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纵观世界文学史,托尔斯泰和曹雪芹是否是“全知视角”运用最娴熟的作家?如果两人比较的话,谁更出色?

流泪谷


无论是托尔斯泰还是曹雪芹,作品所反映的,都是社会生活的琐事,并带一些酒后的疯话。都是陈词老调的流水账。用来哄骗孩子睡觉的。

而诗人则不同。所展示的。灵魂之光,心智之果。预示的是人性的发展方向。是美好向上的,揭示的是人类的伟大志向。

他们和诗人没有可比性。


英皇骑士


各有千秋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曹雪芹的家世从鲜花着锦之盛,一下子落入凋零衰败之境,使他深切地体验着人生悲哀和世道的无情,也摆脱了原属阶级的庸俗和褊狭,看到了封建贵族家庭不可挽回的颓败之势,同时也带来了幻灭感伤的情绪。他的悲剧体验,他的诗化情感,他的探索精神,他的创新意识,全部熔铸到《红楼梦》里。

热爱生活又有梦幻之感,入世又出世,这是曹雪芹在探索人生方面的矛盾。曹雪芹并不是厌世主义者,他并不真正认为人间万事皆空,也并未真正勘破红尘,真要劝人从所谓的尘梦中醒来,否则,他就不会那样痛苦地为尘世之悲洒辛酸之泪,就不会在感情上那样执著于现实的人生。他正是以一种深挚的感情,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写出入世的耽溺和出世的向往,写出了耽溺痛苦的人生真相和希求解脱的共同向往,写出了矛盾的感情世界和真实的人生体验。《红楼梦》开卷第一回有两篇作者自序。在这两篇自序里,曹雪芹自述写作缘起、写作经历和心得体会,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原则。 他首先批评了那些公式化、概念化、违反现实的创作倾向,认为这种创作远不如“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创作的作品“新鲜别致“,那些“大不近情,自相矛盾“之作,“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他既不借助于任何历史故事,也不以任何民间创作为基础,而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是“字字看来皆是血“,渗透着作者个人的血泪感情。

作品“如实描写,并无讳饰“,保持了现实生活的多样性、现象的丰富性。从形形色色的人物关系中,显示出那种富贵之家的荒谬、虚弱及其离析、败落的趋势。他所写的人物打破了过去“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写法,“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使古代小说人物塑造完成了从类型化到个性化的转变,塑造出典型化的人物形象。曹雪芹以诗人的敏感去感知生活,着重表现自己的人生体验,自觉地创造一种诗的意境,使作品婉约含蓄,是那样的历历在目,又是那样的难以企及。他不像过去的小说居高临下地裁决生活,开设道德法庭,对人事进行义正词严的判决,而是极写人物心灵的颤动、令人参悟不透的心理、人生无可回避的苦涩和炎凉冷暖,让读者品尝人生的况味。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但是,托尔斯泰也并没有完全走向欧洲的个人主义的启蒙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思考常常游离于二者之间,有时像一个教徒,有时像一个人本主义者。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杭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回返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的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平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

托尔斯泰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还在于刻画微观世界。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的,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不隐讳心爱人物的缺点,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不粉饰,不夸张,不理想化或漫画化,总是借助真实客观的描写,展示其本来面目,从而于平凡中见伟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现象中显示其可怕。描绘性格的发展和变化,自然浑成而不露斤斧痕迹。

托尔斯泰的风格主要特点是朴素。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虽然在艺术上要求严格,却不单纯以技巧取胜,不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也不回避冗长的复合句,而只寻求最大的表现力。晚年的时候,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简洁,不写感受的整个过程,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有时采取戏剧的方法,通过行动和对白来表现。不写性格的顺序发展过程,而写突然事故引起的决定性转变。在结构上,为了表现人物的醒悟,常常采用倒叙的方法;为了集中,长篇小说也不再用多线索,而用单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在语言上,则力求质朴简练和浅显易懂,接近民间故事。


读书是福


何人这么大胆?竟敢自作主张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作者,标成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书上,本并没有标注作者的名字。但自从产生了新红学后,也不知何时何人开始在上面,胡乱地添上了“曹雪芹”三个字。以至于今天我们看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写的全是千篇一律“曹雪芹”三个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作者,就是脂砚斋。白纸黑字,不容置疑!《石头记》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两本不一样的书。

红楼梦作者是爱新觉罗·弘暟!他是康熙的孙子。因为逝于“壬午除夕”。九子夺嫡最终是在亲哥俩老四胤禎和十四胤祯之间争夺,而这个十四皇子又恰恰是他的父亲——胤祯!第五回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甲戌侧批:这是作者真正一把眼泪。】继业,实乃继承帝位也。作者乃离帝位很近之人,最终失之交臂。不得不“无材补天,幻形入世”,哭成此书。

无材可去补苍天,【甲戌侧批:书之本旨。】枉入红尘若许年。【甲戌侧批:惭愧之言,呜咽如闻。】脂砚斋还提到“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这八字,是《红楼梦》作者一生的惭恨。暗示《红楼梦》作者也曾是一块被废弃的“补天石”!天,即天下,亦即国家。补天,即治理和管理国家。作者曾经是离帝位很近的人,是“补天石”的候选人。他系清王朝爱新觉罗的子孙。他感叹自己空有一身才艺,却无用武之地。他就是康熙的孙子——爱新觉罗·弘暟(1707年—1759年)!弘暟逝世的这一天恰好是除夕,而除夕那一天又恰恰是“壬午日”,完全符合“壬午除夕”记载。







伯仲679688


“全知视角”——一种传统的文学叙事方法。作家对笔下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洞幽烛微,进行刻画,人物性格命运尽由作家安排。

托尔斯泰的创作有全景式的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有其思想探索轨迹再现的《安娜.卡列尼娜》,最后一部长篇《复活》,则是对其思想主张——托尔斯泰主义的形象诠释。

比较而言,《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塑造更为丰满鲜活,也更加多面立体,贴近生活。艺术上对全知视角的传统有所突破,如安娜卧轨前的精神迷乱状态,跳跃错乱,有意识流小说的先兆。

严格来说,这个问题有些勉强——着眼角度。因为中西文学传统各有千秋。中国文学长于抒情而非叙事,从离骚到唐诗宋词。明清才出现长篇叙事作品。而古希腊荷马史诗就是上万行的鸿篇巨制。

就《红楼梦》而言,多采用白描的叙事手法。没有大量静态的景物和人物心理描写,而是通过勾勒人物对话、表情、动作,含蓄简洁,透示人物内心特点。

故此,“全知视角”就没那么显豁,需要读者揣测体味。比如贾母怜爱外孙女黛玉,也很有话语权力,为何宝黛最后还是枉凝眉?

总之,就像国画,留白多,想象空间大,与西方滴水不漏的叙事形式有差别。硬要判个高下,恐怕还是托翁更有优势。但不太合国人的审美口味,我就特别反感长篇大论的静态描写,总是迅速扫描跳过去。


亦清亦虹


如果最简括比较:曹翁的作品——毁人。托翁的作品——救人。


松竹118


两个作者的作品都有很高文学价值!但我个人还是认为曹雪芹的作品知识面更广!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更远一些!既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超前思想,又有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世界观!不但在作品了里体现了医学界,演艺界,诉讼断案等法律方面!特别是在整部作品里!接示了封建社会从兴旺走向没落灭亡的社会发展规律!仔细阅读确实是一部百科全书!


依枫的微博


著书满屋知甚少,半部红楼行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