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道德经》上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叫“刍狗”?

子夏故坛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有人说刍狗应当翻译为没有思想的草芥。也就是用草扎起来的狗的模样。

本人感觉不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来应和的翻译。

感觉应该翻译应该是能够遵从于天地规律的个体,能够服从于主人的个体。

为什么要这样翻译呢?因为有以下几点。

老子说过的话题,应该是以顺应天地变化规律为主导思想。可谓天地变化规律,如人生要如水。上善若水。说明人应该向水学习。水利玩儿物而不争。人应该像学习水一样,不应该争斗。

老子对孔子说:道,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时代就有不同的变化,人不能固执一种或几种观念,而应该跟随时势变化,相应调整。

所以老子的主导思想就是顺从天地。顺从环境。顺从时代。

刍狗的存在,它也是一种顺从的天地变化规律,顺从大自然环境,顺从时代规律而不能把握自身命运的刚出生的小狗。而这种小狗的存在是无法反抗自然环境,时代规律的简单弱小的个体。

所以个人认为刍狗的翻译,应该是能够遵从于天地规律的个体,能够服从于主人的个体。

再以全文来观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我们好多学者正式翻译他应该是这样,

天地是没有仁与不仁之分的,万物都和刍狗一样是平等的;圣人也是没有仁与不仁之分的,所有的百姓在他面前都和刍狗一样平等。天地之间不就像个大风箱吗?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会生生不息。政令烦苛反而会加速败亡,不如持守虚静。

如果让我来翻译,我可以这样翻译如下,

天地是没有仁与不仁之分的,万物都是遵从一定的天地规律的个体;圣人也是没有仁与不仁之分的,所有的百姓都是服从于圣人指挥的弱小个体。天地之间不就像个大风箱吗?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会生生不息。政令复杂繁多会使你的百姓精疲力尽,不如持守虚静。





直面辉煌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要深刻理解这句圣人之言,有必要先深刻理解“刍”的本义和“刍狗”的意义。



“刍”的甲骨文字形是草和手的组合,象草在手指间。《说文》释曰:“刍,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传统上把“刍”简单地释为草或拔草,实际并未真正领悟到“刍”字的深义。事实上,草在手指间是说草还未长高,不能遮覆手指,会意指青草,即幼嫩的小草,引申而泛指幼嫩的、未成熟的东西。如刍议(言),即指浅陋而不成熟的言论。



“刍”作为一个字根,在汉字造字中有广泛应用。凡带有“刍”的汉字,都有幼小、柔软和未成熟的含义。如刍+隹=雏,隹是短尾鸟的总称,雏就是指幼小未成熟的鸟类。如刍+纟=绉,绉就是指柔软而容易团皱的丝织品。如刍+阜=邹,阜指土堆,邹就有土地狭小的意思。《释名》:“邹,狭小之言也。”再如刍+心=急,急是一种思虑未成熟,不知该怎么办的一种心情。如果考虑好不,胸有成竹,那一定是从容自如,又怎么会急呢?



“刍狗”是“刍灵”的一种。所谓“刍灵”,就是指用柔草扎束而成的人或动物,为古人送葬之物,类似于今天的纸扎。《礼记·檀弓下》:“涂车芻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郑玄 注之曰:“芻灵,束茅为人马,谓之灵者,神之类。” 孙希旦 集解:“涂车芻灵,皆送葬之物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用于扎束“刍灵”的材料,必须是柔嫩的青草,而不能用枯败的衰草。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古人认为幼嫩的东西才更接近于自然的状态,接近于自然状态,故几于道,几于道才能通神,能通神故谓之灵。老子论道常提到婴儿,就是这个道理。人之初最接近于先天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由于还没有受后天世俗风尘的熏染,是纯净无邪的,故古人迷信婴儿的心灵和神灵是相通的,婴儿纯净的眼睛可以看到超自然的东西。是故古人祭祀祖宗,常以受祭者的孙子为“尸”,以沟通鬼神,与逝者对话。用柔嫩的青草扎成的人与动物的形象具有沟通神灵的灵性,故谓之“刍灵”。送葬时,“刍灵”可以引导并护送死者去该去的地方,所以很神圣。送葬完毕,“刍灵”也就完成了使命,变得无用了,于是被堆弃于一边,最后一把火烧成灰烬,伴一缕青烟随死者而去了。



狗是人类的朋友,为主人看家护院,随主人围田打猎,很受人类青睐,所以人死后,儿孙们都要用“刍狗”来为逝者送葬,希望“刍狗”在阴间继续为主人服务。“刍狗”从制到弃再到灰烬,象征事物从生到灭的一个自然的过程。《道德经》上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就是万物与百姓都有其从生到死的自然演变过程,天地不干预、偏私万物的自然演变,任由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干预、偏私百姓的自然生活,任由人类社会自然发展。




