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钦佩!这些争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志愿尖兵”

阅读提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政协委员、统战人士积极响应号召,以志愿者身份投身战“疫”一线,为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渠道、构筑疫情防控人民防线付出了巨大努力。连日来,广大志愿者全力以赴、不怕繁难,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用自己的辛劳和坚守、奉献和汗水织就了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积极成效。他们是社区群众的贴心人,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排头兵。

律师委员 积极参与抗疫法律服务团

“希望能用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志愿服务帮助那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企业。”市政协委员、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裘索说。

为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保卫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组织会员成立“海上新力量·同心抗疫”法律服务团,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面向社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作为新联会法律部主任,裘索牵头了法律服务团的组建工作。海上新力量法律服务团由市新联会50位律师中的41位组成,除裘索外,市政协委员中的执业律师邹甫文、张毅、陆敬波、陈贵、董敏华、童麟、游闽键等也积极参与,“海上新力量法律服务团成立前,大家大多已参与了各自所在律师事务所开展的相关志愿服务工作”。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量企业不能正常开展生产活动,“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发生了无法按期交货的违约状况,在此情况下,如何通过和国外商户的协商修改合同条款,如何适用‘不可抗力’条款等避免和减少已经发生和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失,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律师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业务专长,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法律服务团分为多个专业小组开展志愿服务,裘索和市政协委员、上海维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童麟进入了国际贸易组。

按各自业务专业特长,分在金融证券组的有市政协委员、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金杜律师事务所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张毅和市政协委员、上海安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贵;分在知识产权组的有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界别副召集人,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游闽键;分在劳动人事组的有市政协常委、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主任陆敬波;分在民事组的有市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沪中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董敏华;分在商事合同组的有市政协委员、上海市百汇律师事务所主任邹甫文。“我们将为企业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遇到的合同履行、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国际贸易、金融证券、劳动关系、行政争议等法律问题或争议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为遭受疫情的困难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和相关法律咨询、服务;对法律咨询中的高频次问题进行分析研判,编写有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法律知识问答和合规指引;帮助社区、企业化解在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矛盾纠纷;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增强企业和群众疫情防控法治意识。”裘索介绍说。

目前,参与“海上新力量·同心抗疫”法律服务团的律师委员均已开设法律咨询热线和邮箱,并提供点对点法律支持服务,根据咨询人要求可进行线上或线下会议,以网络等形式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同时集聚服务团成员的力量,参与编写相关法律法规汇编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影响产生较大下行压力,对企业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我们要用专业法律服务知知识和经验,帮助企业度过寒冬,迎接疫情后的经济发展的春天!”张毅道出了参与“海上新力量·同心抗疫”法律服务团所有律师委员的心声。 (记者 顾晓红)

金山区政协委员张慧东

热乎汤圆温暖道口“哨兵”

2月20日晚上10点,时已入春,户外依旧寒气逼人。在金山区G15沈海高速(沪浙)检查站道口测温岗,正是夜班的交接时间。气温降到了5℃左右,道口不远处,一群准备交接的志愿者冻得直打哆嗦。“要是有口热的吃就好了。”一位志愿者感慨。

话音未落,一辆面包车从黑夜中驶来,车上跳下一人,怀抱一只沉甸甸的大箱子,一股喷香扑鼻的肉味从中散发开来。“是张院长!”一些志愿者认出了来者,正是金山区政协委员,上海东慧口腔医院院长张慧东,他同时也是这个道口负责检查测温的志愿者之一。

“大家快来趁热吃汤圆!”在张慧东招呼下,一碗又一碗热腾腾的汤圆递到了志愿者手中。分发完毕,张慧东又驱车赶往下一处检查站道口。不多时,50份汤圆就被一扫而空。

钦佩!这些争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志愿尖兵”

2月21日,G15沪浙检查站的志愿者们吃着张慧东委员送来的汤圆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同时也是共产党员,张慧东一直积极投身抗疫工作。疫情发生后,他立即向金山区红十字会捐赠价值51500元医用护目镜2000副;2月1日,他又向共建单位被隔离人员赠送最新鲜的蔬菜;2月4日,他筹集到价值10800元的护目镜100副、消毒片150瓶,为金山卫镇、石化街道的社区防疫和一线防控人员送上爱心。

