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长春经开区:十条“硬核”政策助企“轻装上阵”

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的头等大事,而另一场稳定企业发展的战役也已经打响。结合自身产业机构特点,立足解决企业防疫、用工等方面的实际需求,长春经开区近日研究出台了《长春经开区应对疫情助力企业渡过难关政策十条》,在扩产扩能、防控物资补贴,企业人员稳定,降低企业成本、租金减免、用工保障等方面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复工复产,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长春经开区:十条“硬核”政策助企“轻装上阵”

长春经开区优质服务助企有序复工复产。图为长春常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兴则经济兴,企业困则经济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既是因疫情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的迫切要求,也是经济社会长远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长春经开区“助企十条”政策的及时出台,充分传递了亲清政企同心战“疫”的信心与决心,也给开发区内企业家吃上了一颗“定心丸”。“助企政策抓住了防疫期企业生存的‘痛点’和‘难点’, 可以提振企业信心并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对企业在疫情结束后尽快恢复元气大有助益。”长春经开区一家企业负责人如是评价。

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出于防控疫情需要进行扩能或转型的,长春经开区将按疫情防控期间新建生产线或购置设备的10%给予企业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对应急物资销售给区内企业的,按销售额的10%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奖励;对此政策有效期内新签约的项目,按上浮5%享受现有招商政策支持;加快项目审批,积极争取吉林省、长春市有关政策支持。

降低企业疫情防控成本。对上一年度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工业企业,长春经开区将按企业自用防疫物资采购金额的10%予以补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实施援企稳岗政策。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待岗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区级财政按企业获得市级返还金额的10%予以配套支持,每户企业配套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在疫情防控期间,鼓励企业进口应急物资,对区内企业进口疫情防控物资用于企业自用或供应区内企业的,长春经开区将按企业进口关税部分实际缴纳额度给予全额补助,每户企业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对应对疫情的专项科技攻关项目给予补贴。由长春经开区推荐列入国家、省、市级对疫情设立的专项科技攻关并获得资金支持的项目,在项目验收合格后,按获得资金总额的50%给予事后补助,分别最高不超过20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

实行租金减免,降低中小微企业运行成本。支持区属国控集团和综保公司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或创新创业团体等承租的生产经营性用房,免收两个月租金、减半3个月租金。

实施培训费补贴政策。对受疫情影响的工业企业,在停工期间组织职工(含在企业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参加各类线上职业培训、岗前培训的,并获得市级补贴的,按实际培训费用的5%予以补贴,每户企业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稳定企业用工。全力支持疫情防控期间复工企业用工,特别是对保障疫情防控、群众生活必需品等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企业,长春经开区安排专人对接,充分发挥互联网服务功能,通过专项活动,线上招聘、本地挖潜、余缺调剂、组织协调见习实习等,全力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实施“不见面”审批。对符合条件的政府审批事项,长春经开区实施网上预约、“不见面”审批;对无原则性问题,只因疫情影响无法提供材料的实施容缺办理,疫情消除后补办相关手续。

强化企业安全复工复产服务。长春经开区深入开展“温暖企业行动”,全面摸排企业受疫情影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复工遇到的原材料供应、务工人员返企、物资运输、流动资金不足等难题,行业主管部门原则上两个工作日内给予解决方案或答复。各部门要多开展组团式精准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为企业解忧、助力、赋能。

“为尽最大可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此次‘助企十条’一方面要减轻企业各项负担,加紧为企业‘止血’;另一方面,多举措有序推进各类企业复产复工,尽快恢复企业‘造血’功能。”据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政策有效期暂定为1月25日吉林省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起至5月7日。中央、省、市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经开区遵照执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