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理解《道德经》帛书版中的“炊者不立”?


如何理解《道德经》帛书版中的“炊者不立”?

“炊者不立”是出现在《道德经》的帛书版中,而并非通行版。

老子的《道德经》因为时日久远,经过世代文人的解注,或者避讳,都会出现更适合当时代的阅读版本,而最早的版本可能就已经失佚。《道德经》的状况还算好,因为哲学思想深刻,所有后来者只是在原版上进行理解、增注,几千年下来变动不是很大。就目前而言,版本虽然多,但是大体也就是通行版、帛书版、竹简版三大分类。

我们现在常见的是源自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和曹魏时期王弼《老子注》,王弼版更为流行。这个就是通行版,因为传承的时间也非常久远了,而且相对更早的版本,记录清晰、增补明确,所以我们现在读的、学的基本上就是这个版本。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有甲乙两种。该本以“德”在前、“道”在后,称《德道经》。中华书局有高明的《帛书老子校注》,中央编译出版社有熊春锦的《德道经》注解。

如何理解《道德经》帛书版中的“炊者不立”?

1994年出土了郭店楚墓竹简《老子》。马王堆帛书是最早的全本,竹简则是迄今最早的。由于是竹简,且只有两千言,体系已经不同,无法判断道、德前后。

竹简版遗缺太多,非专家无以考证,所以我们现在出现的争论最多就是帛书版和通行版。这就类似于发生在汉朝的“今古文经之争”,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收尽天下文献,导致很多经典都是口口相传,几十年中出现了很多版本。然后随着汉朝的建立、天下逐渐宽松,有很多当年读书人私藏的古书问世,却和口传的各个版本的书大相径庭,导致了终汉一朝的文经之争,直到兼通今古文经的郑玄采用混杂的方式注释经典,才让汉代今古文经之争在形式上结束。

《道德经》的这三种版本,在文字上甚至思想上差别都比较大。在“真伪”上,我们只能相信时间更靠前的善本。但由于帛书、竹简本都是近代发现,而王弼的版本一脉相承,流传近两千年,普通人读《老子》,还是以王弼版本为准的。

如何理解《道德经》帛书版中的“炊者不立”?

现阶段对《道德经》倒是没什么争论,普世的学通用版,帛书版作为更早、更接近老子原意的内容进行参考,竹简版更早却残缺,就留给考古专家订正。

而“炊者不立”这句话在我们学习的通用版里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在西汉时期,这句话就被改成了“企者不立”。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企”通“跂”,所以这和河上公的版本是一致的。而在帛书版本中,又分为甲乙本。甲乙两种的区别在于,甲本错谬较多,并不避讳“刘邦”的“邦”字,说明这是在叔孙通制礼之前的私抄本; 乙本抄写精良,修改了很多错误,在思想上更加接近道家思想,并且对“邦”字避讳。说明是在叔孙通制礼之后,黄老哲学成为意识形态的成本。乙本帛书很可能是官方通用的版本。

如何理解《道德经》帛书版中的“炊者不立”?

甲本和乙本差不多,都是“炊者不立”,而没有“跨者不行”这一句,但是甲本有几个字遗失,所以我们以帛书乙本为准,来看这一章和通用版的区别:

炊者不立;自是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我们可以看到,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通用版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代替了“炊者不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不是在秦汉时期的口口相传,“炊”字误传为“跂”?未必没有这么可能,因为古汉语中发音中这两个字的发音确实相近,可能在如今的南方方言中还有类似的发音别字。因为不是音韵学专家,所以这里只是个人猜测,并没有什么依据。

也许河上公在记录口传《老子》的时候,原本老子用来比喻的“炊者不立”的故事因为小众而失传,才会造成对这句话揣摩不透,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老子上下文的意思,誊写了“跂(企)者不立”,然后根据老子韵文对偶方式添加了“跨者不行”四字,让二十四章读起来更加有节奏感,才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通用版的样子。

如何理解《道德经》帛书版中的“炊者不立”?

那么河上公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是什么意思呢?

“跂”是抬起脚后跟站着,这种状态人虽然显得高一点,但是没办法维持长久。跨者不行,就是葛优说的,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所以这两句的意思其实就是不要急功近利、只有顺其自然、安稳扎实,才能站得久、走得远。

“炊者不立”,从字面上来说,就是烧火拉风箱的人就不要站着。因为拉风箱者都是要矮下身来,或蹲或坐,不要违背自身工作状态,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从字面上来说,河上公的版本比喻更加贴切。但是我们如果从整个《道德经》来看,就不是这样了。老子不是突然用“炊”这个拉风箱的比喻的,我们看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天地之间的大道啊,就像个大风箱啊。“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看上去里面什么都没有,却一直都在生息着万物。越是活动折腾,越是产生。

如何理解《道德经》帛书版中的“炊者不立”?

“炊者不立”很有可能是对第五章的呼应,因为第五章曾经做过专门释义,这里就不再详解。所谓上善若水,润物无声。得道之人,顺应天道,拉动天地间的大风箱,作为天地万物的“炊者”,要像水一样,不居功,不彰显,从心顺道,就是正途。

所以才会有后面的“自是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以为是的人,不会明察。自我显露的人,不会明显。自夸的人,不会有功绩。自恃的人,不会长久。

用“炊者不立”来做这个比喻,自然是合乎老子原意的。

当然,河上公的“跂者不立,跨者不行”也不错,而且从今天来看,好像更符合上下文。这些版本之间的谬误虽然越是勘明越好,但是“文以载道”,在无法得到最新证据之前,我们也不必过于纠结。

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是否能领会老子和老子后来人不断发展增注的思想境界。

如何理解《道德经》帛书版中的“炊者不立”?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