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美國負債全部是國債嗎?國債是不是越多越好?

皮卡Giao


美國負債22萬億美元,其中有6萬億美元外債,規模全球最大,這是專指美國聯邦政府債務,

美國債務包括政府債務,企業債務,居民債務,這個其他國家也是一樣的,債務本身是個中性詞,實際上是一個資產抵押的概念,債務的另一面是資產,因此債務不能說越多越好,但是也不能說越少越好,如果債務少,說明資產少,信用差,

拿美國和委內瑞拉舉例,美國國債中有6萬億美元外債,即便如此,美國國債照樣不愁賣,國債價格是不斷上漲,委內瑞拉如果向國外發行國債,根本賣不出去,人家不敢買,怕以後連本金也拿不到,

還有那些大公司也是這個原理,大公司資產雄厚,抵押價值大,往往負債幾千億照樣可以借到錢,


萬事皆空70


巴菲特發了一年一次的致股東信,他在信中這麼寫道:

“誰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我來舉個例子。你們認為,自我投資以來哪年股市最好?答案是:1954年。那年道瓊斯上漲了50%。

但如果回顧一下1954年,就會發現,當時是經濟蕭條時期,但股市卻大漲。所以經濟不好,股市就不能漲嗎?

巴菲特說:在我看來,中國和美國註定會是超越百年的超級大國。在不忘競爭的同時,美國與中國共同繁榮,才是最美好的世界。

老巴都這麼看好中國,我們有什麼悲觀,炒股就是炒國運啊!


比較白的大白兔


分兩點回答:

第一、美國負債包括:聯邦政府負債、州和市縣地方政府負債。聯邦政府負責是國債,其他的地方負債不包括在國債裡面。

第二、國債是不是越多越好?肯定不是!這就跟一個公司一樣,在一定範圍內,使用負債經營可以降低綜合資金成本,達到節稅的目的,可是當債務超過一定的範圍,公司面臨財務危機,可能引起破產。國家負債也是一樣的,如果過度負債,也會面臨債務危機。看一下當年的歐債危機、北美幾個國家的債務危機等,就可以明白,過度負債是很危險的,一旦出現債務危機,將會造成長時期的經濟衰退,還可能引發大規模的金融危機。

擴展一下:美國的國債規模一直在上升,而且目前已經超過GDP,那是不是也很危險?是的!也許很多人覺得,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國是頭號強國,美國負債率高也沒事。其實呢,任何國家都是要遵循經濟規律的。如果哪一天美國政府還不上當年到期債務+當年利息,勢必會引起信任危機,信用貨幣時代,如果連欠債還錢這點信任都沒有了,那美國還能淡定的了嗎?如果有興趣,推薦看黃奇帆寫的《要不了幾年,美國經濟將被債務大山壓倒》。下圖是美國的債務佔GDP的比重:

