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好消息不断,智能驾驶危机中有“生路”?

2月21日,乘联会公布了2月上半旬的全国乘用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月第一周的乘用车零售几乎处于冰封状态,第一周(2月1日-2月9日)日均零售811台,同比下降了96%。第二周(2月10日-2月16日)的情况较第一周有所好转,日均零售量为4098台,但同比仍下降了89%。总体上来看,2月上半月零售同比下滑92%,乘联会方面认为这主要受春节后修整因素和疫情的综合影响。

在近两年汽车市场疲软的背景下,疫情的持续让刚刚迈过“补贴退坡”这道坎的车企们面临着更为巨大的资金流动性风险和生存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及时给予了新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需要稳定居民对于汽车的消费,通过放宽限购等方式促进销量增长。

此外,鉴于新冠肺炎与过去的“非典”有着相似之处,而“非典”后局部车市高歌猛进,这让人们对车市持有相对乐观的态度,虽疫情危机尚未完全解除,但近日智能驾驶领域的好消息接连不断。

好消息不断,智能驾驶危机中有“生路”?

好消息不断,智能驾驶危机中有“生路”?

危机中存在“生路”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2020第一季度我国乘用车产销量预计将下滑30%~35%,而后随疫情稳定、产能恢复、汽车消费需求回增等多方面影响,产销量会在第二季度开始收窄跌幅,三四季度发力补回。但如果此次疫情的影响持续到4月,预计2020年全年乘用车销量下滑幅度将在3%~6%。

被阴影笼罩的车市一片低迷。小鹏汽车对AI报道表示,新冠疫情对于2020年汽车行业的影响预计是通过不利的经济大环境而产生。“因为疫情,人们的出行行驶需求减少,在消费被抑制、活动范围被限制的大趋势下,经营是个更大的难题。”

好消息不断,智能驾驶危机中有“生路”?

小鹏汽车认为,如果没有国家工商、税务、银行、证券等部门联手帮助,因疫情带来的破产、降薪、裁员等连锁反应,将会对汽车这种大宗消费品的销售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可以肯定,车市复苏会因为疫情的蔓延而推迟。”

在疫情的“重创”下,2月23日,据财新等国内媒体报道,发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日前联合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要在智能汽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等产业形态,为智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好消息不断,智能驾驶危机中有“生路”?

《战略》提出,到2025年,我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具体包括: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等。

此外,由于这次疫情与2003年的“非典”情况相似,因此不少人也将车市此次受到的影响与2003年的相提并论。

2003年,在非典肆虐下汽车行业受了一定的冲击。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2003年4月份之后局部车市高歌猛进,汽车如同口罩和消毒液一样,突然变成了紧俏商品。

据了解,非典时期受益最大的是家用轿车,5万元至6万元的夏利、奥拓,10万元左右的桑塔纳、捷达、爱丽舍都有较好的销售业绩,原本应该在5月份到来的销量小高峰被提前释放了。当年第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06%,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66%。

鉴于此,有专家认为,疫情过后或将会迎来一波业绩的小高峰。

政策利好与“前例”让不少人对市场持有相对乐观的态度,小鹏汽车表示,“这一轮疫情既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危机,换个角度,同时也是汽车行业实现产品和商业创新的机遇。”

好消息不断,智能驾驶危机中有“生路”?

好消息振奋车企

虽此次疫情的危机尚未完全解除,但已经开始出现积极向好的态势。近日来,智能驾驶领域的好消息不断。

2月6日,蔚来汽车首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宣布近期已完成累计1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本次投资方为两家亚洲投资基金,数额分别为7000万美元和约3000万美元,且均为“非关联方”,即单纯的财务投资人。

2月14日,蔚来汽车再次宣布与两家与其无关联关系的亚洲投资基金签订了可转换债券认购协议。根据协议,蔚来将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购买方发行和出售本金总额1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

好消息不断,智能驾驶危机中有“生路”?

