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佘莎:从幸存者到救援者


佘莎:从幸存者到救援者

佘莎与李兰娟院士合影


“这几天看新闻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佘莎说,“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

今年24岁的佘莎是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的护士,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突如其来的地震让她的家乡遭受重创,幸运的是,佘沙和家人成为了这场灾难的幸存者。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佘沙就在废墟中看见了驰援的军队医疗队员,此后,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纷纷涌入,佘沙一直将这份援助恩情铭记于心。受这段经历的影响,她选择学医,成为了一名护士。2月2日,佘莎在向医院多次请战后,随着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驰援武汉。

“如果需要护士请先通知我,我可以去一线。一是从全院护士来看,我年龄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恢复肯定会比年长的护士老师快;二是我没有谈恋爱也没有结婚;三是身为汶川人,我得到过很多的社会帮助,现在有机会能够去前线出自己的一点力,我义无反顾。”这是佘沙向科室申请报名时说的话,也是她将援助恩情铭记于心的有力行动。

出征当天,医院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一同去机场为佘沙送行,帮她将每一件行李托运妥当,嘱咐她千万保护好自己,安全归来。“我是汶川地震的幸存者,而今天我是支援者,亦是感恩者。”临走时,佘莎说道。

抵达武汉后,佘沙被分配在医疗队的驻点酒店负责院感与后勤工作。2月9日,佘莎传来一张照片,照片是她和李兰娟院士的一张合影,两人都戴着口罩,在李院士身边的佘莎看起来有点羞涩,就像“小粉丝”见到偶像。佘莎说,她刚到武汉的时候,李兰娟院士给队员们进行了培训,“看到她70多岁了仍然要上‘战场’,我非常崇拜她。”

2月11日,佘沙进入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病区的清洁区监督院感工作,负责公共区域和医疗防护用品的消毒,避免医护人员在清洁区发生交叉感染。此外,她还负责领取防护用品与药品。据了解,与佘沙同批驰援湖北的四川医疗队员大多为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心内重症等科室护士。此前她并没有接触过院感工作,于是,她一边向医院的前辈们学习,一边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供稿)

佘莎:从幸存者到救援者

余莎在工作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