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夏衍初級中學老師帶學生成立了一個字幕組,第一系列作品上線啦

夏衍初級中學的英語老師張瑜婷,最近帶著學生完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做字幕組。這週一,張老師將大家完成的第一系列的7個視頻上傳到了bilibili(視頻網站)。看到自己的翻譯配上片頭、畫面,大家都很受鼓舞,賣力宣傳自己的勞動成果。

先來看看張老師和同學們做的字幕視頻吧!

夏衍初级中学老师带学生成立了一个字幕组,第一系列作品上线啦

年輕人應該對字幕組很瞭解,一般指的是由愛好者根據個人興趣組成的團隊,並對自己喜愛的某部作品配上本國字幕。

今年寒假前,張老師向一批對英語學習積極性較高,水平比較好的同學發出邀請函,邀請大家一起來做字幕君(字幕組工作人員),一共16位同學收到了這封邀請函。

夏衍初级中学老师带学生成立了一个字幕组,第一系列作品上线啦

隨後,這些同學組成了6個小分隊,準備開始字幕君的翻譯工作。但是問題來了,字幕組有名字嗎?畢竟網絡上有頭有臉的字幕組,也都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

當時,大家都沒有主意,張老師就把群名暫時改成了“還未取名”。後來大家一討論,覺得這個名字很有意思,乾脆就叫“還未取名”吧!

雖然名字起的看似有些隨意,但是張老師對大家工作的要求一點都不隨意。

張老師說:“這些同學是我認為對英語的敏感度比較高的,這次翻譯的視頻是由我提供的,是我之前在聽其他省份的老師上課時,看到的English in mind配套教材,這套視頻和我們的教材也有一定的匹配度,大部分學生也是可以掌握的。每組分配到2個視頻,每個視頻在3-5分鐘。這樣分配下來還剩餘2個視頻,會由作為‘懲罰’分配給我覺得還有所不足的小組。”

每組同學的分工也很明確,一人負責聽記,一人負責校對,一人負責翻譯。如果一個組內只有2個人,那就一人負責聽記,一人負責校對和翻譯。

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也發現了很多自身的不足,比如對於英式英語的不適應,沒有辦法把英和詞聯繫在一起;有的視頻中會有同學們不認識的生詞,同學們只能根據發音去猜拼寫,並求證,再回視頻內對應是否符合語境;還有視頻中頻繁出現的吞音連讀的用法,也需要同學們反覆去聽。

完成聽記和校對後,同學要把英文稿發給張老師再統一校對一遍,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翻譯。

張老師說:“我的初衷是提高同學的英語技能,所以我希望能做他們的帶頭人,把這件事完成好。後期的加字幕和視頻剪輯是由我來完成的。第一系列的視頻發出後,很多同學都很有成就感,這讓我也很開心。第二系列的視頻也馬上就要完成了,我和字幕組的同學們說,我不希望我們字幕組就只做這14個視頻,希望以後看到好的視頻,大家還能一起合作。”

夏衍初级中学老师带学生成立了一个字幕组,第一系列作品上线啦
夏衍初级中学老师带学生成立了一个字幕组,第一系列作品上线啦

通訊員 俞瑜

夏衍初级中学老师带学生成立了一个字幕组,第一系列作品上线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