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战“疫”一刻丨这位空气质量预报员选择“离开”5岁孩子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人民都感受到病毒的无情,但同时也涌现出很多共同抗“疫”的感人事迹,许多党员更是在这一艰难时刻挺身而出,充分发扬冲锋在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战“疫”一刻丨这位空气质量预报员选择“离开”5岁孩子
战“疫”一刻丨这位空气质量预报员选择“离开”5岁孩子
战“疫”一刻丨这位空气质量预报员选择“离开”5岁孩子

郭元喜是监测中心大气室的一名普通预报员,疫情当前,作为一名党员,她始终思考自己应该为这场战“疫”做些什么。比如,在春节假期期间,多参加几天值班,让外地回来的同事可以踏踏实实地居家隔离14天,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春节假期本就应该是家人团圆、温馨幸福的日子,但郭元喜却考虑到节日期间市民燃放的烟花炮竹会对北京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必须时刻严密监控污染状况的发展,及时做好日报、预报工作。于是,她主动申请了大年初四、初五、初七的值班任务,放弃假期,告别5岁的儿子,自己就义无反顾地前往单位完成值班任务。

由于驾驶技巧并不熟练,又怕自己开的太慢影响别人,她不得不比平时提前1小时出门。她也在这次值班期间准确捕捉到了典型的空气污染过程,为春节期间的污染成因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郭元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首都生态环保铁军的责任与担当。当同事们都为她的无私付出点赞时,郭元喜却说,跟那些逆行而上、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相比,我这又算得了什么。

儿子在得知妈妈在为首都的空气质量监测默默付出时,在家里用积木拼了一个“空气质量监测站”,让爸爸通过微信发送给妈妈,并问妈妈“拼得像吗?”。那一刻,郭元喜坦承,她真的被孩子感动了。只要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她觉得不管干什么都十分幸福。

战“疫”一刻丨这位空气质量预报员选择“离开”5岁孩子

对待工作,郭元喜始终一丝不苟。在家弹性办公,也时刻关注着每一个大气污染过程的变化和成因,多次主动联系技术支持单位,要求他们及时提供模式结果,并第一时间整理好报告,报送至中心,生怕影响报告的准时发送。遇到临时任务,在家也是加班加点,晚上儿子闹着找妈妈,就在孩子睡了之后再加班,为了第二天能够准时提交报告,她经常忙到子夜。

郭元喜只是我们环保“铁军”奋战一线的缩影,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她凭着一腔热血,忠实履行着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她说:“面对疫情,我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她坚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克时艰,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把防“疫”工作做全面、做细致、做到位,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战“疫”一刻丨这位空气质量预报员选择“离开”5岁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