缕浓浓的人间温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四川汶川宜宾、青海玉树大地震、武汉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涌现出了一次次“爱心志愿传递”行动,他们用人性的温暖和关怀传递着一股股“正能量”。武汉抗击新冠病毒疫情阻击战以来,全国人民心系武汉、关注武汉,各地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伍火速到达,各种自愿捐助的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运送到武汉,自发组织的志愿者队伍遍布武汉各个社区、各大医院和医疗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成为国人喊出的最响亮的口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网络中、现实中一股股温暖人心的“正能量”言行,温暖着病毒患者的心,温暖着医护人员的心,温暖着社区工作人员的心......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曾对“爱心传递”有过这样的精彩评论:“总希望自己是这温暖链条上的一分子,让这样善的传递不在我身上断掉!”全国道德模范者说:“此事释放的是正能量,自己看到了,有责任将其传递下去!”这发自肺腑的言语,是那么的让人起敬!

「散文」 弘扬“正能量”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如是说:“清澈而单纯的心灵,才能感受到正能量,而自私的心看见的只是复杂、混沌。”我们要用清澈而单纯的的心来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心态,真实感受“正能量”的美好,不断激发出内心的“正能量”。

让我们最大限度释放出自身的“正能量”吧!这种释放,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传递,是一种春风化雨般的传递。每天给人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握手,传递的便是温暖,每天转发一条温馨芬芳、积极向上的微博,转发一篇充满阳光、温暖人心的微信文,也就是在向你的朋友传达着“正能量”的信息,这就是在为社会增添一份正向的能量。

当下时代的主旋律就是“中国梦”,亟需聚合社会的“正能量”。“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集合,它的核心基本单元就是“人民梦”,我们每个人就是其中的一份子,是参与者,也是收益者。

聚沙成塔,积水成河。水滴汇成小溪,小溪汇成小河,小河汇成大河,大河汇成江河,江河汇成大海。同样道理,“正能量”的汇集亦如此,一个个小小的“正能量”,方可汇聚成宏大壮阔的“正能量”,千百万个“正能量”汇聚在一起,就能汇聚成势不可挡的洪流!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真正地学懂“正能量”的科学机理,最大限度挖掘激发出自身最大的“正能量”,为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散文」 弘扬“正能量”

百度搜索逸飞中文网,欣赏更多精彩文章,诗意每一个平凡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