子夏故坛


道德经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圣经,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书。

这本书光靠字面的意思是无法理解的,真的要理解还是要靠悟。

我第一次接触道德经是十几年前的时候,那时候就感觉在看天书,一点也不懂。后来慢慢的有了兴趣,成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经常去读。

圣人是指意识超出世人,并伴有相应的言语行为,也就是今天常说的开悟的人。

圣人不仁是说圣人没有任何分别心,不存在仁爱与暴虐等心理,就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一样,真正有德的人是没有德的意识,而无德的人经常把德挂在嘴边,放在心里,做事按着德的标准去做。

圣人没有德的意识,而做的事没有一件是违背德的,就像^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刍狗是古代为了祭司用草扎的狗,刍狗本身就是卑贱的干草做成的,但是放在神坛上,那就是圣物,让人尊敬和受到礼拜。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说圣人没有分别心,把贫贱的百姓当成崇高的神一样尊敬和礼拜。


心理咨询师陶相敏


含义有三层:

01

刍,本义是草;刍狗,是指用草扎成的狗,春秋战国时一般用作祭祀之物,使用后会焚烧掉。

02

老子认为,万物对于天地来说,如同刍狗一般;百姓在圣人眼中,也如同刍狗一般。

一般的解释,认为天地没有偏私,对于万物没有偏爱,万物自生自灭,完全按照道的法则运行;

圣人也没有偏私,任凭百姓自然的生活,而不加干预。

这是一种主流的解释,它强调了道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时从统治者到普通百姓,都竞逐私利,党同伐异,社会失序,老子这么说正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抨击。

03

但是,这还不是全部。因为老子要表明这一点,论证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没必要借用刍狗,草木、沙石等等,都可以用,而且这些东西更通俗,更容易被接受。

所以,老子用刍狗,还有更深层含义。

刍狗,虽然是用草扎成的,但并不是无用之物,在祭祀时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而祭祀在当时非常重要,是很严肃的事情。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在祭祀中,刍狗有着独特的地位,即使被焚烧了,也是祭祀的一部分,有着独特意义。所以,刍狗,不是无用之物。

那么,天地不仁,把万物作为刍狗,圣人把百姓作为刍狗,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老子在《道德经》中已经回答了,第五十一章讲“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这正是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的态度,就像人们对刍狗一样,无论是用草扎成刍狗,还是焚烧它,都是在成就它,帮助它完成自己的使命。

所以,天地、圣人,都是在促成事物的发展,而不是限制他们,即使对刍狗也不例外。


孟章先生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其实这句话几乎所有的人都理解错误,要害是‘仁’字!

那么,何为‘仁’?提起仁字,很多人就联想到仁慈,仁爱,仁者爱人等等,然而‘仁’却是一个令老子非常讨厌,非常糟糕的字。

孔老二毕生所追求的,就是‘克己复礼为仁!’,用现代的语言阐述就是: 恢复奴隶社会制度的‘周礼’(顶层为周天子,第二层为诸侯,最底层为‘黎’: 供殉葬用的战俘或奴隶,考古发掘触目惊心!),所有的低社会等级的奴才必须首先向周天子效忠,然后周天子再向奴才们施仁。这就是孔老二的腐朽透顶的,以‘(周)礼’和‘仁’为核心的,危害中国2000多年的儒术!

所以,‘仁’是社会等级制的产物,只能出现在社会等级制(如周礼)中,这正是老子讨厌‘仁’的理由。‘道’视万物平等,绝不会要万物效忠与祂,再自上而下去‘施仁’于万物,而是让万物在平衡的环境下,任其自生自灭,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本意,同样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一样的,圣人不要百姓向他效忠,也不施仁于百姓,而是保持一个平衡的社会环境,让百姓生生不息。

这就是老子的本意!

那么,忘掉孔老二的,伪善的‘仁’吧!


外星文明新时代


刍,chú,一只手正在拔(用来饲养牲畜的)草,割草、拔草;也指喂养牲畜的草。象形兼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又(手)从草,表示以手取草。

刍狗,就是用喂牲畜的草编织成狗的形状。

相对于其他祭品,草狗是没有什么价值,用完付之一炬或丢弃。

那么这句话“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意思是不是:圣人不仁义,对待老百姓像草狗一样?