与此同时,张慧东带领全院员工积极报名参加基层志愿服务,并带头下沉到一线防控工作中。“同为医务工作者,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无法去一线帮助患者。”张慧东称,虽然身在后方,但要想尽一切办法为抗疫作出贡献。

在道口做志愿者时,张慧东负责夜班,从晚上10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6点。他发现,晚班夜间接近零度的气温对志愿者挑战很大。2月20日,张慧东紧急筹备了一批防寒羽绒大衣,为山阳镇东方村、张堰镇留溪居委会、工业区欢兴村的一线防疫人员送去。

“无论如何,要让志愿者吃上一口热乎的!”送完棉衣,张慧东又立刻发动员工和面切肉。没过多久,100个金山本地肉馅大汤圆新鲜出炉,被打包成50份送往各道口检查站。

“这些汤圆个大馅儿多,既暖身,更暖心!”来自志愿者的称赞,让张慧东倍感欣慰。目前,东慧口腔医院已连续一周为一线志愿者赠送汤圆,受到大家的热烈称赞。张慧东表示,只要战“疫”一天不止,他的汤圆就会一直做下去。 (见习记者 林 海)

全国台联理事王闽兰

真切感受“两岸一家亲”

全国台联理事、上海市台联常务理事王闽兰,是一名台籍党员。疫情发生后,王闽兰主动放弃休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

上海第一例感染者是在长宁出现的。春节至今,王闽兰始终坚守在长宁社区第一线,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早抓、细抓,从严落实防控措施。她和伙伴们一起,严防死守社区大门,悉心关照疑似病例居家隔离人员,全面开展返沪人员排摸登记,指导落实楼宇防疫预案措施,线上线下检查企业复工复产备案……1个月的努力奋战,让王闽兰对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越发信心满满。

钦佩!这些争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志愿尖兵”

2月8日,王闽兰(左一)正在商务楼内张贴企业复工相关通知

还记得疫情暴发初期,持续严峻的疫情形势,使每个人心情都格外忐忑。1月30日,市委统战部和市台联发出号召,要求台籍党员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王闽兰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于2月初建立“2020抗击疫情,台胞在行动”微信群,发动台胞台属,本着“两岸一家亲,患难见真情”的理念,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疫情阻击战中。

号召一发出,即收到台胞台属的积极响应。他们有的积极捐款捐物给武汉前线,有的筹集防疫物资直接送到各个医院和社区,还有的争当社区志愿者,协助抗击疫情。“两岸同胞一家亲,在这个时候,显得格外温暖。”王闽兰说。

在王闽兰辖区内,有不少台资企业。同为台胞,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她不忘关心台资企业复产复工情况。通过微信联系、电话咨询、线上登记、走访关心等方式,她详细了解台资企业的防疫预案措施,以及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她及时把市、区相关政策传递给台企,让台资企业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疫情之下,没有旁观者。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王闽兰说,“我将继续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尽心出力。” (记者 潘良蕾)

长宁区政协委员周笑梅

“民俗人”在防控中感受“AI”

“做志愿者,既是为基层防控出一份力,也看到了很多新技术的‘实战淬炼’。 ”长宁区政协委员、区民俗文化中心主任周笑梅说。

2月4日,接到区文旅局要求支援社区的通知后,周笑梅带领区民俗中心立刻响应,大家积极报名。由周笑梅带队的首批志愿者从2月5日起便深入社区一线参与抗疫志愿服务,与社区工作者共筑抗疫防线。

防疫宣传、科普知识、派发公众防护指南等,周笑梅和民俗文化中心的志愿者们还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完成居民体温测量、口罩预约登记、返沪人员信息采集、来沪人员隔离情况落实督促等基础工作,还要劝阻无防护措施的居民外出、聚集,为居民辟谣等。