如果感興趣,歡迎關注頭條號主頁,每日更新財經知識,用心傳播投資價值。@投資心觀察


投資心觀察


貨幣就其本質而言,可分為債務貨幣與非債務貨幣兩大類。債務貨幣就是當今主要發達國家所通行的法幣系統,它的主要部分是由政府,公司以及私人的“貨幣化”的債務所構成。

美元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美元在債務產生的同時被創造出來,在債務償還的同時被銷燬。流通中每一個美元,都是一張債務欠條,每一張欠條在每一天裡都在產生債務利息,而且是利滾利地增加著。這些天文數字的利息收入歸誰呢?歸創造出美元的銀行系統。債務美元的利息是原有貨幣總量之外的部分,必然要求在現有貨幣總量之外再創造出新的債務美元,換句話說,人民借錢越多,就必須借更多的錢。債務與貨幣死鎖在一起,其邏輯的必然結果就是,債務永遠增加,直到其債務貨幣遭人徹底拋棄或其利息重負壓垮自身經濟發展,導致整個體系的最終崩潰。債務的貨幣化是現代經濟最嚴重的不穩定因素之一,它是通過透支未來以滿足現在的需要。中國有句老話,“寅吃卯糧“,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債務”金錢化“,再加上部分儲備金這一超級大器,已經嚴重透支了美國人民未來的財富。美國人所上繳的個人收入所得稅總額,在聯邦政府那裡僅稍事停留,就立刻全部轉入銀行系統以支付債務美元利息。個人繳納的所得稅沒有一分錢用到政府身上,各地區的教育開支主要靠當地的地產稅收入,全美國的高速公路建設和維護用的是汽油稅,對外用兵的戰爭費用恰好等於美國公司繳納的公司稅。換句話說,三億美國人被銀行家”間接徵稅“了幾十年,而且還要年復一年被繼續盤剝下去。美國人民的儲蓄,則通過長期通貨膨脹被銀行家的”潛在稅收“再刮掉一層皮。

先不論美國的債務人是否能還得清這利滾利的債務,問題是美國政府壓根就沒有打算償還國債。美國政府只是不斷地用永遠增加的新債券去替換老債券以及老債券所累積的利息,循環往復,直至永遠。





葉隨風飄0089


世界上所有的國債。分兩種:

第一種,美國國債;

第二種,其他國家國債。

首先,我們來說說美國國債,美國國債有同樣的債務屬性,也是政府舉債的方式之一,但是,美債作用與其他國家完全不同,因為美債的核心業務不是刺激經濟,而是美元流通管理的重要一環。美債的作用在哪兒呢,我來分析下。

美元屬於全球結算貨幣,這是美債發行的核心價值,比如說美元操作如下:

第一步:全球發行美元,部分美元流出美國,流出美國的部分美元,相對於美國國內流通用量需求,屬於超發貨幣,超發貨幣本質是一種掠奪,所以,海外流通的美元貨幣,本質是美國掠奪世界的手段。

第二步:保證國內貨幣穩定,為了防止超發美元導致國內貨幣貶值,影響國內經濟運行穩定,迴流美國的美元,必須有效阻止其流通到市場,所以美元迴流美國,主要有兩個方向,第一個就是投資美國市場,其本質和美國政府投資國內市場一個效果,但是投資規模和投資內容會受到美國政府幹涉和引導,以保證此類迴流美元符合政府投資需要。第二個就是購買美國國債,這個很好理解,就是對美元迴流進行封存,阻止美元流通國內市場。

第三步:美債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國搜刮世界經濟財富的總量,為了有效超發美元搜刮世界,就要合理的提高美債用量,超發多少美元,就相應的超發美債,形成動態平衡。美債本質上代表了美國搜刮世界財富的用量,美債越高,代表著搜刮世界財富量越大。

第四步:當美元在世界上也處於超髮狀態,且無有效投資時,美國政府會遊說一些國家,購買國債,以此維持美元全球購買力穩定。

第五步:嚴格控制美債金融和美元經貿,當出現大量拋售美債情況發生時,其形成的美元流通受到美國相關機構嚴格監控,並促使其重新迴歸到美國國債上。

以上,就是美國國債的操作內容,美債總量本質代表美國搜刮世界財富的總量,總量越多,代表搜刮力量越強。

我在分析下中國國債,我國國債本質屬於政府借貸,屬於政府融資範疇,每一筆國債融資,都含有融資成本,政府債務越高,風險越大,所以,債務發行需要符合經濟發展預期,刺激有度,需要避免舉債利息>舉債收益的情況出現,儘量保證債務安全。我國的國債,整體監控的是債務的投資回報率和投資的安全性,同時,兼職做著穩定人民幣穩定的作用(人民幣主要流通在國內,在沒有發生重大經濟衝擊時,國債並不能起到穩定人民幣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種投資手段),這和美國國債有著本質的運作區別,更沒有債務發行量對比的基礎。

