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致敬|滨医正在凝练“抗疫精神”,这两位来生动注解

2月26日,经省文明办遴选和专家评审,评选出2月份"山东好人"126名,包括66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其中,

我校首批两名援鄂英雄滨州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洪波、烟台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曲文杰入选。

据了解,为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部门决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每月"山东好人"评选中,重点选树一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凡人善举和先进典型。他们当中,有的除夕夜"请愿"要求支援湖北,有的连续几十天奋战在重症监护室,有医生"夫妻档"、警医"夫妻档""父子兵",有的重病不下"火线",有的甚至付出生命……下一步,省级主要媒体将设立"山东战'疫'群英谱"专栏,陆续推出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制作"山东好人"短视频,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各大新闻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全媒体推送,号召全省干部群众向他们学习,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致敬|滨医正在凝练“抗疫精神”,这两位来生动注解


驰援湖北,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记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洪波

大年三十(1月24日)下午4点,听说医院要组建援湖北医疗队的消息后,共产党员、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洪波报名参加医疗队并被批准。"我是共产党员,专业对口,我要报名!"李洪波激动而坚定地说。

1月25日,李洪波和另外两位主动请缨的共产党员一起奔赴湖北黄冈,到达有黄冈市"小汤山"之称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与当地医护人员一道,全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以仁心仁术扶危渡厄,与湖北人民共度时艰

致敬|滨医正在凝练“抗疫精神”,这两位来生动注解

在志愿报名支援湖北应对疫情任务时,李洪波也面临着左右为难与痛苦挣扎。当父母和妻子听到他要报名支援湖北时,都面露焦虑,默不作声。而小女儿却不干了,哭着说:"爸爸别去,我可就你一个爸爸啊......"最后李洪波父亲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报吧,注意安全!"面对着孩子的哭闹与不舍,面对着家人的担忧与嘱托,李洪波依然没有动摇奔赴疫情前线的决心。然而,在没有真正见到湖北疫情严峻程度之前,他又何尝不曾感到恐惧?面临即将与家人分别,他心里又何尝不是挣扎与隐忍?若非当事人自己,别人都无法真正做到感同身受。

抉择是果断的,时间也是紧迫的。李洪波在作出驰援湖北决定的第二天就被紧急通知收拾行囊,整装待发,在省、市、学校及医院领导向医疗队员作简单的送行仪式后,即日奔赴湖北,在到达目的地稍作调整后,迅速集结,开始了紧张而严密的培训。李洪波认真学习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进行防护服及防护用品穿戴的练习,对患者收治流程、突发情况应对等重点环节进行讨论,为正式进入"战场"做充分准备。

致敬|滨医正在凝练“抗疫精神”,这两位来生动注解

1月27日上午9时,经中共山东省卫健委直属机关委员会批准同意,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在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的时候,李洪波的鼻子不由得酸了,眼角湿润了……

在严重疫情的笼罩下,浮现的是一个个忙碌而疲惫的白衣身影。黄冈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与武汉相邻,疫情也不容乐观。1月28日是李洪波在黄冈的第一个夜班,在进入隔离区时,他沉着冷静,凭借专业的知识素养和扎实的操作技能,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但由于安全防护的要求,厚厚的防护服、沉重的雨靴、满是雾水的眼罩等种种不适应的因素在不断挑战着医护队员的毅力和耐力。刚投入工作不久,他们就已经开始流汗。而由于医院紧急启用,尚未接通热源,病房温度偏低,着凉、感冒的风险也在考验着他们的身体素质。种种的恶劣条件摆在眼前,而他们始终咬牙坚持着。

"在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半盲人的状态下,我在隔离区内忙碌了7个半小时。等交完班,我才发现自己全身已湿透,腿都抬不起来了......"李洪波疲惫地说。

隔离病房里的两类人--医护人员和患者,身份虽不同,但彼此的内心却紧密相连。隔离病房内没有陪人,李洪波在为患者治疗的同时,也尽量与患者作心理沟通,减轻他们的恐惧,给他们带来希望。对于不能自理的患者,李洪波给他们打水,送饭,搀扶着他们去洗手间等等。

李洪波除了是他们的医生、护士,同时也成了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

新春佳节,全家团聚,李洪波却毅然出发;病魔袭来,人们都避之不及,李洪波却迎面出击。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时刻,李洪波克服了自我心理压力和家庭牵绊,毅然决然奔赴疫情最前线,用无畏与担当诠释着共产党人不畏艰难的勇气和不辱使命的责任。李洪波舍小家为大家、果断抉择、奔赴火线的精神,展示着滨医附院人迎难而上、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大爱。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献上最美好的祝愿,愿我们的国家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愿我们的白衣战士早日凯旋!

