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中债"疫"观察丨建筑行业:受疫情负面影响一般,不同类型建筑企业存在分化

中债

观点速递

“数”说行业在“非典”时期表现

从全国范围看,“非典”疫情对建筑行业的上游房地产和基建方面影响不大。具体从增速看,2003年建筑总产值仍实现同比增长24.60%。

精准数据测算疫情对行业影响程度

疫情对建筑行业全年的负面影响一般,预测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和建筑业新签合同增速分别为1.5%~4.5%和0.5%~3.5%,均较2019年增速下滑。

不同业态及重点区域企业信用风险详解

整体建筑行业流动性风险可控,信用风险主要集中于规模较小的房建类企业,尤其是建筑装饰企业。

内容摘要

建筑行业的生产规模主要受其上游委托方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需求的影响。此次新型肺炎疫情期间,为坚决防止疫情扩散,国务院和各地政府陆续出台延长春节假期、延迟企业复工、人员流动管控和交通管制等措施,多地区房地产和城投企业推迟开复工,导致建筑企业亦处于大面积停工状态,短期内建筑企业的盈利、获现以及偿债能力均受到较大负面影响。若疫情能够在4月份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在各类政策协同发力作用下,房地产投资增速全年虽有所下滑但仍为正增长,基建投资增速也将有所提升,可以有效对冲疫情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整体判断疫情对建筑行业全年的负面影响一般,但不同类型的建筑企业由于自身经营和融资能力存在差异而存在分化。

一、历史数据比较和分析

“非典”疫情于2003年3月扩散,至5月在全国多地增长爆发、6月底得到了控制缓和,广东和北京由于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被列为了疫区。从“非典”疫情对建筑行业的影响来看,2004年以前,北京和广东地区建筑生产总值占据全国建筑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约为15%左右,而受疫情影响,北京和广东地区2003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6.50%和7.50%,分别较2002年同期下降了19.70和25.30个百分点,“非典”疫情对两地房地产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拖累了建筑行业的增长。但下半年两地房地产投资增速均有所回升,北京和广东全年房地产投资分别实现了21.5%和8.3%的增长。从全国情况来看,2003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处于发展初期,行业被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人口红利叠加城镇化率快速提升致2002~2004三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均保持20%以上增长,其中,200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的同比增速达34%,甚至高出2002年上半年1.1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北京和广东两地的房地产投资增速表现对全国的拖累较小。因此,从全国范围看,“非典”疫情对建筑行业的上游房地产和基建方面影响不大

(由于“非典”期间基建投资尚未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数据,因此我们参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指标分析来判断“非典”对基建投资的影响)。具体从增速看,2003年建筑总产值仍实现同比增长24.60%,相比2002年的建筑总产值同比增速20.60%仍高出4个百分点;从绝对值看,2003年上半年建筑产值占比34.41%仅比2004年上半年建筑产值占比34.79%低了0.38个百分点,几乎相差无几。

中债

二、本次疫情对行业的影响

(一)本次疫情时期的新特点

相比于非典时期,本次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传染性更强,非典时期中国内地确诊5,327例,截至2020年2月25日,新冠肺炎确诊总人数超过77,000例;涉及范围更广,以湖北最为严重,其次是广东、河南、安徽、浙江和江西等地,全国各省及地区均被波及;防控力度更强,各地陆续出台管控人员流动、交通管制、关闭线下人群聚集场所、延迟春节假期复工等临时管制措施,管制强度远高于非典时期。而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情况对于多数工程项目推进有着重要的影响,受制于疫情的严重性,农民工群体无法按期返岗,从全国范围看,复工到位的速度显著低于“非典”疫情时期。

(二)本次疫情对建筑行业的作用机制

建筑行业的生产规模主要受其上游委托方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需求的影响。从建筑业总产值构成来看,房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在建筑业总产值中占据主要地位,分别约占62%和27%,而土木工程建筑业构成中,基础设施建设类工程占比超过80%。因此,本轮疫情对建筑行业影响主要探讨疫情对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的影响程度,继而得到疫情对建筑行业的影响结论。若疫情能够在4月份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根据中债资信房地产和基建的预测:

