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想练好字,除了坚持临帖,还得有远大的目标和梦想,为什么?

大圣福来借人说理


学书法,爱比理想更重要。学古人,然后写出让自己激动的文字就是书法。最忌讳功利心,即挣钱,出名,入国展。


杨高兴21


第一,理论书法艺术的人很多,留下来的书法评论品评文章也很多。“论书者多矣”。

  第二,书论的内容很乱,质量很差。“妍蚩杂糅,条目纠纷”,“或重述旧章”,“或苟兴新说”。

  第三,对学书人有用的东西太少,对学书人无用以至干扰误导的东西太多太滥。“繁者弥繁,阙者仍阙”。



冯玉超书法188402561


字要练好!传统要发扬和传承!我们丢的东西太多了!有些我们的东西在弹丸小国日本却传承保留的很好,我泱泱五千年文明之大国岂不有所思吗?就书法来说就要发扬国学要发扬,要把书法平民化,义务教育加入国学,实行书法考级国画考级!全民学国学!自甲骨文到今简体字,自文言到到白话,我们还能在减吗?现在除了扣手机人还会什么?呜呼!等等等……鄙人平时常游书间,由感而发!





三藐三菩提菩提


若想练好字,首先必须临帖,因为我国的书法艺术,从甲骨文经大篆小篆隶楷行草到晋唐二王,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后世书法大家基本无出其右,所以,临帖是学书者的不二选择。其次,要坚持练习,长期笔耕,熟能生巧。第三,学书要有悟性,临帖过程中,对历代名家的笔法,结体,章法要揣摩技巧,精华,为己所用,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就是学书人的目标。附我昨天临写的晚清书法家黄士陵篆书《游黄山诗四首》其一。黄士陵的篆书,师承邓石如后转入钟鼎,隶则从汉碑入手,总结前人之长,吸取其神髓,自成一家。






金星753


多定一些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才好,远大目标就算了,以现在国人接触毛笔的频率和使用强度,我们干不过古人是大概率事件,大目标容易令人沮丧,小目标会让人逐渐树立信心。有树立大目标的工夫多读读书提高学养是真的,我们可读的书比王羲之多


愚言7


书法的最高境界叫人书俱老。到这境界的很少很少,王羲之兰亭序过后还想重写,可惜无法超越而作罢。可见艺无止境是对的。至于志存高远之士,那是能耐得住寂寞的。因为充电′越多,发光越强。


手机用户6976040318


止于至善,中国人做事向来追求完美。我们平时在习字的时候,选定喜欢的范本,譬如说颜体吧,那就首先了解颜鲁公的时代背景、生平所为,这对临习颜体是大有裨益的,另外象李玄靖碑、麻姑仙壇记、颜勤礼碑、家庙碑、自書告身帖,还有颜体行书三稿,这些碑帖都要熟读、理解,在临习时才能明白以何等心境去書写,在临习的基础上,还可以大量涉猎蔡襄、钱沣、翁同龢、何绍基等名家的书法,假以时日、池水尽墨,相信你对王国维的三个境界说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抱朴书法


练字习书法不需要远大抱负和梦想,临摹是书法养分的汲取,不但练其形更要取其文化精髓。目标和梦想是人的欲望索取,不可相提并论。


卧佛398


俗话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有了高梦想,至少也有中收获!要想练好字,需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体会,虽然我的字还没练好。自从第一次看到赵孟頫书法,就喜欢上赵体字,那个时候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字能和赵孟頫一样漂亮,因为这个梦想,我查遍历了赵孟頫的各种史料,各种字帖,一直坚持临摹,虽然进步缓慢,但是仍然不想放弃!后来,发现赵孟頫流传下来的字帖如此之多,要想全部临摹熟练,深入骨髓,确实不是容易的事,但是,因为一直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所以还想一直坚持下去……我相信,梦想一定会实现!反过来,如果当时只是想着临摹临摹字帖,没有其他想法,也没想过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说不定我已经放弃练字.





赵子方书法


承蒙错邀。反对临帖。书法本来生于写字,没有写字就没有书法可言。字反映人所在环境形象意趣为上格书法,执一法不变为中格书法,凌乱不反映所处环境产生的情愫为下格书法。

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题主是听某些人说提高人生格局书法自然流畅,才换而言之发问。

真正的书法在于即景生情定字情境,并不是志向远大者书法就好。

从我今日所遇,此时此刻之心,笔端述情,才是书法皈依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