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社区人,别哭!

2020年初的武汉有如一碗放了整夜的热干面,冰冷、凝固。狂暴的新冠病毒肆虐了武汉,万人空巷这个词不合时宜却又不失准确地描绘了这座城的状态,着实是“黑云压城城欲摧” “此地空余黄鹤楼”。彼时,幸有全国援汉的医务工作者们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成为当下中国最可爱的人,集万千爱戴于一身。同时,聚光灯下还有军人警察、交通保障者、各路志愿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潮水般的援助关爱。

可是似乎有一个人数过万的群体,成为被遗忘在角落里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就是社区人。他们没有医护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防护装备。他们有的只是最普通的口罩,却冒着仅次于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站在疫情恶化成为严重社区传播状态下的修罗场里,以自己的血肉之身在死神手里抢人。他们更没有医护人员受到的无限尊崇,他们有的是以“汉骂姐”为代表的大量市民的苛责、谤诟。他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甚至无暇顾及,只是汲汲于上报社区疫情、送感染居民进方仓和隔离点、消杀、宣传、采买、送药送物、封闭小区、救急解困、处理投诉,还要做“表哥表姐”,等等。他们有资格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他们没有像武汉医护在鏖战后等来轮换的全国援兵,他们有的只是连月苦战,从年前到现在乃至未来几个月里看不到尽头的孤军奋战。他们没有媒体报道的医护人员背后的感人故事,有的只是和谁都一样拥有的至亲至爱,却近在咫尺又害怕感染家人而与他们长期隔离。笔者所亲见的某社区包括社区书记在内的三位工作者先后因为感染而倒在战场上。“自理愁肠磨病骨,为卿消得欲成尘” 窃以为,不过如此。

他们和医护人员一样的是,他们都不是神,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在武汉疫情之前,医患关系一直也是社会热点,很多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甚至直接间接地导致了很多极端的伤医事件。社区工作者拿着微薄的待遇,身处社会治理的倒金字塔底端,小马拉大车、管理无底气、处处被掣肘,肯定也在往日的工作中存在过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他们没有过人的学历和超凡的能力,可在这场灾难浩劫中,他们义无反顾的殊死奋战做到了孟圣人倡导的“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世卫组织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世界欠武汉人的”。社区工作者们绝不敢奢望谁说武汉欠社区人的,只恳请大家在这场硝烟过后对他们少些责难,多些理解!最好,能对他们也说声“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