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心中“有民”无畏前行——黄友明社区抗疫二三事

黄冈日报全媒记者 王桑

“黄友明书记受到组织部门表彰啦!”

2月23日晚上10点18分,一份市委组织部对疫情防控表现突出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表扬通报名单,在红卫社区431人的双进党员群里出现,38名先进个人中,黄冈高新区红卫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友明榜上有名。

大家纷纷为黄友明点赞。此时,他正驾车载着一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在去往南湖医学观察点的路上。当晚,回到家已是深夜11点34分。

公开电话,方便居民及时联系

黄友明的电话号码是公开的,有什么事居民可以第一时间找到他。

“黄书记,我的孙子肚子痛得厉害,伢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是孩子的外婆,这到处都封闭了,我一个老人在家,怎么办哪?”2月10日晚上12点多,红卫南区一位老人给黄友明打电话。接到电话,黄友明二话没说,开车来到红卫南区,联系上老人,将孩子送至医院。

“我们是透析的病人,请黄书记想个办法,我们要上医院”2月14日,接到电话,黄友明与相关部门联系,将6名病人妥善安置。

“我们家的菜园子就在前面,卡口值班员不让我去摘菜。”2月17日,红卫社区二组居民向黄友明反映情况,经过协调,居民同意让社区值守人员去菜园摘菜送过来。

“我们这栋楼有个老人身上长了疮,不知去什么医院?”“西湖花园3栋有一个协警让不让出进?”“红卫路的卡口是不是太多了啊!”……

面对一个个电话和求助,黄友明都要详细记载下来,并逐一解决。

无畏前行,承担风险大的工作

只要是与需要隔离的人员接触的工作,黄友明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不惧风险,无畏前行。

2月7日晚上7点50分,黄友明得知银环电力小区有一家三口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他顾不上吃晚餐,来到该小区,向住户说明来意,但住户死活不肯被隔离,黄友明站在该住户的门外反复沟通做工作,住户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被隔离。苦口婆心说了几个小时,但收效甚微。最终,黄友明联系上了该住户夫妻工作的单位,通过单位领导的劝说,住户同意被隔离。

回家已经是凌晨,黄友明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一大早,黄友明和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黄细伟早早地来到住户楼下,顺利地将一家三口送至黄冈中职学校医学观察点。

2月18日早上,博林福小区一位70多岁的爹爹出现胸闷不适症状,黄友明第一时间赶到该小区,老人坚决不去医院观察点。黄友明千方百计联系老人的儿子和亲戚做工作,最后,老人才同意去医院。

“成天在外面跑,您怕不怕被感染?”

“对我自己而言不怕,为了辖区居民生命健康值得。也有怕的时候,怕带病毒回家。家里77岁的老娘是个中风患者,每天早出晚归,也尽量避着她,20多天,我们几乎没说过话,等疫情过后,好想和老娘坐一起聊聊天。”黄友明说。

以身作则,凝聚防控战斗力量

从战“疫”防控工作开始至今, 20多天来,黄友明每天在指挥部、社区、小区之间奔波,每天走街串巷2万多步。

加班熬夜已成为黄友明的工作常态。

红卫社区有4112户,常住人口7000余人,社区内流动人口600余人,有居民小区41个。社区管辖范围广、外地返黄人员多、情况复杂。摸排全覆盖,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断一天;管控全天候,6个主卡口、41个小区卡点,24小时确保有人值守;社区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第一时间送至医学观察点,做到日清日结……

2月14日,雨雪天气,艳阳天御蓝岸小区门口,黄友明将自家种的红菜薹、白菜送到小区门口,以缓解一些住户缺菜的燃眉之急。

2月15日,巡查花园路两侧小区值守,500米长道路两旁有12个卡点,每一个仔细叮嘱,力求管控更精准。

社区防疫工作事无巨细,黄友明毫不懈怠。在他的带动下,社区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

兰辉,父亲中风瘫痪在床10余年、八旬母亲体弱多病、妻子身患癌症。作为一名双进党员,他每天参加道口夜间值守,给社区捐赠50箱方便面,并筹集到2000只防护口罩、500双医用手套,极大缓解了社区防护物资短缺压力。

蔡东静,主动参与小区值守、管控、宣传,发起防疫专项募捐,带头捐款1000元。截至2月20日,所在小区业主共计捐款1.4万元,资金用于小区购买防疫物资。

张懿等12名社区网格员,又是小区代购员,自小区封闭以来,给病患者购药、购生活物资、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哪里居民需要,他们就冲向哪里,为居民排忧解难。

……

双进党员、志愿者、网格员们齐心协力,联防联控,共同筑牢社区防控一线的战斗堡垒。

“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关卡值守、楼栋封闭、体温摸排、物资保障等防疫工作的各条战线,大家一起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老百姓就能早一点像以前一样正常地工作和生活。”黄友明的言语中满是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