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为什么现在的太极拳套路和过去的不一样?

太极拳的架子按照古传太极相传,根据过程和每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共有九种架子练法。其分别是:大,松,慢,柔;小,紧,刚,快,中平是也。


前四个是基本的首要程序,后四个是在此基础上的后继程序。而其两两相对也正是“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具体对应。大小,松紧,慢快,柔刚一整之后乃为第九种架子:中平。现就九种架子的各自作用大致列述于下,以飨真正热爱传统太极者。


初学没有基础者宜从大架子入手。大架子步大,开展,重方轻圆。非不重视圆,而是先侧重将人体拘谨之筋骨放开,而后功成再求圆也。就拉伸筋骨而言,有抡臂压腿等基本方法。但太极拳家将这一步功放于架子当中,如此既学了架子,又达到了拉伸筋骨的目的。且太极拳老架之式子不下三十七个,每个式子都具备不同角度,不同形态的筋骨开张,这就好似《易筋经》的诸多式子演化的道理一样!拳谚:筋长一寸,力长十分。大架子习练正确则劲力自会增大。大架子练法,可以说是培补内壮之法。


松架子是侧重放松,在大架子的基础上尽量用意不用拙力。松腰落胯,将气力自感沉于丹田矣!气不沉于丹田,就无所谓中定了!松,是心身俱松,凡是能感受到的,控制到的地方都要做到“放下”二字。能松则通,能通则“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阴阳互转,相为既济的懂劲的关键所在。不松则不能懂劲也。


慢架子是练的感知与掌控。只有在松的结合下的慢才能更加细腻的作用到周身的细微之处。慢,练的是节奏。节奏合拍则气息就匀,气口就顺。


呼吸能刺激真正内气的启动。正如三丰祖师所说:“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如果没有经历慢练阶段而是直接快练,则气急促,气浮身飘,中定就没法练到。慢还是对匀的锻炼。只有从慢里练速度的匀和力度的匀,才能在快里也做到速度与力度的匀。匀速是太极拳的一个核心内涵。是“阴阳既济无滞病,轻灵活泼求懂劲”的关键。可以说,快慢相间容易,匀速难!


柔架子是练周身九大关节相互串联的无滞。所谓的“运气如九曲珠”是也!练形就是练气,练气离不开练形。这是古传太极拳架子练法的奥妙所在之一。练习柔架子的时候,九大关节不能有棱角感,尤其是在式子的变转上要相互协调,不可有一处出现僵直的问题。所以,古拳家用“九曲珠”而不是九直珠形容,因为用铁丝串成的珠子是无法随曲就伸的,用绳子串成的珠子则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绳子就是意和气与形的结合体,力气则可喻为铁丝!太极拳用意不用力。


再比如绸缎的制作过程可以在车间看到。它柔软,沉实,从成形的时候自高处落下来,弯弯曲曲的摞到一起,绝对没有棱角。这就是柔架子的练习目标和目的。


为什么现在的太极拳套路和过去的不一样?

小架子就是步小身正。体现在进步必跟,退步必撤。这时就涉及到练脚下的阴阳了。更加注意对中的细腻性锻炼。小架子圈多架活,能充分体现出乱环的内容。乱环就是圈套圈,环扣环。平纵横三个圈交相混杂的绕着周身呈现。“乱环术法最难能,上下随合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 手脚齐到横坚找,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相比小架子,大架子步大,身子不可正直。要如顶墙之木。这是一些老太极拳家照片身子不竖直,而是斜直的奥妙所在。杨澄甫先生年轻时候的照片就是给初学者留下的示范拳照,董虎岭先生演练的也是这样的风格。杨澄甫先生中年后的拳照是留给有成者的功夫架。所以,年轻时候的拳照张拔,中年后的拳照浑厚。


紧架子是紧凑,不是紧张。紧凑就是向里面的裹,是合,是绵密。是建立在小架子的基础上的升华练法。紧架子的练习能使得周身通过螺旋缠绕,拧裹捻合而将前面开发出来的功夫落实的更加夯实。


刚架子是练的弹性的刚。是周身鼓荡,劲如弹簧的六面力练法阶段。属于明劲的练法内容。是在之前的一步步过程积攒重具备了练刚的条件。没有之前的基础,练刚架子只能叫做硬。


快架子练的是用法的范畴。前面的如果说属于体,那么这里就属于用。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而不乱,快仍既济。这才是太极拳在过去能实战的练法所在。没有快架子的练法无法实战。人,练什么有什么,不练就没有。譬如前面那些练法即为证明。


中平架子是八种练法的大成阶段。体现的是无过不及的中和也!是太极文化当中格物致知的最高体现。太极拳就是太极文化的具体呈现。所以,它处处都和文化原理相契合。最起码,古传的太极是这样的。


九种架子在过去学习中按部就班,不可逾越。每种架子在实现效果之后都要出现一定的变形,也就是调整架子。有的人需要有明师指导。有的人可以相应适时调整。非有夙慧不能也!


太极拳有南北两派之别。内功锻炼的方法和表现风格确有不同!古之太极传之悠远。中华文化追至黄老不假!黄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根源。因此,说太极拳雏形最早始于黄帝,毋庸置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