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最近书荒,可以推荐一本吗?

L60


这个问题,你算是找对人了,我最近每天都在看书,这基本都是我已经看过的,我那么跟你分享一下,所以值得分享的书吧!日本有个作者是东野圭吾,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作家,他的作品有白夜行解忧,杂货铺曾经也拍过电影,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朗读者,其中有一期节目是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先生的母亲,这篇文章特别感人,,贾平凹先生也是一个国内非常知名的写作大师,还有之前读过的陆游写的平凡的世界,还有活着曾经也改编成电影,葛优出演的,有些同学呢,总是说文章写的比较深奥,自己看不懂,其实一开始我也有这样的问题,但是有些事你不得不承认,就是当你读过一本书之后,你就会想去读二本,接下来呢,就会想再读去三本,这样的你的知识面慢慢的就会提高,那么接下来的书你都能看得懂,



龙虾影视剪辑


“一本书、一个人改变了我一辈子,这使得我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想建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

雷军说,“那是80年代的一本书,印得很粗糙,翻译也跟今天不太一样,但看得我激动的不行。《硅谷之火》给了我这样一个启迪:你要是有梦想不妨一试,那样你也许真能办成一家世界级公司。”

这本书对他影响很大,是他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在武大的图书馆看到过的,主要讲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信息革命开始了,乔布斯这样的英雄在硅谷里创业的事情。雷军说:“我在大学里几天几夜都没睡觉看这本书,那时就立梦想要做一家世界性的企业,这是我在40岁下定决心再创业的原因。”

我(爱读邦蒋美丽)认为:热爱读书、读以致用的人的运气都不会差,好书蕴藏大智慧,还可持续滋养心灵。对我后半生影响最大、激发我46岁开创爱读邦事业的人是李开复博士和他的自传《世界因你不同》-追随梦想走向成功;对我前半生影响最大、激励我终身学习的人物是居里夫人和《居里夫妇传记》-科学让她旷世美丽。




爱读邦蒋美丽


既言书荒,想必阅书甚多。推荐王阳明的《传习录》,能够静下心来研习这一本足矣,多读不一定更有益。

《传习录》的作者是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王阳明将心学凝成四句话,即心学四诀: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会龙山下


最近正在看中华书局的《搜神记》,推荐给大家。

作为志怪的集成之作,《搜神记》除了内容丰富、体例清晰之外,它的叙事和文辞也颇受后人称许。在叙事方面,增强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干宝完成此书后,曾将此书献给当时的名士刘惔,刘惔阅后,称他为“鬼之董狐”,说干宝是一位能够秉笔直书、如实记载神仙鬼怪之事的好史官。

《搜神记》的内容非常非常丰富,又用史官记录事实的笔法,让读者看后会感觉这都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感。这点和《聊斋志异》不同。

另外中华书局这一版,文言文原文下面有重点词语解释,还有白话文翻译。即使没有文言文基础的读者也不会影响阅读。很值得一看。


蚩痕殿下


推荐很久以前看的一本书,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

关于这本书,我个人觉得有三点,

1,未来可能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2,区别于科幻,基于之前到现在的发展逻辑,给出了未来的样子或者是对未来的思考。

3,超能陆战队大白会不会真的出现?给了我思考,也是一种期待。



卡瓦格博的一朵云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作者林欣浩在书的扉页说,

“一个真诚的作家能展现的只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每一本不朽的著作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心。”

作者用诙谐幽默的独特个人风格,把一本哲学史写得通俗易懂。原来,哲学也可以不是一堆晦涩艰深的概念,而是伴着历史、宗教、人文(以及八卦)一同呈现。整个阅读过程,犹如浏览人类智慧发展的漫长画卷,轻松愉悦。

作为一本哲学科普读物 ,本书也被誉为东方的《苏菲的世界》。全书以时间为主线,从西欧漫步到近现代,我们熟悉的哲学大咖们悉数登场,向我们展现他们的思维之光。

以下我大致梳理了这些伟大天才们的主要思想: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质疑一切。怀疑是思考的起点,哲学的本质就是怀疑。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宁愿死,也要怀疑。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形而上学。

二元论:即将人的精神与外界事物区分开来。二元论的好处是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躲避痛苦。

[莱布尼茨]:

单子论:物质无限细分,最后不占用空间,那就是精神。所以是精神组成物质。

[培根]:

知识就是力量。重视事实,在事实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科学知识。

[洛克]:

刚出生的婴儿就像白纸,思想靠后天学习(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

[牛顿]、[霍布斯]:

机械论(机械唯物主义):通过数学公式定义世界一切。

[休谟]

“你怎么知道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

休谟认为靠谱的知识只包括两种:一种是根据演绎推理;另一种就是我们自己的经验。

[康德]、[费希特]、[谢林]:

德国古典哲学:世界的真面目是“物自体”。

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是“物自体”经过“先天认知形式”加工后的东西,叫“表象”。

[黑格尔]:

辩证法:矛盾是世界的本质,矛盾无处不在。形而上学的巅峰。

[叔本华]:

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只有一个,叫“生命意志”。

生命意志是非理性的,不可控的,体现在人类身上就是各种欲望,是痛苦的源泉。

[尼采]:

精英主义:物自体是权力意志。

“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

[罗素][维特根斯坦]:

逻辑实证主义:通过严谨的逻辑语言描述哲学,然后通过演绎和归纳去实证。

[波普尔]:

证伪主义。科学的标准:这个理论有没有可以被证伪的可能。

[萨特]:

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强调自我选择的意义。

[加缪]: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本就是无意义的。

最后以维特根斯坦的话来结束:

“我们无法回答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问题的解答在于对这个问题的消除。当我们不再追问时,我们或许已经找到了答案,建立了自己的哲学观。”


龙的传人peony


疫情时期,推荐一本讲述一对英国夫妇在疫病的中国经历的一段爱情悲剧故事—《面纱》,同名电影也拍的极美。

这是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外表美丽但空有其表的女子凯蒂,嫁给了孤僻的医生瓦尔特,离开浮华的伦敦社交圈后去了神秘的东方殖民地香港,因对婚姻和生活感到无趣,便暗中与别人偷情。瓦尔特发现后便对她开展了一个报复计划:带她去中国内地去平息一场凶险的霍乱瘟疫。然而在异国他乡阴森孤独又温暖质朴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无法想象的内心波澜……最终深爱她的医生丈夫,在爱而不得和情感背叛的痛苦中染上霍乱而死去。受到情感和灵性冲击的凯蒂,终将生活的面纱揭开,获得了精神的成长。

文中最令人唏嘘扼腕的,是瓦尔特对凯蒂深藏于心的爱意,他明知她肤浅无知、爱慕虚荣,“然而我爱你已久,久不能忘”。也许他原本想用霍乱报复背叛自己的她,但最终死的却是他。毛姆用犀利的笔锋撰写着人性的弱点,有一种悠远而绵长的伤怀之情。








迷雾公子


何不读读《周易》?这本书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初读茫然,再读豁然,继读欣然。得意时,感受亢龙有悔的警惕。失意时感受君子独立不惧,遁世无闷的智慧。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启之门,是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指南宝典。它的象、数、理、占,足以让你熬过一切无聊的日子,当你一旦读进去了,你会从一阴一阳的不息运转里打开道德之门。






去影


《人生的智慧》叔本华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这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