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漢壽:抓防疫促春耕 人大代表衝在前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田明時 李亞

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漢壽縣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平凡無畏,主動放棄假期,放下家庭,扛起責任、擔起使命,衝鋒在前;他們,不捨晝夜入戶走訪抓摸排,宣傳防疫知識,值班值守,買菜、跑腿;他們,吃在村上、住在村上,兢兢業業、默默付出;他們,始終堅守在最艱辛、群眾最需要的地方,他們就是省、市、縣、鎮各級人大表。

汉寿:抓防疫促春耕 人大代表冲在前

人大代表帶頭宣傳 織密疫情防控網

連日來,漢壽縣崔家橋鎮大橋村人大代表化身疫情防控“排查員“、“宣傳員“、“巡邏員“,樂肯吃苦、甘於奉獻,用腳步丈量鄉村,用汗水築牢疫情防控屏障。

“要加強自我防護,少聚集,勤洗手,多通風。““出門幹活不能扎堆聊天,幹完農活就各回各家。“2月26日上午,符新毛代表拿著大喇叭,沿村道路一遍又一遍提醒群眾,不能放鬆警惕。

“我是代表我先上,我是代表我帶頭!”縣人大代表符新毛。今年春節以來,他帶著對孩子的虧欠與對家人的惦念,毅然奔赴疫情防控最前沿。

從大年初一開始,符新毛代表就開始參與24小時輪流值班,傳宣防護知識,不間斷巡邏,強化村組卡點執勤……埋頭苦幹、辛苦付出,用自己實際行彰顯“疫情不退代表不撤“的錚錚誓言,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有時候他們一忙就是一整天,把泡麵當午餐是經常的事,早上出門,星夜歸‘家’也是家常便飯。”村民劉毛初點讚道。

農村面廣、人散,村民防護意識薄弱,如何築牢鄉村防疫堤壩?“群眾認識不足,就挨家挨戶敲門做宣傳,腿走痛了、嗓子喊啞了,只要讓全村戶戶明白、人人知曉,自己就心滿意足。”符新毛代表啞地說,群眾要出門走親戚、趕集,就加大勸返群眾力度、熱情代購生活物資,用心用情念好“卡、勸、代“三字經,織密疫情防控網。

符新毛只是漢壽縣基層人大代表的一個縮影。疫情防控期間,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爭上一線、衝在一線、服務一線;他們,每天吃在村上、住在村上;他們,始終堅守崗位、奮戰在前,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不論是挨家挨戶摸底排查登記造冊、深入田間地頭宣傳引導,還是進行群眾勸退、消毒殺菌、卡點值守巡邏,都能看到各級代表們忙碌而疲憊身影。因為他們的不懈努力,為群眾撐起了疫情防控“保護傘”。

群眾居家手機下單 代表跑腿代銷代購

封閉化管理期間,群眾生活用品購買難如何解決的?太子廟鎮龍虎村,基層人大代表當起了“登記員““代購員““推銷員“,通過“群眾居家手機下單,代表跑腿代銷代購“的模式,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里“。

“劉婆婆家2個合頁,李大爺家1瓶止咳糖漿、1盒感冒沖劑,周大爺家一袋米、一袋面,一瓶洗髮水……”每隔幾天,太子廟鎮龍虎村駐村書記陳和平就要拿著幾張“採購清單”,來到城區的超市集中採購,隨後下鄉送貨上門。

近期,陳和平的手機成了便民服務熱線,群眾代買、代銷電話一個接著一個。白天,他和村裡的黨員佩戴黨徽,扛著黨旗,在村裡的卡點執勤,開展防疫知識宣傳。晚上下班後,他一臉疲憊,向親朋好友推銷土雞蛋、鴨蛋,或走進超市拎起一大桶食用油,抱起一大袋米,一件件、一箱箱、一袋袋往自己車上裝。“我們每天通過電話、微信群和定點收集的方式,對群眾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進行登記。”陳和平表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保護群眾健康,陳和平還積極發動親戚朋友出,為村民湊齊500只口罩、5瓶消毒。一次次“代買”“代賣”“送貨上門”……周到細緻的服務讓村民備受感動。“跑腿書記”“代購書記”,不到一個月,陳和平又多了幾個“新頭銜”。

據瞭解,為了保障群眾日常生活不受影響,漢壽縣200多個行政村,在實行封閉化管理期間,實現“代表幫代辦隊”“代表代購隊”“代表跑腿隊”全覆蓋、無遺漏。在疫情防控一線,基層代表佩戴代表證亮明身份上崗,哪裡的群眾需要代買,哪裡就有他們送貨上門的笑容,哪裡的群眾需要代賣,哪裡就有他們上門取貨的身影。用群眾的話來說,人大代表就是他們身邊的“120”,用心用情為民辦好事,解難事、急事。

多管齊下保民生 戰疫防控護春耕

疫情防控不能鬆懈,春耕也不能耽擱!大地回春,農事漸起,該管田了、施肥了、備種了、修理農機了……

“36.5度,體溫正常。”2月18日,在坡頭鎮橫港村蔬菜產業園裡,該村駐村縣代表、黨支部書記陳立華在田地巡查安全生產。

陳代表表示,去年,該村產菜百萬斤,產品遠銷至廣東、上海,蔬菜管理不到位,會導致減產、品質下降,村民的收入也會大打折扣。“為減少疫情對脫貧產業的影響,人大代表積極發動業主、村民加強蔬菜管護。”陳代表介紹,產業園培管人員都是本村村民,上崗都要戴上口罩、測量體溫。

“農時不等人,我先把地翻一下,以後種植茄子、苦瓜、青椒等蔬菜。”在代表幹部的動員下,坡頭鎮竹山村的村民也沒有閒著,處處都是他們忙碌的身影。

該村代表書記陳立表示,今年,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全面收官的階段,一手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對決勝精準脫貧“最後一公里”意義非凡。“村曾是省級貧困村,針對村民外出採購難的現實情況,全村代表幹部開會商量對策,入戶收集群眾春耕計劃,聯繫相關單位,提前為其採買化肥,切實保障春耕生產有序進行。”陳立說,為幫助農民工返崗,該村黨員幹部早出晚歸,收集農民工返崗信息,協助其辦理健康證明。截止目前,共為10名農民工辦理健康證明。

“一個人大代表一面旗幟,一份承諾一份責任。”躍進村、鴨子港村掀起春耕、復工熱潮,只是漢壽縣基層人大代表,動員群眾恢復生產,實現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手抓、兩手硬的一個縮影。在漢壽縣各鄉村,代表紛紛化身“指導員”“聯絡員”,勸導村民分時下地、分散幹活,協調化肥、種子。放眼田間地頭,有的在用“鐵牛”耕地,有的在給果樹修枝,有的在給蔬菜施肥,有在的清除雜草……一幅疫情防控嚴,春耕備耕忙的絢麗圖景,正在漢壽農村徐徐鋪展,為農民增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