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上下聯動千方百計穩就業——黔南州全力確保就業大局穩定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全省、全州勞動力市場出現新的變化,企業復工時間推遲,勞動力返崗時間有所錯後,這對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較大壓力,對就業也產生了影響。如何解決好企業用工和重點群體的就業問題,穩住全州就業大盤是我州開展工作的重點之一。

疫情發生以來,我州嚴格按照中央及省委有關決策部署,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助推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並以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更多舉措支持做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等群體就業工作,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及就業大局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高位統籌,助企業復工復產,為就業創造條件

穩就業首先要穩企業。隨著全省上下加快企業復工復產的“號角”吹響,全州各級各部門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決策部署,上下聯動,主動作為、履職擔當,及時制定落實相關政策,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給企業注入了“強心劑”,也為全州就業群體創造有力條件,吃下了“定心丸”。

在當前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做好轉移就業工作是保障企業用工、促進生產恢復的關鍵之舉。

2月15日,全州召開企業復工復產和農民工轉移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分析我州復工復產及就業形勢,深入推進疫情防控期間我州企業復產復工及促進農民工有序轉移就業工作。州人社局印發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促進農民工轉移就業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的十條政策措施》;州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也印發了《黔南州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引導務工人員有序返崗復工工作方案》。

此外,各縣(市)人社局以電話或實地走訪形式,主動與園區(經開區)、工信部門及部分重點企業對接瞭解企業復產復工困難和崗位用人情況,及時瞭解企業動態,有效確保務工人員與用工企業人崗匹配精準,促進就業穩定。據瞭解,截至目前,全州已有序轉移就業18.94萬人,為全州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和決勝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防疫生產兩手抓。疫情發生後,貴州卡布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技術改造,成功生產出口罩防護內墊等疫情防控物資。但是由於受疫情影響,部分縣外員工無法按時返廠復工,造成生產一線人工緊缺。

為解決這一問題,切實幫助企業堅定信心,平穩發展,龍里縣人社局通過與該企業對接瞭解後,採取“一對一”的幫扶機制,派幹部協助企業開展招聘工作,通過網絡、電話、微信等“不見面”方式,積極動員組織返鄉農民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易地扶貧搬遷勞動者報名應聘,有序引導他們到公司就業,確保企業生產需要。

2月18日,貴定縣內重點企業“老乾媽貴定分公司”招聘面試正式拉開序幕,當天達成就業意向220人。

如今,在全州各級的齊力助推下,企業復工復產步伐正在加速向前,而在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也有力促進了全州社會就業大局穩定。

多措並舉,“外輸內引”為就業提供保障

“請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過來量體溫、領口罩……”2月19日,三都、羅甸、獨山縣農民工有組織勞務輸出現場火熱。連日來,為全力保障企業用工、促進生產恢復,我州充分依託東西部協作資源,積極發揮“帶頭能人”和人力資源公司等作用,極力促進勞務輸出和就近就地就業。

“帶頭能人”有序轉移就業。積極兌現“帶頭能人”帶頭轉移就業一次性獎勵政策,對“帶頭能人”帶動本地農村勞動力到縣外就業的,給予100元/人的一次性獎勵,實現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再給予300元/人的一次性獎勵。羅甸縣發揮“帶頭能人”積極作用,組織輸出務工人員68人。

“人力資源公司+帶頭能人”有序轉移就業。積極兌現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政策,對通過人力資源公司(合作社)、外出務工“帶頭能人”有組織輸出縣內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或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到戶籍所在地縣外省內就業的,給予500元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輸出到省外就業的,給予1000元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大力支持和鼓勵群眾轉移就業。三都縣採取“人力資源公司+帶頭能人”方式組織開展農民工返崗“春風行動”,有序組織輸出農民工175人就業。

依託東西部勞務協作有序轉移就業。全州各級人社部門全面加強對勞動力就業意願和務工地企業用工需求的排查,主動“牽線搭橋”,確保務工人員能及時返崗,企業用工得到保障。獨山縣依託東西部勞務協作優勢,首批有序組織輸出25名務工人員到廣東東莞就業。

鼓勵引導就近和靈活就業。建立疫情期間“一人一企”、“多人一企”聯繫服務制度,通過組織發動、引導就業轉移就業以及兌現落實吸納就業補貼、擔保貸款、創業獎勵補貼、免費技能培訓等優惠政策,鼓勵引導返鄉農民工就近就業。同時,會同工信、衛健等部門加強防疫保障服務,促進州內企業早日復產。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穩定就業”。全州通過“外輸內引”等多舉措,克服疫情防控期間帶來的不利因素,著力破解就業結構性矛盾,千方百計統籌城鄉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助力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措施有力度,穩定就業就有支撐。2月16日,一輛乘載23人前往浙江金華返鄉務工人員免費客運大巴從福泉緩緩駛出,這是福泉市保障返鄉外出務工人返崗復工首列專車,這是我州連日來積極採取多項舉措取得成果的一個縮影。

上下聯動,抓重點強服務,為就業注入動力

近日,各地企業復工復產,為積極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農民工轉移就業工作,我州積極謀劃,出臺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促進農民工轉移就業,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的十條政策措施》,提出了直補服務主體、線上培訓補貼、支持穩定就業、加大就業扶貧等多方面的“十條”措施,並制定了黔南州農民工務工返崗方法指南、黔南州企業招工用工指南、務工人員返崗復工轉移輸出操用指南以及致全州廣大企業和務工朋友的倡議書等,確保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崗,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為促進穩定就業工作注入強大動力。

我州依託精準脫貧和疫情防控兩個快速反應網格管理平臺,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建立好疫情防控期間返崗就業人員臺賬等。同時,通過“貴州公共招聘網”“黔南人社”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的求職登記和就業意願登記欄目收集勞動力需求信息,確保勞動力就業需求摸排覆蓋面廣、準確度高。目前,已收集有就業意願的勞動力32.9萬人。

同時,依託“就業勞動力信息管理系統”及自有網絡媒體、人力資源市場(公司)及鄉鎮(社區)等平臺,加強部門聯動,通過電話聯繫、網絡查詢或函發等形式主動對接,為我州安全有序轉移就業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已收集省外用工需求12.7萬個,已收集省內就業崗位2.9萬個。

此外,我州還做好“就近促就業、轉移穩就業、創業帶就業”三項服務。通過建立企業聯繫人制度,定期開展人崗精準對接,協調當地產業園區、扶貧車間、500畝壩區產業開工復工,目前全州規模以上覆工復產企業660家。依託各級人社部門疫情防控期間促進農民工安全有序轉移就業工作專班,發揮村級勞務合作組織、勞務經紀人、轉移就業“帶頭能人”作用,科學有序促進勞動力轉移就業。截至目前,全州通過專車、專列、專機,已有組織集中轉移就業1.41萬人。通過廣泛宣傳落實擔保貸款、創業獎勵補貼、免費技能培訓等就業創業優惠政策,鼓勵、引導更多有技能、有經驗的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不斷深入挖掘內需帶動就業。截至目前,全州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30萬元,扶持創業92人;兌現職業培訓補貼333.92萬元,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108.38萬元,創業補貼16萬元,求職創業補貼36.2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