医疗援助队队员曲文杰感人事迹

1月25日,大年初一,万家团圆的时候,烟台附院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ICU曲文杰护士长和呼吸内科李燕护士长,踏上了奔赴湖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征程!

个人简介

曲文杰,女,1982出生,本科学历,现任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2002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从事护理工作,2008年取得重症专科护士证书,担任山东省重症护理青年委员会委员。

致敬|滨医正在凝练“抗疫精神”,这两位来生动注解

最美逆行者:战疫情我必做先锋

战斗!战斗!这是每一位奔赴武汉的医护人员发自肺腑的心声。面对咄咄逼人的疫情,来自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曲文杰,做出了她的选择:

去!去最危险的地方!"其实这两天我和同事就一直在关注疫情的发展,随时准备奔赴武汉,当护理部的同事下发通知时,我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去行吗?"曲文杰告诉记者,作为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自己的专业同样是前方最需要的,她这次驰援武汉是抱着必胜的决心出发的。

形势严峻:每项工作认真完成

1月29日早上,曲文杰作为第二护理小组的小组长,与小组其他五位护士一起到达医院开始值白班。一到医院,她就发现形势十分严峻,28日夜间有十个医生、两组护士值班,100张床位已入住50张。曲文杰护士长说,"进入病区,看着我们的队友也已满身疲惫,我们很着急,恨不得马上就投入到工作当中把他们解放出来。"进行完病情交接,在穿上一层防护服、一层防渗水衣,戴上两层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穿戴好所有防护用品进入病区后,她看到病房几乎满员,部分重症患者亟待救治。

由于戴着两层口罩还有防护面罩,戴久了护目镜哈气十分严重,视线非常不好,增加了工作难度。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熟悉患者情况,规整医疗物品,进行医疗、患者护理,回收医疗垃圾,为患者发放食物,做好生活保障等等。而工作中的困难也不少,与患者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与外界沟通需通过玻璃板写字,好在还有两个电话可用。到了晚一些时候,液体、雾化、口服药都开始送来,工作就更加忙碌了。

接受挑战:输液穿刺接受考验

第一次输液让曲护士长感慨不已。在给一位20岁左右的小伙子输液的时候,难题来了。"操作太困难了,护目镜、三层手套,太影响工作了,止血带轻了不行、重了不行","找血管时拍打、触摸是没有感觉的",她安慰患者自己尽量一针扎进去,扎不进去别抱怨,好在小伙子也很理解,说没事儿的,您尽管扎就行。关键时刻还是要靠扎实的基本功,靠经验、靠感觉,虽然费了老大劲,结果还不错,曲护士长一针成功,可后面的粘胶布问题又来了,胶皮手套和胶布粘在一起很难分离,这么一个不是事的事又成了一个特别费劲的事,曲文杰无奈的说"平时信手拈来的静脉输液竟花费了这么大精力,大概用了十几分钟","病区还有二十多个需要输液的,大家可以算一下,全部输一遍要耗费多长的时间,"曲护士长说,这对于护士们的体力精力是多么大的考验。

全力以赴:用心做好传帮带

曲文杰作为小组长,工作中积极主动,为了让夜班人员轻松一点、晚点上班,虽然她自己也很疲惫,但是却主动延长工作时间。接班的年轻小护士来接班,因为不熟悉情况,心情比较紧张,曲护士长耐心安慰她、帮助她,像一个老大姐一样,发挥起了传帮带作用,和年轻人一起输液、雾化、做监护等。时间慢慢过去了,当晚回到宾馆,已是半夜12点多了,她又将下一次排班重新做了调整,将各项工作整理清楚、安排到位。

致敬|滨医正在凝练“抗疫精神”,这两位来生动注解

为曲文杰护士长在一线用实际行动

传承着"仁心 妙术"的院训精神喝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