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中國超級工程之“能量之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中国超级工程之“能量之源”
中国超级工程之“能量之源”

中央電視臺的《超級工程》欄目中,第二集《能量之源》介紹了兩個光熱發電項目:

1)中控德令哈10MW項目——我國首個投運的熔鹽塔式光熱電站;

2)中廣核德令哈50MW槽式光熱發電項目——我國首個併網投運的國家槽式光熱示範電站。

1光熱發電的介紹

光熱是由光變成熱、熱儲存變成交流電,優勢是非常穩定,快速可調。目前,火電調峰的負荷變化範圍是50%,如果調峰範圍要增加調到70%,還需要進行技術攻關和技術改造,另外火電的調峰響應比較慢,時間比較長。光熱從負荷10%調到100%十幾分鍾時間就足夠了。但是光熱也有問題,之所以這幾年光熱發展沒有光伏快也是由這些問題導致的。系統太複雜,太陽島、熔鹽島、常規島系統很複雜,成本還很高。

光熱也分帶有儲能和不帶儲能的,儲能使得光熱轉換、熱電轉換進行了解耦,發電可以不受陽光的影響,容易成為基荷電源。不帶儲能系統比較的簡單,初期投資比較低,但是度電成本會比較高。儲能是光熱發電區別於其他清潔能源最大的優勢,對於光熱來說,規模一定情況下儲能時間越長度電成本越低,度電成本最多可以降低三毛錢左右。儲能時間一般大於15個小時就可以成為基荷電源了,可以實現24小時連續發電。

2中控德令哈10MW項目

中控德令哈10MW項目是我國首個投運的熔鹽塔式光熱電站項目,全球第三座在運行的熔鹽塔電站,其實際運行情況備受關注。

該項目由中控太陽能投資建設,從2013年7月5日開始併網發電。該電站完全採用中控太陽能公司自主研發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裝備國產化率超過95%。主要設備包括新型高精度智能定日鏡(單鏡20m2)及控制系統、熔鹽吸熱器、熔鹽儲罐、鹽-水換熱器,以及與之配套的儀表、閥門等。10兆瓦年利用小時數是1500到1800小時,不同的年份光資源不一樣。項目有兩萬多臺定日鏡,根據定日鏡清洗的情況,會有很大的影響。

3中廣核德令哈50MW槽式光熱發電項目

中廣核德令哈50MW槽式光熱發電項目是我國首個正式開工建設的大型商業化光熱發電項目,是成為中國首個併網投運的國家光熱示範電站。

中廣核德令哈50MW光熱發電項目廠址位於青海省德令哈市西出口太陽能產業園區內,距離德令哈市約7公里,老G315國道以北,柏樹山以南,本期佔地面積約2.5km2。廠址區域地貌為戈壁灘,地勢北高南低,海拔約為3000m,南北向自然坡度約為3%~4%,東西向自然坡度小於1%。本項目規劃裝機容量100MW,其中本期建設50MW。本項目採用拋物面槽式(PTC)導熱油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建設190個槽式集熱器標準迴路,設置一套雙罐二元硝酸鹽儲熱系統(儲熱容量滿足汽輪發電機組滿負荷7.5小時的運行需要),並設計、建設一套50MW規模的中溫、高壓、一次再熱的水冷汽輪發電機組。

中国超级工程之“能量之源”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2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