“室外的工作条件艰苦,人流数量大,室内工作内容更为繁杂。”有了真实体验,周笑梅对“社区保卫者”更加肃然起敬。“单说长时间戴口罩,一上来就挺不适应的。”周笑梅说,每天结束志愿顶岗工作,民宿中心的同志们也会在微信群里分享感受,“真的累,但想到医务工作者还有社区同志们这样连轴转的战斗,自己这点辛苦算得了什么呢?”分享得更多的还有志愿工作中的“温暖时刻”。 周笑梅说,在社区志愿支援工作期间,常有社区里的暖心阿姨前来向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赠送自制的爱心口罩,还有“热心爷叔”积极帮助志愿者们出谋划策,“想起这些热心居民,总让我们心中倍感温暖”。

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周笑梅还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有了直观感受。

2019年4月,长宁区北新泾街道成为全国首批“AI+社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之一。疫情发生后,这些本土人工智能企业纷纷将最新、最实用的技术产品第一时间支援社区,为老百姓带来便利,为基层干部释放压力,也为“AI社区”一年来的建设成果进行了一次“集中测验”。“北新泾智医助理外呼平台”每天给居家隔离的居民打电话,自动记录下当天体温等情况,一辆“AI送菜车”停在社区门口供居民自助拣选新鲜菜品扫码付款,还有智能手环、可随身携带的消毒液制造仪……来到基层支援防控两周,周笑梅见到了不少“新玩意儿”,还在指导下操作了智能外呼平台,参与采集手环数据,亲身体验“智能防控”。

周笑梅说,真正有生命力的科技必然是来自生活的,并使生活变得更美好,或许多年后当人们回想起今年的疫情时,也会想到人工智能这样的高科技曾在防控中得到了一次真正的“实战”。仰望星空的同时,周笑梅感到未来在民俗文化展示推广中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记者 戚尔达)

黄浦区政协委员吴卫东

把小区大门作为家门来守护

“您的信息已经登记好了”“请出示下通行证,并配合我们做下检查”……这几天,黄浦区政协委员、民盟盟员吴卫东和其他民主党派成员一起,在居民小区门口执守,对挨个进入小区的人员进行排摸登记,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浦区作为中心城区,拥有众多老式居民小区,其中多为非封闭式小区,人员流动频繁。为此,各个街道在部分小区的路口、弄堂口设置了出入口门岗,对人员进出实行管控。然而,春节之后,随着返沪人员日益增加,管理人员不足,成了社区管控“一测、二问、三登记”工作最大的困难。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吴卫东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工作。2月10日,他来到了对应的防控点——淮海中路街道建四居委报到。该居委会所辖的里弄式社区,存在着弄堂四通八达、空间开放度高、外来人员和老年居民多等诸多防控难点。对此,如何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筑好社区“防控墙”?吴卫东说,关键在于做到“严”“准”“实”,守住门、管住人、尽好责,群防群控。

连日来,吴卫东和其他志愿者“帽子戴上、围巾系紧、口罩捂好、手套包牢”,参与繁杂的居民区出入口值守工作。排摸外来人员信息、询问居家观察人员情况、登记申领口罩、服务老人和困难家庭,宣传消毒测温……每天,吴卫东配合居委会人员,全身心投入防疫。

“在社区工作,我们一定要加强和居民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吴卫东说,他所服务的小区,居民住户多为老年人群,腿脚不便,生活不易。在这个特殊时期,作为志愿者要主动服务、主动嘘寒问暖,为他们送上生活必需品,以实际行动赢得广大居民的信任。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提高基层疫情防控的效率。

要把小区大门作为自家大门来守护——吴卫东和其他基层志愿者一起,用足迹在辖区编织出一张防疫网,夜以继日地守护着辖区的和谐稳定。“面对疫情,那么多专业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奋战在抗疫最前线。相比之下,我在后方做的这点事不算什么。”他说。(记者 刘子烨)民建会员顾忠

为聋人录制抗“疫”手语视频

除夕夜,上海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民建会员顾忠,一直在心里默默地打算着该为聋人做些什么。聋人,是个特殊的群体。因为身体条件的限制,获取信息渠道单一,导致他们常常处于信息滞后的困境。

