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跟拍的醫生出現發熱,記者接受檢查:每個在一線的人其實都會害怕

距離華南海鮮市場不到兩公里

甘肅醫療隊451名醫護人員在此支援

跟拍的醫生出現發熱,記者接受檢查:每個在一線的人其實都會害怕

跟拍的醫生出現發熱,記者接受檢查:每個在一線的人其實都會害怕

打針 餵飯 問候 一舉一動

聊天 流淚 思念 隻言片語

在鏡頭裡平靜流淌

像一條安靜而洶湧的河流深入人心

如果要給這條隔離區裡的鏡頭之河

取一個名字

我想就叫牽掛

跟拍的醫生出現發熱,記者接受檢查:每個在一線的人其實都會害怕

點擊圖片看視頻

這牽掛在隔離區內外的親人之間

深情脈脈

“我不怕死,

但我還想為了我的孩子活下去”

一位男性患者哽咽地說:

我不是怕死

但我還是想為了我的家庭和孩子

我要拼下去,活下去

我只有一個女兒

跟拍的醫生出現發熱,記者接受檢查:每個在一線的人其實都會害怕

這時,他接到了女兒的電話:

把自己的工作搞好

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

我愛你……

跟拍的醫生出現發熱,記者接受檢查:每個在一線的人其實都會害怕

提到牽掛

另一位女性患者說:

我不是怕死

我怕我真的怎麼了

我的姑娘怎麼辦呢?

她懷著孕呢,她是高齡產婦呀!

所以我們都要趕快好起來

戰勝這場戰爭!

跟拍的醫生出現發熱,記者接受檢查:每個在一線的人其實都會害怕

“等媽媽把病毒小怪獸打完了就回家”

甘肅醫療隊護士徐小豔

早上7點進入隔離區

因為怕上廁所

早上沒有喝水

就吃了個雞蛋

她因為飢餓而胃痛

跟拍的醫生出現發熱,記者接受檢查:每個在一線的人其實都會害怕

談到自己的牽掛

她說最想的還是孩子

最小的孩子才4歲

每天會哭著給她打電話

而這時7歲的老大就會安慰他

“等媽媽把病毒小怪獸打完了就回家”

她說最難回答孩子的是

孩子每天都會問她

什麼時候回來

而她無法告訴孩子一個準確的期限

這牽掛在防護服相隔的醫患之間

心心念念

“家人都沒有這樣照顧我,

我要一輩子記得”

患者:我記得你叫魏曉娟了。

護士魏曉娟:我名字都記下了。

患者:我要記得,她自己孩子還小呢,跑來照顧我們。餵飯,還有大小便,都給我搞乾淨了。

護士魏曉娟:她自己不能下床的。

患者:我家裡人都沒這樣,我要一輩子記得……

跟拍的醫生出現發熱,記者接受檢查:每個在一線的人其實都會害怕

跟拍的醫生出現發熱:

已寫好遺囑

2月18日,記者跟拍的醫生出現發熱症狀

採訪被迫中斷

記者作為密切接觸者也接受了檢查

所幸經過檢查

發熱的醫生和跟拍記者均未被感染

跟拍的醫生出現發熱,記者接受檢查:每個在一線的人其實都會害怕

甘肅醫療隊醫生虎維東:

此前我就想寫個類似遺囑的東西

但是一直沒顧上

這個事情對我來說是個打擊

現在我已經寫了

人人都希望有個好結果

但萬一是壞的結果呢?

記者說

很幸運,這次我的採訪對象只是一次普通感冒,而我的檢查結果也顯示未被感染。

但是,經歷了和病毒擦肩而過讓我明白,每一個在一線的人都會害怕,因為我們的心裡有牽掛。

這份牽掛,對患者來說是堅強的理由;而對於醫護人員來說,牽掛背後更多的是家國情懷。

我問他們,為什麼一定要選擇來武漢?

他們的回答裡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國家需要”,還有一個是“我是黨員”。

  監製/王姍姍 張鷗 馬麗君 製片人/溫露 席羅曦 記者/張鵬軍 攝像/賴健 張鵬軍 剪輯/楊毅 張鵬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