把老百姓当做草狗是没错,关键是“圣人不仁”,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意思。

这话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我们知道老子的中心思想是“无为”,他的宇宙观中最本源的是什么?“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是遵从“道”来自生自灭,不用“有为”来横加干涉。你的“有为”只会违背“道”的本意。在老子眼中,并没有好坏善恶忠奸,只有遵“道”无为和逆“道”有为。

那么在老子的思想里,人和刍狗有没有区别?并没有。天和地又有什么区别,也没有,不过都是遵循自然之道运转的机器而已,自然也不会有任何倾向,任何感情。道生息万物,并不自以为道。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无情,生万物而平等视之,任你自生自灭。“圣人”,是老子思想中接近道的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管理百姓,也没有偏颇轻重,一视同仁,任百姓休养生息。

所以,作刍狗没什么问题,只要圣人不折腾,天下就安生。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请点关注,谢谢。

梧桐树边羽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五章,阐述老子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关于这句话的意思,历来有很多分歧,有人认为这是老子看不起孔子,鄙薄儒家的“仁义”思想。我不赞同这种说法。

那么,老子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

我们先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刍的本意是指喂牲畜的草,“刍狗”就是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举行祭祀典礼的时候,用狗肉做祭品,后来慢慢演变为用草扎成的狗来代替狗肉,所以叫“刍狗”。

人们制作“刍狗”,并非出于喜爱之情,只是为了祭祀之用;祭祀之后,就把“刍狗”丢掉了,毫无顾惜之情,这也不是出于厌恶之情。人们做这一切都自然而然。

老子认为天地对于万物也是如此,并不带有主观的感情偏好,春天万物复苏,秋天叶落枝枯,天地并不会标榜一个“仁义”,当然也不是故意残暴,都是自然规律。圣人对于百姓也应该如此。

那么老子是不是用这话来反对儒家的“仁义”思想呢?非也。

老子反对的是那些打着“仁义”的旗号,标榜“仁义”,空喊口号,来满足自己一己私欲的行为。

因为任何一种思想,无论多么高明,在流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走样,从而产生弊端。一些存心不良的人就会利用这些高大上的思想,做一些名实不副的事,嘴上说的是“仁义道德”,实际做的都是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

有鉴于此,老子呼吁人们返璞归真,不要标榜“仁义”,空喊口号,而要效法天地之道,让百姓自然而然地发展,不要耍小聪明。


叔本华哲学智慧


《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两句话联起来说,就成了譬喻关系。首先,老子以相反观点提出,也就是以“不仁“,提出。那么,还有一个"仁“的观点。相反之,也就是"仁"。仁是一个放大关系,具各种表现形式,很难说完全,故,老子以"不仁"用"万物"与"百姓“为依据辨析。单从"刍"字讲,为草,这是字的本释,如果我们用“草"本字讲就无意义,况且草与狗合成词,那么"草狗"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草狗"能表达出意义吗?又,有人说,草狗是古代扎的草靶狗,用来祭祀的,历史上只有用牲畜祭祀的,不仅没有草靶狗祭祀,用狗祭祀也没有,用的是猪,牛,羊,活宰祭祀,也没有形成草靶的。应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解为“天地不仁,把万物不当物"才正确。“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应解为“圣人不仁,把百姓不当人"才正确,才说得通,才合情理。因此,"刍狗"一词,不能用“草狗"和"草靶狗“理解并解释。


古今336


要真正晓得这句话的本义,得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老子《道德经》的主题思想,二是“刍狗”是个什么东西。

不管怎么去分析,都不能与老子的关键精神相违背,这是要弄懂这句话的底线。

老子《道德经》的主题思想是无为,大道就是无为的,既然无为,就没有喜欢、没有厌恶,对天地万物没有偏好,任其自然发展、荣枯生死。

如此,大道就没有感情色彩,没有主观意志,不会像真主或者耶稣那样,可以判定善和恶,可以赏赐或惩罚。

什么是“刍狗”呢?

庄子在其大作《天运》里说刍狗是用草编成的狗,用于祭祀。这种刍狗,在祭祀之前,人们很重视,又是礼盒盛装,又是披红挂彩,还专门迎送,但祭祀完了后,人们就不再重视它,反而又是踩啊踏的,又是拿来当破柴烧火做饭,反正就是没用了。

这说明刍狗有自己的盛衰兴亡,与其他东西、物种或者人类一样,都有其自身的成长、发展规律。

综上所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可以理解为大道没有主观意志,不像人类有感情色彩、有爱憎喜恶、有个人偏好,大道无欲无为,公平地对待万事万物,任其自然发展、自生自灭、自兴自衰。


龙易国学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仁=爱,不仁≠不爱,不仁=不能施私爱。

刍狗=草扎的狗=普通的动物=不看作特别高贵的动物=不搞特殊化=人人平等

天地不仁=天地不能施私爱=天下为公=天下大同

因此,老子的本意是:天地不能对万物施私爱,要一视同仁,要天下为公,大公无私。

圣人也得这样,对待百姓,也要人人平等,象对待最普通的草狗一样,要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不要搞特殊化!不搞贵族阶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