中债

房地产方面,销售端方面,房地产销售主要依赖于居民线下看房,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月中旬以前我国大部分售楼处基本处于关停状态,短期内购房需求受到较大抑制;二季度开始受疫情抑制的购房需求有望逐渐释放,预计全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将下降2%~6%。而疫情导致房企开发项目复工延迟,二季度开始预计随着工人复工及销售资金流恢复,地产项目开工施工节奏逐步回复正常水平,在新开工及竣工双加快的情况下商品住宅施工面同比增速预计为3.0%~5.0%。由于销售下滑房企资金充裕度下降、拿地意愿趋弱,整体土地购置费增速为-6~-2%。在疫情冲击下,中央及地方将出台一系列房地产政策以维护市场稳定,或通过信贷、税收、预售、工期及土地多维度缓解房企资金压力,考虑政策层面对行业有一定提振作用,预计行业增速可维持正增长,但增速将回落至1.0%~5.0%。

基建方面,当前,疫情防控为各级政府首要任务,各地均采取严格管控措施,加之生产类企业延期复工影响,除重大公共医疗项目建设外,多数地区的在建基建项目进度均有所延后。从目前情况来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尚有待观察,但对一季度的冲击将较为明显,稳增长需求进一步提升。中央加大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灵活适度。预计基建投资仍将作为经济提振的重要举措,在疫情过后基建加码将使得基建增速快速回升,全年基建领域投资增速有望回升至6%以上。

(三)本次疫情对建筑行业的影响程度预测

综合房地产投资增速和基建投资增速变化情况,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和建筑业新签合同增速均将出现下降,但是考虑到一季度本身是建筑企业收入和利润的淡季,且目前全国各地稳步有序复工复产,后期工程项目具备赶工可能,疫情对建筑行业全年的负面影响一般,预测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和建筑业新签合同增速分别为1.5%~4.5%和0.5%~3.5%,均较2019年增速下滑(2019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和建筑业新签合同同比增速分别5.68%和6%)。

三、企业分化及债券到期情况

由于建筑行业进入门槛较低,行业竞争激烈,加之产业链地位不高,垫资情况较明显,因此具有整体债务负担偏重、债务短期化明显且流动性较差等特点,而建筑行业内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存在管理风险较高、财务报表质量差以及融资能力不佳等情况,信用风险相对偏高。行业内部的分化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企业由于自身经营和融资能力存在差异,对其债务到期偿付的能力存在较大的不同。

截至2019年末,建筑行业存续债券5,298.28亿元,其中中央企业占比68.06%、地方国企占比22.27%、民企及其他占比9.67%。从未来到期分布看,2020~2022年均为行业到期债务的偿付高峰期,其中,2020年一季度债券到期压力相对不大,基于2020年信用环境相对较为宽松,而且到期的企业主要为国资背景建筑企业,再融资能力较好,因此从发债企业角度看,整体建筑行业流动性风险可控。但行业内部分化来看,由于2020年上游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回笼情况预计偏差,信用风险主要集中于规模较小的房建类企业,尤其是建筑装饰企业(发债企业均为民营企业),基于其再融资能力相对差,其流动性风险或将更明显暴露。

鉴于疫情在湖北地区最为严重,我们增加对湖北等地区建筑企业特别关注。目前有公开债券存续的企业中,注册地在湖北省的建筑企业总共7家,其中中央企业4家(债券余额441.21亿元)、地方国企2家(债券余额20.50亿元)、民营企业1家(债券余额2亿元)。考虑到湖北地区仅有一家民营企业,且债券余额不高,其他企业信用资质较好,整体湖北地区的建筑企业的信用风险仍可控。

中债中债

欢迎扫码进群

关注中债讲坛最新课程

高能回顾 | 论道宏观债市,中债讲坛首期直播如约而至

本报告由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China Bond Rating Co.,Ltd)(简称“中债资信”,CBR)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由中债资信相关研究人员根据公开资料,依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做出的分析和判断,并不代表公司观点。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及分析师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在任何情况下,我司及分析师对任何机构或个人因使用本报告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版权归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如为合理使用的目的而引用本报告中的定义、观点或其他内容或刊发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我司对于本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中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