短短的两周内,蔚来汽车就在2020年通过非公开发行可转债券融资总额达到了2亿美元,且两笔融资皆为单纯的财务投资人,这不仅对于蔚来汽车而言是一种鼓励与赞赏,也让车企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2月25日,蔚来汽车又向市场扔出一个重磅“炸弹“。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将落户合肥,其总部项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

据报道,该项目计划融资超百亿元,蔚来中国落户合肥5年内将打造一个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加速合肥新能源汽车集群发展。此外,在签约仪式上,双方还提出将在2025年前登陆科创板。

两轮财务投资人融资加上强而有力的政府的背书,蔚来汽车带来的好消息让市场为之振奋,也让车企们再次看到了活下去的光明。

2月26日,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Pony.ai) 宣布从丰田汽车公司筹集了 4 亿美元,这是2020开年以来,自动驾驶领域里最大一笔融资。同时,小马智行也宣布新一轮的融资总额高达4.62亿美元,估值略高于30亿美元。算上之前的融资,小马智行的总融资额近8亿美元。

好消息不断,智能驾驶危机中有“生路”?

这笔融资,再次印证了市场和资本对于自动驾驶赛道的信心和期待。对于小马智行而言,有了足够的资本和信心面对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挑战,对于丰田而言,投资小马智行也为丰田自身的MaaS(移动即服务)的概念增加了落地的可能。

此外,根据行业信息显示,最近获得融资或者是最近要宣布融资信息的中国自动驾驶公司还包括了Momenta、驭势、智行者、新石器、高仙机器人等;而在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出手的投资人,则包括了国际汽车巨头丰田、一级供应商巨头博世、芯片巨头ARM、以及中金等。

好消息不断,智能驾驶危机中有“生路”?

后市场新动向

与此同时,汽车后市场方面也有了新动向。

2月26日,据外媒称,特斯拉与松下将在纽约结束太阳能电池合作关系。而近日,宁德时代、华达科技、均胜电子等都公告了与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合作,特斯拉的电池或将由宁德时代、华达科技、均胜电子等中国企业接手。

好消息不断,智能驾驶危机中有“生路”?

在此前,特斯拉车辆的核心技术供应商大部分来自日本、美国和欧洲,比如动力总成系统中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分别来自日本企业住友化学、日立化学;底盘中的电动助力转向就采用了博世的产品。国内企业大多作为二级原材料供应商进入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但随着国产化率的提高,特斯拉一级供应商中的国产身影逐渐变得多起来。

在新晋的一级供应商中,宁德时代是最受关注的那一个。此前宁德时代与特斯拉多次传出合作“绯闻”,但遭到宁德时代的否认,迟迟不见推进。2月3日,双方的合作终于一锤定音,宁德时代宣布与特斯拉签订协议,将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供货有效期限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

而与特斯拉“和平分手”的松下则在近日宣布与丰田宣布达成合作。根据两家公司的联合声明,合作项目预计于2020年4月1日启动。新公司将称为“最佳星球能源与解决方案”(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主要致力于棱柱状电池的研发,未来为各大汽车制造商提供“弹药”。

值得一提的是,与早期电动车中广泛使用的圆柱状锂离子电池不同,新合资公司的棱柱状电池是方形的。

另一方面,国际标准认证机构TÜV NORD北德于近日向百度颁发了IATF 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符合性证书,该认证是全球主流整车厂零部件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的准入门槛,意味着百度Apollo获得了向全球主流车企供货的供应商资格。目前,百度Apollo已通过自动驾驶套件、高精地图、小度车载OS等产品取得IATF 16949、ISO 26262、A-SPICE等主流车规级认证。

好消息不断,智能驾驶危机中有“生路”?

而华为官方2月13日宣布,其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同样获得了TÜV集团颁发的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认证证书。该标准涵盖功能性安全需求规划、设计、实施、集成、验证、确认和配置等方面,旨在通过完善的开发流程,将汽车电气或电子系统故障的风险降到最低,是全球电子零部件供应商进入汽车行业的准入门槛之一,也是汽车行业的“高准入门槛”。

据悉,华为MDC智能驾驶平台过车规级认证,这是全球范围内首个获得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认证证书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通过ISO 26262功能安全认证,意味着扫清了量产上车的车规级认证障碍。对此,有专家表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加速,国内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迎来转折点。

目前,华为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已携手合作伙伴,与18家主流车企及Tier1建立合作,覆盖乘用车、商用车、特种作业车等多种智能驾驶应用场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