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松桃:农民“点菜”专家“配菜”“田间课堂”传科技促增收

松桃:农民“点菜”专家“配菜”“田间课堂”传科技促增收

“猕猴桃疏果重点疏除树冠内膛更新区更新枝上的幼果,这部分结果枝虽然树势健壮,但这些枝条重点承担下一年结果母枝培养功能,而且开花较迟,着生果实较小,果实商品性较差,提倡提早疏除。”日前,笔者在松桃自治县普觉镇绿心猕猴桃基地道塘村见到,农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果农给猕猴桃疏花,农技人员边手把手现场示范,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着猕猴桃疏花技术要领,在场的果农们不停的点头称是。

松桃:农民“点菜”专家“配菜”“田间课堂”传科技促增收

近年来,该县围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役,提高农民的种、养技术水平,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打破培训常规,延伸培训触角,以农牧科技局牵头,积极组织各乡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办“田头学校”,“现场直播”理论联系实际,变“农民适应技术”为“技术适应农民”,变“专家讲什么,农民听什么”的“灌输式”培训为“农民“点题”。群众“点菜”,想学啥就讲啥。棉花山村老屋基组的群众点题要学茶叶种植、管理技术、园埂脚村的群众希望能讲点猕猴桃种植、管理、疏花、疏果等方面内容、道塘村的群众想听听发展农旅生态一体旅游的一些思路。

“群众按需点菜,农技人员照单配菜。”据了解,该县农牧科技局采取“菜单式”服务方式,先向各乡镇500多个村下发“菜单”征询群众培训需求,农技人员根据各村需求及季节和行业特点,及时安排对口“农技人员”提供所需服务。目前,该县各乡镇“田头学校”设置了产业发展、种植养殖技术、茶叶、猕猴、山羊、病虫害等板块,把群众点的“菜单”放进相应板块中,采取田间为课堂、土地为教材等方式开展教学。

松桃:农民“点菜”专家“配菜”“田间课堂”传科技促增收

农技人员“配菜”的“菜单式”培训,农技“下厨”,群众缺啥就备啥。该县普觉镇棉花山老屋基村民组的刘忠平是种茶致富能手,多年来他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科学种茶方法,去年580亩茶园毛收入达200多万元,采春茶期间,就付了春茶劳务费80-90万元,成为种茶大户。

今年2月,该镇棉花山村把刘忠平聘为农民“讲师”后,刘忠平总是毫不保留地将茶叶种植、管理技术传授给大家。刘忠平说,如果能带动乡邻共同致富,自己会更加快乐和自豪。

为确保“田头学校”真正使农民受益,该县各乡镇除了邀请县、镇农林、畜牧、科技方面专家到田间地头上课外,还把村里的“土专家”、“田秀才”等“致富能人”组织起来讲课,送课进村入户。

“农村振兴发展靠农民,农民发展农民帮。”该县普觉镇道塘村支书记曾宪礼介绍,普觉镇绿心猕猴桃基地涉及岑塘、道塘、园埂脚等村的农民们文化素质还是偏低,思想不解放,视野不开阔,缺乏种植技术。针对这种情况对症下药,下一步我们把村里“乡土能人”组织起来讲课,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这样群众更容易接受。

松桃:农民“点菜”专家“配菜”“田间课堂”传科技促增收

农技专家通过“田头学校”实行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地教,用通俗的方言释疑新技术,做到“现场讲解答释疑、现场示范、现场传技”,确保农民一看就明白,一学就会。帮助农户解决种植、养殖技术难题。由于操作性强,实践性高,又能很好地互动,群众接受起来快且效果更好,受到农民普遍欢迎。

据悉,这种“田头学校”是该县创新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模式。目前,“田头学校”已在全县28个乡镇推广,授课地点除了田间地头,还设在养殖、种植现场及庭院内。近年来,该县还将培训工作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当地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不同的技术需求,对农民进行了轮流培训。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县已举办各类“田头学校”20多期,累计培训农民10000余人次,解决群众提出的疑问2000多个,不少农民通过“田头学校”掌握了多门种养技术,从生产上扶技,经营上扶智,发展上扶业,致富上扶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脱贫攻坚,90%的贫困户凭借所学技术走上科技致富之路。此举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与称赞。(石乔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