總結:美國國債是美國搜刮世界財富的手段,中國國債是投資的手段。

所以,美國發行國債多了,代表了美國更有錢了,而其他國家國債發行多了,要麼是經濟發展處於上行階段,要麼就是經濟處於崩潰階段。中國處於經濟上行階段,適量國債,代表著經濟的良好發展。像一些經濟差的如伊朗,它們發行國債,也不會有人買,能發行國債也代表著經濟實力。


炫邁小王子


美國負債,僅有國債更有外債。負債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據國家經濟發展需要來定。

國債發行有二種用途:1、政府籌集資金,用於基礎建沒;2、是政府對市場的手段,調節市場上的資金量,規避和防止通貨膨脹。

國債發行,對平衡財政收支,穩定物價,加快重點建設,調節國民徑濟等有積極作用。國債的發行,也是借貸消費,象美國就是債務大國,離不開借國債和外債,靠借別人的錢來發展經濟,也是美國經濟長久不衰的法寶,否則,美國政府就得停擺,經濟會一落千丈。

債務有積極的一面,但氾濫會成災。


老段康寧


不是.

國債發行一般來說有兩種用途,一是政府籌集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內需.另一種用途就是政府公開市場操作的手段,目的在於調節市場上的資金量,對於西方國家來說,第二種意義更大,當市場上的錢太多的時候,政府通過發行國債來收集市場上的資金以防止通貨膨脹,調節利率.

國債發行的過多有可能是政府資不抵債的表現,或者是僅僅是政策性的發行為了調節貨幣量,所以當然不是越多越好.


國佳者傳媒


以國家為借款人主體發行的債券都是國債,截止目前(2020年2月20日),美國國債總額達到23.3萬億美元,美債是世界範圍內最好的資產之一,中國配置了大量的美債資產。

與所有的事物一樣,過猶不及,國債的多少是動態的、相對的,同樣的國債規模對於美國是適合的,但對於希臘、西班牙、委內瑞拉、阿根廷則會造成主權主權債務危機,

國債的適度規模大小,與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動總量、中長期經濟增長率以及對外輸出通脹能力三個因素緊密相關,尤其是最後一個屬於X變量因素,能夠極大的擴充國債承載能力,最典型的就是美國的美債,由於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國國債可以通過美元貶值(通脹)來變相徵收全球的“鑄幣稅”,從而逐漸化解美債。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家合理利用國債屬於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西方歷史發展的大分野就與國債息息相關,由於西方國家較早的掌握了發債的能力,相比於依賴對國民徵稅內生積累發展的東方國家,西方具備了快速做大社會財富蛋糕的競爭優勢。當年殖民地擴張過程中,包括對清王朝的戰爭,背後基本都有國債的影子。





文旅投資劉志敏


先說借債,我認為有兩種:生活和生意。為生活借債是日子實在混不下去了;生意多是資金實在週轉不開了。國債也是如此,百姓窮困潦倒,政府一貧如洗,這種債是生活債,美國顯然不是,它是集各方一體的頂級強國,其國民更是源自世界的精英,論實力,論智商不知要強其他國家多少,它缺錢了,除了陰謀,我想不出其他,美國政府是集全世界財產為我國民所用,所以,它絕不會把債務分攤到國民身上,只能算作政府債,無賴的國或人,只要有錢花就行,不在乎是誰的,當然越多越好,更何況有人主動示好……


看!浮雲多像神馬


首先,美國債務不全是國債。

其次,國債不是越多越好,為什麼?國債,一方面,代表著國家的綜合實力,有經濟實力,債權人才願意給錢;另一發面,代表著國家貨幣的地位,貨幣越堅挺,保證債務不升值,不至於用更多資金,償還債務。

所以,國債不是越多越好。因為負債多了,要求國家必須全球範圍內保持競爭力,以及本國貨幣佔據外匯市場的不敗地位。哪怕強如美國,國債多了,一樣讓經濟負重前行,可不是印點鈔票就能解決。

一句話,合理範圍內,國債利好國際化發展;一旦超標,過多的時候,就是壞事,拖累經濟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