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我是志愿者,抗疫我有份——写给呼兰作家于海波(作者:崔丽波)


我是志愿者,抗疫我有份——写给呼兰作家于海波(作者:崔丽波)


一元复始辞旧岁,万象更新迎新春。在外奔波一年的人们,终于能让紧绷的神经放松放松。不管多远,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回到阔别的家乡,父母的身旁。大包小裹地买着好吃的、好穿的,让家人都乐和乐和,过一个祥和的团圆年。

一种极具传染性的“新冠肺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传播到大江南北,一时间人心惶惶,都是谈疫色变。跟随政府的号召,全民不分老少,“勤洗手、多通风、不出屋”,作为日常生活准则,非常时期,听话、照做,也是为国家做贡献了。

我是志愿者,抗疫我有份——写给呼兰作家于海波(作者:崔丽波)


于海波一家三口也回到石人镇辖属的城子村。村委会大年初二就接到政府通知,村领导必须对村子的各个交通要道派人轮流值守,对过往的车辆也要进行排查工作。

2月16日,于海波在村会计的朋友圈看到一段党员干部在村口执勤的视频:几个人站在刺骨的寒风中,看着他们单薄身影,她的眼圈瞬间就湿润了。什么也没想就在下面留言:“老叔:要志愿者吗?我去。”很快,在单独的聊天儿记录里看到了回复信息,一字“要”。也许是因为冻手,也许是因为过往车辆比较多。就这一个“要”字,头一次深知它具有使命感,一个女人也能托起重任。接着他们又确认一下上班的时间、地点。

我是志愿者,抗疫我有份——写给呼兰作家于海波(作者:崔丽波)


第二天,早早地来到村委会,做了一下简单的培训工作,就直接去村口上岗了。还有一个女孩儿也是志愿者,每天她们俩上下午班轮流值守。村口旁除了光秃秃的树木和那间几十岁的井房,就是一望无际白茫茫的原野。这小风呜呜地吹,只穿了一条美体棉裤的她,没一会就打透了。冷意从神经末梢蔓延到全身各处 ,感觉心脏都一抽一抽的,不受控制地颤抖。没有车过来的时候,就赶紧小跑几步,运动取暖。路边停放的面包车24小时打着火,实在冻得紧,就进去缓一下。一小天下来一口水也不敢喝。

远远地看见车影,赶紧原地站好。通过检查的人,也都了解现在的情况。大多数都会配合量体温,和登记信息。看过相关通行证明,就可以放行了。有时候,也会遇见一些不情愿接受检查的人,但是在大家的劝返说服中,最终也都能配合检查。

我是志愿者,抗疫我有份——写给呼兰作家于海波(作者:崔丽波)


在这期间也碰到两次特殊的情况。一次是一位老人突发脑梗,另一次是孩子把黄豆粒放在了鼻子里。家属一过来,就赶紧说明情况,也知道人命关天的大事。虽然疫情严重,也不能疏忽别的病发生,特例特办,赶紧放行,也跟前面别村路口的执勤人员打电话沟通,希望迅速通过,好为患者争取抢救的时间。

在工作几天后,因为戴口罩呼出的哈气,再加上大风小嚎,脸颊处通红一片,回家后痒得不行,好在海波的婆婆种了芦荟,用小刀割一截边涂边说:“抹上点儿,好的快。”她老公也调侃说:“本来就不好看,这回瞅着更砢砷了”!这是家人对她的另一种关心。孩子在她每次出门前,都会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并且叮嘱妈妈早点回家。

看执勤人员这样辛苦,想必抗疫战斗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的。村书记借用烘干塔的铲车,把种植户地里放着闲置的活动板房搬到了防疫劝返点。还别说,这个房子有很大的窗户,这样屋里点上电暖器,晚上执勤的人员也不用挨冷受冻了。看着大伙儿兴奋的样子,村支书开玩笑地说到:“你就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不好吧,以前说‘把房子安上轱辘推走’现在变成真的了”。拉了一条简易的防护绳,只要车过来,看见大灯一晃,里面的人出去检查,再也不用大半夜在外面挨冷受冻了。

我是志愿者,抗疫我有份——写给呼兰作家于海波(作者:崔丽波)


通过这次甘当志愿者,在意志力方面对她也是一次严格的考验。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只要能突破自己的心里障碍,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人生的路很长,必须要迎着困难走过去。祈愿春天早点到来,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我是志愿者,抗疫我有份——写给呼兰作家于海波(作者:崔丽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