顾忠是“80后”,成长在聋人家庭,大学一毕业就进入静安区残联工作。因为会手语,他在残联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也在上海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兼任手语主持人,成为上海电视新闻手语“天团”的一员。“要为了解信息不便的聋人做一些手语普及宣传。要简明,要有力,要方便传播。”顾忠这样想着。大年初六,他的微信手语翻译群里收到了一条来自上海市残联宣文体处的信息——一篇不到500字的文案《手语版防护知识!速码速学!》和一条简短的信息:“请大家分别在家里录制相应的手语”,群里的同志都是和顾忠一样的手语翻译“志愿者”。

“统一用国家通用手语吧。”“我是边打边读的,否则音频和手语时间对不上。”“请问横屏还是竖屏?”“用什么背景?”“服装有什么要求?”这些主播们马上投入了工作。不到半天的时间,6位主播全部完成了录制任务。

顾忠分到的任务是:“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特殊时期,因陋就简。顾忠和妻子在家里搭起了“录影棚”,沙发后墙当背景,手机是唯一的摄影器材,落地衣架做三脚架,网上下载弹幕APP做提词器,提词器手机和摄影手机绑在一起,保证了看提词器的时候还能眼睛聚焦在摄影手机镜头上。

一句话,41个字。录了两个小时。

年初八,《手语版防护知识!速码速学!》在上海残联公众号正式推出。没有先进的摄录设备,没有美美的化妆,没有立体的灯光,6位主持人,短短2分21秒。这一段视频给上海的聋人朋友们送去的是贴心和暖心。顾忠说:“更好地向聋人传递防控疫情的准确信息,是信息无障碍的一个重要体现。特殊时期,尽己所能,为上海20万聋哑人送去温暖,是我们的心愿。”(通讯员 徐泽春)

闵行区政协委员范晔

在社区耐心向居民答疑释惑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自2月10日起全面启动定点志愿支援社区相关工作,请各税务所同志报名参与……”2月9日中午,闵行区国家税务局第十五税务所所内微信工作群发出消息。

“我是一名政协委员,不是摆着看的,参与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看到消息后,闵行区政协委员、区国家税务局第十五税务所税收管理员范晔第一时间主动向单位请战,要求到抗“疫”一线。

钦佩!这些争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志愿尖兵”

2月12日,范晔委员正在小区门外发放防疫宣传手册

范晔被分配到闵行区万源城居委会正式“上岗”。“家人对我都很支持!早上出门前,小女儿送过来一只她戴过的卡通口罩说:‘爸爸早点儿回来。’接过一看,瞬间泪目!这是她最喜欢的一只口罩,3年前,她患白血病,化疗时只有戴这只口罩才不哭……”

报到后,范晔立即进入“角色”。他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协同物业公司做好来沪人员进入小区的车辆登记、体温测量、政策宣传;逐楼张贴、发放防疫宣传资料;提醒并指导居民正确佩戴口罩等。

“为什么要我戴口罩?”“你们有执法权吗?”“把条例拿来我看”……初到小区的时候,个别居民对防疫工作不理解,不戴口罩在居委会里面“溜达”,遇到这种情况,范晔都会一遍遍耐心解释,直到得到居民的配合。

“近距离地接触过执勤小区几乎所有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车辆,虽然戴着口罩,说实话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我每天都隔空关照妻子:‘你带着孩子们在里屋做功课、看电视,别出来,早点儿睡,给我留口吃的就行,别让孩子接触我……’”范晔说。

截至目前,范晔在这里已经工作两周了。他说:“居民越来越配合我们的工作,大部分居民不用我们询问,会主动亮出手腕检测体温,并出示出入通行证告知相关情况。”

范晔说,在这段时间里自己收获了很多别样的感动:担心我们口罩不够用,有人送来了口罩等防护用品;看我们一次性手套使用频率高,有人给我们送来了手套;担心我们吃得不好,有人送来了蔬菜水果……非常感谢大家,这是对疫情防控工作最好的支持!

“坚守使命,是无悔的选择。唯愿疫霾尽散,彩虹早现!”范晔说,“这样的志愿服务工作,比起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付出的辛劳实在微不足道。”(记者 游思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